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精选7篇职场励志文章

精选7篇职场励志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精选7篇职场励志文章

  遇到挫折,要有勇往直前的信念,马上行动,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会成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7篇职场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接受现实才能迎来人生的改变

  总有这样的人,小时候摔倒怨地,上学没考好怨题难,没考上好学校怨没遇到好老师,工作没拿高薪怨领导,自己不能出人头地怨父母没出息.....他们世界自己总是对的,一切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不肯接受破败的现实,寻找借口掩饰自己的无能。

  大学毕业等于失业,这是每个大学生要面临的现实,有的人在求职市场上浑浑噩噩,找个工作随便干干;有的人选择重新学习技能适应社会,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命运。毕业10之后,大家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开。

  不肯接受现实,不愿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就会被社会无情抛弃。

  公司来了一名大学没毕业的实习生,成天跟着领导一起迟到早退,就这样坚持没几天就不感兴趣了。消息灵通人士说他是公司总头的儿子,来分部暑假体验来了。我作为实习生只是听听,并未入心,和我一同实习的一个男人被这种事情刺激了,连着几天在食堂吃饭时抱怨:“凭什么他迟到早退,我们迟到早退就扣钱?!这不公平!古代还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知道是领导亲戚,人人都巴结他,什么风气,这样的公司还有什么发展前途。哼,早晚完蛋!”他的话太难听,影射很多人,都没人搭理他。

  一天几个部门领导在一起吃中饭,他又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他们部门负责人站起来说“你去你爸的公司实习,你也可以跟你爸一起来,一起走。可惜你没在你爸的公司实习!!!拿着公司的钱,吃着公司的饭,公司怎么对不起你了?!不想呆下午辞职去!”

  北京有句老话说“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变的”很难听,大概的意思是没有自知之明的,攀比自己达不到的事情。在这个大家什么都比的环境下,很容易造成这种攀比。

  别抱怨人生来不公平,你不必羡慕他人,抱怨自己命运不济,若是有心气,就从自身做起,立足城市,让你的后代一代比一代强,纵观历史,有成就的人物其父母并不出色,或只是社会中层,但传承的是一种家族精神。例如曾国藩,有兴趣自己去读吧。你可以做那个家族精神的创始人。

  在公司我们一起来的实习生,还有几个女生,有两个女孩无论穿戴、吃的、用的,都比我们好。有个姑娘一直跟她们学,后来发行的大姐就劝她说“人家用什么,你就用什么。人家钱不够,张张嘴家里就给打几万先花着。你父母攒一年的钱,攒不够人家一个包的钱。别学这个,攒点儿钱,找个好人家嫁了。”

  我们以为我们跟别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惜不是。我们以为人生是场比赛,可惜不是。我们以为什么都是公平的,可惜不是。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学会区分这两者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智慧。

  心里要有个准谱,人家在QQ群里闲聊,人家有清闲工作,每天就忙3小时,月薪上万。人家休学辞职去旅行,人家每月有杂志约稿吃喝不愁。人家炒股,父母赞助好几万赔光接着给。人家有的你不一定一起感悟人生有,把你有的东西经营好了,有了人家有的东西,再跟别人学。

  别盯着别人,看你自己,别人有什么都是别人的,只有你有了,那才是你自己的。

  与其有羡慕别人是富二代的时间,不如自己想想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

  与其觉得别人的成功是偶然的,不如试试是不是真的是偶然的成功。

  与其压抑自己混日子,不如试试自己能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忘了谁说的:一定要迈出第一步,不要站着不动。你看不到方向的时候,就低头做事。如果你停止不前,等你找到方向,你会发现你已经跟不上了,你还得重新找方向。

  为了改变不了的不公平抱怨、想不开。攀比那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东西,那你只能跟人家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让自己陷入困境。

  魔云兽说“攀比如果能带来奋进的动力,那很好。但大部分时候,它带来的只是财务透支、强烈的不平衡感以及无力的抱怨,并极有可能把生活拖向深渊而举步维艰。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遇的机会,所有的能力都不尽相同,不可同日而语。”环境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变的公平,如果我们暂时无法改变社会,至少我们每个人可从改变自己开始。

