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经典的职场励志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跌倒了要学会自己爬起来,受伤了要学会自己疗伤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经典的职场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

  1.

  今年春天,我采访本地一位知名的企业家。

  上万人的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老总非常平和,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是那种被命运磨砺过的柔软。我紧张的心情纾解了许多,拿出采访提纲开始和他聊起来。

  我问:您的企业做这么大,是不是一直都很顺利?

  那位企业家苦笑:呵呵,做企业就像过山车,忽上忽下,怎么会一帆风顺呢,你还记得2008年那次金融危机吗?

  那年,我们公司受冲击最厉害,几个月里只接了些零零散散的订单,工资都开不出,我急得天天火烧眉毛。后来,有一个中东的大订单,我们也没仔细审合同就接了。工人有活干,有工资挣,公司能运转就行。

  结果,货物到了对方海岸,迟迟没人接货。我们一查,是对方的信用证有问题。那批货就扔在海岸上,公司陷入了绝境。我带着翻译去了国外。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我和翻译一家家去所有有希望买我们货物的客户那推销这批产品,哪怕赔钱卖,也不能扔那吧。

  住了一个月,签证到期了,还没有找到卖家,我们只好回来了。隔了一段时间,我们再去,这次,终于找到了一个买主,不过对方把价格压得很低,成本价的一半多一点。没办法,再不卖,损失更大,货物在海岸上还要收仓储费。一咬牙,把合同签了,对方打款提货。

  在回来的机场,我抬头仰望天空,流泪满面,我不知道公司的命运会怎样。

  说到这,那位企业家闭上眼,我知道他是在平复往事带来的激动情绪。

  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好了,过去了,都过去了,那些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2.

  告别那位企业家,我在路上边走边想。

  2008年,我在干嘛?

  那年,我刚刚换了一个部门,对新工作还很吃力。但我根本没有不紧不慢的实习期,因为我是公司的老人,换部门是为了培养我的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新软件、新制度、新方案、新流程,全部要重新学习。

  别人一天工作八小时,我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中午下班后,我就把饭买回办公室,一边对着电脑,一边吃。下午下班后,总是最后一个走出办公楼。考核制度就像一只身后的老虎,如果新岗位的业绩比之前差,我就会被降职降薪。

  记得也是在八月,正值北京奥运会。

  那天老公出差了,我想下班早点回家陪女儿看电视。领导匆匆走来,拿着一个文件夹,让我加班做个方案,明天要报到省里,里面是一些参考资料。

  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让她接女儿去她那。

  我开始一页页看资料,然后汇总。做方案时,竟然还要用一个我刚刚接触的办公软件,我打开软件用了半天,还是图不成图,数不成数,急得七窍都冒烟了。

  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是晚上十点,我的方案还没有一个字。

  最要命的是,那个软件我还不会用。整座楼里雅雀无声,只能听到我自己的呼吸。我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可是,哭有用吗?

  万般无奈,我给一位同事拨通了电话求援。我带着哭腔的声音吓了他一跳,以为这大晚上我被人欺负了。听我说明情况,他说,别急,我远程教你。

  夜里十一点的时候,我终于学会了使用那个软件。

  我一点点按要求做好方案。零点三十分,我把方案发到领导邮箱。看着电脑上显示的“邮件已发送”,我长长出了一口气。

  来到大门外,和保安打过招呼,到路边等出租。马路上过往的车辆已经很稀少,且大多是私家车。偶尔过去的出租车上也挂着“停运”的灯。

  等了近二十分钟,眼看都凌晨一点了,还没等到一辆出租车。我决定步行,走一步就离家近一步吧。

  公司在城郊,走出100米,身后的门灯就没有了光亮,只有昏暗的路灯无精打采地亮着。路上没有一个行人,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后背直冒冷汗。

  我一边惊恐地四下张望,一边疾步前行。忽然有一瞬间,湿漉漉的衬衣领子贴到了我的脸上,是我的汗水和泪水给打湿的。

  凌晨两点半,终于看到了小区的大门。我的心慢慢恢复了正常跳速。

  进门时,正碰上租我家阁楼的邻居,他在夜市卖烤串,也刚刚收摊回来。我俩一起回家。我问他这么拼,有什么愿望,他说想在城里有一个自己的家。他又问我的愿望。我说想升职加薪,买辆自己喜欢的车。

  3.

