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励志文章
学会忘记,因为只有忘记已经失去的才能立足当前,展望未来。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90后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励志文章1:生活有坑,我们跨坑而过
01
从五月底就给孩子打听学校,落实情况后,交了钱,负责人说:“没多大问题,孩子可以上二小,二小算是城里很好的学校。”心没有等到报名时一直都悬着在。
回老家后,也没有闲着,天天跑城里一直在为孩子上学的事办各种手续证件。就为一张体检单都去三次。
然而,期待已久的结果并没有如愿。我如泻了气的皮球一样,面对这个残酷而冰冷的世界。
从昨天到今天头一直晕乎乎的,我深刻的感受到穷人家孩子的艰难,感受到没有钱没有权只能被这个世俗不停地网着以至于压力越来越大。
寒门再难出状元,从古而今多少人都被世俗和现实打败了。当然你也可以反驳,还有人崛起,还有人走出了农村。亲爱的,这毕竟是少数人,你看到的都是个例,你没看到的多少人也在苦苦挣扎。
孩子要上一年级了,在外地不方便就回老家。可是老家也并不如愿。上一篇因为这样,乡村的教育一直落后可以看看我的观点。
02
昨天下午,天下着小雨,我陪孩子在写着作业。突然表姐打电话,让我赶紧带孩子去城里面试,带上我准备的资料手续。
看了下时间,3.35分,天呀,上城里需要半个小时。我还要等车。时间怎么来得及呢?我拉着孩子衣服都来不及换往外跑,在路上遇到车就挡,刚好一辆车过来,请求师傅带我一程。
我对司机说:“我到城里赶时间,带我一程好不付你车费?”
他点了下头,我们就上车去了,就这样争分夺秒,我不停地看着时间,车子开的很快,四点零五分我们就到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你看着给吧,他说。”
心想平时都是4元,搭个出租车到学校4元,十元不到我给你二十元差不多。没想到师傅说:“我从你家门前拉人都是50元,你给四十元就好了。”
我惊讶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谁让我赶时间呢!
就这样,大哥,表姐,我带着孩子我们都在学校门口等着。办事的人来了,打了一个电话结果说不是这个学校是三小。我头嗡的一响,心里如一块石头一样落下。
负责人说:“当初说的是二小,那人传话听错了。”
“哎,这弄的啥事嘛!怎么办?上,还是不是上,今天学校最后一天预报面试了。”
03
我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也来不及思考了,因为错过了就没有了,今天任何学校都是最后一天了。
我们又去了三小,校领导说没有户主身份证不行,因老公在外地,一时也拿不出来。她说用手机拍个照我们看看,打电话,他在上班,身份证放在家里,住的地方离上班需要30分钟。打电话给老公后他赶紧搭了一辆车回去。我们就在校园里一直等。后来终于来电话了,他说:“忘记带钥匙了,进不了。”
我无语的想抽他,怎么办?只有厚着脸皮去说明情况。还好领导宽恕,让我第二天补上。
走出校门口,有人在骂,狗日的破教育,你还让人生二胎,一胎上学都那么难的。我心里的五味杂陈!我的确感受到这次折腾的辛苦。
04
别山老师说:“没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即使你花钱了。也没人能代替你思考,即使你花钱了。”
我为这句话感同身受,所以只有努力……
一直心心念念的二小,怎么最后进了三小。
表姐发微信说:“这次钱花到位了,事情没有办美,心里不美气。”我回复:“没事,”其实心里沉重的快哭了。
第二天在校门口遇到摄影一个老板,她说:“进这样的学校还要花那么多钱,你被人坑了。”
我知道,我如哑巴吃黄连一样难受。如果早一点知道事情不妥我就不会寄予厚望另想出路,在最后的节骨眼上你告诉我听错了,一句你听错了,我们就要背负多大的压力;一句没有选择了,要么上三小,要么回去。路走到一半怎能返回,尽管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
那晚回来发了个朋友圈,表达我对当下教育的不满,农民的孩子也只是在朋友圈诉说抱怨。收到大多都是安慰鼓励的话。
既来之则安之,之后只能让孩子多努力了,自己走出那片天地。
朋友圈里看到文友发的一段话:
即使是命运格外处处刁难你,随时给你挖坑,你要有这种能力:你挖多少我给你填满多少!