  敢于承认自己,比如你没钱就是没钱,丑就是丑,成绩差就是差。但是,不要怪别人比你有钱,不要嫉妒别人比你长得好看,不要恨别人不努力成绩也比你好。

  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嫉妒别人有自己没有,而自己又挣不来才痛苦。努力拼搏是为了填补自己的不足,不然你只能活在嫉妒和怨恨别人之中,因为你怎么做,总有人比你好。

  有一天自然微笑面对你与人的差距,心中坦然,你一定过得比别人好。

  励志文章2:年级轻轻就不能对自己狠点

  大学毕业后的10年真正拉开了人生距离,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差不多我们人到中年三十多的时候,差距的造成完全因为自己。

  那个毕业后嫁了好老公天天不上班的好学生,已经聊天都聊不下去了

  那个毕业后天天熬夜加班学习练了一身本领进入创业公司的,现在已经有了期权和股份

  那个毕业后一直跳槽惶惶不可终日的,现在也只有温饱的薪水和不可琢磨的未来

  年轻时候可能还有人会在意你的爹妈家庭和背景,讨论下你家这么好干嘛还要来上班的话题。等30多岁的时候,大家只在意你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职务,至于你爸你妈和你家,都不重要。十年,弹指一挥间,从聊买包买鞋买衣服,陡然间变成了房子车子和孩子,期权保险与股票。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生长于二代的圈子里,因此其实我们的竞争挺公平的。

  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到来的那一天,你发现以前你看不起的那些人活得比你幸福又富裕,才是真正的扎了心。

  年轻的时候,一直向往着安逸,人还未老,心先老了。你随波逐流,近墨者黑、不思上进,分钱没有、死爱面子!因为你畏惧你的父母、你听信你亲戚、你没有主张、你不敢一个人做决定。你观念传统、只想结婚生子,然后生老病死、走你父母一模一样的路。因为你天生脆弱、脑筋迟钝只想做按班就部的工作。

  因为你想做无本的生意,你想坐在家里等天上掉陷饼!因为你抱怨没有机遇、机遇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你又抓不住,因为你不会抓!

  因为你的贫穷,所以你自卑!你退缩了、你什么都不敢做!你没有特别技能,你只有使蛮力!你和你父母一样,恶性循环!所以,你永远一辈子碌碌无为,很多人想把握机会、但要做一件事情时,往往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让自己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在后悔哀叹中,不断浪费时间,虚度时光。

  有多少年轻的灵魂先离身体而去?你还年轻,咋就不能对自己狠点?

  这些借口真的别说了。如:

  1、我没有口才——错:没有人天生就很会说话,台上的演讲大师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出口成章,那是他们背后演练了无数次的结果!你骂人的时候很擅长,抱怨的时候也很擅长,但这种口才是没有价值的口才,看别人争论的时候、自己满嘴评头论足、却不知反省自己,倘若你付出努力练习,你今天是否还说自己没口才?

  2、我没有钱——错: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赚钱的脑袋。工作几年了没有钱么?有,但是花掉了。花在没有投资回报的事情上面。花在吃喝玩乐上或存放贬值了,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钱就这样入不敷出。每月当月光族、周而复始、没有远虑、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

  3、我没有能力——错:不给自己机会去锻炼,又有谁一出生就有能力?一毕业就是社会精英?一创业就马上成功?当别人很努力的学习、很努力的积累、努力找方法,而你每天就只做了很少一点就觉得乏味。学了一些就觉得没意思、看了几页书就不想看、跟自己也跟别人说没兴趣学。然后大半辈子过去一事无成,整天抱怨上天不给机会。能力是努力修来的、不努力想有能力,天才都会成蠢材。但努力,再笨的人也能成精英。

  4、我没有时间——错:时间很多、但浪费的也很多!别人很充实、你在看电视,别人在努力学习时、你在玩游戏消遣虚度。总之一起感悟人生时间就是觉得很多余、你过得越来越无聊。别人赚钱了羡慕别人、但不去学别人好好把握时间创造价值,整天不学无术。

  5、我没有心情——错:心情好的时候去游玩、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家喝闷酒,心情好的时候去逛街、心情不好的时候玩游戏,心情好的时候去享受、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睡大觉。好坏心情都一样,反正就是不做正事。

  6、我没有兴趣——错:兴趣是什么?吃喝玩乐谁都有兴趣,没有成就哪来的尽兴!没钱拿什么享受生活!你的兴趣是什么?是出去旅游回来月光族、出去K歌回头钱包空空、出去大量购物回来惨兮兮....打工有没有兴趣?挤公交车有没有兴趣?上班签到下班打卡有没有兴趣?家里急需要一大笔钱拿不出来有没有兴趣?借了钱没钱还有没有兴趣?卖老鼠药的人对老鼠药有兴趣.....?

