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正能量文章1500字
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励志正能量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励志文章1:不想起床,是你人生最大的迷茫
我有一朋友,日常生活作息大致如下:
早上睡到自然醒,基本已是10点钟。睁开眼睛,先摸出枕下的手机,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再把没清理的垃圾短信一键删除。
完成这一套常规操作后,已过半小时,人也差不多清醒。起来上卫生间,照下镜子,呼一口冷气,感叹一声“哇好冷”。又赶紧跳进被窝里,裹紧被子。
追的剧刚好更新,外卖在来的路上。一集看完,饭点刚好。不上班的自由时光,对他来说,是一种惬意,也是一种无形的消耗。
下午和晚上,同样是复版重录。躺着刷剧、玩游戏、呼呼大睡,生活重复,心里也渐无波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连垃圾,都想让快递员帮我扔……”
待业半年,他不止一次向我倾诉眼下的迷茫。他觉得生活无望,觉得人生走过三分之一,剩下的几乎全是惆怅。他说,现在就算是下床,也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无业者尚且如此,那上班族又是何种模样呢?我特意采访了三位上班几年的老职工,发现他们的8小时工作里外,似乎同样“不太光彩”。
A说:“我上班啊,边做事边玩,有一次为了抢免单,邀请朋友助力,结果发到了老板的微信里。妈呀,赶紧撤回,吓得我心脏蹦蹦...”
B说:“九点打卡,我每次都是八点五十九分才按下指纹。路上狂奔,早饭也顺带解决,就是为了能多睡几分钟,弥补昨晚的熬夜。一天到晚,整个人昏沉沉的。”
C说:“如果不上班,我一定不会出门,几乎都待在床上,反正现在送餐上门,多方便嘛。只是好好的周末,一下就过完了,什么正经事都没做。”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被动而不断内耗的恶性循环。嘴上说着珍惜,却又亲手浪费大把时间。心里想着要努力,可就是迈出第一步也需要莫大勇气。
工作也好,自由也罢,成年人的现代生活,大多与迷惘有关,与浪费密切。从卧室到门口的距离,若没有束缚,很多人或许可以走上一天。
而不愿起床,也不仅仅是脚不着地,身不离床。
相反,它是一种颓靡模样的总概;是阳光甚好,却不愿开窗的踟蹰;也是一种持续低迷,又无法改变的生活状态。
2
曾经的我,几乎条条中招,刀刀要命。
那时候我迷上了一款网游,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日的游戏任务领了,继而是全天候、屁股也不挪一下地坐在电脑桌前。
就连我妈问“看我买的衣服好不好看?”我也只会对着屏幕敷衍着说“好看好看”。她催促我吃饭,我极不耐烦,三下五除二,如饕餮一般。却总是忽略掉,那一桌午餐晚餐的精美。
在学校里,能翘的课全都过滤,待在寝室一门心思玩游戏;放假在家,足不出户,寸步不离,每天守着游戏里的那个“我”,把真实而美好的时光,都一一隔绝。
晚上睡得晚,白天起不早。那两年,90%的大好时光,被我潦草地画上句号。
后来因为爱好写作,我偶然重拾拙笔,重新感受到从字里行间里获得的快乐,从此告别那个痴迷于不真实世界的自己。
我结交了很多优秀的人,收获了上万名读者的关注。我变得比以前自律和清醒,不再是那个沉迷游戏、充耳不闻窗外事的年轻人。
我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和写作,认识世界,拓宽视野。那个只会呼呼大睡,只会熬夜打游戏,只会瞎吃垃圾食品的我,渐渐不见踪影。
跳下床、拉开窗、走出门,不止于枯燥乏味的当下,却有着无比精彩和值得感叹的人生。
3
有句话说:“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不愿起床潜藏着人生的迷茫,因为一旦不知起床为何,开窗何故,那人生便是一团乱麻,不想解,也解不开。
比起与生活软磨硬泡,问清内心所属,找到路在何处,其实是打开迷茫大门的一把关键钥匙。
改变迷茫现状,跳出低效圈子的第一步,是扪心自问:我下了床,走出门,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
朋友小唐,从她立志要当老师的那一刻起,便毅然丢下了手里的宫廷剧。
看书看到半夜、放假一刻不休息是常态,从春天到冬天,她日复一日,而我们也目睹了她“成功”的全过程。
都说最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在方方面面碾压你。