填不了,那就让掉坑的人变成挖坑的人,我们跨坑而过!
我一遍一遍读着算是给自己安慰,心豁然开朗。生活会有很多的坑,我们垮坑而过。既然不能改变只有全力以赴做另一种改变!
励志文章2:糊弄别人的人,最终糊弄的是自己
今天晚上在单位值班,外面下着雨,不想去远处吃饭了,就到了单位斜对面的面馆,进门时有些顾客刚吃完正出门,等那些顾客有说有笑的出去以后,我便进去往里走,走到吧台看见老板娘正在烙馅饼。
我说给来一碗面,并掏钱递过去。那个老板娘说:“把钱给别人吧”
我又往里走了走,可是也没看见人出来收钱,便在厨房附近的一张桌子坐下来,等了一会也没看见人出来收钱,厨房的锅灶那也没有人给削面。
我只好坐在那里耐心等着,随口问了句:“馅饼多少钱?”那个老板娘说:“不卖,我们自己吃的。”
这时又进来一个妇女领着一个女孩,那个妇女问老板娘:“有什么吃的?”
老板娘说:“只有刀削面,没有别的。”
那位妇女又问:“有没有别的菜?”
那个老板娘不耐烦的说:“没有菜,只有面。”说完自顾做自己的馅饼,再也不理那个顾客了。
那位妇女还想问些什么,但是看到老板娘待理不理的样子,最后拉着女儿说:“咱们看看别的地方有什么吃的”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了面馆。
这时从厨房出来一个年轻一点的女孩,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大叔,那个老板娘就和他们说刚才出去的那些顾客,说那些人真能说什么的,还有一些其它的话,我也没仔细听。
等那个年轻的女孩走到我跟前时问我:“要大碗还是小碗?”我说:“小碗”然后那个女孩就转身进了厨房给我捞面,我看见她端着一碗面出来,先给用手给抓了一些香菜,我看着她直接用手抓香菜,心里有一点不舒服,但是也没有说什么,等她舀完面臊子以后,我就直接端过来,我坐下来用先吃了一口面,感觉面没有一点劲道,好像是剩面,我吃的没有一点胃口,但还是凑乎着吃完,也没有喝面汤,就匆匆离开。
出面馆的时候我就心想,以后再也不来这里吃面了。
也许这家面馆不会在乎少我一个顾客,但是今天他们糊弄了一个,明天再糊弄一个,天长日久他们的生意肯定一天不如一天。
也许他们觉得自以为聪明,把剩下的面又卖出去了,心里还在沾沾自喜,好像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可是他们永远不知道,你糊弄了别人,最终糊弄的确是他们自己。
这个世界上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最愚蠢。
你不把别人当回事,别人同样不会把你当回事,你今天糊弄一个顾客,也许没什么,但是当你把欺骗糊弄顾客,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也就是你关门大吉的时候。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欺骗和愚弄别人,那些看起来很傻的人,往往最聪明,正如一个词语大智若愚。
我有一个亲戚曾经也一个面馆打工,她和我说起过那个面馆,每天把卖不完的面,还是所有剩下的东西,当天都要全部倒掉,那些面馆的服务员都觉得可惜了,她们说那些东西根本没什么,全部好好的,第二天肯定还能卖出去,顾客也肯定吃不出来是剩下的,她们有些人还嘲笑这个老板是个傻子,每天浪费那么多东西。
可是她们却不知道,这个老板才是最聪明的人,这家面馆我也曾去过几次,面馆装修的环境优雅,服务员也热情待客,面做的也非常好吃,所以每天顾客都要排队吃面,这家面馆除了一些慕名而来的顾客,更多的都是一些回头客。所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好,而且在几年的时间开了许多分店和加盟店,听说加盟费就需要一百多万。
从这两家面馆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看似聪明的人,最喜欢糊弄顾客的人,生意会越来越萧条。而那个看似很傻的老板,把顾客当上帝的人,他的生意往往顺风顺水。
其实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那些总是投机取巧,糊弄老师或者老板的人,最终糊弄的还是自己。
当时看似聪明,觉得偷懒占了便宜,却在以后的岁月要付出多少的代价;而你今天所吃的亏,在以后的岁月里,也许就会变成你的福。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如果是不想付出,那么你就什么也不会收获。
所以,这个世界上糊弄别人的人,最终糊弄的却是你自己;总是欺骗别人的人,最终欺骗的也是你自己;而那些伤天害理的人最终伤害的也是他们自己。
