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精选优秀青春励志文章

精选优秀青春励志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精选优秀青春励志文章

  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青春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人生在世,最难的是放开了做自己

  01

  古代有谏臣这一职位,唐太宗时有位非常著名的谏臣叫魏征,此人很敢于进谏,丝毫不会因为皇帝的身份而包庇他的错,也不像其他大臣一味地听从和附和。

  正是因为像他那样敢说真话的不多,魏征深得帝心。他去世时皇帝非常痛心,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今的社会,说大了是越来越缺少像魏征那样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事的人,有的都是一些为了往上爬,阿谀奉承的小人。说小了就是睁眼说瞎话的人越来越多,明明看到的是一个并不漂亮的女子,却要一个劲夸人家漂亮,可想而知对方不是领导就是客户。

  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只是为了生计生存,迫不得已违背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但时间久了,我们不知不觉会成了自己所伪装的那个自己,再也放不开说话,放不开做事了。

  有人说赚钱难,改变现状难,成为优秀的人更难,但我越来越觉得,最难的是放开了做自己。

  02

  青年作家蒋方舟曾在奇葩大会上讲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她提到被人喜欢的自己,经常会覆盖一个真实的自己。

  人际交往中,我们下意识的就会去顾及别人的感受顺着别人,而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愿,一出口就是恭维,久而久之便丢了那个能表达真实想法的自己。

  《孔子家语》中有一句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后一句的意思是说忠言不好听,但有利于改正缺点,可是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听到不好听的话,也因此不会去给别人提忠言,怕两人之间有隔阂。

  蒋方舟去日本东京一年,在新环境中治愈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讲起自己回国后曾和一个前辈见面,不愉快后吵架的事情。

  她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挺高兴的,看不惯别人,跟对方吵架了,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我们在心里说对方有错千千万万遍,可从来不敢明着面说,去吵架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反抗的。

  她去做了,也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蒋方舟在结尾说了一段话非常准确,她说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大致意思是说与其磨掉自己的菱角,去迎合别人,还不如放开了做自己,跟别人发生真实的关系,看不惯就说甚至去吵架,畏畏缩缩折磨的只有自己。

  03

  放开了做自己并不表示嚣张跋扈,一点都不去顾及别人的感受,我们所提到的做自己,是在可理解的范围内,听从内心去表达自己。

  找回真实的自己,首先要敢于承担后果,不怕和别人发生不愉快,再是用你的善良宽容睿智指出你看到的不好的现象,大不了就是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也不要把自己憋坏了。

  就像是你和别人吵架,总是想着要赢的,要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怼不回来为止,其实人际交往亦是如此。如果你和别人约会的时候,觉得对方有错,而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不说,事后你一定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说,一直处于纠结状态。

  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惊喜。成功跨出心里的那道坎,如同堵塞的水管,突然通畅了,让人心情愉悦。

  知乎看过一句这样说,二十岁的时候,千万不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犹豫和纠结什么选择是最好的,因为没有人知道,有想法就大胆的去尝试。

  但过了二十岁,到了三十岁四十岁的时候,我们要顾及更多的琐碎,承受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千万不要因此畏手畏脚,有想法还是要去尝试,深思熟虑后放开了去做。

  人生在世,我们得记住的是:永远不要忘了做自己,也只有做自己才能突现与众不同的你,骄傲自信的你。

  励志文章2:没人会嘲笑你的梦想,他们只是质疑你的能力

  如果你一直觉得有人在嘲笑你,那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够强大。

  因为足够强大的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揣摩每一个人的意见,别人也未必有时间来评判你。

  001

  高三下学期,秉承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理念,有一天突发奇想:我想要考军校。

  要知道在当时的学校,每年只有几个学生可以考到这样的高分。

  “我想考军校,我想上一本。”

  这句话像一个炸弹,在我说出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之后,室友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摸着我的额头,说,别傻了孩子,早点睡觉,白日做梦不靠谱。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只记得我的头一点一点地低了下去,有种想埋进地底的感觉。

  我说,别瞧不起我,你们等着看。

  这句话说得很小声,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听到。

  很多时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总要说别人也做不到,即便自己碌碌无为也要把别人拉下来,所以有了芸芸众生。当时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你们凭什么嘲笑我的梦想?不,他们只是在质疑我的能力,当然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一件事。