  八年过去了,2019年的奥运,当看到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得主傅园慧说的那句“洪荒之力”,我笑了,眼里却流下了泪。

  那位企业家,我,还有卖烤串的邻居,也是用洪荒之力走到了梦想最初的地方。

  其实,谁天生也并不是有着无坚不摧的洪荒之力,逼着你往前走的,更不是前面的诗和远方,而是身后的万丈深渊。

  泰戈尔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无以到达光明。

  是的,当与命运狭路相逢,路很长,夜很黑,你别无退路,只能在胸口刻上一个“勇”字,克制着所有的恐惧,咬牙走过那段独行的夜路。

  走着走着,天就亮了。

  励志文章2: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获

  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尽自己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在累了烦了想偷个懒的时候,告诫自己:你以为你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

  1、即便人生是长跑,你也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

  过去老听人说这句,人生是长跑,不在一时一刻的输赢。很久以前我以为这个看法挺客观,是啊,那么多对手,不一定哪时哪刻谁在你前头,赢到最后的才算赢。

  现在我觉得,这句话也有很大问题。

  人生的过程尽管充满了竞争,但是其目的绝对不是竞争。我们辛苦地学习、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最终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超过别人多少,而是应当为了达成自己心中对自我实现的要求。这活儿你喜欢做,愿意做,那就多花时间和精力,砸多少都值得,最后迎来多少收获,自己心中有秤;这事儿你不那么喜欢,斟酌其重要程度,投相应精力时间,最后做成多少成绩,也是因果使然,完全不必和他人比较。

  人有优劣之分,不必为自己比谁人在那件事情上强出半头觉得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差人半步就无地自容。管好自己即可。人的精力何其有限,天资差异何其大,若能舍弃细枝末节,抓住极关键的几点,已是难能;要是能除却争竞的心态,只是平心静气运用天资和相应的勤奋去处理,才是可贵。

  很多时候,大家怨天尤人,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

  2、no pay, no gain

  在我目前还不算太长的人生经历中,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普通人对于“捷径”的追求,实在是让我难以苟同。

  从逃票、插队这种占小便宜的,到不愿起早挂号又嫌医院号难挂的,从永远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到古玩市场期待捡漏的,诸此种.种,说白了都是在以小博大,甚至是不劳而获。

  我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情形,我们付出的辛劳成本和获得的实质性的收益都是密切相关的(注意我说的是实质性的收益,靠威胁导师要自杀最后混个学位那种不算)。也许两者的比例有差异,但这更多是因为我们处于利益链条的不同等级。当我们都还在极低的等级时,就开始幻想付出极少的成本去获得极大的收益,这确实是件非常荒诞的事情。

  十二岁的时候,我希望找一个工作能够让我在三十岁之前赚够足够花的钱,然后三十岁退休,之后每天花钱玩儿。念了几年中学我就明白这个愿望是多么傻X了。到了现在,我认为找到一件我喜欢的工作,一直在这件工作上倾注心血,直到我和工作之间有一方不再需要另一方为止,这是极其幸福的事情,中间换来的必要的钱财和名誉,只是附属品,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东西和你的兴趣和时间无法兼顾。反过来讲,一个小孩儿上来就想找一个轻松、赚钱、受尊重、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轻松一辈子,这其实也非常扯淡。

  很简单,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颠扑不破的真理,至少在我这里是。

  3、群体和自我的认同

  这个事情早也想说,我的中学是陕西省中学中每年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最多的,时不时蹦出个状元。我在中学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这种数据觉得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成员,所以特别牛,看其他学校学生都感觉高人一头。

  上了大学我立马明白,自己中学那状态简直如小丑一般。

  我必须承认群体和群体相比,是有优劣之分的,但是决定一个群体优劣的根源还是个体。一个大学之所以出色,是因为有大师或者曾经有大师,假设一个名牌大学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再出大师,不再出翘楚,那所谓名牌实已外强中干,甚至只是被后人当做资本炫耀和招摇。

  我们总是习惯用所在的相对优秀的群体来标记自己,仿佛算是某种认同,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的单位,好像有了这种群体的认同自己就变得很安全,很有质量保障,好像只要是这个群体出去的,我就一定是素质过硬业务精熟。其实,因果倒置了。你最初能跻身这一群体,是因为最初你努力了,提高了,在阶段转换的时候才能跳入相对优秀的群体,如果进来之后就放纵就开始颓废,即便被打上标签也只是残次品了。

  对于那些始终努力人们,我很尊敬他们。我想这些人不会在乎自己被扣上了什么标签,而只是在乎自己的努力。只要没停下,就一定会继续做大做强自己。如果有一天,现在的群体已经容纳不下自己,已经不能为自己提供足够广阔的舞台,没关系,他们会进入新的更加优秀的群体中去。

  这些人,不看重群体的认同,只需要认同自己的努力。

  4、没人是屌丝,就要做精英

  最开始的时候,我和很多协和八年制的学生一样,不喜欢学校培养计划中说要把我们培养成精英的提法,觉得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太不一致了,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中庸的地方,旗帜鲜明地喊出精英很容易遭人嫉恨和攻击,枪打出头鸟嘛。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直到近期屌丝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争着说自己是屌丝,我觉得反而需要提一提精英这俩字了。

