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职场励志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与大家分享职场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励志文章1:职场里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一个带有使命感活着的人,他的人生格局便会更加壮阔;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自然就有了担当,因为责任同样会放大我们做人做事的格局。提升格局,看起来很抽象、很遥远,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从现在做起,想想你的责任、使命,想想每天准备怎么过,如果领悟到了,恭喜你,成功的路上你又快人一步。

  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人处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看问题会存在眼光的局限性,从高处和长远的角度看,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节奏,而你的思维也会摆脱当前身份的局限,实现更大的突破。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提出这一理念的是《财富》杂志的主编吉夫科文,他曾这样说过:“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企业的结局,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远度。”

  这个道理对于个人的发展同样适用,拨高自己的视界,用更高的格局去观察,去行动,即使出发于同一起点,也会比别人更容易实现发展的蜕变,从而将意识中的格局变为自己现实的拥有。

  职场里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1

  在微博上看到彭小六发表的文章《花了1W,用了3天,去学习怎么读书?》,分享他参加行动派深度阅读课程所思所得。

  三天课程,从无锡飞到深圳,近一万的花费,把课程内容学深学精,相信是我们多数人的目标。

  可彭小六不一样,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目标,就是仔细观察老师教授的过程,流程的设定,如何一步一步的让大家掌握一个完全陌生的技能;他相信“道法自然,一切相同。”他希望利用学习到的这些方法对自己接下来的课程进行改造,赚回学费,并让这笔学习投资获得丰厚回报。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思维,站在更高的格局思考并行动,正是这一点,让彭小六这个在农村长大、普通本科毕业、在三线城市生活的IT宅男,在短短的一年半内,成为简书第一ICON。如今他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识服务工作者,斜杠青年这个身份每月带来的收入已超过6位数。

  2

  小琳和小静是同一批进公司的员工。

  小静毕业两年,有一定的行业经验,担任产品经理助理,协助产品经理策划新业务;小琳应届毕业,担任部门助理,负责业务报表制作和渠道推广数据统计。

  小静初入职,根据产品经理的反馈,表现尚可,安排的工作都能按部就班完成,便想着可以多给她一点机会。中午约了她一块吃饭,问“公司近期筹划一个新项目,初期不设专职人员,想从现有人员中抽调人员来参与,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参与。”她沉默了一会,嘟囔着:“这不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吗?”不过最后还是愿意试一试。但在后来的工作进展中,分配给她的工作总是三天两头拖后腿,问原因,答:要优先完成本职工作。

  小琳的工作很让人放心,常规的业务报表、渠道推广数据统计都漂漂亮亮地完成。有一天,她搬着笔记本找到我,“老大,有时间吗?我做了些数据分析,你帮我看看。”

  不待我回答,就啪啪啪地说起来。原来她做了一份渠道推广效果的细化分析,细化到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推广语渠道推广的投入产出比,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哪个省最佳的推广时段时什么,适用哪类推广语。

  “你怎么想到做这个分析的。”公司内部,这类分析通常都是区域经理自己去完成。“嗯,我做数据统计时就想着,如果我自己是产品经理、是区域经理,我需要分析哪些数据,能够让推广的效果更好。想着我就做了呀。”

  后来我把她的分析报告转给各区域经理,并抄送公司领导,受到一致好评。

  除了数据相关的工作外,她也经常留下来和产品经理一块加班,自称“全能助手”,大至一块“头脑风暴”,小至帮着整理产品题库,到后来能够兼职负责一些产品的策划和运营;而她平时对于各产品和推广数据分析的积累,更让她比一般的产品经理在运营数据敏感性方面优人一步。毫不意外,一年后,小琳升任产品经理;而小静申请升职未果而离职。

  同样入职的时间,同样从基层起步,小静只是把自己定位在当前所在的岗位,只想着在其位谋其职,自然永远只能停留在当前的职位;而小琳尽管只是一个部门助理,却有意识地拨高自己的格局,站在产品经理、区域经理的角度来优化、完善自己的工作,将原本只是后勤支持、很难出彩的活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而平时主动和各产品经理沟通交流,耳熏目染,更让她在产品经理晋升的路上得到了很多实践机会,少走了很多弯路。