可你并不知道,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总是悄无声息,用行动说话,他们在天微亮时便出发,而不是赖在床上,为如何才能不摔倒、不着凉焦虑。
当然,现实里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生活也不可能一瞬间就变好。浪费时光不是罪过,努力也从不值得炫耀。
任何一种看上去光彩的样子,背后都有你想象不到的大汗淋漓。也别一再咬定,这没什么大不了,那我也不稀罕。生活虽然残酷,但生命尚且公平。
改变不简单,变好也非朝夕之事。
但不想出门,不敢见光,不愿下床,却是眼下你正经历着的,最大的一种迷茫。
励志文章2:不知所措的时候,就朝着你喜欢的方向努力跨一步
幼儿园时的一个春天,我被妈妈带到纺织厂,放在宽敞的仓库里山一般高的布匹中,请仓库阿姨看着我,给我留下一堆从厂图书馆里借来的售价三毛八分钱一本的连环画。连环画每一页一幅图,一幅可以意会的图,或喜或怒,下面有浅显的解说文字。在我还只能约略将一些关于省份、河流和花朵的名字与语言对位的年纪,图画拯救了我:它们是连贯的断片,连缀成一个个故事,可以与电视屏幕或现实生活辉映。
我识字之后,最初与我做伴的是《杨家将》《说唐》《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于是白马银枪、辕门刁斗、沙场尘烟,成了我最初的幻想世界。每次读金戈铁马读紧张了,就抬头看看暑假的晴朗天色,很容易消解这种恐慌。就这样,我读了《水浒传》《荡寇志》与《三国演义》,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时我当然不明白,在《鹿鼎记》末尾韦爵爷如何在满汉问题上难倒了黄梨洲等四名大家,以及成吉思汗自问是否英雄时的酸楚意味。只是读这些古代故事,流连于塞北江南、青山绿水、衣袂长袖、刀枪剑戟之间。
小学毕业时,我读了李青崖先生译的《三个火枪手》。本指望看到豪侠击剑,却被老版小说中的插图迷住。骑士帽、击剑短裤、剑与酒杯、巴黎的旅馆与衬衣。于是顺理成章,那一夏如蚕食桑叶,沿经顺络地跟着线索读。再便是读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里面拉斯蒂涅也是,年轻气盛就想在巴黎当野心家……我关于兵戈剑侠的爱好,被欧洲的街道剪影取代。象牙、水晶、胡椒、绒毯、美术品、砂糖、葡萄酒、罗望子、洋枪、玻璃、玳瑁、杏仁、丁香、烟草、咖啡、乳香、小麦、奥德修斯的远洋航行、终将成为基度山伯爵的马赛水手、葛朗台的箍桶生意与荒凉住宅、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爱絮絮说话的庄园、安德烈公爵与拿破仑彼此遥望的战场。
是的,我大概是从小喜欢读书和写字。
小学时,在我的记忆里,看那棕色的球旋转着,在木地板上敲出嗵嗵之声,加上球鞋摩擦地板的吱吱声,让空荡荡的球馆显得尤其寂静。我坐在场地边上,看着他们跑来跑去,看我爸爸和他的同事们来回奔跑。球飞向篮筐,一次又一次。
我曾经在电视上、在学校或者在某个工厂的篮球场上,看到一群人在烈日下奔跑着,将一个球抢夺又抛出,球在一个破旧的铁筐上飞舞跳动。到黄昏,我看到一两个或者三四个不高大也不健硕的身影,在篮球场上轮流做着机械而简单的练习。球也许会滚到脚边,然后,疲惫的练习者转过布满汗珠的脸,请你将球抛回他们身边。
“哎,帮忙抛一下!”
是的,我大概从小喜欢篮球。
2002年我去上海读大学,父母给我定了电子商务专业,我跟父母订了个协议:
大学的一切,我自己来。我会拿到学位,不至于中途退学。前提是,我做什么,父母不能管。
大一到大二,除了完成学业,我自己默默写东西。那时我没多想什么,只觉得自己喜欢写东西,那就继续吧。到2004年3月大二下半学期,我出了第一本书,拿到了第一笔稿费。我拿稿费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剩下的拿去交了三个月的房租。于是我离开学校宿舍,独自居住了。
到2006年,我大四,出了第四本书。大学毕业了,我没想去找工作。知道单靠写东西养活自己很艰难,是后来的事了。
2007年3月,北京某学院找了我以及一些同龄作者,去开了个会议,大概意思是:先到此学院来学习一段时间,然后进入各地某协会,最后入全国某协会。我感受了一下氛围,盘算了一下,回到上海,开始写体育专栏——因为我大概明白,自己得靠写点什么活下去;那么,写什么既不用加入组织或挂靠单位,又能遂自己的意愿呢?
我小时候是看着打篮球长大的,那自然就是写NBA啦。
也是2007年夏天,我决定去巴黎。为了攒钱,我开始加工作量。2008年至2010年,我还兼职在上海某频道做了解说嘉宾。当然,最初去做解说嘉宾,也多少是为了圆自己中学时给父亲吹的一句牛:“将来,我自己要去解说篮球!”