  一个人,不管他聪明程度有多少,只要是足够踏实和努力,把本职的工作踏实做到自己能做的极致,在我看来那就算是精英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拉面师傅、做馍馍的老汉,他们喜爱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到最好,他们就是精英。从这种意义上说,没人应该是屌丝。也许你会说这是大家的玩笑话,心里还是要努力的。我也希望是这样的。我惧怕的是,大家相互影响你说自己屌丝他说自己无能我说自己二,最后全是给懈怠给混找理由,好像因为有什么先天不足,所以萎靡一点就很有道理一样。

  这个真心是扯淡。大胆吼一句,我要把手里的事情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很困难吗?会觉得很假很装逼吗?

  我不会,我就是要尽我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如果这是精英的表现,那我就要做精英!

  最后,用一句长久以来我非常喜欢但不知道出自哪里的话来结尾,每次我累了烦了想偷个懒的时候,看见这句话,总能再挺个一年半载的:“曾经我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我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

  励志文章3:真正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

  许多人太急于成功,以至于他们愿意选择眼前能够想到的任何一条捷径。但事实上,捷径通往的常常是失败而不是即刻的成功。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按部就班地走完通向成功的每一步,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投机取巧。无论你的目标是拥有丰厚的资产,健康的体格还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我经常能看到许多易于轻信的人被那种“迅速致富”或“快速减肥”之类的宣传吸引,花费大笔的金钱去购买其产品,到头来却发现除了骗取钱财以外,它们一无是处。

  为这种宣传所骗,我的一个朋友购置了一台“家用减肥设备”,通电之后,它能自动刺激腹肌收缩,他以为有了这个工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边看电视边减肥了。然而,这位不愿意在健身房通过努力锻炼来减肥的朋友,现在仍然体重超标。

  捷径会导致失败

  作为一名专业滑雪教练,我见过太多初学者不自量力地想挑战他们明显无法驾驭的坡道。他们连在初级滑雪道上都无法做到熟练地停下和变换方向。不知何故,这类人总是急于坐着缆车到山顶去挑战那些非常陡峭高难的坡道,但结果却总是站在山顶,吓得呆若木鸡。

  我不得不亲自上山,营救那些早就吓得一动不动的初学者们,还得一个个的把他们扛回山下。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是有多尴尬,因为这通常是在初级滑雪道上三四岁小孩儿才会出现的状况。

  如果那些初学者们试图靠自己的力量从山顶上滑下来,多半都会陷入恐慌,无法集中,沿着坡道越滑越快停不下来,通常会以丢盔卸甲的摔个狗啃泥而告终。

  我们总是告诉他们,只有在初级滑雪道上做到熟练地停止和变换方向之后,才能坐缆车到高处去挑战更难的坡道。要想变得熟练,只能通过利用业余时间勤加练习才行。但一些人总是耐不住性子,在还没有完全适应初级滑道之前就想要挑战高难的滑雪道。

  他们总以为可以走捷径,跳过应有的步骤。当他们坐着缆车到达山顶,向下望去,发现和初级雪道比起来,那里即使是简单的坡道也远远超过他们的力所能及,你能想象到他们那时该有多惊讶了吧!

  令人遗憾的是,这类初学者中的一些,因为曾经的恐怖体验,永远不会再次穿上滑雪板了。这多么令人惋惜,因为他们最初确实是想要到户外通过体验滑雪的方式来享受冬天。如果他们再回来学一次,通常会是在下个冬天,那时因为完全不记得基础技巧,他们早已失去了初学时的那股热忱劲儿。

  走捷径的想法却导致了他们的失败。这些可怜的家伙们,都要从头再在初级滑雪道上学一遍。和那些按部就班的学员们比起来,他们要花两倍的努力去克服恐惧心理。

  追随成功者的脚步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接受指导,参加课程是明智的选择,这并不是走捷径,而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学习成功所需的技能的方式。然而,你与教练和指导者在一起的时间,不能取代成功所需的必要努力。

  无论是在健身房中挥汗如雨,还是白手起家积累财富;无论是用心开始一段新恋情,还是在初级滑雪道上练习转弯,你必须要下苦功夫去完成应该做的事。真正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

  我们想达成的许多目标已有无数前人早已完成。要以之为师,付出同等的努力。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次次成功的累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会引你进入成功的殿堂,而投机取巧旁门左道却会将你打入失败的深渊。

