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职场励志文章;你不必害怕明天,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风雨后的彩虹最美丽,拼搏收获的果实最甜美。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3篇职场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你不必害怕明天,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刚毕业那两年,朋友阿凯一直处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中,情绪也是起伏不定。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在网上写点东西,理解的人给些只言片语的安慰,不理解的人笑笑飘过,看不懂的人说他是在“发神经”,活得虚无缥缈。
其实,他的焦虑不是无缘无故的,许多人大都经历过:不敢去想未来,不知道明天在哪儿?
走出象牙塔,漂泊在异乡,手里攥着仅有的几百块钱,租着一间简陋的房子,每天去网吧投简历,把城里的各个区都跑遍了,两个月下来,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手里的钱越来越少,瞅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渐渐稳定了下来,心里不由得着急和恐慌。
最难受的,是父母打电话来询问近况时。实话实说,自己面子上挂不住。父母供养自己多年,盼到了大学毕业,总以为熬出头了,若知道自己连工作都没找到,怕是心里会失望。自己能做的,就只有违心地报喜不报忧,说自己一切都挺好,挂了电话之后再偷偷地抹两滴眼泪。倒不是觉得委屈,而是体会到了生存的艰难和无奈。
没入世时,想着繁华的城市里,遍地都是施展才华的机会,就像乡村田野里盛开的小野花那般。可真的走进了社会,才知道多数人不过都是凑合着过日子,总得先在这个无亲无故的城市里活下来,才有资格去谈梦想。
第一份工作,每个月工资1200块,阿凯接受了,因为别无选择。月底发工资,按照天数计算,他拿到了400块钱。那400块钱,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俨然就是救命的稻草。他握到手心出汗,心里默念着一句话:终于可以生活了。
当日子逐步进入正轨时,生存的压力基本上已经被解决掉,至少可以租得起便宜的房子、吃得起小餐馆的饭菜。然而,最初的那份焦虑却没有随之消散,反而是愈演愈烈了。
周围有人升职加薪,有人出国留学,有人进了外企,有人买了房子,有人开上了车,还有人已经开始筹备结婚的事了。别人的生活似乎总在大步向前,自己过了生存的基准线,跟别人一比,却还有着漫长的距离。
身边的女友也不再像大学时那样简单纯粹了,一份可爱多冰淇淋已经打动不了她的心,她现在想要哈根达斯;看到别人在城里的某个角落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再看自己简陋的出租房,她满心委屈,虽未直说,一切却都写在脸上。
他慌了、乱了,面对着现实中的自己,他不知道明天究竟会怎样?他所憧憬的那些未来,他给她的那些承诺,在他心里,越发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终于,爱情败给了赤裸裸的现实。许多事,想通了就不会纠缠不休、颓废消沉。失恋的痛苦在所难免,但阿凯还是清醒的。为了让自己尽快调整好状态,从过去的回忆里抽离,他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工作中,不再关注周围的人是否结婚、买房、升职,那些只会平添他的烦躁。
他从原来的办公室职员,调到销售部做业务,每天早出晚归,跟诸多陌生的客户打交道。这仿佛是一扇特别的窗,让他有机会见识到另一个世界,也为他的心开辟出了另一条路。他忘记了时间和忧虑,专注于每一天的任务和每一位客户。
从最初的屡屡遭拒,到后来的小订单,再到后来拉到了大客户,一路走得崎岖艰难,却也带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信心,治愈了他心底的伤,驱逐了他莫名的焦虑。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现在的他,已经在公司里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的门上赫然写着三个字:经理室。是的,靠着自己的奋斗和努力,他已经成了公司的业务经理,有公司配备的车,房子虽然还是租的,却早已不是简陋的小屋了。
每逢节假日,他可以坦然地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一切安好,偶尔还会接父母过来小住。至于感情,那个最重要的位子依然空着,但他不再焦虑和恐慌,倘若遇见对的人,他相信,他给得起她幸福,给得起她一个温暖的家。
回首走过的这段历程,阿凯总是笑着说:“以前,我很担心我的未来,每天焦虑得睡不着觉,心里就像揣着一窝兔子。后来我也想开了,就只管过好眼前吧,结果日子竟然变得好过了,事业也顺当。我突然明白,有些事情你拼命地想、担忧,根本没有用,把眼下能做的做好了,结果不会太差。”
人生的路上有无数的驿站可以歇脚,有的包袱可以等到该背的时候再去背,用不着把所有的包袱都背在今天的背上。你我都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所以,真的不必害怕明天。
励志文章2:一直太成功,就不知道还可以得到什么“更好的”
有什么时候,是成功的人比较失败,而失败的人比较成功的呢?
