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适合青年的励志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一个没有目标责任制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过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适合青年的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走自己的路,不用解释

  生活中,我们总是急于向别人解释,解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生怕别人对自己有误解。但其实,这种解释是苍白无力的。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懂你的不需要解释,而不懂你的人也不会相信你的任何解释。

  很多时候,解释也是需要成本的。与其无谓地浪费时间,倒不如专心去做自己认定的事情。

  日剧《被讨厌的勇气》开头有这样一个情节。

  女主庵堂兰子去蛋糕店买蛋糕,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

  一个小女孩跑到队伍前面,嚷嚷说要吃店里仅剩下的唯一一块草莓蛋糕。小女孩被家长重新拉回到队伍后面,这时其他人都选择买别的蛋糕。

  轮到兰子时,她直接要了草莓蛋糕。兰子的行为引得所有人纷纷侧目,在众人诧异、反感的眼神中,她却毫不在意地开始慢慢享用那块蛋糕。

  此时字幕打出兰子的内心独白: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的。

  平日里,兰子也活得特立独行,完全不在意周边人对自己的评价。

  确实,生活从来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松浦弥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一书里说:“比起随波逐流,我更想以自己的节奏度过一天。”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按照自己的方式过一生。选择做真实的自己,选择依心而行。

  如果你总想着证明给别人看,总是急于解释你自己,那么你就已经输给了自己的执念。

  而且,有时候仅仅是做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又何必再自寻烦恼,让别人的声音左右自己的生活呢?

  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至少会拥有一种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无论是面对他人的不理解,或是身处并不友善的环境,你都可以选择一笑置之。

  不必因此妄自菲薄,也不必忙着迎合他人。

  人生是一段迎接冷眼嘲笑、逆风前行的旅途,而你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棱角,将会成为你最强大的盔甲。

  我们总是习惯于向外人解释自己,却往往忘了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然而,人活一世,是为了做自己,不是为了解释自己。

  你想坚持原则,不妥协时,别人在背后议论,故作清高;你想戒掉游戏,努力学习时,室友泼冷水,别挣扎了,又是三分钟热度;

  你心血来潮,想学习一个乐器,或者想买个品味独特的东西时,旁人迫不及待给你贴上“伪文艺”的标签;

  你因为某明星的事迹,在人前表示对他的欣赏,朋友却说,明星都是作秀……

  有时候,无力的解释会让你发现人与人之间像咫尺天涯般遥远。

  他人一个否定的眼神,一个不屑的态度,就会让你费尽心思的解释化为泡影。

  渐渐地,你也就学会不再为了他人而解释自己。

  谁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自己,所以,你只要按照内心所想的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够了。

  就像松浦弥太郎说的:“人难免会受到周遭事物影响,但我希望自己做每件事的动机都是自发的,与自己有关的事都能自己掌控。”

  夏虫不可语冰,人与人之间的三观、背景都有所不同,你和别人理解的往往不在一个层面。

  有些时候,向不理解你的人解释,只是白费唇舌。所以,不是你不够好,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而已。

  刘同写过这样一段话:以前总是去解释去理论,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灭了,怕那些不停蹿动的小感受。现在不去解释,不去理论,还是怕,怕浪费自己的时间,怕自己模糊了焦点,怕影响了品尝现世生活的胃口。

  人生真的不需要太多解释,从现在开始,你要有坚持做自己的觉悟,要学会把时间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唯有如此,到最后才可以说,这一生不虚此行。

  励志文章2:不忘初心,内敛处事 宠辱不惊,依心而行

  有人说,成长就是渐渐的学会沉默,不争不辩,不动声色的过自己的生活。

  确实,年轻时,我们总习惯与人争辩,急于向别人解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生怕遭人误解。后来,慢慢长大,才发现,在成人的世界里,解释与哭诉已经没有任何力度。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解释就是掩饰。”

  面对不理解我们的人,他们一个否定的眼神,一个不屑的态度,就能让我们费尽心思的解释化为泡影。

  所以,无论是遭人非议,还是受人误解,缄默无言往往比争论不休,四处倾诉更有益处。我们应该明白,能理解我们的人,不言自知;不理解我们的人,多说无益。

  在这大千世界里,总有人对我们欣赏有加,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有人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不必因此而妄自菲薄,也不必执着于去解释什么,只要按照内心所想的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够了。清者自清,不用苛求所有人都理解。