那些善待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善待;那些大智若愚的人,往往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也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快乐和最幸福的人。
励志文章3:姑娘,你可以做一个很拼的人
01
前段时间,我特别想买一件很好看的衣服,可是迟迟没下单,总陷入莫名的纠结中。
我会找些借口让自己不要买,例如:“算了,我平时工作也不能穿,买了也只是落灰。”或者默默说服自己:“那个有点贵,买个便宜点的算了。”
可是内心明明很渴望。
其实,一件衣服的价钱,我并非承担不起,可就是没去选择那个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好像,在我的潜意识里,总有一个声音在阻止我:
你不配拥有它。
02
我记得前些天收到来自我笔友莉莉的一封信,她在信中向我倾诉了她的烦恼。
她是家里的老大,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帮助父母做很多的家务活,有时甚至连学习的时间都没有,再看看自己的弟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需要考虑太多,而她,一心想着为父母减轻生活的负担,不敢拒绝,不敢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不敢表达自己的欲望,甚至连“我累了”也不敢说。
“其实看到父母得笑容,我比他们还开心,但有时候真的真的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做这个年龄本该做的事情,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只在乎了家人们的感受,却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看到这段话,突然想起来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家庭选择要了第二个孩子,可能会对第一个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有一个回答是:“感觉自己被忽视了许多,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当成大人了,所有的委屈都得自己咽下,即使说出来家长都会认为你在矫情,自卑又害怕失去,做事总得小心翼翼,表达欲望前,总得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这段话很扎心,但很现实,从小被忽视,真的很难自信起来呀,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虽然已经很努力了。
习惯性自我压抑与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不敢拥有好东西。
03
累了自己撑,病了独自抗,不需要亲人和朋友抚慰的人,看似独立,但内心深处从未停止对爱和关注的渴望,貌似刚强,却柔弱得不堪一击。
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做一个被抛弃和被忽视的孩子是什么体验?
其中一个回答是:觉得这个世界上,自己不是任何人的“最重要的人”。
这里的“任何人”,包括自己。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一句经典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好像活着都是给人添麻烦。
短短八个字,蕴藏着深不见底的绝望。
就像一个在枯井中的人,每一声求救,却只能听见空洞的回声。
04
我的一个朋友,她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对家人朋友有求必应,大家都称她为“便利贴女孩儿”。
不管是什么事,她都会冲在最前面,为大家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帖帖,从来不会拒绝别人,所以不管亲疏远近,大家都会来找她帮忙,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超级热心肠的人。
有一次和她聊天,我就问她:“看你每天帮大家那么多忙,难道你不累吗?就没有想拒绝的时刻?”