  7、我考虑考虑——错:考虑做吧有可能就成了、不做吧好不甘心!一想整天上班也没有个头、还是明天开始做吧!又一想还是算了、这钱挣的也不容易!不不、决定了不能放弃机会!哎呀、天都黑了,明天再说吧!然后第二天又因为以上12345点、因为左思右想、继续循环、最终不能决定。犹犹豫豫、耽误了很多时间、还是一无所获。

  有句话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一生中不是没有机遇,而是没有争取与把握!借口太多,理由太多....!争取之人必竭力争取、一分钱都没有也千方百计想办法!不争取之人给一百万也动不起来、发财不了、还有可能一败涂地。这就是行动力的欠缺!喜欢犹豫不决、喜欢拖延、喜欢一辈子平庸。在你穷的时候,要少在家里,多在外面。在你富有的时候,要多在家里,少在外面。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穷得时候,钱要花给别人,富的时候,钱要花给自己。很多人,都做颠倒了。

  穷得时候,不要计较,对别人要好。富的时候,要学会让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对自己更好。

  穷要把自己贡献出去,尽量让别人利用。富,要把自己收藏好,小心别让别人随便利用。这些奇妙的生活方式,是很少人能够明白的。

  穷的时候,花钱给别人看。富的时候,花钱给自己享受。

  穷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富的时候,就不要摆阔了。生命已经恢复了简单,已经回到了宁静。年轻不是过错,贫穷无需害怕。懂得培养自己,懂得什么是贵重物品,懂得该投资什么,懂得该在哪里节约,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少在外面吃饭,要吃就请客,要请,就请比自己更有梦想的、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

  一旦生活需要的钱已经够了,最大的花费,就是用你的收入,完成你的梦想,去放开你的翅膀大胆地做梦,去让生命经历不一样的旅程。

  同学,就算你三十四十想改变自己,还不晚呢。动起来,为自己做点什么吧。

  励志文章3:你只知不要做什么,可知最想要的是什么

  现代人感觉最多的是迷茫,一次面试过程中,遇到一个刚结束产假的女人,各方便条件还好。我觉得进一步考察她是否能胜任,便问:“能接受出差吗?”其实工作公差机会很小,也不一定非要去,只是考察一下她的底线,愿意为工作付出什么代价。她呆住了,大概有半分钟时间,她说:“如果必须我出差的话,那这份工作,不适合我。”

  “讲一下你的理由”

  “孩子还小,我找工作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若是加班太多,出差太勤,恐怕不行。”

  我微笑一下,正色说:“公司不是养老院,好的待遇给的是更加努力的人,愿意付出的人。那么,你说说,你最想做的吧,或者你为工作能付出什么代价?”

  她一听我的话,沉思了一会:“工作内的事情我都可以,只是不能加班太多,我有孩子”她看了我一眼,心里斗争一定很厉害,“我知道公司不是养老院,我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工作,至于怎么做,以后工作中我一定能学会。孩子是我的底线,真的,不能因为工作耽误孩子.....”后来越说声音越小。我告诉她回家等通知,她一定会是一个好妈妈,但这份需要很高创新能力的工作真的不适合求安稳的她。也许曾经年轻的她,轻松胜任,可现在她一身重负前行,自己都不知道目标在哪。这也是很多人的状态。

  每次我问那些刚毕业大学生,工作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她们都说得很朦胧,很笼统,迷茫藏在眼睛里。

  当你打算从一个安稳熟悉的环境换回到快轨,也愿意付出代价,你给这个代价划出了什么样的底线?

