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职场励志 > 好看的职场励志文章推荐

好看的职场励志文章推荐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好看的职场励志文章推荐

  人生最可贵的品格是本分自然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做事儿,兢兢业业地工作,诚诚实实地交友,心底坦荡地为人。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好看的职场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

  朱莉与吕勤是一家广告公司策划部的员工。两人同批进入公司试用,同批被公司转正。由于同龄以及同为公司新人,两人彼此感觉亲切,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虽然是好友,但是,她们在工作上的态度分歧却非常大:朱莉觉得公司目前给的工资太一般,不能够体现她的工作价值,因此,她工作不卖力,基本上是混日子。因为同一部门,工作资历相同,两人的工资一样。但是,吕勤好像有些“缺心眼”:拿着低工资还那么卖力地工作,简直是头不知道疲倦的傻驴!朱莉劝说过吕勤几次,她不但不听,居然还给朱莉洗脑:“咱们暂时工作能力不行,就得主动地多修炼,等修炼好了,工资自然就上去了!”朱莉反驳道:“你这是啥逻辑?别的不说,就说去菜市场买菜,出什么样的价格就能买什么价位的蔬菜。其实,人作为劳动者在职场上也是商品,老板出多少钱,员工就付多少劳动,不出够价格,对不起,那我宁愿闲着也不会多干活的……”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以各自的职场价值观行事。

  吕勤加班加点地折腾了一个月,熬夜熬成了熊猫眼,终于给一家客户单位成功策划了一次宣传活动。这次宣传活动是为了配合客户单位一款新产品上市的。活动很是成功,客户单位很爽快地把剩余的策划费交了。公司收到钱后,老总也很爽快,不但给吕勤发了个三千元的红包,还给吕勤每月涨一千元工资。见吕勤乐得合不拢嘴,朱莉叹息道:“你这人真是好糊弄啊!每天只睡六个小时地勤奋加班,这样的自虐一直持续了一个月,但是,这样的代价换得了什么呢?就一个三千元的红包外加每月涨一千元?”吕勤继续乐:“我就是没有出息!反正给我发红包给我涨工资,我就会高兴得龇牙咧嘴的!”见吕勤这么没有骨气,朱莉叹息道:“你还真像那头拉磨的毛驴,只要多给你把草料,你就高兴得驴蹄四扬、奋发向前!”吕勤没有辩解,她又开始兴冲冲地给自己加码投入工作中去了。

  吕勤策划了一个羽毛球比赛,就是以一家企业命名,算是以命名权的形式给企业做广告。吕勤联系了当地的体委,请体委出面组织这次比赛。体委也想做出些成绩,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吕勤策划,当地体委组织,那家企业赞助的羽毛球比赛圆满成功。由于吕勤策划周密,事先联系了当地的几家媒体,在媒体的宣传下,这次大赛的影响力很大,那家企业非常高兴,顺利地向吕勤所在的广告公司交纳了大额的策划费。

  收到策划费,老总非常高兴,居然还专门开了场庆功会,在会上号召大家都向吕勤学习,学习她主动工作主动奉献的精神,为了奖励吕勤,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勤奋工作,老总给吕勤发了个一万元的红包,同时,还给她的工资涨了两千元。

  当初转正后,吕勤和朱莉的工资都是每月四千元,但是,因为吕勤的工作努力,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红包不算,光工资就涨到了每月七千元。差距拉得过大,朱莉才感觉到勤奋工作的威力,她开始懊悔自己以前没有勤奋工作,使得在职场上落后了吕勤很多。

  职场上的一些人,特别是职场新人,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给我多少工资,我就在职场中贡献多少能力。但是,在没有看到能力没有看到贡献之前,老板是不会轻易给员工涨工资的。于是,很多深藏“能力”的职场“聪明人”在“坐等升值”中白白浪费了时间以及才华。

  生活中,只有勤奋工作不断把自己的才能挖掘出来的员工才能不断升值。每个老板都会看重有能力的人。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的人,不断上涨的工资自然会紧紧地尾随其后!