她说:“其实有时候也挺累的,但大家都朋友一场,帮个忙也是应该的嘛,更何况,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但你想过没有,他们都会把你当朋友吗?有谁会真正在意你的感受?你在帮他们的同时,有没有停下来听一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她傻傻的望着我,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是啊,就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写到: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害怕得罪别人,自己却承担着所有的委屈和不幸,这是不对的。
生活毕竟是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干脆地说“不”,你会发现,拒绝别人是一件对大家都好的事情。
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不要因为他人畏首畏尾,而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东西。
05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特别羡慕别的小朋友身上穿的花衣服,但她的母亲从来不给她买。
长大后,为了满足自己,她买了很多衣服鞋子包包,却都是非常便宜。
后来为了参加一次重要的活动,她买了一条几百块钱的裙子,对于收入可观的她来说,不值一提,但却是她最贵的一条裙子。
活动结束以后,她把裙子洗干净放到了衣柜的最下面,一年后,她收拾柜子,发现了这条裙子。
那一刻,她一下子哭了出来。
她突然意识到,原来在心底,她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那条裙子,所以那样珍惜地将它收起来。
太久的压抑,让她在想满足自己时,已经不懂得如何真正地满足自己。
如今,不管自己能力多强,收入多高,她似乎只配拥有低配的人生。
什么都可以差一点,什么都能将就一下,只因为内心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事物。
06
从今天开始,问问自己的内心——
我需要什么,我想要什么,我想要怎么样。
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去满足自己,去滋养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更潇洒,更快活,懂得取悦自己,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
励志文章4:怎么改掉间歇性踌躇满志
1.
小时候家长总会提醒我们:你不要常立志,而要立长志。
意思是说:与其频频自我鼓励,再频频自我放弃,莫不如抱定一个大志向,咱一路自律到底。
道理是懂了,也知道它是对的,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现实往往是:你下了一个决心,拟定了个计划,再绘制一长卷宏伟蓝图,瞬间感觉动力爆棚,刀山火海也要上,天下都是朕的。
可这股热乎劲顶多能持续个两三天。假以时日,你迎来的并不是改变,而是一次次的打回原貌与自我厌烦。
故事还没有结束:过了一段懒汉日子后,你偶然间读到一篇励志文,看到案例里的主人公们一个个头悬梁锥刺股,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此时,你感到脱胎换骨,大彻大悟,势要东山再起,绝地逆袭。
又是三五日过去,你再次丧失掉自控力。
周而复始,心态再好的人也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绝望过后更多的是困惑:
我怎么了?没有天赋也就罢了,难道说毅力也是天生的东西?
好奇怪,为啥我一读鸡汤就来劲儿?是不是这种东西容易上瘾?
难道“努努力”这种最低级的事儿也有门槛吗?我连这方面都不行?
思来想去,也只好勉强得出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看来我呀,就是这么个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2.
可俗话说:死也得死个明白不是?
我们不妨来分析下这个普遍现象背后的原因。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做完计划没两天就立马泄气呢?
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道德许可”。
用《自控力》一书中作者的解释就是说:当人做了好事情之后,就容易放纵自己做坏事情。
比如,在很多人潜意识里,拟定计划下决心,就相当于自己在做一件“好事情”。
你可能疑惑:我只是刚刚拟定计划,还没“做”呢呀,我怎么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呢?
这其实是一种被隐藏得很深的人性。
你是没做任何实际的事,但计划给了你一个即将忍受痛苦、克制自己本性的预期。
你心底里觉得自己本性是懒惰的,但未来的日子即将要“克服”懒惰,你就会提前放纵下自己。
比如,你计划从明天或后天起,每天学习八小时。紧接着你心底里就会有个声音对你说:啊,你马上就要实施这么艰苦且违心的工程啦,快休息休息。
或者是:想象下等把计划执行完,你会变成个很厉害的人呢。嗨,反正你注定成为很厉害的人了,早晚的事而已,那现在松一松没关系。
于是:每次“踌躇满志”后,你都会掉进一个短期的懒散陷阱。并且特别心安理得,因为你把它当成了一种牺牲本我的应得奖励。
3.
那为什么过了段时间,你读到一篇励志文后,又能立马猛醒呢?
原因就在于,励志文里的一些案例故事,无形间戳破了你的心理误区,让你发现:原来自己没做好事,只是在做应该的事。
比如,某篇文章里写道:
王健林每天早上4点起床。
80多岁的李嘉诚,每天早上5点起床。
百度总裁李彦宏说他每天早上5点会被机会叫醒。
篮球运动员科比发出了灵魂拷问:你见没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
这时你觉悟了,振奋了。
为什么?