  你心里明白自己不想做什么,那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如果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了,那么你就可以穿上战袍出征了。未来的艰险也挡不住你的渴望。

  如果你不想委身现状,想走出迷茫,却没有头绪,那么看看下面的分析,或许对你有用。

  现状的日子再舒适安稳也不能一直持续下去,终究有一日,你要回答一个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战胜迷茫的关键。在你放弃那么多的事情,拒绝那么多提议的时候,你必须认真地思考“我要什么”。可是,很多人仍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拒绝上,而忘记审视自身,问问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自己又应该坚守什么样的信念。

  千万别觉得:反正世界都没什么不同,干脆不要做新的选择。陷入“什么都行”的状态,变成活着的行尸走肉。导致的结果是,其他人都在不断地在尝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然而,你仍然在夹缝里痛苦的生活着。

  要知道,你分不出对错不代表没有对错,你看不出区别不代表没有区别。

  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的人,肯定是见过一些东西的人。

  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汽车,真的很难会说“我想要辆汽车”,尽管它非常适合你;你从来没有吃过炸甜甜圈或冰激凌,所以,你肚子饿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想到要吃这种东西。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困境,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东西和到底能看多远,又深受出身、教育背景、社交圈等环境因素的限制。

  看世界不只是出门旅行,而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感受好的环境,去结识那些追求知识的前辈共同学习和工作。当你抱着敏锐的心去学习,去感受生活和社会,你自然会明白,人生其实有很多的可能性。你不一定要坐在办公室里写PPT,你可以读书、跳槽、创业、投身公益事业;作为学生,除了追求新知、看看美剧,你还可以学小语种、实习、研究自己喜欢的客厅,寻找有意思的社团。

  我们得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去看看、去听听、去试试,直到找到下一步的路径。

  路径又分成两个点,第一个是遥远的,诸如“我要成功”“我要有很多钱”第二个是近期的,诸如“我要练成A4腰”“我要嫁给富二代”之类.....

  别怕迷茫,你内心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这是好事。撇开了没必要的干扰因素。迷茫带来的刺痛,提醒着被我们遗忘的梦想,也提醒着我们对于现状并不满意……对比起对于生活一片麻木和再无期待,能够迷茫已经算得上是一件好事情。

  最怕的不是痛苦,而是再也感觉不到痛。

  每日我们都站在各种选择的十字路口。曾经有人说,每日最艰难的选择是“吃什么”,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回答出自己不想吃什么,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想要吃什么。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光说“我不要”是不够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不妨多反思,找到自己想走什么样的路,得到什么样的东西。别觉得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是金子?

  励志文章4:家人无需负担你的理想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他做了很多被艺术家们瞧不起的事情。比如去给那些想上艺术学院的孩子做家教,教素描,甚至和他弟弟开过一个包子铺,卖包子。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没有放弃艺术上的探索。现在,他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

  最近一次我们喝酒的时候,他跟我说,他一直就热爱艺术,之所以那时候愿意做很多艺术家不屑于做的事情,是因为他想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这个理想,而不是因为自己有理想,就成为别人的负担。他说,今天他才证明,他可以靠艺术养活自己,包括家庭。而这些年,很多当年和他一起的艺术家,还在长年累月地谈理想,甚至因为理想实现不了,而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

  还有一位朋友,是我的校友,因为一个挫折,在监狱里呆了10年,他的同学朋友,很多都已经发了财,至少也是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而他从监狱里出来,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摆地摊卖服装,然后他一边读书,一边重新规划自己下面的路。这个朋友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才真正是了不起的。

  我也有过人生特别灰暗的时刻,不知道前面有没有路,甚至眼前愁孩子的奶粉钱从哪里出。我做过的最坏打算是,如果在中国,我靠当一个知识分子不能养活自己和家庭的话,我就去当导游或者当翻译,那是我自信可以做得好的工作。如果那些都不行,我哪怕去卖红薯,也一定要让自己和家庭免于匮乏。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没有大不了回家卖红薯的底气,也许我不会坚持到今天。

  现在时常有一些年轻、有志于公共事业的大学生问我对他们人生的建议,他们常常有非常宏伟动人的理想。但我会问他们几方面问题。

  第一,你的家庭经济条件怎么样?有父母或者兄弟姐妹需要供养么?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父母很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你先要努力找一份赚钱的工作,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帮助自己年迈的父母享受晚年,或者支持需要学费的兄弟姐妹。这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就是在做公益。

  第二,你谈恋爱了么?准备结婚要孩子么?如果你有这样的打算,要考虑好,或者至少你和你的对象要有一个人,哪怕去开餐馆,开出租车,也要承担起为家庭赚钱的责任。和理想相比,这些都是非常俗的事情。

  有一些大学生觉得我好像在给他们泼凉水。他们看了很多外国人的故事之后就说,大学毕业就去非洲帮助那里的灾民或者保护野生动物。这样的事业多么令人激动啊!