现在想起来,都是小时候扎的根。
2008年至2012年,漫长的折腾和准备。我来者不拒地写约稿挣钱,在上海找法语课上,之后,申请学校、准备材料、做公证、考试、面签、递签、被拒签,重新上课、考试、面签、到银行开账户流水、找房子、递签……
2012年8月底,我第二次去面签时,面签官说觉得我似曾相识,她记得我是那个“写字的男生”。
用法语对答完后,她开始问我英语问题:“聊聊你对巴黎的想法。”
我说,我读的第一本西方书是我爸收藏的《三剑客》,里面的达达尼昂年轻气盛,啥都不知道,就跑去巴黎。第二本西方书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里面的拉斯蒂涅也是年轻气盛,就想在巴黎当野心家……有些念想是小时候就有的,可能到最后会觉得天真,但总得到过那里再说。
然后,面签就通过了。
2012年秋天我到巴黎前,有一位编辑替我担心,说我出了国,是不是国内的关系会全部断裂,以后怎么生活?我说,不知道,但只要还能写东西,就不算糟,慢慢来吧。
然后,我就慢慢来到了眼下这时候。2012年至2015年,这位编辑老师为我出了四本书。她说:“你总说慢慢来,但写东西可一点儿不慢啊!”
偶尔会有人问我:“做自由职业是不是很自在很开心,是不是特别轻松?”
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世上的事,苦和累总得占一样。
自由职业者做到后来,大概都有这种感觉:
小范围内,享有一定的自由,但也得担一些风险;大尺度上,并没有那么自由。
因为自由职业者首先有养活自己的压力。即便不必为生活担忧,大多数人也都希望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并收获快乐,不希望浪费时间。而这种“不希望浪费时间”,会始终驱动着自己。所以,自由职业者知道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知道自己境遇的起伏和自己的认真程度是相关的,甚至越认真工作,就可能收获越多的自由。所以,自由职业者真正需要说服的,通常不是老板和家里人,而是自己。
回头看看我自己走的路,如果有什么教训,那就是:
当暂时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闲下来却又有罪恶感时,那就去干活吧——不一定是写东西,可以是读书,可以是锻炼。总之,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做点儿什么。
2014年我开始跑步,慢慢学会了更多的东西。
以前不跑时,我会相信心情决定一切:心情抑郁了,一下午都不动弹,容易累。跑惯了之后,我会第一时间思考:是不是身体缺水?是不是坐姿不对导致的疲劳,疲劳反过来影响了心情?
跑步会让人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者。跑惯了,你很容易就明白,意志和情绪其实是受身体状况摆布的。
跑久了,真的不用检查身体,一是身体会比不跑的时候好一些;二是身体哪儿不好了,跑步者比不跑步者大概要明白得早一些。
于是到最后,跑步会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有相对的控制能力。你会相信身体是一架机器,你知道如何保养、如何摄入营养、如何驱动、如何训练。
应用到其他事上,也是如此。
对自由职业者而言,早起这事开头最痛苦:克服疲倦、体温及其他各种生理不适,硬爬起来了,总情不自禁地想找个借口继续睡;但过了这一阵儿,就有一种“哎,好像白捡了半天”的感觉,好像逃课成功似的,清净爽朗。而且到下午想睡个午觉,也心安理得:“这不是早起了吗?补个觉也应该。”晚起则反之,爽一小会儿,罪恶感持续一天。
坚持跑步和写作,也让我明白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比如说,告诉2007年的自己:你可能以后每天都得写一两篇稿子,那时的我一定瞠目结舌。但你习惯了这种分量,就像做无氧力量训练,不断给自己加力量,就会发现,还好,还承担得下来。
也许,跑过步的人一般都会有同感:比方说,你用5分半的配速跑,跑了两公里累了、喘了,走走跑跑,磨磨叽叽,最后可能用一个小时才跑完5公里;但是如果你适合的配速是7分钟,你可以不停地用35分钟跑完5公里——一时的快当然很爽,但以适合自己的节奏不停地跑,最后可能会跑得更远。
以前写到过,哪怕我在旅途中,也可以写东西。这种技能并非与生俱来。我也会在旅途中觉得闷,觉得不想写东西——就像每个跑步者都会瞬间涌起“今天不想跑,歇一天吧”的心情。但如果习惯了这种负担,就无所谓了。
一切都是在觉得厌倦或低潮的时刻,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无论是工作、读书还是锻炼——迈出一步。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踏出第一步之后,更要一直勇敢地跑下去。一路上会有艰难、痛苦、不易,只有不断尝试突破旧我,打败过去,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一直等待、停滞不前,就永远无法触及终点。
励志文章3:女性的价值永远不是外貌,而是自己本身
文章开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接受整容吗?