  3

  市场部的总监离职了,公司没有像通常那边安排空降兵,而是直接提拨了市场部一位经理担任代理总监。

  第一次参加管理层例会,她的表现就让人刮目相看,部门工作汇报有数据有事例有思考有解决方案,相对于以前的市场总监毫不逊色,更多了几份激情和活力;此前总监跟进的客户她也顺利接手,更有新的项目谈成……她上任之后的表现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担任总监的职位,很快因为出色的表现去掉了代理二字,成为市场部的负责人。

  问起她怎么这样轻松就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她笑了,“我从入职起就开始学习如何当总监啊。”她侃侃而谈,她是一个在事业上有野心的人,从来没有把经理作为自己的职业的终点,她希望在30岁之前走上总监的职位。

  所以不管进入哪家公司,她都会分析部门总监的思维模式,总结各种情况的应对之策,了解业务上的专业积累,甚至模仿总监给领导汇报工作、给部门下属开会的逻辑、措辞和语气。

  在每次项目结束后复盘,她也不会局限于自己所承担工作的总结,而是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去考虑,比如总监是怎么安排人员分工、控制项目进度,保持项目实施质量;如果是她来安排,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优化;如果她是创意人员,还有哪些方向是可以尝试的……

  这样长期的复盘演练的习惯,让她练就了快速反应的能力;而在突然的职场机会面前,也自然是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她一直用市场总监的格局来要求自己,于是有一天,她就真成了市场总监。

  4

  我们行事,容易为当前的身份和情境所困。

  困于原地,自然看得近,行不远,时过境迁,才发现错过了很多机会。

  提升格局,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从现在做起。看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想这样的人看什么样的书、怎么安排自己的作息,怎么思考,怎么行事,怎么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情绪。现在起,让你梦想中的角色附身,用他的思维去指导你,去安排你的生活,让未来现在就发生。

  励志文章2:每个单位都有三种人,你属于哪一种?

  每个单位都有这么三种类型的人:一种属牛,与世无争,只管干活;一种属猪,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一种属狗,上蹿下跳,不咬便叫。

  如果属牛的意气风发,生气勃勃,属猪的就不敢偷懒,属狗的也就会夹起尾巴,那么这个单位必定大有希望。

  如果属牛的地位低下,没精打采,属猪的便会乐得自在,而属狗的则会格外神气,那么该单位肯定正在走下坡路。

  所以,对一个单位来说,三种类型的人的处境、待遇和地位,会直接决定一个单位的属性和"属相"。

  属"牛"的牛了,越来越多,这个单位就会有些牛的色彩,战斗力强,朝气蓬勃;

  属"猪"的像猪一样过得舒服,越来越多,那么这个单位就不免有点猪的模样,散漫庸懒,一盘散沙;

  属"狗"的神气活现,越来越多,那么这个单位便具备了狗的特点,明争暗斗,吹吹拍拍,乌烟瘴气。

  这里面所蕴含的,其实就是一个用人导向,单位风气,行业文化的问题。

  每个单位都有三种人,你属于哪一种?

  人性本“恶”,多多少少都是有着"劣根性"的:都想多占便宜,少吃亏,也都希望少花气力,多享福。这些都是潜藏在每个人心底的下意识的倾向。而为实现这些,达到这些,就必然会有人去投机取巧,耍弄小聪明,也必然会出现阳奉阴违、勾心斗角、两面三刀等行为。如:在领导面前表功,同事面前卖乖,在对手背后插刀,只想得利不愿干事,只想取巧不愿实干,见好处就上,见困难就推,自以为是,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沆瀣一气,等等。这些就是属"狗"的那一类人的真实写照。

  而真正属"猪"的一般不会很多,在当前的各类业绩,考核,考察之下,谁也不大敢明目张胆地"好吃懒做",那样做是自已砸自己的饭碗,断自己的前程。那么,通常他们都会伪装一下,表演一番。如:在领导面前积极主动,领导一转身,立马偃旗息鼓;在细枝末节琐碎小事易事上高调得不得了,面对困难点、繁重点的任务销声匿迹。这样,他们也就会主动向“属狗”的靠拢。

