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励志文章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无论明天是否花开,无论今生是否有成,只要坚持,就能装点和成就人生的别样美丽!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最新精选励志文章5篇,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人生不妨大胆一点,反正只有一次

  刚上班那会,我看到那些整天带着个浪琴、欧米伽手表的女生,就觉得这些人特装逼。

  我女汉子很多年了。看到那些天天倒腾自己,面膜化妆服装搭配的女生,一直觉得特轻浮,肯定没什么内涵。

  我去迪卡侬买了个运动水壶,有吸管的那种。同事看到了,说,我最不喜欢有吸管的水壶了,清洗起来很麻烦。

  我爱上跑步,每周3次,至今已经3个月,有人跟我说,你不要这样跑步,你看那个XXX,跑步跑的膝盖受伤,最后连山都爬不了了。

  大学时候,我有个同学,性格特张扬,典型的跟谁都能相见恨晚的交际达人。心里特别讨厌,特别看不爽,觉得这样的人真虚伪,跟谁都好。我不屑做这样的人,也不屑跟这样的人来往。

  上面的事情,有些主人公是我,有些不是我,但是在里面,我都能看到曾经自己的影子。有点墨守成规,有点偏激的固执己见。按照自己界定的规则生活,执拗的认为自己的观念才是人生的不二法则,还看不惯其他不按照此法则生活的人。

  伊索语言里面那个著名的狐狸的故事。说有只想吃葡萄的狐狸,因为自己摘不到而没吃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之酸葡萄心理。

  我想,过去的自己就是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吧。因为得不到很痛苦,或是实现的过程很痛苦,就告诉自己葡萄是酸的。用这样的方式安慰自己,以期消弭痛苦,从而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如果抚慰还显不够,就开始使用酸葡萄心理的升级版本——甜柠檬心理: 我就是不要跟你们一样,我就是按照自己认定的路子去走,凡是不符合我价值观的做法和思想都是我所鄙视和不屑一顾的。

  忙不迭说“我不” 于是渐渐成为自己的态度和风格。很多时候,好像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目的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和见解独到。然而懂我的人却越来越少,不过并没有关系,我告诉自己也许我生性孤独。这种孤独犹如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决绝和寂寞。对了,关键是,你们这些凡人都不懂我。而我,也不需要你们懂。

  我过去一度认为我与众不同,认为我是一个众人不能理解的天才,我曾嘲笑让我改说话方式的“俗人”,我曾暗自腹诽不爱学习爱装扮的“绿茶婊”,我曾鄙视那些说话好听的“马屁精”,我曾经与一个爱出风头的朋友割席断交。

  我一直以为我是对的。时间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风沙般侵蚀我看似坚强却不堪一击的“石头”表面。

  思想开始动摇,慢慢发现,芸芸众生,天才何其少,往往是普通人还没做好,却得了一身天才的毛病。那些原来固守的东西,未必有想象的那么正确,那些一直讨厌回避的东西,并不如想象的那么不堪。

  所以,以上几件事情的发展也多了岁月这把刷子留下的印子:

  1、讨厌戴手表觉得装逼的我自己,有一天,拥有了一块品牌手表。带上之后,发现带个有质感的手表,其实也不赖,还可以增加自信。

  2、闺蜜看不下我整日不修边幅的样子,硬逼着我去打扮,教我简单的化妆,突然发现,每天出门都感觉自己精神奕奕的。

  3、说清洗有吸管的运动水壶的同事,过了没多少天,她自己也买了一个。跟我说这个水壶喝水真的很方便。

  4、说跑步不好的同事,后来我看见他自己在朋友圈发大汗淋漓的朋友圈,表示,运动完出完一身汗真是太爽了。

  5、工作后,慢慢的因为工作需要,我学着跟人相处,跟很多人谈笑风生,我发现这样也没什么虚伪,反而大家还挺喜欢你的。而且越来越觉得,学会说话是一门艺术,说一些恰当的话,适当的时候可能会不经意改变事情的流向。而且学会说话,也能减少直来直去的性格伤人的机会。