  要知道,大海,不解释,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山峰,不解释,并不影响它的博大胸怀;做人,不解释,并不影响我们的璀璨人生。

  很多时候,不解释,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态度。不争辩,不抱怨,让时间把真相还原。

  很多时候,不解释,不是畏惧,而是一种智慧。不想争论不休,不想斤斤计较,用沉默表现从容。

  洛克菲勒说过:“越聪明的人,越懂得沉默,就像成熟的稻子,垂下稻穗。”

  的确,当我们面对流言蜚语能够一笑而过,面对是是非非可以淡定自若时,我们就成长了。

  今后,无论是遭人非议或误解,都不必急于一时的解释,行动才是最有力的证明。我们要学会坦然的接受自己看不惯的,和看不惯自己的,用沉默代替辩解,奋力前行。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不抱怨,不解释,勇敢的走自己的路。

  最后,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内敛处世;宠辱不惊,依心而行。

  励志文章3: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

  很喜欢一段话:有一种改变,不是争吵抱怨,而是安静不语。有一种报复,不是大吵大闹,而是若无其事。

  当经历得多了,慢慢看透了世间之事, 明白了,不必去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我们活着,是为了更美好的自己。

  于是不再争吵,不再纠缠,不再自扰,心寒了就离开,用沉默代替所有回答。

  生命无需喧哗,面对那些伤过我们的人,原来,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

  1.

  年少的时候,总觉得只要用尽全力去对一个人好,对方也能懂得你的真心。

  于是,爱一个人,会毫无保留地付出。

  对待朋友亦然,不掺杂其它世俗利益,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一起大笑一起玩闹。

  但人生所遇都并非良人。

  遭受过背叛,内心受过伤害,心凉了才懂了,原来真心不一定能换来真心。

  歌手莫文蔚曾在一场演唱会上含泪唱着:我看到了他的心,演的全是他和她的电影,他不爱我,尽管如此,他还是赢走了我的心。

  那时候,莫文蔚刚刚结束和冯德伦长达9年的恋情。他转身离开了,分开的理由很简单,物是人非,当初的爱已经不在。

  最好的年华,换来的却不是最好的结果。她伤心难过,心就像空了一般。

  那个曾经以为会一起到天荒地老的人离开了,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不是吗。

  失意、失恋,或许是人生无可避免的经历。苦苦去纠结于往事,只会让自己沉沦于痛苦之中。

  就像莫文蔚在歌里唱的:“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需楚楚可怜。”

  过去了的,就过去了,再追究谁对谁错已无意义,何况,爱不可挽回,且会伤了自己的尊严。

  如今快十年过去,莫文蔚不再是那个演唱会上声泪俱下的女孩,她找到了能够给她一生安稳的男人,冯德伦也尘埃落定地结了婚。

  再苦再痛,时间也终会治愈一切。与其争辩纠缠之,不如淡然释怀之。

  爱也可以,不爱就算了,不必去取悦那个心已经不在你身上的人。

  当有一天,你不再去翻看对方的动态,不再回忆过往,提起往事,不悲不喜,才是真的不在意了。

  释怀过去,不是费劲地去忘记,而是不痛不痒,若无其事。

  2.

  一直以来 ,我都很喜欢范仲淹的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种从容淡定的心境,大多数人也许一生都是没有办法修炼到的。

  我们终究是凡夫俗子,还是会为离合感到悲欢,会因得失纠结开心。

  但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当下困扰你的事,放到五年、十年,数十年后……不过小事一桩。

  我们或许没办法完全看透世事,但换种角度去看事情,心情也会不同。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山路上,一和尚挑着一个挂着瓷壶的扁担信步而走。

  路上碎石多,和尚不留神跌了一跤,壶里的汤水全部洒出,壶子也碎了。

  但这位和尚丝毫不慌张,反而如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有一人跑来问道:“你的瓷壶已经破了,你不知道吗?”

  和尚淡定自若:“我知道。”

  那人更加疑惑:“那你为什么不转身,看看该怎么办呢?”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我转身又能如何?”