  在这样两类人员的叠加推动下,属"狗"的气焰嚣张,永不绝迹。他们心思不在工作上,眼睛盯着利益,每天不是琢磨事而是算计人,不是想着怎么把自己担负的本职工作干好,而是费尽心思,搅尽脑汁的谋算怎样把一桶水搅浑,怎样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于,每天动不动就上窜下跳、张牙舞爪、无风起浪、增是添非,一个劲地表现自己的聪明,厉害,灵光,圆滑。

  所以,一般来说,每个单位里,都存在有少数属“狗”和“猪”的人,部分兼有猪与狗特点,表面良善,心内凶恶的两面人。

  如果这个单位没有很好的惩戒、打击属“狗”和“猪”者的机制和风气,那么他们往往就能投机取巧得逞,得到不菲的利益。而那些属“牛”的就会深受其害,辛苦地干了活,该得的好处永远得不到。久而久之,使真正"属牛"的人越来越少。这也就是所谓的逆淘汰。

  因此,从单位管理这个角度来说,要想使一个单位能够风清气正,生存发展,战斗力强大,只要打击属“狗”者,惩戒属“猪”者,重用属“牛”者就行。这就是常说的,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这样,就能促使人性恶的一面,向善的一面转化,属“狗”和“猪”者也就会越来越少。

  这里面,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好的机制,要有明察秋毫的慧眼,能够看清属狗和猪的人的本质,不被属狗者其会叫"的假象蒙住双眼,并紧紧限制其"只说不做"“讨好卖乖”的话语权力空间。不让属猪的装模作样糊弄过关人,真正让他没有偷懒的机会,提高偷懒的成本。为什么,有的单位,宏图大志,目标连串,口号振天,但最终事与愿违,一地鸡毛,逆淘汰反而更加严重,也就是机制不健全,制度有漏洞,风气不健康,最终让属狗者如渔得水,属猪者舒服舒坦,属牛者苦不堪言,黯然神伤。

  一个单位只有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严密的监督考核机制,健康的文化风气,真正打击属狗的邪气,惩治属猪的惰气,倡导以属牛者为代表的正气,然后再加上单位领导者的灵气,才能真正前景光明,不断发展壮大。

  励志文章3:你在消磨时光,时光也在消磨你的意志

  1

  周五去电脑城,看到一个顾客跟店家发牢骚。

  小伙子的电脑坏了,要换配件,修理师傅说要找原厂订货,三天才能收到。小伙子不依不饶地要师傅想办法当天就找到配件。“不行,按你这种方式,电脑修好都下周一了!不打游戏看电影,周末怎么过呢?三天,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我就靠这台电脑消磨时间了!”

  小伙子喋喋不休,修理师傅倒也不恼,只是笑着说:“电脑只是个工具,别把它当了生活。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不会觉得时间没用了。”

  小伙子一脸不屑,催促着修理师傅联系其他同行找配件。看着焦躁的小伙子,我想起了刚参加工作时的自己。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做总机接线员,每天握着话筒,机械地重复“您好”“找哪位”和“请稍等”。

  起初,我还带着校园里的那股子好学劲儿偶尔翻翻书。时间长了,我越来越适应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安逸——从来不必思考,更不用带着未完成的问题睡觉。学习的念头渐渐消失后,我唯一的忧愁就只剩如何打发时间。

  人无聊起来,就只觉得人生漫长,大把时光。

  2

  当时,我唯一的玩伴是和我同样无聊的兔子,我们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各自守两个电话机。我们分享着打发时间的妙招,折腾出很多玩法:打电话互相讲笑话、给工友贴纸条等等。

  这种日子持续了四年后,我们相继被自己的同学刺激到了。与我们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学,大多在职场上摸出了点门道,对未来都有着明确的规划。

  兔子率先跳槽去了其他地方,没了玩伴的我也很快辞职,准备另谋出路。可再次去人才市场,我才发现自己比四年前更不受欢迎。不思进取的四年时光,轻轻松松把我消磨成了一副好吃懒做的模样。

  失业的第二个月,听闻原来工作的工厂招开发助理,我厚着脸皮回去争取到了这个职位。这一次,我不敢有丝毫怠慢。下班后我开始学习英文,研究专业术语;我跟着流水线上的同事一起加班,有时候帮技术师傅打打杂,试图多蹭点技能知识装在脑子里。