  也许你会说,看哪,时间把一个单纯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虚荣的老油条。

  这句话,就是曾经的我,对苦口婆心一心要“渡化”我的人说的话。

  此时此刻,我自己却变成了那个苦口婆心的人,絮絮叨叨的想要分享给年轻人,一些他们可能不爱听的生活感悟。

  你看,我们确实会变成我们自己讨厌的人。不过,现在的我却并不讨厌现在的自己。

  没错,我变成了我自己口中的“老油条”,可是更多时候,我为自己感到欣慰。因为我变得包容性更强,我开始学着去尝试,学着清除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接触不喜欢的人,做一些不喜欢的事。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力量。

  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像是怕被妖怪伤害的唐僧,固守在在自己划下的圆圈内,图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站在这个心理的舒适区,看着别人做错了。就笑,你看吧,我就知道这样不行。着别人做对了。心情就不好,然后酸溜溜的说,哎哟嘿,还真的做成了。我们走着瞧,看你能得瑟几天。

  因为反正别人是输是赢,我的生活还是如此,并未受影响。

  最后年年岁岁花相似,你还是原来的你,人家却已不是原来的人家。

  不敢突破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无非是:害怕现有的生活被打乱,害怕新的生活不如现在好。一句话:无法承担冒险的代价。

  嗯,悲观主义的世界,总是如此。因为总是会看到新事物那不好的50%,却忘了还有好的50%。

  所以,为什么要划地为牢呢?为什么“不”走圈圈出去看看呢? 世界也许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坏。

  不喜欢装逼,可能只是因为不了解,他们只是对生活有追求,而你单方面的统一将他们划分为装逼。当经济水平达到可以“装逼”的阶段,你会发现,你喜欢某个品牌,也许并不因为这个logo,而是这个东西本身让你用的舒心,它的品质做工让你心仪。你用它,更多的是善待自己,而非作秀。

  不喜欢运动,因为膝盖会受伤,很可能只是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或者运动量一下子上的太猛,何不找个专业教练指导一下呢?或者先从走路开始,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

  不喜欢化妆,喜欢天然。问题是天然就美的女子太少,大多数女子一般都要稍稍修饰,天知道你不会被自己化个淡妆也同样纯净美丽的样子惊艳。

  不喜欢麻烦的清洗有吸管的运动水壶,可能只是因为忽略了吸管带给你的便利,还有,也许有吸管的水壶清洗起来并没有想的那么困难。

  不喜欢跟很多人在一起,也许是没学会怎么跟人好好的相处。害怕大家不理你带来的尴尬。当你开始学习讲温暖的话,你发现,别人开心,你好像也很开心。何乐不为呢?而且,活泼爱表现的朋友一般比较自信,周身散发正能量,当关注点不在“讨厌”上了,换个角度,就会发现,咦,原来她们也很可爱。

  新事物也许是坏的,也许是好的,可是总有50%好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我们到现在都失去了品尝美味的机会?

  如果没有第一个发明电灯的人,现在我们的城市怎么会灯火通明,五光十色?

  如果没有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我们现在还只能跋涉在“丝绸之路”上翻过雪山趟过沙漠,听着驼铃和鸟叫?

  如果没有第一个炒股的人,谁能知道这种虚拟的东西竟然可以挣到真金白银?

  很多人都在自嘲,为什么我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似无奈中透着悲凉,我却觉得好笑,因为自嘲的差不多都是如我一般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二三十年,一般来说,仅仅也就是一生的其中一段吧。很多年轻人,包括我自己,总是想要睿智的表现出看透世事的模样,其实是否就如辛弃疾写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一样呢?

  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就算知道所有的道理,可是你从未去践行过,这些道理跟你的人生只有很少的相关性。所以在你年轻的岁月里,你仍然还是过着什么都懂却什么都不做的日子。然后故作沧桑,说道理都懂,可是我却过不好这一生。

  难道怪道理吗?还是怪社会?