  励志文章4:失败的路上最拥挤

  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实在太少。成功的历程的确很艰辛,在心理、心态包括体能上,都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淘汰80%。剩下来20%的人在成功道路上,中途因学习不够淘汰一些、恐惧失败淘汰一些、受消极负面影响淘汰一些、体能不支淘汰一些、自以为是中途改道淘汰一些、粮草不足淘汰一些、团队关系危机淘汰一些,又淘汰掉80%。因而,我们会看到,被淘汰的失败者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实际被淘汰的高达96%之多。

  在成功的道路上,同行者会越来越少。很多人认为成功需要:坚韧不拔、心如磐石、百折不挠、铁杵成针、坚韧不拔等等。这么多的意志成语,不如挑出一句概括所有:永不放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很多成功者,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意志,只是他们认准目标,跟准导师,简单、听话照着做,永不放弃直到成功。胜者为王不如说:剩者为王。

  讲到这里让我联想到一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群蛙观众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他们都在议论: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他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除了那些情绪高涨的几只还在往上爬。群蛙继续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一只还在越爬越高,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最后,其它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只剩下傻傻一只慢慢地往上爬,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一只到达塔顶的成功者。

  很自然,其它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么成功的,有一只青蛙跑上前去问那只成功者,它哪来那么大的力气爬完全程?它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励志文章5:向弯扁担一样能负重

  一个平时体壮如牛的年轻人,也从未打过针、吃过药,健康得令人嫉妒。而一天到医院体检,一查吓一跳,竟得了不治之症。这事说怪不怪,俗话说:“小病养身。”意思是说,疾病不可怕。平日里,这里痛,那里疼,一般不会有什么怪病、大病,比那些平时从不生病的人更能经受煎熬,寿命要长一些。

  这正如弯扁担经得起挑。扁担是用来挑重物的,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扁担如果是直的,往往挑不了多少东西,且容易折断。而扁担如果是弯的,却要比直扁担能承重,且不易折断。不管承不承认。接不接受,这个事实客观存在。人的身体平时有小病小痛,比平时从不得病的人反而要放心。有人把河流别出心裁地裁弯截直,没想到若干年后,那河流不听指挥,还是流出了自己的弯弯曲曲,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显得安详、温顺、美丽。

  一个人的成功,都期盼一帆风顺,付出最少,收获最大。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一厢情愿。磨难、坎坷、挫折、失败令人望而生畏,但这些总是不可避免地如影相随。而有时候,又恰恰是这些让人讨厌畏惧的东西,使我们强大起来,助我们成功。如同“小病养身”,如同弯扁担能负重。

  没有豺狼的凶残,就没有羚羊的速度。“对手是实现梦想的另外一只手”。一般的鱼在运输途中很容易死亡,是因为鱼不游动缺氧的缘故。而有人在鱼群中放上几条食鱼的沙丁鱼后,鱼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是沙丁鱼使鱼群一刻也不会停下来,躲避死亡不得不动,一动就增加了成活的机会。欧洲杯决赛,西班牙队力克意大利队,在领奖台上,西班牙队夹道欢迎落败的意大利队,这里表示的是对对手的由衷敬重和感谢。是因为意大利队在先前的比赛中“吃掉了”英格兰、德国等强队,为之扫平了道路。同时,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意大利队在决赛中出神入化的发挥,西班牙队的高超球艺不可能演绎得那样酣畅淋漓。

  河流因为弯曲,才会流出美丽;大海因为无数江河湖泊的汇聚,才有了惊天澎湃;冰山因为多少水的锤炼,才有了无数连绵;一个人因为失意坎坷、饱经风霜,才有更大的作为。司马迁本来仕途顺利,前景看好,却因犯颜直谏,得罪了皇上而就极刑,命运彻底改变。正是这一变故使之“幽而发愤,潜心著述”,写下了名垂青史的《史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没有这个变故,就可能没有《史记》的诞生。因而,没有理由不感谢这段磨难和逆境。

  苦难会告诉我们很多,得到才会弥足珍贵。唐僧师徒取经,途经九九八十一难,饱经风霜,受尽磨难,经过这一必不可少的过程,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凸显经书的来之不易,才会倍加珍惜,心存感恩。生活中往往也是这样,一些来得太容易的成功,哪怕再大,往往不以为然,甚至忽略不计;而竭尽全力,付出千辛万苦的努力所得到的,哪怕再小,却总是难以释怀。因为收获成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期盼顺利,不要忌讳坎坷;希望成功,不要害怕失败;习惯逞强,不要忘记有时示弱;拥有朋友,不要拒绝敌人。有时候,正是那些让我们忌讳的、害怕的、拒绝的、回避的,使我们成长、壮大,收获了许多。


相关文章:

1.激励人心的职场励志语录

2.职场励志优秀文章5篇

3.关于职场人生的职场励志文章

4.2019长篇职场励志文章3篇

5.职场早安一句话励志语录

2019经典的职场励志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8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