  我心疼那些被浪费掉的时光,恨不能一口气补回来。

  幸而,我醒悟得还不算晚。就像一场马拉松,起跑慢半拍,可以在上半程下点功夫追回来;如果整个上半程都耽误了,下半程还能拼了命去跑,总会好过那些全程懒散、到不了目的地的人。

  你在消磨时光,时光也在消磨你的意志

  3

  莎士比亚曾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那些在虚度中与他人拉开的差距,总是日后要花数倍的力气才能追得回来的。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他的著作中把时间划分为三类:浪费的时间、消费的时间和投资的时间。

  工作时间是否算得上投资,因人而异。如果仅仅是完成了任务而没有任何收获,顶多算是谋生,时间是被浪费掉的;如果在工作中领悟了越来越多的经验,提升了自己持续发展的能力,才算得上是投资。

  工作之外,除了吃饭睡觉和交通等必须消耗,每个人都会有四到八个小时的闲暇时间,如果把它用来做无意义的事情,就是浪费;如果用来补充能量,就是投资。

  一个人未来的价值高低,很多时候取决于投资时间的多少。一个惯于浪费时间的人,多半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挣得理想的生活。

  因为从未努力,便从不相信努力的意义。因为从未好好利用过时间,便从不相信时间能带来改变。于是,为了眼前的安逸与舒服,便一再地自我放逐。

  殊不知,你在消磨时光,时光也在消磨你的意志。

  励志文章4:强者恒强,莫让年龄和时代裹挟你而去!

  我休完产假回到工作中的第一个项目,就遭遇了严重的滑铁卢。

  虽然其中有一半的不可抗力量,但当我还是接到了老板长达 3000 字的信、满篇都是对我淋漓尽致的指点和痛骂。当然我心里清楚:她只是骂我,还不会踢掉我,毕竟还需要有人卖力干活。

  但我的世界因为一封信摇摇欲坠,令我不禁开始回想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步田地的:

  三年前,我觉得没有成长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找到我,但我觉得那个机会很累而且太折腾了;

  两年前,我觉得顶到天花板时,有一个还凑合的机会找到我,我觉得现在的单位产假更长;

  一年前,我考虑要换一份工作,再也没有合适的机会找到我,我觉得很茫然,似乎外面更可怕了。

  一天,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来看我。

  她平时一半时间在北京做独立策展人,一半时间在法国攻读人类学博士。我们沿着河边在柳荫下慢慢行走,微风拂面。

  那是难得没有雾霾和风沙却微风和煦的好天气,无论是道边的迎春杨柳,还是水中探出头的水草,似乎都知道生长的季节已经到来,尽力舒展着腰肢。

  我和她说着近来的遭遇,预测着十年二十年后的自己,不禁悲从中来,不停哽咽。

  朋友问我: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说要去一个还可以有成长空间,可以学到新东西的地方。

  朋友笑着说:你已经学得够多了!你最缺的是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让已有价值闪光的地方。

  那一瞬间,我像在梦中被点醒。希望像嫩芽从土里探出头,跃跃欲试。

  强者恒强,莫让年龄和时代裹挟你而去!

  01

  转折不是你想转就能转

  接下来的日子没有那么励志。

  当我辗转在各大猎头公司的时候,被一次又一次用不同的方式告知“你的开场不错,不过后面,你浪费了太多时间享受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安逸。”

  如果说之前的心理准备是一种隐约的感觉,而每一次亲耳听到这些话,都是对过去几年的无情判定。

  一次,同学介绍我去和她的朋友——一家猎头公司的老板聊聊。我坐在半封闭的会议室里一口一口啜着冰水,听着老板在外面和一个年轻客户谈笑风生。

  然后送她出门,她们高跟鞋碰撞着刻意做成工业风的水泥地面,发出清脆坚定的足音,哒 — 哒 — 哒 —每一下都叩击着我的心,我努力抑制自己,不去回想过去几年因为贪图安逸而任凭逝去的分分秒秒。

  我知道在 N 年前,当我决定以“钱多事少离家近”作为工作理想时,今天茫然啜饮着冰水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我知道,当我任凭自己在原地踏步却仍然无所作为的时候,这一天就已经注定了。

  悲催的是,当年选择了留在舒适区,继续从事着一份头顶有光环的工作多年后,我也并没能实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生活理想”。