  指责别人是否永远比指责自己更让自己好受?因为贪图不痛不痒,所以选择忽视自己,责怪其他?

  有句老掉牙的英文谚语:No pains,no gains。

  没有疼痛,哪来成长?当我决定开始正视那个“强说愁”的自己,正视那些我讨厌其实是逃避的东西。我觉得我好像比以前更加勇敢,这种勇敢不是固执已见的孤勇,而是敢于直面痛苦的坚韧,未来的路上,妖魔鬼怪还是很多,我选择打怪升级,而不是躲避修禅。

  因为我开始明白,想要真正懂得那些人生道理,一定需要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踉跄前行,切身体会过伤害,感受过温暖,这样才能拥有镌刻在生命里的字字带血,句句是泪的人生真言。

  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大胆的跳出框架,正视痛苦,尝试未知,去挑战那个畏畏缩缩不敢前行的自己。

  有句话我很喜欢:人生不妨大胆一点,反正只有一次。

  励志文章2:梦想,当然是用来实现的

  ​1

  在老家和两个表妹聊天。

  上高二、在50个人的班级里排名20左右的表妹,对我说:我将来想当一名考古学家,或者是坐在台灯下做外文翻译的专家。

  在省会城市读医药类高职院校的表妹,抱怨说:妈妈让我毕业后回县城医院做护士,我才不要。我只想毕业后拿到护士文凭,然后就去做别的工作。

  我轻松地回应她们:挺好的想法啊,会实现的。她们却明显很惊讶,不约而同地说:根本不可能,好吗?一个解释说:我现在的成绩可能连个本科学校都考不上,怎么可能考上有考古专业的大学;另一个解释说:我学了护理,如果不做护理工作,我又能做什么呢?

  然后,我问:既然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刚才还要告诉我呢?她们又出奇地一致:这是我的梦想,可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是用来实现的。

  我大笑三声,问:如果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那要梦想干什么!

  她们肯定在心里翻了我无数的白眼,因为我问完这个问题后,她们就溜到一边去玩手机,不和我聊了。

  2

  所有的梦想,都是用来实现的啊。

  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做一名电视人。从小到大,不管在电视上,还是在网络上,我看得最多的视频类型就是综艺节目。

  高中时,在学习压力最大的时候,我趁着晚饭时间跑出校门,去学校门口的打印店,下载下来喜欢的主持人的照片,然后打印出来,夹在自己的错题本里。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拿出来一遍遍地看;

  从我记事起,每年的春晚,我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定是什么都不做,就端端正正地、一本正经地看。每年大年三十,我们家都会回奶奶家过年。奶奶家除夕夜很吵,为了能让我安静地看春晚,爸妈都会在下午就早早吃饭,然后用自行车,骑快一个小时的时间,带我回自己的家,无论天气怎样,二十几年从没有间断过,到今年也是如此。

  所以,当我以戏剧专业研究生的身份毕业,有一家电视公司给了我offer时,我什么都没说,在参加完毕业典礼的第二天,就到了陌生的城市,直接入职。

  我从未想过这个梦想会这么快地实现,因为在我长到25岁的时候,身边还没有一个人做电视。可因为是梦想,因为你知道它就是用来实现的,所以当有一点机会的苗头出现时,你才会懂得赶紧抓住,你才敢于在自己什么都不会的时候,隐忍地韬光养晦,接受挑战。

  3

  我的第二个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同样地,在我二十四岁的时候,我身边没有一个人是作家。从小到大,有无数的人对我说过他的梦想是成为作家;从小到大,也有无数的人切切实实为这个梦想努力过,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当你觉得梦想遥不可及,只是挂在未来天空的月亮时,你很难持续地去付出。人都是看到希望,或者相信会有结果,才会义无反顾。