  但是说一句恶俗的话,那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不是一个有着良好社会福利体系的国家,不像欧洲人,他们可以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好了,不用担心父母老了无人供养,不用担心家庭成员得了病得不到医治,不用担心孩子将来上不起学。

  而在中国,这些都需要你考虑。生存的压力和竞争几乎是残酷的,如果你要投身的事业不是有很好的赚钱前景,你就不得不做好“你以为你做好了,但其实还不够”的思想准备。未来家里的开销怎么办,买不起房子怎么办?老人生病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除非你干脆出国去,否则这些都是坚守在这个国家的人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我确实也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有很强的文艺青年气质,义无反顾地投身公益或者文化事业,而且是两口子,最后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要长辈接济,父母虽然嘴上不说,但也有很大的压力。我虽然很敬佩这样的朋友,但那是人生选择的一种,作为我的观念而言,我并不向大家推荐这种选择。

  如果你相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不能忘记,你对你的家庭和你爱的人,包括对你自己,都负有责任。

  如果你愿意献身一项事业,用不着让所有人都知道,特别是不要让你亲近的人感到,如果他们没有支持你,就会有负罪感。

  励志文章5:即使日子再苦,也不要一身邋遢一脸悲苦示人

  一个老板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妻离子散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他对人生失望透顶,甚至想到自杀。临死前他有一丝不甘,找到了罗伯特·菲力浦,罗伯特·菲力浦是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流浪者说:“我决定跳到密西根湖,了此残生。我已经看破一切,认为一切已经绝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内)已经抛弃了我。”

  在他说话的时候,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流浪者,发现他茫然的眼神、沮丧的皱纹、十来天未刮的胡须以及紧张的神态,完全的向罗伯特显示,他几乎无可救药了。但罗伯特不忍心对他这样说。因此,请他坐下来,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听完流浪汉的故事,罗伯特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协助你东山再起。”

  罗伯特拉引导流浪汉他来到心理试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块窗帘布之前。罗伯特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镜子里立刻呈现出流浪汉的形象。罗伯特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当作你从前并未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密西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流浪汉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而他不再是一个流浪汉形象,他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他说,他感谢罗伯特先生,让他找回了自己,便很快找到了工作。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摘自《认识你自己》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教育家张伯苓常讲:“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他还编了句顺口溜:“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

  他为南开中学的题词为: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洁;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张伯苓特别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这句话对身于逆境,消沉颓废的人无异于当头棒喝。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势必要经历许多的坎坷与磨难,即使日子再苦,命运再舛,也不必以悲苦之色示人。我们何不换以清新、明朗的形象,反倒更让人信任,更得到成长的机会。

  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干净、整洁、甚至是精致,这是你做人的基本与尊严,不分男女。

  人最初的自信来源于外表。每天抽点时间,静下心来照照镜子,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置办一身合适自己的衣服,把自己打点的干净利落,头发整齐。你觉得自己从头到脚都让自己满意了,那么底气就足了,自信就来了。

  当你舒展开紧缩的眉头,你的好运就随之而来。

  倒霉也不显,强装笑脸才心底给力。这是坚韧的人生,用平常话说,就是不凑合。人生怕凑合,一凑合,标准低了,心气没了,颓废潦倒了,便霉运迭至。跨越攀高,几个跟头摔下来,凑合吧,一下就蔫了精神,弃了目标。凑合原则失底线、凑合人情掺假意、凑合人性打折扣。一味凑合下去,“迷迷瞪瞪上山,稀里糊涂过河”,凑合就成了窝囊、消沉、颓废的代名词。

  每个早上的穿衣都不凑合,将自己打理干净再出门,一身好行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认真对待自己,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

  励志文章6:常感心力交瘁,因为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

  为什么同在一家公司,一些人干什么都积极带劲,可另一些却倦怠消极,疲惫不堪?面对同样一个学习任务或工作项目,有的人信心十足,能够持续前进,有的却觉得心力交瘁,无法掌控?或者,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状态,有时动力无穷,有时疲软不堪,走走停停,终究没有什么成绩。工作没劲,学习无力,究竟是什么在背后影响着你?让你日渐麻木,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最后选择了放弃。