  市场在变化,趋势在变化,时代在变化,一切都超出了我设计的理想范畴。

  这还不算,更讽刺的是,此刻我坐在一个尚未装修完工的写字楼房间里,而很多年前,我就在同一栋楼里办公。

  许多个早上,我意气风发地,手执一杯新鲜出炉的 espresso,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 CBD 众生如蝼蚁般川流不息。

  那一副挥斥方遒的气魄,一半来自于误将平台资源看成自己能力的误读,另一半逐渐消磨于辗转职场中的事务洪流中。

  那天我和那位猎头朋友聊了很久。她问了三个问题,却没有一个我能给出答案。她问:

  第一,你有什么异于常人的价值?不是常规的、工作三五年的人也能创造的价值,而是缺了你就不行、唯有你能给平台创造的价值?

  第二,你只告诉了我你不想再做什么,那么你想做什么呢?

  第三,你说你打算从闭塞安逸的环境换回快轨,也愿意付出代价,你给这个代价划出的底线在哪里?

  离开的时候,我再次打量这座曾呆过一年多的写字楼:它不再是我熟悉的样子。

  LOGO 已经摘下,曾经的公司和邻居们已退潮般纷纷撤离,有些在这个城市北边买了自己的地和物业,有些则彻底离开了这个城市。

  再也看不到动辄跨层的美国品牌、欧洲品牌,每一层都分隔切割成更小的立方体,每个立方体里都孕育着名不见经传,却生气勃勃的小公司。

  大厅不再有西服革履、每一寸妆容都透着精致的时髦男女踱步,而是挽着衬衣袖、挂着红蓝工牌、透出焦虑气息的年轻人进进出出,仿佛不小步快走就赶不上前面的机会。

  我走出大楼,回头再次仰视它,在我并不算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它曾像里程碑一样耸立,再看时,它却像深渊般令人目眩神迷。

  02

  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怀揣着三个问题,我决定重新开始。

  我经常陷入间歇性的绝望,觉得怎么这么多年奋斗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但冷静下来,又觉得过去的积累还算块宝藏,欠缺的只是一把坚定的锹。

  我不停地约见老朋友、老同学、前同事,和他们交谈,听取完全不同的角度,学习从别人眼里重新认识自己,无数方案在脑子里盘旋:

  继续留在原单位改换部门?

  听从已经跳槽的同事感召,去一个类似的机构?

  在家里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慢慢思考?

  回到航母型的500强?

  去离我无比遥远的互联网公司?

  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纷杂问题: 什么行业? 做什么? 要不要转型?我不停地改换着主意,每天晚上躺在枕头上一个主意,起床后想法又变了。

  一次和一个在海外的朋友通了将近三个小时的电话,快要挂上的一刻,她说:不管怎么说,真羡慕你们还在国内,能在大潮里参与一脚。

  这句话突然让我意识到一切还都为时未晚,至少外面还有的是机会,但我也意识到:

  全凭自己的想象,去描绘所有可能的挑战和未知世界是无用的,为什么不从最简单、最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呢?

  之前不停地和人交谈,让我有了一个很深的感悟:迷茫是这个时代下每个人的常态。

  无论你从旁观者角度看其他人多么成功、多么悠闲、多么坚定,他都有属于自己的迷茫和不确定。

  如果是这样,一切反而没有那么糟了。我在同一个体系里封闭了太久,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已经搞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高度。

  但这并不代表过去多年的积累是浪费,我需要的是先徒手掰一道缝,先把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融合起来。

  把过去那些主动了解的、被动学到的东西,用更系统的方式梳理、用新的角度理解,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03

  思者常新,厚积薄发

  我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尽管一直在同一个方向上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还有亟待提升的知识结构和视野。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的事情,还是技巧与方法,我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站在更高层级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为我总是刻意忽略了战略层面的信息,觉得那些和自己无关,从而降低了自己的视野,没能把思维带到更高一级。

  我开始重新梳理很久以前的培训教材,大部分的专业书,工作里积累的笔记。在已经滚瓜烂熟的东西背后,又有了新东西在闪烁:

  比如大公司里那些每天都要走的繁复流程,以前只是怨声载道地去应付,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却明白这样设计背后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机会在哪里?我什么也没看到。

  但在我埋首努力的时候,至少可以暂时抵抗如影随形的恐慌感,我可以抓住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知识、信息、新的做法…...