  而我笔耕不辍多年,终于出版了自己的书,不是我幸运,只是因为我是一个相信白日梦的人。我相信心想事成,所以愿意为此持续努力。

  我的第三个梦想是成为一名演说家。所以,当很多作者因为做分享会很累而不愿去做时,我心甘情愿地接受出版社给我安排的一切活动,为的就是锻炼自己的分享能力。

  去年从山东老家要去厦门参加一场活动,那天早上突降大雪,父母极力劝阻,虽然我心里也是一万个担心路途的安全,还是打了四个小时的车去了机场。幸运的是,航班正常,顺利完成了那场活动。

  回来后,父母有些怨气,觉得不理解。我说:你们都不知道这种机会是多么的难得,有一次就必须得抓住,虽然那场演讲只有20分钟。

  后来,我开设了写作课和阅读课。出发点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想训练自己的分享能力。过去的半年,每个周末都在上课,很多时候说话说到嘴巴两侧的肌肉疼。有天,一位学员说:真佩服你这么能说。我回应他:希望有一天,你能用“你讲得真好”来赞美我。

  至于这个梦想,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或者什么时候能够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出现,我没有打算,也不清楚,我只是已经为此坚持了三年。因为坚信它终会实现,所以我不着急,一直在等风来。

  4

  当然,作为一个“胃口大”的人,我还有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十个梦想,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多。但我不会觉得有压力,因为“梦想实现”是有繁殖能力的。当你能实现第一个梦想,那实现第二个梦想的难度系数就会降低一些,第三个就会降低得更多。梦想实现越多,实现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完成自我的蜕变。因为相信梦想,所以你变成了一个相信自己的人。

  励志文章3:不要在最苦逼的时候与人谈梦想

  1

  有那么几年,我小心守着一个写字的梦想,就像守住一份秘密,只与三两个亲人般的挚交分享。 天底下只有她们知道我对人生的决定,支持我出了格的浪漫,余下的时光,我混进人群,做庸常的女生。

  看起来就和那个大学毕业后匆匆嫁人做了主妇的小红或是小丽一样,正走着同一条琐碎而平凡的路。 不是自私到不想把梦想与人分享,也尝试过把心打开和身边的人交谈,可每每总是碰壁,撞到我心里流血。

  仿佛现实世界里人人都是悲情主义,爸妈、朋友、半生不熟的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发表着滔滔的反对。 我就这样从十几岁长到二十几岁,我的脸庞变了,我的人生观变了,我的朋友和爱的人都变了,仿佛什么都变了,只有写字的梦想和身边人的反对,十几年间都保留着同样的相貌。 我在二十三岁踏上了一条远行的路。

  这件事令我至今都觉得,远行是保护梦想也是验明真心最好的方式,一场远行,让我开始了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长久的挣扎,我亦为此付出高昂的心理代价。 那些年过得并不轻松,开始在异国独自养活自己,扎猛子般地投入到无止境的工作里,失去的爱情更加让我意识到梦想的重要。

  2

  人大概总是习惯不顾理性地把矛头指向人群中的异类,我为生计所挣扎的圈子让我看不到梦想的痕迹,大概有些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把十几岁时的梦想一点点遗忘掉吧。

  我成为一个不被欢迎的异类,在不小心把写字的欲望表达的时候,我听见那讽刺和反对的声音再一次排山倒海地来。 这些嘲讽与反对让我意识到一种残酷的道理,没有人愿意从一个看起来失败的人身上耐心搜寻希望。对于弱者来说,在梦想实现之前,一切的努力在别人的眼中都是毫无意义的。

  那时,生活的窘迫已经出卖了我,我居无定所,钱包空空,工作忙碌,看起来就是那种“不可能实现梦想”的弱者,除了心有一万种对文字的热爱,我并不具备以写作为生的实际条件。