以下的答案很有帮助──
有一群朋友固定几个月就聚餐一次。其中一位朋友,每次聚会,几乎都会递出一张“新名片”。
“什么?你又离职了呀?”大家问。“对啊,水土不服……”他说。过了几个月再次相聚,没错,他果然再度换了工作,这次大家蛮惊愕的,怎么有人会这么常常换工作啊。
“怎么回事?上次那个外企不是不错吗?”大家问。
“谁说!主管超高压的,刚好碰上裁员,我被迫离开了。”他说,“还好,这次找到一份更棒的工作,猜猜看在哪里?”
原来是知名的企业,薪水高,地位高,应该不会再换了吧?
过了三个月,没想到,没错。他又离职了。“唉,真的好像都没有我喜欢的地方。”他说。
刚好这时候,他那位交往两年的女友,也因为喜欢上其他人,分手了。没有工作,没有女友,这个朋友看来心情真的有点low:
“人生很失败,一直在重来!”他说。
每次都看他光鲜亮丽地递出新名片,这一次,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他这么沮丧。
大家都想安慰他,不知从何说起,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学长说话了。“唉,和你比起来,我还比较失败!”这位学长说。
“研究生毕业后,我面试第一份工作就被录取,十年来,都待在同一个公司。”学长说,“我认识的第一个女生,就成了我女友,现在变成我老婆。”
学长徐徐地说,我们很专注地听。最后,学长的结论是:“我很失败,因为我从来都不知道,我还可以得到什么‘更好的’!”
大家大笑,包括那位觉得自己一直换工作、女友也丢的朋友也笑了!他也劝学长要“知足常乐”啊,这么幸福,云云。
但我却细细品味学长说的这句话──因为一直都太成功,所以,他从来都不知道,他还可以得到什么“更好的”!
我想,在什么时候,是成功的人比较失败,而失败的人比较成功的呢?就是在这个时候了!
如果都不失败,那,你永远不知道你还可以有多大的成功。你永远都不知道,你失去多少成功机会。
唯一知道自己此生的“极限”,只能用失败来确认。失败的时候,你确认,你已经达到极限,这就是最成功的了,不会后悔。
趁你还算年轻、还可以承受失败的时候,多多来一点失败,不然等到已经“败不动”,老态龙钟的时候,就只能抱憾一辈子了!
励志文章3:三十岁了,那又怎么样?
第一次见到苏婉的时候,她正准备去一家广告公司入职。
苏婉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一家大型国企,地处偏远的开发区,几乎与世隔绝。她的职位虽然是文员,每天进了办公室也要穿上灰蓝的制服。她谈过两次乏善可陈的恋爱,最后都不了了之。周围的同事大多成家立业,每天的谈资不是育儿经,就是给她介绍对象。
快到三十岁的时候,苏婉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那个枯燥无趣的地方。她带上全部积蓄,来到了上海。三十,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都恐惧不已的一个数字。三十岁意味着青春的彻底结束,人生逐渐稳定,开始丧失许多可能性。而苏婉却把这当作一个开始。
广告这行是典型的吃人不吐骨头,“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看着苏婉一身纤纤弱骨,我好意劝说:“进这行老得很快的,女孩子要慎重考虑啊。”
苏婉回答得很坚定:“可我就是喜欢这种创意的工作啊。有挑战,有乐趣。”
不知是不是受到时尚电影的蛊惑,许多年轻人都以为广告这一行光鲜亮丽,充满了刺激的商战和帅哥美女。实际上,广告公司里最常见的是胡子拉碴的小伙子,T恤和人字拖。
我见过很多人挤破脑袋要进广告圈,最后又满身疲惫地爬出来。丝绒般的梦想碰到刀子般的现实,注定会被撕扯得破碎。许多人因此半途放弃,折羽而归。我想,苏婉或许也会如此。
初到上海,她便向各个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投简历。履历写得诚恳,却未必有人细读。面试的时候,他们劈头便问:
“你这个大学在哪儿啊?怎么没有听说过呢?毕业后在工厂待了五年,做的是资料整理……对我们来说,这份履历表还不如一张白纸。”
“现在的广告业竞争很激烈,公司里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很少有人你这个岁数的新人。所以……”
好在这些年来,苏婉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的文章为她获得了不少面试机会。
最后,终于有一个HR肯松口:“苏小姐,我们公司对文案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没有相关经验,肯定无法胜任。不过,以你的年纪,做实习生恐怕也不太合适吧?”