  是啊,事情已经发生,转身去纠结又能如何呢?

  生活中很多时刻,我们都知道那个壶已经碎了,但是心里仍有不甘。

  早晨起床起得晚了,赶不上公交,急匆匆迟到了,一整天的好心情都被破坏了。

  别人说了一句让我们不称心的话,又或者遇到一件不甚满意的事,心里就像生了疙瘩一样,怎么都是不舒服。

  是是非非,你看得越重,就伤得越深。

  生命中,总有些兵荒马乱的事情会发生,来打乱你的节奏。

  这时候,最好的态度是像那个和尚一样,淡定自若。

  心不动,谁也不能伤害到你。

  3.

  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不幸的事情。

  有些人喜欢四处游说,将所有悲痛向他人展示,唠叨抱怨,甚至会到令人生厌的程度。

  而有些人是不动声色的。不动声色地独自消化掉所有的委屈,不动声色地去努力,默默积累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坚强,是属于那些夜晚在被窝里哭泣,白天却若无其事的人。”

  世事难料,人心难测,我们岂能被轻易打垮。

  就像最近热播的《如懿传》中的情节一样,如懿受皇上宠爱,不少人嫉妒她,中伤她,害她入冷宫。

  对于这些,如懿并无太大的情绪起伏表现,表现得淡然无事。

  不是她真的无所谓,而是她明白,有些事情不能急于一时,不如韬光养晦,静待来日。

  安静不语,静水流长,不是放弃希望,是在等着厚积薄发的一天。

  请相信:今夜的黑暗影响不到明天太阳的温暖,在我们心中掀起波澜的人和事,也终会如潮水般退去,回归平静。

  去计较,去纠缠,反而失了体面和分寸。

  若无其事,默默地变强大,才是最好的报复。

  励志文章4:一定是那些艰难的时刻成就了我们

  朋友问我最近一次哭是什么时候。我想了一下,能想起来的有两次。

  一次是中秋假期结束回青岛,火车一路晚点,原本八点就该抵达却硬生生地拖到了十点半。行李太多太重却打不上车,又找不到直达家门口的公交车站牌,荒芜的夜色里走了很久才上了另一辆公交车,下车后还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家。小路上空无一人,手掌被勒得生疼,满身汗水。两只手都提着东西,以至于天空突降骤雨时根本腾不出手来打伞。爸爸发短信问我到了没,我停下来回短信:“早就到了,都吃过晚饭啦。”

  租的房子在五楼,楼道里的灯忽闪忽灭。是躺在了自己熟悉的床单上之后,被雨水打湿的头发找到了枕头之后,我才终于放声大哭了起来——为这一程黑漆漆的长路,为那一路上黯淡的星光。

  也是在放声大哭的几分钟里,我竟放下了心里那些一直纠结着的爱而不得的人事,无声地跟自己说:“从这一秒开始,我要好好爱自己,才能对得起独自一人时的颠沛流离。”而那些我从前固执付出却一无所获的东西,且让他们都随风吧。

  另一次哭就在上周末。截稿日临近,因为出差一周,只好将要修改的书稿存进U盘里带在路上。那一周工作量突飞猛进,不仅修改完了旧稿,还写了一万多字的新文章。周末出差结束回家,还没来得及将U盘里的内容复制到电脑上,结果在逛街回来之后轰然发现,U盘和零钱包一起不翼而飞了!

  我沿路返回,确定自己再也找不回来时,坐在路边的椅子上痛哭流涕,丝毫不顾自己的形象。可哭过之后,还是要回家,冲个热水澡,然后凭着模糊的记忆将那一万多字重新写出来。

  你看我们都曾将最柔软缱绻的内心交给最动荡不安的未来。它晴天里一个雷霆,你能听到心底的某个部分被“滋拉”烧焦了一块。它一阵疾风骤雨,有一团跳跃的火焰瞬间便被浇熄了。一盏灯灭,心里便暗了一块。

  我反问这个朋友最近一次哭的经历,她说起了好几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时她刚工作没多久,因业绩突出破格晋升,没想到之前视之为好朋友的同事为之愤怒不平。有一次开会,她像往常一样坐在了那个同事身边。还没坐稳,却只见同事狠狠地在桌子上摔了文件夹之后换到了别的位置,周围其他同事诧异地看过来,只有她一个笑容还僵在脸上。