  我能做的,只能是憋住这股不甘,用努力赌一场,并告诉自己,不要在最苦逼的时候与人谈梦想。

  那几年我一个人过,成为一个静默的人,这静默让我有了融入人群的伪装,不再因为梦想的话题而遭到排挤。

  我工作起来很卖力,在金钱与时间之间奋力争着平衡,旁人笑说我爱起钱来不要命,然而我知道,自己为生活付出的所有辛苦,只为了铺垫一条写作的路。

  这样的生活多多少少考验了我对梦想的真心,那几年我看见太多的清晨五点和夜半时分,承受过太多来自并不热爱的工作的委屈,我不买衣服,不参加聚会,守住白面包和白开水也能快乐地活一整天。 文字带我超越了贫困,饥饿与孤独,它让我更加认定自己的真心,从凄苦的日子里活出一种洒脱,泡面里是梦想,旧衣服里是梦想,午夜台灯缓缓的灯光里也是梦想。

  我对文字的热爱,比励志的故事,更早地到来。

  3

  什么样的幸运都不如努力持久。

  一个死守住梦想的人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静默抵住了反对的声音,静默给了我不受干扰的条件,静默让我在苦逼的现实里看清自己对于梦想的需要,让我看到文字终于慢慢成为我生活里最重要的部分,让我听到那些曾经的反对声音如今变成了一种认可。

  我在梦想照进现实的这一刻,感谢最苦逼日子里的静默,给了我此刻眼前的光明。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子和我聊梦想,她说自己正游走在崩溃的边缘,迫切需要用诉说来解脱。 她说自己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来到远离家乡的城市打拼,从事自己所喜欢的编辑行业,自己也期待着哪一天能用双手去写小说,而不是用来做什么别的工作,然而不仅家人持反对意见,连在把梦想分享给朋友时也遭到怀疑和轻视。

  她问我,追求梦想有错吗? 我询问了她的生活,知道了姑娘的基本生活状态:她每个月工资不多,勉强满足温饱,和五个人合租,时常因为谁起得早谁睡得晚而发生争吵。

  她很少出行,金钱和时间都花在阅读和写作上,为梦想倾尽全力,但每次回家身无分文的状态让父母和朋友都对她的梦想表示“怎么可能呢”。

  我能够感受到姑娘甘愿为梦想做出的奋力挣扎,也绝不怀疑她对此事倾注的认真,更相信她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把她带到一条光明的路上,但我也想象着她刚刚及格的生活,只能告诉她,“不要在最苦逼的时候与人谈梦想。”

  越长大越发现世界的残酷,人们走得那么急,没有时间听一个看似失败的人诉说梦想,那么多人捧着一颗真心却被冷言冷语刺到流血,就这样在现实中败下阵来,但却不知道实现梦想和发财的道路有点相像,闷声低头走的人,往往走得最远最踏实。

  每天在后台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其中很多人都有过梦想不被认可的经历,均对此大为苦恼。 年轻时我们总是抱怨世界的不宽容,忘记了自己的一无所有恰恰是不宽容的导火索,殊不知这样苦逼的状态怎样换来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真正的成功者,不拿真心,而是拿事实去说服别人。

  今天早晨,照例坐在电脑前打字,敲键盘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刺激着肾上腺激素,昏黄的灯光令我产生一种回到过去的错觉,就这样想起那些年保持着静默的姿态。奋力向梦想奔跑时听见的一句鼓励:强者的梦想不语人知。

  一直记到了梦想来临的那一刻。

  励志文章4:你痛苦时越会独处,人生就会越幸福

  那天特别冷。

  我出门去办事,中途冷得受不了,看到有间咖啡店,就顺便进去,点了咖啡,和一份炒饭,取暖的同时,解决了午餐。

  这间连锁咖啡店里,大部分都是隔断。

  隔壁有两个人大约在上英语课,旁边的小包间里,过了一会儿来了几个人在谈事情……

  我恍惚间,突然想起三年前的自己。

  2012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状态都很不好。

  当时遇到了一些事情,好似走到了人生的僵局——退,无路可退;进,又无路可进。

  如果你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时候,好像所有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你被迎头痛击,来不及喘口气,下一件事又让你痛苦不已。