因为以前做完计划就犒赏自己的你,一直是觉得:我即将做一些违背本性,需要用力,值得感动涕零的大好事。这种想法激发了你的“道德许可”心理;
而当旁人真真正正的“努力案例“摆到你眼前时,你猛然发现:原来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事,全世界的成功者都在努力。且他们也跟我一样,都是正常人,那么由此推得:原来努力和懒惰一样,都是我的本性之一。
如此,制定和执行计划于你而言就不意味着什么好事,而是你分内的事,顺着本性的事,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准确来说,读励志文而热血一阵子的你,其实不是受到了什么激励和迷惑,而是被拖拽回了正常心理。
这个正常心理就是:懒惰,向往安逸的人,是你;但能自控,能自律,其实也是你。
于是,你再次收拾心情,打马上前去。
可由于被之前的心理误区影响得太深,你又是没能坚持几天,因为那种读完励志文而产生的正常心理不久就被你忘记。
所以你才像中了魔咒一样:
定计划——觉得自己即将”做好事“——觉得不是自己,预估自己即将逆本性、受委屈——开启道德许可,提前奖励——奖励过度,懒散麻痹——看到他人真实的努力故事——发现制定与执行计划只是正常的事——恢复清醒,努力——忘记——再次懒散麻痹。
4.
弄清楚原因,就方便对症下药了。
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针对问题成因,有两点建议:
去道德化,发现自控的自己。
你要充分意识到:我们人并不是只有冲动自我;我们还有自控自我。
并不是嘴馋,吃了一块蛋糕的那个才是你;吃完蛋糕去跑步的那个,其实也是你。
人性不全是坏的元素,除了一点懒惰外,想努力且真的会执行,这也是人性之一。
所以,定计划没什么值得奖励的、跑步也没什么可奖励的、做题也没什么可奖励的。你只是即将要做或正在做你本性上就愿意的事,你只是在做你自己。
如此一来,踌躇满志和立志时的兴奋完全可以打消了,更不必对执行阶段产生即将遭罪受苦的心理预期——要知道这是一种道德化的错觉,真相是:执行并不会让你受苦,反倒偷懒会让你痛苦不已,因为一味偷懒其实不是你的全部本性。
二、恒久接触真实,利用镜像原理。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当你读到他人努力的事实时,你会恢复清醒,摆脱道德化的误区,进而发奋起来。
但我们不可能每天都靠读励志文来激励自己吧?有没有什么恒久一些的办法呢?
还真有,那就是:多跟勤奋的人在一起;多了解他们的真实信息。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它唯一的任务就是像照镜子一样反映他人的行为,然后让你不自觉地去模仿。
比如看人打哈欠你也想打,跟体重飙升的人在一块生活你也渐渐变胖,都是镜像神经元在发挥威力。
我们可以将这个原理应用到正面上来,慢慢你会发现:
多去泡图书馆自习室,你好像真的会变得更努力;
多让学霸带着你学习,你在他身边也会变得勤动笔;
抱团前进、互相监督,且保证监督制度有效执行,你仿佛真的就”有了毅力“。
以往我们都觉得这是所谓的”环境改变人“;其实更进一步讲:这是在帮你走出”道德化“的误区,让你的潜意识看到人除了懒的另一种本性;让你少了一点自我感动自我奖励和误判衍生出的矫情,进而收获到本身就存在于你身体里的,自控的自己。
当然,如果条件不具备,你也可以在墙上贴张白纸。
左边是一些作息时间表,右边贴上执行这些时间表的人名:科比马化腾李彦宏、马云韩大爷王健林。
励志文章5:没有人会一直在身后等你,你必须非常努力
01
昨天下午我和家人吃饭时,忽地听到外面有鞭炮声,好像是村口那边传来的,想着这些天周围也没啥事,以为是小孩闹着玩,我也就没咋在意。
可晚上爸爸和邻居聊天时,我却听到了噩耗,原来村里的一个叔叔昨天去世了,那会鞭炮响时,正是是救护车送他回来的时间。
我一度以为我听错了,前几天还在我家统计田地数据的叔叔,咋忽然就去世了,我想向爸爸确认,但看到爸爸和邻居脸上的愁容,我还是默默进了房间。
一个好好的人,为啥忽然就会离开,一想到这儿,我的眼泪就不由地落下。