  我并不是一个幸运儿,在考前的短暂努力并没有让我如愿以偿,我还是那个中等生。

  放榜那天,我躲在被窝里哭了一个下午。

  直到那天早上我还以为,实现梦想的路上会有侥幸的存在,我以为我会是那个侥幸的人。

  在那个被称作梦想的东西破灭之后,我的眼中不断闪现过以前的一系列场景:不思进取,做梦,嘲笑,努力,失败,破灭……

  我以为我是与众不同的那个,我以为我是临时抱佛脚就会有效果的天选之人,我以为我不会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可能,当时他们嘲笑的并不是我那可悲的梦想,是我与梦想严重不匹配的,微不足道的能力。

  如果我从一开始就选择努力,会不会就能实现梦想,也就不会有那些嘲笑的存在;

  如果当初我把你留住,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如果……这是一个可怕的句式,我们都不会有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你的选择,你的能力决定的。

  没有如果,只能怪你自己。

  至尊宝说,曾经有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急,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余此,如果上天在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是至尊宝对逝去的爱情的挽歌,是一个悲剧。

  我希望的是,我们都不要等到失去了再来说如果,从今天开始,去提高的能力,提高到让你有能力去把握住你想要的东西为止。

  002

  一年前,在我决定开始写作的时候,干劲满满,总觉得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我曾经尝试着告诉身边的人,我发过朋友圈,跟别人聊起过,得到的答复总是:

  “挺好的,加油”或者是“别做梦了,好好念书吧”。

  我很公平地看待周围所有人的看法,只是后者居多,而且越来越多。

  当越来越多的“放弃”“脚踏实地”“安分”之类的词汇在我身边的人口中说出,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局促、不安。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否定我的梦想,嘲笑我的初衷。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自己做了什么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而是别人脱口而出的评判会在我们心里落下种子,生根,发芽。

  从那时候开始,我试着去想,是不是我真的不适合写作,又或者是我应该安安分分地读书,上学,找工作……

  当然,我找不到答案,同时也把最初的自己给弄丢了。

  我因为别人的看法放弃了我曾经是视若生命的文字,还有我当时仅存的梦想。

  我删除了所有关于写作的动态,清空了我的所有文稿。对于别人询问以后的打算的时候,我也始终是绝口不提写作二字。

  “其实,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挺好的”我对自己说。

  但是,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好。

  003

  我们越来越不敢提及梦想,害怕说出来会引起哄堂大笑或者日后的反复验证。

  “嘿,你的写作梦实现了没有?”

  “并没有。”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嘲笑的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因为害怕失败,于是我们迟迟不敢开始。说到底只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支撑不起梦想,还一味地把所有责任推出去,就像别人才是杀死梦想的真凶。

  在指责别人嘲笑你之前,先审视一下你的能力。

  毕竟科比说,我要复出NBA,会有人欢呼,而你说我要参加世界杯,会有人说你是疯子。

  没有人能让你放弃,你自己试着试着就会放弃了。

  薛之谦在《吐槽大会》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怀才不遇,这不是八十年代,不会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在马路边修轮胎,一修就是一辈子,根本没有人发现他,你只需要在修轮胎的时候,发一个朋友圈,你的朋友就会知道,你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然后再把你介绍给世人,这个世界上的自媒体,已经足够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才华,但关键是,你必须真的具备才华,所以,你一定要强大自己,不要走歪门邪道。我相信一个人的成功,钱对于他来说不是绝对的,但是最重要的,一定是尊严。”

  还是那句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在这个时代,你要做的是变得强大,而不是去否定别人的非议。

  励志文章3:没有动力的时候,该怎么办?

  没有动力的时候,仿佛于此和生活脱了节。感觉自己不再属于生活。

  生活会给我们出难题,恐怕了我们过于平静无波澜。消磨年轻人的锐气,或者考验曾经一往无前的志气。它没有给我们直接的牵绊,也要给我们内心设置各种程序。对于生活,我们无法侥幸,无论美好,无论磕绊。

  没有动力的时态,仿佛是一种慢性自杀。心智丧失的即时性状态等待着被命运布道,留下一点点残存的仅够活命的生活意志。

  没有动力的人,是一只泄气了的气球,没有了饱满的精气神,连面对生活的心气,一起锐减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知道自己应该去做正事,却没有了行动的干劲,精神干劲也没有。

  生活没有了动力,就像生活少了爱,生活没有动力,也表现得不够热爱生活。爱是维系着生活的联结,人事物之间,爱能彼此滋养相随,称为情感动力或者精神动力,都是一回事,我们都需要这份寄托,去指望着生活当中即将要发生的事,指望着慢慢变化的自己。