  在24岁之前,我相信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平静的,朝九晚五,结婚生子,我相信不会有那么多狗血的故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我相信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岁月静好”。

  但是渐渐长大,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我才在不动声色中相信,原来,每个人平静的笑容背后,都有过被岁月刻刀刻下的伤痕。

  有童年时灰色的记忆,有青春时期难以言说的痛苦,有长大后不得不面对的残酷,有日常琐碎里透露出的绝望气息……

  没错,生活就是这样。

  哪怕我们把它描绘得再绚丽多姿,哪怕我们用再好看的滤镜,生活也不会永远都是小清新的。

  好多时候,它会露出狰狞的一面,吓唬你,恐吓你,让你猝不及防,痛哭流涕。

  在那个到处都在传说世界末日的2012年,我就是那个沉湎于低落情绪里的人。

  每天都上班下班,每天都面对家人孩子,脸上是平静如水,心中却有万千滋味。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能咬牙坚持吧,每天给自己打气的只能是:生活还要继续啊。

  那是我跟自己相处最多的一段时间。

  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去离家很近的那间连锁咖啡店里,找一个小隔断,要一点喝的,然后发呆,写字,或者看书。

  我就一个人呆着,不说话,少则一下午,多则大半天。

  我尝试过他们家各种各样的咖啡,尝试过丝袜奶茶,尝试过伯爵红茶,尝试过他们推出的小食拼盘……

  虽然我并没有那么悠闲的心情,但是我每一次尝试,都跟自己说,你看,还有多少惊喜等着你啊。

  那时候,我其实没有那么多稿子要写,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好多时候,我不过是拎着电脑离开家,让孑然一身的自己,稍微有点空间,可以放松心情,可以暂缓情绪。

  后来我想,我真的很感谢那段时间的自己。

  因为当面对一些困难和痛苦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下意识地去求助或者倾诉,有时候,变成了抱怨与吐槽。

  可是,你知道,有些东西渗透到心里去之后,别人的帮助或者倾听,是无关痛痒的,最后的最后,你必须从心里去面对自己,面对痛苦,去释放,去消化,去接受。

  学会独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直到今天,哪怕我最要好的朋友,我最亲近的家人,都无法真正理解,我曾经经历过什么。

  因为说出来的每一寸感受,都经过了权衡,都经过了思虑,都不是最本真的样子。

  而最真实的情绪,只有自己,能够真正体会。

  而也只有我自己真实的理解与面对之后,那些痛苦才不会是永久的痛苦,而变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它可能永远都在。

  可是,它却永远都无法再伤害到我了——我知道你的样子,我知道你的本事,而我,把你关在了记忆的笼子里,我们和平共处,我们相安无事。

  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好像很难独处。

  小时候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后我们总是成群结队,再大一点,我们有闺蜜,有爱人,我们去哪里都要喊上小伙伴,科学家的分析里也说,女人们更乐于分享,无论是成长还是痛苦。

  我自己大部分时候也是。

  高兴的时候会跟家人亲朋分享,不开心会喊着好朋友去大吃一顿,来消解那些不期而遇的负面因子。

  但是,学会独处,实在是太重要。

  从前我会尝试着打坐,放一点音乐然后安静地坐一会儿,放空自己;

  后来我对情绪了解得越多,越自如,很少陷入泥沼中,所以只要安静地听会儿歌,或者点一支香,喝杯茶,就会消解那么一丁点儿不开心……

  当你学会跟情绪相处之后,当你能够参透它的真相,当你明白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技法好像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一直在跟自己一起。

  这些话,我想说给那些跟我一样曾经在生活中遇到痛苦悲伤的人听。

  我知道,你们的人生遇到过很多难以绕过去的坎儿,你们碰到了很差的人,遭遇了很痛苦的事,你们偶尔会想,别人的人生,更简单一些吧?!