  她不气,只觉得伤心。当年她新入职,手把手教她用公司软件的,和这个会议室里当众给她难堪,暗地里冷嘲又热讽的,是一个人。

  好几年后,她跳槽去了更大的公司,偶尔路过旧东家还能看见那个同事的身影。她仍然在做原来的工作,忙碌,得体地笑着,好像和数年前的样子并无二致。

  朋友屏了口气又深深地呼出去。往事皆已飘散,而人呐,总要往前走。

  大学毕业前夕,我、H还有班里另一个女生在宿舍里聊天。我当时还没有工作过,一直听那个女生讲述刚去工作的种.种艰辛,听得我都为她感觉不值。后来她走了,我跟H说:“你看她工作好辛苦。”

  H淡淡地笑了笑:“谁没有过一段辛苦的时光?”她大三的暑期在一个服装公司实习,刚入职正好赶上广东的盛夏,整整三个周都在仓库里整理库存,极其闷热。毕业之后她换工作,去了北京的一家地产公司。当时我发短信问她,工作怎么样啊,生活还习惯吗。她说都挺好。可我经常是凌晨时才收到她回的短信,还见过她拍的幽暗的地下室照片。

  那些在陌生的城市里,漆黑的深夜中,颠沛流离的经历总能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你发现自己大部分的内心开始变的坚硬与残酷,而柔软的部分则越来越少。也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少,才想要拼劲全力去扞卫那一丁点儿的温情与不舍。而那些无谓的人事,再也不想空落落的等,再也不想燃尽一腔热血只换一盏冷饭残羹。

  我们总能学会一个人修马桶,颤颤巍巍地攀到架子上换灯泡,应酬之后还能忍着头晕与反胃为自己调一杯酸奶来解酒。

  但仍然感谢青春里那些艰难的时刻,那些异乡的漂泊,那些在暗夜里一边跟自己说着“加油”一边往前走的日子,一定是它们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让我们能有足够坚硬的躯壳去扞卫那些不可磨灭的柔软与美好,也有足够温暖的初心去拥抱那些终将到来的慈悲和懂得。

  在那些最艰难的时刻,我只是一直走着,等那些漫山遍野如萤火一般的星光重新亮起来。

  励志文章5:别怪世界不公平,是你还不够强大

  去年年底,我独自一人,从北京开车到广州,一路三千多公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和人的差别究竟在哪?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别?我想到了一个词:拆掉思维的栅栏。

  后来,我在机场看到了《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心有戚戚。我一般不看成功学的书,事实上我也不认为这是一本成功学的书。作者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发现,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变得更强大。

  你有没有想过,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而这堵墙很大部分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我认为安全感的本质,不是你真的安全,而是你不害怕危险,敢于面对困难。记得有人问过我“上市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内心的所谓安全感,面对这个世界时,内心的想法没有了那么多限制。

  每个人心里都在追逐安全感。这很正常。但很多人成为了安全感的奴隶。什么是安全感的奴隶?就是害怕改变,保持现状,听他人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但安全感的获得必须通过内心真正的强大。安全感是给予,不是索取。恐惧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递增。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难,我们很多人才不自觉的变成一种受害者,这就叫“受害者心理”。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滋养了一种受害者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会觉得世界不公平,充满了各种问题。作者把这种模式归结为受害者天堂。

  什么叫受害者天堂?就是一个受害者最愿意去的地方。大家聚集在那,彼此安抚,然后觉得人生真是这样。作者总结了受害者天堂的几个法则。

  “受害者天堂”法则一: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一切问题都不管我的事,不是我的错。

  如果一个孩子没学好,父母问起来,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不好好学,是老师讲得不好;如果一个任务没完成,却受到上司的质问,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的问题,这是客户太变态。

  受害者有一整套这样的逻辑。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不好;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小时候没这个条件;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太浮躁。在受害者天堂,大家从来没犯过什么错。美德都是他的,错误都是别人和社会的。