  动力是一种希望的力量,没有动力,我们就会少了精神依靠。信仰和信念,也会因此,无法给我们精神的向往。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具象的事物让人对生活满足,而是内心深处星星点点的精神力量,让人们在百折的生活中,依然有发亮的目光。

  爱和动力,是生活的帆。

  而生活必然地,不会一帆风顺。动力不再,行船便难以行进,当我们丧失动力,那种无助感,就像大海中停驻的小船,无可依傍。

  偶然间,生活出现的阻力时常让人毫无防备。很多时候,我们不相信生活,也不相信自己。我们不相信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价值。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受到环境和别人的影响,轻易去全盘否定自己,当我们面对打击,面对失望,我们就很容易认为自己不行。

  人总是喜欢这样投射自己,认为自己如何,自己便如何。

  以为自己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动力,这样的幻象,真切的感觉令自己信以为真。我们认为,自己真的没有希望,没有动力,我们真的,这样认为。这些,都是一种自我保护。

  因为生活,出现了一些磕绊,一时不知所措,因而条件反射。我们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以及存在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退缩,不自信和没有动力便是一种退缩的表现。

  没有动力会给我们一种错觉,一种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的错觉。甚至连自己过去在乎的,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想做•••••••看上去,像极了自我放弃的病症。可你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想要放弃自己,否则就不会在意这件事。你透过这样的错觉,你知道你的内心,仍有呼唤。

  有错觉,就会有真相。

  没有动力这件事,是我们对当下状态的主观解读而已。其实,我们的内心并不甘于堕落,微弱的上进心闪着警示灯,一种薄弱的力量还会抵触着当下的自己,所有的抵抗都来于这里。

  当下面临的处境,令人无所适从或者不愿意接受,因为我们把它解读成了困境。困境出现,人的反应往往有两种,面对和逃避。而动力的丧失,就是一种逃避的后续表征,一种为了掩护自尊的逃避。

  没有动力,并且不愿意接受自己没有动力,于是,内心就出现了不同方向的力的拉扯,自我消耗就难免发生了。所以,要想脱离内心的纠结,要先解开自我消耗,放弃挣扎,不要去和当下抗衡。当下发生什么,臣服地接受,就是一种助力,接受并不是要求无所作为,而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如果以局外人的视角,察看自己的当下,去看到真实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当下有新的思考。对于这些事情解读的答案是否客观,自己真的无能为力了吗?还是陷入了一种自我防御的自我怀疑?如果去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那些看法,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事情一发生,一被解读,一个答案就会有一个固定的条件反射。然而,当下时局,或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并非是身陷囹圄之境。它可是我们的一个“破冰”时态,我们亟待需要打破自己,进入新的阶段,或许,我们已经陷在了旧有的模式当中浑然不觉,而这是一个警惕。它让我们重新觉察自己,整合自己。

  没有动力的时候,容易启动旧的反应程序,自我怀疑以至于什么都不想做。这种情况之下,还没来得及整顿自己的行为方式之前,如果能够发现“什么都不想做”,其实也是在花费力气去做一件没有内容的事情的话,那么,试着把这件毫无内容的无用之事,置换成有内容的事情。

  去做一些过去一直抱怨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先找回一种做事情的踏实感,让自己的心不再那么虚浮。或者,如果你喜欢文字,可以去抄写自己喜欢的文字,书写会让人静心,而你喜欢的文字,也会濡染你,你的心境,随时可以因为对文字的那一点点儿感情,发生心境的跃迁。书写,有一种朴素而让人心安的力量。

  哪怕是感觉到没有动力,谨记得这只是人生的一个过渡,就会有心安理得的希望。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人生的不同阶段,总是需要一个过渡,让我们去反思和准备。没有动力的时候,是一个为自己复盘的时机。没有动力的时候,刚好可以去看看,过去的自己,都发生了什么啊,借此去梳理自己,整合自己,为自己做新的打算。

  没有动力的时候,或许是在提醒我们,是不是要换另外一种自我姿态,去面对当下,迎接未来?

  有时候,倘若愿意,没有动力的时候,它是一个被赏赐的悠长假期。只不过,心怀感恩的人,从来不会让它虚度。它终究是一条寻自己的路。

  不放弃自己,纵使动力一时丧失,我们也要看到真相。

  生活不会没有变化,状态也如此。扬抑有时,尽是须臾。

5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