  我知道,因为我也曾经有过那样的时刻。

  那么,请你试试看,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让自己和痛苦单独相处一会儿,试试看能不能把它装进你心底的那个笼子里,和它和平共处,而不是用你的痛苦来饲养它,让它更加强壮有力来伤害你。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当年没能真正理解的电影,如今却真的理解了。

  是的,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的,而是用来相处。

  那个下午的咖啡店里,我喝着一杯甜热的卡普基诺,由衷地觉得很幸福,很知足,也很感谢,三年前的那个自己。

  安静而独立地走过情绪的泥沼,成为今天的自己。

  愿你们,也是。

  励志文章5: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向我取经。

  小A是我的邻居,刚毕业两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有件事让他愤愤不平:公司有位和他同期入职的同事刚刚升职了,但在小A看来,不管从哪方面看升职的都应该是自己。

  “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而他每天都是掐着点来,掐着点离开。论勤奋程度,我甩他几条街。论个人能力,我也绝对不比他差。为什么老板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提拔他了呢?”

  小A是个性格很不错的小伙子,能让他都感到如此气愤,显然在他心中觉得那位同事跟自己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无独有偶,有个亲戚婶婶最近也特别烦恼。她家小孩眼看就要上高三,面临高考了。孩子学习特别刻苦,几乎每天都要学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成绩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来成绩不如他,也远不如他勤奋的同学都纷纷反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别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爷也没看到,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

  身边人的求助让我开始思考这个奇怪的现象,最后还真找到了原因。这里并不想探讨“勤奋”与“结果”之间的哲学关系,值得思考的是,到底怎样的“勤奋”才算是真正的勤奋。

  我发现的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勤奋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容易自我陶醉于“我在进步”的假象当中,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事情。

  说得更不好听一点,这些人其实是在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

  你是个加班狗,每天7点半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干到下午6点下班。出去吃个盒饭,回到公司接着拼命到晚上11点才回家。

  这样很辛苦,但不叫勤奋。

  你每天早起晨跑、读书、冥想。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俯视周围芸芸众生,觉得唯有自己卓尔不群,优秀得耀眼。

  你是个有追求的孩子,但这也不叫勤奋。

  大部分人对勤奋的理解,都肤浅地停留在这种表面的仪式感上面,而忽视了勤奋的本质意义。更可怕的是一旦你习惯了这样的过程,便很容易从中得到满足,最后,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就怨天尤人,觉得天道不公。

  什么是对勤奋肤浅的认识呢?

  重复性地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长时间地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以上两种便是最为常见的勤奋误区,也是大部分勤奋却平庸者陷入发展困境的本质原因。

  重复且长时间地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难的其实是思考。

  工作大概3年的时候,因为应酬工作太多,我体重剧增。大学毕业那会儿差不多是110多斤,可巅峰时期差不多到了150斤。

  我决定减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点钟起来去跑步。

  自己意志力还算是不错的,启动减肥计划后的一个月,每天都准时去跑步,每次3到5公里,但减肥效果并不理想。客观地说,收效甚微。

  去请教一位运动和减肥方面特别专业的朋友,他了解完我的具体状况后说,你这样跑步身体素质是会提升的,但减肥是没戏的,方法完全错了。

  后来他给了我一堆资料,硬着头皮全部看完,我这个门外汉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正确的跑步方式,该给自己配置什么样的装备。我开始学会计算自己的摄入热量,知道大部分食物的卡路里。

  后面的一个月状况完全不一样了,体重开始有规律地下降,而且跑起来更加轻松,完全不像原来感觉就像是在服苦役一样。

  但在外人看来,这两段时期我的“勤奋”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结果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后面好的结果会被解释为“这是坚持的力量”。

  只有我自己明白,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坚持做事情,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勤奋。

  勤奋不是为了努力,是为了偷懒!