  励志文章2:收好哀怨,职场不相信眼泪

  在很多职场生存法则中提及练就高情商,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比如不抱怨,不哭泣,保持积极的心态。

  但对很多职场过来人来说,调整和控制情绪只是练就高情商的第一步,职场不相信眼泪,比起隐藏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善于弱化自己的隐私。

  于总经营着一家游戏公司,有一天面试了一个运营岗位的女生,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最后到了提问兴趣爱好的程序,按道理到了这个地步也算是基本敲定了。

  结果这时那个女生慢条斯理地回答说,她最大的爱好就是中医养生,而且每天夜里九点就要休息,所以她希望找一份不需要加班的工作。听到这里,于总便打消了聘请她的念头。

  一个星期后这个女生给于总发了一封很长的邮件,大概意思就是希望能够给她这个机会,如果是因为之前提出不愿意加班的话,她愿意妥协一下,于总看到邮件后还是拒绝了这个女生。

  事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和于总聊起这个事,于总透露了自己改变想法的原因,他说公司需要一个运营岗位的人,在这场面试的对话中,即使这个女生各方面的经验都不错,但是回归到她的性格上来,一个在25岁还不到就开始集中精力于养生的人,那她心里的节奏与状态肯定是慢的。

  这种慢会造就她性格上的一种慢,但是运营岗位主要就是活跃气氛的,所以他希望有其他更好的人选。

  人力资源部经理反问道,如果她性格上跟职场状念上不一样,这样就下定论会不会对她不太公平?

  于总回答说,找工作本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的,而且这个女生的邮件里还告诉他另外一番话,大意就是这个女生的母亲因疾病很早地离开了她,所以她会特别注重养生。于总补充了一句,“你说听到这个故事后,我怎还敢招她进公司来呢?”看到这里,有一点职场经验的人都会感慨这个女生情商低,她忽略了职场是个讲情更是讲理的地方,哀怨和眼泪只能博取同情,却换不来能力和效益。

  职场中的人们需要懂得控制情绪,弱化缺陷,怎么能把自己的私隐掏心掏肺地告诉一个陌生人,更何况这个人还有可能是未来的上司,那就更没有必要拿出对生活的哀怨作为获取一份工作机会的筹码。

  励志文章3:下班后为什么还要努力学习

  我们大部分的工作都非常专一而封闭,一个螺丝钉的岗位做了七八年,在本领域多少有点发言权,谁也不会在这时候想着换个行业重头开始。上班太累了,下班就想睡,工作差不多能赚个不高不低的钱,剩下的时间就剩下买买买和吃吃吃了,还学习点新东西?装逼遭雷劈!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独死守着一片盐碱地早就远远不够了。前几天随手在公司的打印机旁边拿起一份简历,多元化背景与丰富多彩的能力,简直让人后背发凉。幸好自己出生的早,要不然跟现在的小朋友竞争,单从简历上就要输掉一大把。你以为自己混的还可以,但后面的年轻人早就以更低的薪水,更丰富的视野,更强健的身体向你扑来了。如果单从同龄人上来看,如果你比别人多一份技能,就有可能在职场上得到更多的资源和能力,说不定还会成为自己在职场上异军突起的助推器。

  我有个小助理,曾经是我的读者。她比我晚两年毕业,毕业后和我一起合租房子,在一个私企工作。有时候我私人的事情需要做一些PPT的东西会请她帮忙一起。她是农科毕业,做文字的东西没有研究,PPT做的就是白纸黑字的水平。我鼓励她多学习多练习,她就真的每天晚上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捣鼓PPT。后来很久后的一天,她告诉我她被调岗到领导身边,算是越级升职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PPT做的好,虽然没有我好,但比单位里的所有人都好(妈呀,我的PPT现在越来越不好了)所以,一直以来全单位需要给外人看的PPT都由她来完成,后来发展到领导的PPT也是她写。前段大领导找她,问她想不想转岗,到自己身边来做事。能跟美女大Boss学习更多,当然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为这事儿,她总是特别感谢我,觉得就是因为当年我逼着她下班后天天做PPT,才会让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但就是那么一点,自己比别人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赏识。

  但事实上这是她自己的功劳,她愿意在下班后去学一个跟自己眼下毫不相关的东西,并且看起来对未来并没有什么帮助的东西。可是很多东西当就是在你学完后的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你才会发现这个东西帮你大忙。当然,也有很多时候,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你发现就算几乎掉在自己头上也抓不住,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多学一点?