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整容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有人会觉得,整容无非是为了美,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今,整容确实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从明星到网红到普通人,从医院到小作坊,整容就跟吃饭一样简单。
就连如今的00后,也悄然掀起了一股整容潮。
前几天,看到了这么一个新闻。
成都某高二学生说:
“我们班一共32个人,以前是单眼皮的女生几乎全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现在班里单眼皮只剩下七八个人。”
放在我的学生时代,整容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自己心理这一关过不去不说,要是父母知道了恐怕会把我的屁股打出花。
但现在,不只是孩子自己想整,还有很多是父母主动带着去的,除了割双眼皮,隆鼻和削下巴也成为了今年暑假的热门整容项目。
很多父母觉得这是一种对美的投资,越早越好,也是为以后毕业和工作做准备,生怕孩子落后于人。
02
我能理解,只要不过分,整容只是对美的追求。
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带他们去整容未免有些太早。
孩子五官还没长开不说,整容所要承受的疼痛,连很多大人都承受不了。
更何况,带孩子去整容的父母,实际上是对孩子长相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必定会在生活中体现出来。
这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不断放大他们脸上的缺陷,甚至让他们形成自卑心理。
带孩子去整容,其实也是在告诉他们,只有“好看”的人,才能被优待,而整容就是一种人生捷径。
但真的是这样吗?
说实话,把这种审美焦虑传达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自私。
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所谓的整容脸。
无论是抖音、微博网红或是各种主播,都难逃清一色的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饱满的苹果肌和巨大的卧蚕。
这样的美女走在路上确实打眼,但人造痕迹却十分明显。
而大批量整容美女的走红,难免让未成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被带偏。
比如温婉的爆红,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整容、17岁、古驰、夜店……
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孩子被影响可以理解,但父母却不该带头焦虑。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脸都还没长开,真的需要到去整容的地步吗?
我想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是父母告诉他们:
美有很多种,不是只有洋娃娃一样的长相,才是美。
03
整容时代的到来,让人越来越想念整容还没有那么普遍的90年代。
那个时候,不管是香港女星,还是大陆女星,都拥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情。
按照现在的网红脸审美来说,她们不是锥子脸,没有卡姿兰大眼睛,更没有高耸的阿凡达鼻,甚至五官上还有一些“缺陷”。
但谁又会说她们不美呢?
她们身上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感和松弛感,是让人觉得惊艳之余,又分外舒适的。
而这份游刃有余的大气,是多少网红、主播甚至是明星小花都没有的。
如今,能像90年代港星一样,能被称得上尤物的,又有几个呢。
04
不过,中国人对于美似乎有一种误解:
美就是永远年轻,美就是一脸胶原蛋白和玻尿酸。
一旦哪个明星显露出了“老”的痕迹,就会遭到群嘲。
比如《如懿传》里的周迅,刚开播就被吐槽年纪一把还要演少女。
还有前几天,50岁的邱淑贞被群嘲身材发福走样像大妈。
说实在话,不管是谁,40、50岁时能保养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吧。
不可否认,冻龄美确实让人很惊艳。
前阵子,微博上流传着周慧敏在演唱会上的照片,51岁的她仿佛少女一般。
然而,这张照片其实是精修图。
虽然皮肤没有那么精致光滑,但51岁的她也很不错了吧。
我不懂为什么有人要精修成那样,虽然让人惊艳,却并非常态之美。
难道只有少女美才是美吗?长了一点皱纹,皮肤松弛了一些,发福了一些,就是走样的大妈?
这也难怪一票女星都要去微调整容,灵气如周公子也开始打玻尿酸、填充胶原蛋白。
不只是明星,生活里,普通女性也常常遭受到来自男女双方的“年龄羞辱”。
年轻女孩瞧不起中年妇女,男性更是不管老少,都普遍喜欢小女孩多于熟女。
我们总是喜欢用“老了”去评判一个女人的价值,不管实际上这个人多优秀,只要上了年龄,就会遭受偏见:
“她都这么老了?”、“女人老了就嫁不出去了”。
所以,女性所遭受的外貌焦虑越来越多,整容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社会风气如此,又能怪谁?
05
对于我来说,真正的美是自信。
如果整容可以让你更自信,只要不沉沦过分,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也没有人能永远美丽。
真正能让你闪闪发亮的,不是多么精致完美的外貌,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
是你即使长了皱纹,也坚信自己是最好的自信;
是你即使长得不够好看,也坚信自己值得被爱的自信;
是你即使不被善待,也坚信自己能够爱人的自信。
女性价值永远不是外貌,不是身材,不是年轻,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