  怎样的偷懒?就是更快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让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创业的第二年,我开掉了公司一位挺“努力”的员工。有些同事,甚至是我爱人都不是很理解。勤奋的员工不是所有老板都喜欢的吗,我为什么没有耐心再给他多些时间,而是采取如此决绝的手段?

  原因很简单:这名员工已经中了很深的“勤奋病”,尽管和他有过多次沟通,但仍然没法改变,最后只好痛下杀手了。

  他每天7点多一些就到公司了,大部分员工下午6点下班,但他每次都差不多八九点才会离开。但问题是,他所在岗位的工作量根本没这么大,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时间用在工作上呢?我便开始观察他。

  首先我发现的一个状况是:因为每天起得太早(他家到公司差不多要1个小时的车程),所以他上午的工作效率是极低的。差不多到10点钟开始,就会频频打呵欠,直到午休后才会有所改观。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他其实都是在下午的时间完成的。如此仓促,完成的质量自然一般。有时候实在弄不完,还会弄到更晚,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比别人迟下班的其中一个原因。

  有的时候按时完成了工作,下班后他留在办公室,其实也并没有拿这段时间来学习提升,或者总结工作。他干得最多的,还是提前去做明天的工作。有几次他下班后甚至开始打扫办公室,干阿姨做的事情。

  很多次与他交流的时候,我都有意无意提醒他每天不用那么早来上班,每天能干好当天的活就可以了,与其加班去做更多的活,还不如多学点专业方面的知识,提高下自己的水平。

  可惜的是提醒没啥效果,最后的结果是:他每天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但专业水准提升在同期员工中却是最慢的。后面加薪、职位提升如果不照顾他的话,肯定会心理失衡,影响公司整个氛围,没办法只好劝退。

  这个员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沉迷于无效的勤奋,而忽略勤奋的目的本身。

  看完一本书很容易,看懂一本书很难。

  看懂一本书,还能把书里的知识、方法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更难!

  看书不是目的,学以致用,重点是后面的致用。

  所以每天都看书,一个月看多少本书,其实都不是勤奋。

  勤奋之前,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看书本身,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但你就别抱怨别人看书比你少,掌握的知识却比你多。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流于表面的勤奋,偏偏要求真正勤奋才能得到的东西。

  坚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再次强调: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是偷懒,是为了把原来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半个小时做完,是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而不是把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持续下去。

  我跟小A说,如果你老板不是傻子,你那同事不是关系户,那么他这样做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原因。

  根据对小A的了解,以及他对那同事的描述,其实我大体知道原因是什么。

  就算小A在我的企业工作,我的选择可能也会差不多:我会更乐意给小A这样的员工加薪,而让他同事那种类型的人做管理岗位。

  小A的长处是善于钻研专业,研究细节。这样的人是专家型人才,可以很好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但他的弱势在于大局观和“方向感”较差,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上属于一般。

  他那位同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勤奋”,但对业务方向的发展却相当敏锐,同时也具有人际关系管理的潜质。

  小A有努力,也有思考,只是他勤奋的方向不同,最终得到的东西也不同。不出意外的话,老板应该很快会给他涨薪。

  而婶婶的小孩就属于典型的“懒惰式勤奋”,将勤奋肤浅地理解为“每晚学习到几点”,将刷题库作为唯一的学习手段,做错的题不思考,做对的题不总结,成绩无法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反思我们,有时候难道不是同样陶醉于这样的勤奋?

  如果真的想要进步,请别再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真正开动起来吧!


相关文章:

1.每日晨读励志好文章

2.晨读励志文章精选三篇

3.晨读励志短文精选3篇

4.3篇励志文章:把每一天当做最初的一天过

5.写得比较好的文章

6.成功励志优秀文章3篇

7.3篇励志文章: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8.晨读的文章3篇

最新精选励志文章5篇

无论明天是否花开,无论今生是否有成,只要坚持,就能装点和成就人生的别样美丽!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最新精选励志文章5篇,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人生不妨大胆一点,反正只有一次 刚上班那会,我看到那些整天带着个浪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