  当然,他们也没做成过任何事情。作者在书中提到,受害者也不需要成就什么,他们只要不断的倾诉和编故事就好了。但问题在于,这个故事一开始很真实,后来慢慢就开始夸大,然后自己也慢慢相信——他生活在一个老板变态,老婆不可爱,老师不好的世界里。

  很多同事向我抱怨自己有多难。其实那些所谓的“难”,在我面前根本就不用比。我们创业的时候多难呢?那个时候,因为要赶工作,我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下了汽车之后,我都不敢回去,坐在路边哭了好久。就在那种情况下,我每天还要打电话催促大家干活。

  但是,每当我说到这儿时,他们还有一招。他们会说,你是老板,所以应该的啊。这就是蛋和鸡的问题。难道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老板吗?这又是个万能的破解法。

  总之,在受害者的天堂,一个人做不好事情,绝对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这个事情有问题。

  “受害者天堂”法则二:安心做坏事

  在职场中,很多人每天不努力工作,也可以心安理得,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公司太烂了,这个老板太变态,太不理解我们,所以我这样就OK了。

  美国有一项研究,在辛辛监狱中,几乎没有哪个罪犯会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他们都坚信自己不应该被关进监狱。很多做坏事的人都拥有一个完美的受害者的故事。

  曾经,我当部门经理的时候,我会告诉组里的人,跟着我很苦,要是觉得不舒服就换一个机会。但只要你留在这里一天,就要对得起自己的每一天。别说对得起这家公司,首先对得起自己。还有什么比自己的时间更宝贵呢?所谓的为公司干,不就是为自己努力吗?如果这个都想不通,还心安理得,就别一起干了。否则,不如自己找一个更舒服的环境。

  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会让你舒服得一塌糊涂的环境。必须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去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受害者天堂”法则三:分享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就是比惨。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种凄惨故事,演变成凄惨故事会。

  这种凄惨故事会,不只是存在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整个社会都变成了这样。比如,每个电台都有一档节目或好几档节目,都在讲述谁比谁惨。在这种节目里,老婆必须出轨,男友一定不忠,儿子肯定不孝顺。收视率还相当高。因为看过这些节目的人,都会找到安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惨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别人的受害者故事中,获得不少廉价的快乐和虚无的安慰。

  作者在书中也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在受害者天堂,如果你失恋了,你的女伴会集体聚集过来陪你喝酒,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难道他们都试过了?);如果你上午被老板骂了一顿,你会很快的被吸收进公司的受害小队,他们中午聚餐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讨论自己老板有多变态(我也不知道自己被讨论过多少回了);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家长不会责怪小孩没走好,会打地板说,地板错错错,小孩子开心的笑了。

  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天堂里,居然浸泡其中,慢慢习惯,然后沉浸,开始分享。受害者天堂帮助“受害者”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就像一个人生病之后,就觉得可能有人会看望他一样。他们在这个舒适的受害者天堂,陷入了无尽的情感黑洞。

  但是,怎么办呢?其实核心就是自己去掌控。首先要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社会就是不那么公平。但这并不影响你在社会上快乐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掌控者呢?

  你真的足够强大吗?

  不妨先进入一种诚实的思考:不管什么情况,你都可以负全责。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可以做一种心理假设——如果把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倒退一遍,所有条件都不改变,只有自己改变,你能否做一个更好的结果呢?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你就开始进入掌控者的角色;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你就是认为自己以前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所有的不好都是别人的问题。

  回想跟徐鸣创业的时候,我们两人经常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相互检讨,不断反省哪件事情没做好,哪件事情还可以更好,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我以前认为这是个好简单的问题,后来跟很多人交流,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很少人愿意去面对否定的自己,那个过程很痛苦,需要不断抛弃过去的自己。

  以前总有人问我,经常有人攻击你,你怎么办?我说很好啊,没关系。最能骂人的,把我都骂过一遍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尽管骂的时候很痛苦,但骂完以后,再回头看,遇到任何这方面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了。


相关文章:

1.青春积极向上的励志文章5篇

2.关于经典青春励志文章5篇

3.经典青春励志文章大全

4.青春励志文章:少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5.关于青春奋斗励志文章5篇

6.关于青春的1000字励志文章5篇

2019适合青年的励志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