  越来越利益化的社会,让我们变得非常功利,与眼下无关的不做,与多赚钱没关的不做,稍微做点自己喜欢但没收益的事情,就会被别人嘲笑或者讽刺”你图什么啊?“可是,人生不仅有工作,还有生活。我总是想,如果有一天也许我们离开了现在的工作,还会做什么呢?是否还能养活自己?如果我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能有什么样的能力让自己快速适应,并拥有让自己生活的好的能力?

  我学过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不敢说自己懂的东西很多,但至少别人跟我聊些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多少皮毛会知道一些,如果不是非常清楚东西我能够立刻想象到,这个领域有哪些书哪些人?我可以去立刻把这些资料找出来学习。我知道的多一些,就会觉得心里的安全感也多一些。安全感并不是来自于某个人或者多少房子多少钱,而是来自于自己对这是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多了解一些这个世界,心里就多一分底,也更加有能力行走于整个世界,而不仅仅是自己上班的小格子或者城市里不敢有丝毫的变动和离开。

  蔡康永说过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们在下班后努力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加薪晋职,更是为了生活,为自己能够有更多的从容和自信,在面对各种人生的难题,让自己有能力去选择更加有尊严,有成就感的人生。

  励志文章4:职场方糖主义

  三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我来到一家软件公司应聘,职位是前台。

  好多朋友不解,在学校里一向成绩优异、事事领先的我,怎么会甘心做前台这样平庸的工作。其实我早就听人说过,要想在公司里干好,从前台做起是最明智的选择,前台虽小,学问可大着呢。

  虽说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前台的工作依然让我手忙脚乱。接听电话、签收快件、订餐送水、迎送宾客,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事,往往一忙就是大半天,连口水也顾不得喝。MISS唐,请发个传真;MISS唐,准备会议室投影设备……“MISS唐”是个按钮,听到有人喊我,我得马上运转起来。可我从来不急,努力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时间久了,“MISS唐”被大家喊成了“蜜糖”,我也欣然接受。

  有一天,正当我在打印资料准备迎接大客户时,市场部经理怒气冲冲地向我走来,“啪”的一下,将我订好的飞机票摔到桌子上。“跟你说了多少遍,我要12号的机票,你偏给我订了14号的!”我一愣,最初他明明交代我订14号的机票呀,而且他写的便签纸还贴在我的备忘本里。正当我准备解释时,大老板带着大客户走了进来。

  看着吵吵嚷嚷的市场部经理,大老板眉头一皱。原本已拿出备忘本的我马上不停低头道歉,同时将客户迎进会议室。我倒好茶水退出来后,几位同事纷纷为我抱不平:“市场部经理向来目中无人,刚才就该将他写的便签条甩在他脸上,在大老板面前出出他的丑!”

  略微平静后,我说:“刚才不只是大老板在场,还有重要客户。要是争执起来会让人家觉得咱们公司管理不善的。”

  会议结束后,大老板对我说:“你做得很对,哪怕自己受点儿委屈,也要维护公司形象。”

  不久,市场部需要一位助理。市场部经理找到我,问我是否考虑做他的助理。对于上次的误会,事后他明白是自己弄错了,但一直没有道歉,因此在我面前有些讪讪的,但我仍像以前一样对他笑脸相迎。同事都劝我不要做,市场助理比前台工作量大不说,薪水还高不了多少。我认真考虑后,答应了。有同事发感慨:“蜜糖呀,想不到你还是棉花糖,你就等着被市场部经理‘蹂躏’吧。”

  从前台做到市场助理,看似低低地一小跳,工作量却是骤然加大了。每天要处理大量枯燥的客户资料、审核统计销售数字、起草策划各项标书等等,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更加精益求精地工作。为了更好地与台湾客户沟通,我私下里学习闽南语,各项繁乱枯燥的销售指标,我背得滚瓜烂熟以至于随时可以脱口而出……我的表现让最挑剔的一连换了四五个助理的市场部经理也连连称赞。

  年终,开庆功会。市场部人员都说他们的成绩有我的一半功劳。市场部经理端着酒杯来到我面前,说:“当初找你做助理,其实是大老板的意见。看来大老板没看错人,你像块牛皮糖,有韧性,是可塑之才。”