  我不再担心未来十年二十年都这样子了,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随时有机会,需要的是有准备的人。

  我一心一意地准备了小半年,两个机会几乎在同一时间降临:

  一个是一半员工都是前同事、属性类似、稳定如城堡般的英国公司;

  另一个充满活力未知,90%的人都比我年轻、好胜、更懂互联网的创新企业。

  在历经了一百多天的折磨后,这不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只需张口说出那个已经在内心演练了无数次的答案就可以了:当然是后者!

  尽管它未知、全新、年轻得让我焦虑不已。但我知道除了它,自己别无选择。

  因为我知道,那些二十岁困扰过我的问题和焦虑,如果我不正面冲撞它、击破它,它们就会在我30岁,35岁,40岁,45岁的时候一次次卷土重来。

  我会一次比一次悔恨,一次比一次无能为力。除了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去和更加年轻的人携手相搏,主动纵深跳入趋势的汹涌深渊外,我真的别无选择。

  04

  挥起小皮鞭抽自己

  还是等着别人抽你?

  很多年后,我看到了水木 BBS 上工作十余年女博士,重寻月薪两三千的工作;我看到了华为被裁员工说 40 岁的中产,深圳两套房,被裁后活不下去的帖子;

  前同事告诉我某某创业了,某某某离职了正在四处找工作;还有许多老朋友在抱怨着多年前就已经抱怨过的天花板和被年轻一代取代的危机.....

  这些所有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多年前,你选择痛苦还是安逸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那些已发生、还未发生的所谓“中年危机”,必将到来,只看你打算从何时开始应战。

  如果你明知道大潮将至,站在沙洲上,提心吊胆地提着鞋子等待潮水将至,毫无意义。

  你要么尽可能地爬,去爬到一个更高的高地,或者再主动一点,纵身跳进潮水,呛几口水,就发现一切没那么迟,也不算那么糟。

  强者恒强,莫让年龄和时代裹挟你而去。

  励志文章5:时刻奔跑在跑道上,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01

  “亲,你们公司的公众号外包出去没?要是有可能的话,包给我好不好?我打算辞职自己干。”H发微信给我说要辞职时,我感觉他的内心是崩溃的。

  H是我的前同事,都市类纸媒新媒体部门主管。在都市类纸媒风光的黄金十年,他一直混得风生水起,只是近几年,情况急转而下。

  “报社真的不行了,前几天才发4月份工资,还是员工集体上访找总部老大后,总部借了几十万才发下来。”

  “总部领导说这两年给报社贴了几千万,报社光人员工资都没挣上……社长也调走了,他应该也尽力了。他不走估计也不行,大环境不行,报社转型力度又不够,看样只能等着停刊了。”

  “报社不行了,以前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悲剧——

  这些迷茫看不到前景的人,在当初趋势发生变化时,犹豫彷徨,没有勇气变换跑道,等到大厦将覆想抽身时,已完全来不及。

  当年的观望和犹疑,现在只能自己来买单;当年果断抽身的,现在大抵已到岸上。

  时刻奔跑在跑道上,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02

  置身于这场风暴中,止步不前只能丧失机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涌现出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机会。那些及早看到趋势并早早上路的人,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前面走得那一步,会陷下去淹死。但他们都明白,置身于这场风暴中,如果停在原地,最终将无路可走……

  前几天碰到前同事W,他是尝到都市类纸媒红利的第一批媒体人。上世纪90年代都市类纸媒刚兴起时,W就进了报社,成为当地纸媒的第一批员工,并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

  近几年新媒体的崛起,对W所在的纸媒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报纸广告急骤减少,版面大幅萎缩,收入大幅降低。虽然已是报社中层骨干,W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两年前,一家中央级新媒体当地频道想挖W去当运营总监。看着半死不活的纸媒,W动心了,但最终因为担心“压力大、风险大”而放弃……

  如今,放弃“转型”只图有个安稳工作的W仍在报社,但日益萎缩的广告业务、久拖不发的工资、渐渐紧缩的钱袋,让W逐渐认识到,不站在风口里,所有的安逸不过是个坑,你终将为那些没有迈出的脚步,那些缺失的勇气,狠狠地埋单。