以前的我总是很天真,总想着自己赶紧长大,等到和大人们一样的年纪,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做事和玩耍。
可越长大我才越清醒地认识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和愚蠢,自己就像个唯心主义者,囿于自己的圈子,而忽略了世间万物的规律。
有人出生,就会有人死去,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也不免老去和离开的事实。可现实往往却是,当我们还沉浸在美好童话时,它就会给我们当头一棒,使我们晕头转向,不知所以。
就如这位叔叔的离去,走的那么匆忙,不留一丝挽回的余地,徒留亲人和其他人黯然悲伤。
02
叔叔的儿子在上海打工好几年了,每年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回家,在外挣的钱勉强够自己生活,更别说给家里打钱了,有时他甚至还会向家里伸手要钱。
叔叔也并不在意他挣没挣到钱,只希望他能好好工作,有出息,早些成家。
活了大半辈子的叔叔,一边忙着村里乱七八糟事,一边盼着儿子早些结婚生子抱孙子。
可命运总是无常,叔叔的愿望还没实现,就已离开人世。
他儿子在凌晨时终于赶回家,却终究未见到叔叔的最后一面,抱着叔叔的遗像哭的歇斯底里,发疯一样的大喊。
“爸,儿子今年挣到钱了,我准备年后就给咱家修大房子。”
“爸,你儿子有出息了,我被升为部门经理了。”
“爸,我有女朋友了,准备过年时带回家来。”
……
03
一切都成了叔叔想要的模样,他却再已看不到了,让人既心酸,又无奈。
“我真的很后悔,后悔之前没好好孝顺父亲,本想着过年时回家给他惊喜的,可他却没有等到。”
我的眼泪又一次在眼眶打转,内心的悲伤像水波一样蔓延开来,痛苦感侵袭着全身,骨头中犹蚂蚁在蚀,钻心地疼。
仿佛又看到了爷爷慈祥的面容,爱笑的眼睛和他那总爱抚摸我的大手,熟悉又陌生。
“爷爷就想看到你们几个孙女开开心心长大,以后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心心最棒了,爷爷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这是爷爷在病床上对我和其他姐妹说的话,没有太多的奢望,就简单的日常期望,没有华丽的装饰,就朴素的关心话语。
那时的我,似乎还并没有对死亡这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只知道爷爷离开后,不和我们住在一起,不和我们一起吃饭,不陪我们玩耍,我们也再不会收到他给的零花钱。
年岁渐长,我才愈发开始怀念爷爷,心疼当时已被病魔折磨却依旧故作坚强的他,心疼快离去时还朝我们微笑的他。
04
如今,我们几个兄妹都相继上了大学,毕业,工作,身旁却再也没了爷爷的身影。每想至此,心中还是不免遗憾。
越成长,就越害怕身边的人会忽然离去,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瞬间让人措手不及。
也渐渐悟出了一个事实:别总拿“岁月漫长,一切都是最好的答案”来安慰自己,你耗费得起青春,可有的人却没时间来等你成长。
之前看过一本叫《二十几岁,没有十年》的书,正如书名一般,我们的的青春并没有多少年,生命更是如此,时间宝贵,一丝一毫都不该浪费。
别总用“等我以后”来敷衍自己,成功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也不是没有归期的,你只管拼命努力,柳暗花明自会呈现于眼前。
经历过多多少少的悲欢离合,才懂得珍惜二字的分量之重,那是用多少金钱和权力都换不来的东西,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拥有的能力。
如果你想不留遗憾,想拥有皆大欢喜的结局。那么请你记住:没有人会在身后一直等你,你必须非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