苏婉把握机会,直白地说:“我可以从实习生做起。我不在乎职位、薪水,只想能进入贵公司学习做广告。”
那位HR显然也是阅尽世人,并没有被她的热血所打动,而是提出了一个实际的妥协办法:“那好吧。我只能给你保证工资不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三个月后,如果你做得好再转正。”
就这样,苏婉拿到了她在上海的第一份offer,工资连交房租也不够用。
公司不大,二十多个人,其中有一半是才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这样的小公司,在上海不计其数。苏婉被分配给一个资深文案打下手。公司里论资排辈,出于敬重,她称对方为“张姐”。其实张姐比她还要小一岁。
苏婉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期,她制定了一个计划表贴在墙上,安排好每天的行程和学习任务。一天结束的时候,她还要为当天的完成进度打分,进行自我检讨。
苏婉接触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个房地产。刚入职那几个月,苏婉不是全公司最重要的人物,却是最忙的那一个。她每天到处搜集资料,分析全城同类型的广告案,去工程地考察情况,和客户进行沟通,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一个项目想五十句广告词,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和文字做成表格,做成PPT……
当她被一堆资料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还有稚嫩的前辈向她卖萌:“姐,我晚上有约会,帮我做个表格呗。他们都说你是excel高手,一定很快就能搞定!”
这些有理无理的要求,苏婉都欣然接纳。
苏婉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深夜。霓虹闪烁,远远近近,衬得这座城更加广阔,似乎隔山隔水,万里迢迢。她猛地一呼吸,露气湿润,夹杂着不知名花草的香气。她喜欢这座城市,大到无需隐姓埋名,也能毫不畏惧地做自己,肆无忌惮地做白日梦。
张姐对苏婉有些严苛,却待她不薄。项目结束的时候,主动对老板说:“苏婉挺适合做文案的,很有灵气,一点就通。不用我带了。”
就这样,苏婉正式成为一个广告文案。
有一段时间,全公司没日没夜的加班,却没有奖金可拿,同事们怨声连连,你推我让,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和老板谈谈。
苏婉默默地走出了格子间,敲响了老板办公室的门。她据理力争,说明同事们的努力和不易。老板居然被她说服,不仅给同事们补了奖金,并且主动要给她升职加薪。
老板认为她够果断,有说服力,微笑地说:“刚好最近行政位置空缺,你去做行政吧,工资上调三分之一。”
面对如此诱惑,苏婉却立刻拒绝了。她对自己的目标很坚定,来上海就是为了做一个厉害的文案。要是转去行政部门,跟从前还有什么两样?
没过几个月,苏婉跳槽了。
我十分惊讶:“你不是才涨了薪水么,为何要辞职?”
她用吸管戳着玻璃杯子里的柠檬,百无聊赖地说:“老板太固执,只肯接同类型的项目。他是赚得满钵了,可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啊。”
就这样,苏婉在三年时间里换了四家公司,每次都是因为公司无法满足她的求知欲了。初至上海,她是荒海求生,抓到一根浮木便立即抱住不放。如今她已经练成一身本领,游刃有余,可以从容地选择登上哪个岛屿了。
换工作这件事,好像磨砺出了她的锋刃。苏婉已然不再是从前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孩了。她变得果敢,强势,像一个随时待命的女战士。
我问她:“究竟是什么会让一个人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说:“大概越过了小心翼翼的防线,就会变得大胆,不再如履薄冰了吧。”
在能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她的野心也在与日俱增。有一天,苏婉正式对我说:“我要给4A公司投简历。”
然而,摆在她面前的依旧是种.种不切实际。没有一流大学的文凭,年龄上也毫无优势,甚至连英文水平也是一片白纸,走在街上和老外说句话也磕磕绊绊,吐不成句。不过我知道,当她宣布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已经做好了一半的准备。
果然,苏婉两个月前就已经参加英语补习班,还请了个一对一的英文教练帮忙练习口语。
有人给她泼冷水:“学语言要趁早,你现在太迟了,连单词都记不住。”
苏婉伶牙俐齿地反驳道:“那又如何?三年多以前,我站在人群里连中文都不敢说呢。现在不也可以了?”
那人被噎得哑口无言。在这种执行力超强的行动者面前,所有质疑都是徒劳,所有玩笑都显得刻薄。
半年多以后,苏婉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一家着名4A公司的offer。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目标明确的人会比别人走得更快。他们是一心一意在自己的星系里运行的星星,只顾发光发亮,永远不会偏离自己的轨道。
美国人常说,“Forty is new thirty。”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四十岁依旧年轻,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各种可能性。而在中国,人们对年龄依旧忌讳颇深。一旦步入三十岁的界限,便如临大敌。这本身何尝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们这一代人太擅长怀旧,十几岁时开始呻吟衰老,二十出头便自诩沧桑,早就养成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派头。进入社会以后,被上司、工作、客户逐渐磨掉了所有脾性,因此更觉得丧气。
仔细一想,那些笼罩在年龄上的阴影不正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吗?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
相关文章:
2.工作坚持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