  03

  失业可能随时来临,我会不会被干掉

  传统的认知方式,让很多原本很有潜质的人,成为这个时代下的一抺悲情色彩。马云曾说,面对新的机遇,很多人都经历过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奇葩大会上说,未来10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说交易员、助理、秘书、中介等工作,人工智能会比人做得更好。

  “还在每天重复劳动,在未来不创造,就会被淘汰”,这是著名财经自媒体《吴小波频道》近期专题的一个标题。专题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称未来跟知识模块有关的专业和技能,标准化的知识和职务性行为都将被大规模替代。

  “这就是一次认知革命,所有人都要面对。”节目里的这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未来最可能被替代的是首当其冲是行政秘书。而目前这一职位在中国的人数超过500万。目前包括沃尔玛这样的大公司都在租用人工智能行政秘书,这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

  如果行政秘书被替代,另一个行业有更大的危险,那就是公务员 ,中国目前有5000多万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秘书工作。

  此外,证劵分析师、交易员、精算师等金融领域高收入职业在未来都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未来,传统意义上的实体银行将不存在,银行将成为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大部分基础性理财和交易将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完成。人只要面对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跟自身连接的所有银行业务。

  看完这些,如果你还是选择不相信,未来真的发生了,你就错过了提前为自己准备的机会。其实,都不用等到人工机器到来。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代,都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可能。

  04

  世界变化如此之大,到达巅峰又能持续多久

  我曾经有过10年的纸媒从业经历。那时的纸媒记者还是百姓眼中的无冕之王,一篇特稿的稿费高达几千元,这是很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收入。社会地位高、收入高、“有话语权”,如果脑子够灵光,有点商业头脑,还能拿到不菲的广告提成,也因此,纸媒对年青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在报社工作的10年,我亲眼见证了它的起步和腾飞。最辉煌的时候,我所在的纸媒曾经连续多年蝉联当地纸媒市场NO.1的地位。

  身处在业绩如此牛逼的报社里,怎么也不会相信它有停刊的一天。但巅峰时刻没有持续太久,下滑就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2013年后,报社广告经营情况持续下滑,报社高层频繁易人。在经营业务萎缩的同时,报社人文环境也急骤恶化,这样的大环境怎么可能给予个体成长的平台?于是我决定离开。

  我离开时,报社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当时单纯地认为,报社只不过辉煌不在而已。但是,仅仅四年后,报社就已经到了发工资需要“集体上访”的程度。

  讲到这里真有些悲凉。我是由这家报社一手裁培,从一个青涩的小兵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新闻熟手。至今我都难以相信,它这这样悲壮地倒下了。事实再一次证明,在趋势来临时,如果你不能及时转舵,未来将会摔得很惨。

  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世界是如此多变,如果再抱着原有的思维,希望找一家稳定的单位,安安稳稳做到退休,恐怕未来带给你的只有失望。

  05

  跑道外看起来的稳定,其实最危险

  从天而降的危机来临时,多数人的反应是难以适应。这很正常,舒适区呆久了的人,抗风雨的能力自然下降了。但环境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改变。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根本无从所知。与其祈祷风调雨顺,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少名人在谈及自己的成绩时,都会调侃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说得虽有些“套路”,但确确实实是句大实话。因为很多人取得的成就,都是时代所赐,而这些人成功的根本不完全在于努力,而在于有眼光先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趋势。

  有个朋友创业多年后,提起当年在体制内的心理状态时说:感觉世界由一圈圈巨大的跑道组成。大家都行色匆匆地奔跑在跑道上,有人汗流浃背,擦一把汗又上路;有人神色迷芒,但步伐坚定;有人咬牙挺过了一个又一个路口……

  而当时的他就像一个跑道外的看客,不知道对方从哪里来,又将去往哪里?前方是鲜花和美景,还是一片泥泞的荒芜,他无法想像又充满期待。他胆小而无助,就像一个离不开妈妈怀抱的孩子,因为害怕危险,不敢乱跑……

  “其实,站在跑道外面看着别人跑,内心是焦虑的。只有自己真正跑起来才发现,跑道外看起来的稳定,其实最危险。”多年后,他这样评价当初的选择。

  在这个时代,跳出原有的框架,像一个速跑选手一样,时刻奔跑在跑道上,也许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2019精选职场励志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