  之后的日子,随着公司职位不断调动,我先后在研发部、企划部、工程部做过不同的工作。两年后,当我熟悉了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和事项后,大老板将我喊到他的面前问:“有没有兴趣做行政总监一职?”我欣喜而又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新员工的培训中,我说:“如今的职场,不同的职员像极了形形色色的糖果,有的像跳跳糖,随时想换工作,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有的像棒棒糖,一味取悦他人,被人榨干只剩下光秃秃的木棒;有的像口香糖,长年不思进取,嚼来嚼去,食之无味,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

  有新员工开玩笑道:“唐总监是蜜糖吧。”刚进公司的他们也知道了我的外号。我笑了,略微停顿说:“虽然一直被大家喊蜜糖,但我自觉更像一块方糖。如果说工作是一杯苦涩的咖啡,难免有委屈和压力,唯有让自己变成一颗香甜不腻的方糖,才能令咖啡美味香浓。”

  我这个看似像棉花糖,被人喊为蜜糖的女孩,终于以自己的方糖主义在职场中成功赢得一席之地。

  励志文章5:加薪

  几年前,我遇到一家大投资公司的高管。交谈中,他提到他的一个雇员最近找到他,抱怨工资太低。

  “你来公司多久了?”高管问年轻人。

  “3年了,我一毕业就来了。”年轻人回答。

  “你刚来时,希望3年里能拿到多少?”

  “当时希望能拿到10万美元左右。”

  高管好奇地盯着他说:“你现在差不多能拿30万美元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嗯,”年轻人显得有点结巴,“就因为坐在我旁边位置的几个人,他们一点儿也不比我强,可已经拿31万美元了。”

  与这个故事异曲同工。1993年,美国联邦证券委员会首次强制一些上市公司披露高管的薪金和津贴的明细资料。这样做的想法是,一旦薪酬公开,董事会就不再愿意给高管们支付天文数字的薪金和津贴了。监管人员希望这样做能根治公司高管薪酬飞涨这一顽症。因为无论是来自监管机关、立法机构,还是股票持有人的压力都没有将这一问题解决。不错,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制止:1976年,高管们的平均薪酬是普通工人的36倍;而到了1993年,高管们的平均薪酬已经是工人的131倍。

  猜猜看,这一政策颁布之后出现了什么情况?薪酬一旦成为公开信息,媒体就会定期刊登一些特别报道,按高管们的收入高低进行排名。这种信息公开不但没有压制住高管们薪酬的上涨,反而使得美国公司的高管们开始互相攀比工资,到头来,高管们的工资火箭般地往上蹿。这一趋势又进一步被一些薪酬咨询公司所“推动”,他们建议那些当高管的客户回去要求幅度惊人的加薪。结果呢?现在公司高管们的平均收入相当于普通工人的369倍,是高管薪酬公开前的近3倍。

  想到这些,当我遇到一个公司高管时,我问了他几个问题。

  “如果你们工资数据库里的信息被公司上下知道了,”我试探着问,“那会怎么样?”

  那个高管警觉地看着我,说:“那会披露出很多事情来——内部交易、金融丑闻,诸如此类。如果每个人的工资都被大家知道了,那可是真正的灾难。除了那个薪水最高的人,所有人都会觉得工资太低——要是他们出去另谋高就,我丝毫不觉得奇怪。”

  这难道不奇怪吗?工资多少与幸福程度的关联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紧密,这一点已经反复得到了证明。研究证明,最幸福的人并不在个人收入最高的国家里。可是我们还是一个劲儿地争取高工资,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嫉妒。正如20世纪的记者、讽刺家、社会评论家、愤世嫉俗者、自由思想家H.L.门肯指出的,一个人对工资是否满意,取决于他是否比他妹夫挣得多。为什么和妹夫比?因为这种比较是明显而又现成的。

  公司高管薪酬的无节制增加已经给社会造成损害性后果。高管工资的无度增长,非但不会使他们感到羞耻,还会鼓励他们之间进行攀比,再次要求加薪。“在互联网时代,”《纽约时报》的一条标题中说,“富人现在嫉妒的是比自己更富有的人”。

相关热搜

97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