  在《全新思维》一书中,纽约时报、白宫撰稿人丹尼尔提到了未来所需的六种能力,其中的一种叫做意义感。调查表明,58%的美国人都说他们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而且很多德国人、英国人也是如此。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的驱动,中国人眼界被打开,集体奔向小康生活,心中的意义感也开始萌发,而且这样的意义感也逐渐变的多元化。

  30-70年代出生的人们,中国社会处于极度动荡中,吃不饱不说,人身安全都存在问题,那样的时代除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大部分人都挣扎在温饱、安全线上,还不会太多地想到人生的意义感。

  可80、90、00年代出生的人,跟随着新世纪的步伐,物质生活、安全环境等都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的祖辈、父辈想着:如何能够持续性地吃饱,穿暖,获得安全感。

  而他们却在想:每天吃什么,什么好吃?穿什么好看?有什么好玩?

  他们的祖辈、父辈想着:要抓住能学习的机会,找个稳定的工作,能吃饱穿暖,安稳着过一生。

  可他们却在想:我喜欢这个工作吗?有趣轻松离家近吗?能支撑自己吃喝玩乐的生活吗?

  乍一看,新生一代的工作者、学习者有点贪图享乐,空谈理想,可这些都是意义感的萌芽。从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来看,他们的工作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和安全,而是要获得尊重和成就感,甚至追求自我实现。

  而这样的意义感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多元化的:有的人的工作意义是有趣、好玩;有的人能够帮助他人就很有成就;有的人想赚钱,享受更好的生活;有的人想通过工作,来获得社会认可……

  学习的动机也是各式各样:提升自己,升学考证,充实自己……

  总之,如今我们的工作动机、学习动力,个体之间可能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也可能拥有多个动机。

  这么多的动机,但是可以用两个维度,划分成四类:

  动机

  内在持续性的动机:是关于你感兴趣,而且是长期稳定感兴趣的事,比如你从小爱读书(不是被逼的)、大学四年都爱打游戏、一直喜欢与人相处交流等,都有内在持续性的特点。

  外在持续性动机:多为重要他人、社会环境给你的动力。比如你从小很尊敬你的父亲,而你的父亲希望你成为怎样的人,就会给你带来影响,而且这是持续性的。还有你的老师、重要朋友对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外在的持续动机

  内在非持续动机:往往是那些你一时兴起的想法。比如你看到你的朋友英语口语很棒,高端大气上档次,自己也想试试,可没学两天,就没啥动力了。

  外在非持续动机:一般的人和事对自己的暂时动力。比如一个不太重要的人跟你讲:“我觉得你长得有点丑。”于是你心头一颤,有了整容的念头,结果冷静了几秒发现,这个说你丑的人比你更丑,于是照了照镜子,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整容了。

  这四类动机,内在持续性的动机是最接近一个人的意义感的,能带给你持续性的动力甚至是喜悦和自我实现。

  内在的非持续动机可能会带给你一点快乐感,但还谈不上有意义。而外在持续动机会影响你、甚至改变你,但却不一定能转化为真正的你自己的意义,除非你的意义就是要让自己的家人朋友开心,自己怎么样都可以。可如果你此时做的事情,只是因为无关紧要的外界眼光,而非自己真的想要的,那么你自然会心力交瘁。

  若是能直接用内在的持续动力支撑自己的前进,无论从心理还是行动上来看,都会更加轻松且持久。

  现在,我们总说自己做事拖延。可却没想过问题出在哪里?小时候,当我们可以打游戏机的时候,我们会拖延吗?不会。因为这是我们心中极度渴望做的事情。打游戏机打到一半,我们会主动放弃吗?更不会,我们根本停不下来,全身心都扑在了上面。

  如果我们能在工作中找回小时候打游戏机的动力和激情,那我想你会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做事,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那么如何去找到能让自己产生意义感的事情或工作?

  把握上面说的两个维度:是否是内在的渴望,是否是持续存在的。可以回想自己以往一路走过来,所做的事情,哪些能符合这个标准,哪些有可能达到这个标准。

  同时,也要检视我们现在手头的事情是处于哪个维度,哪些事还有发展的机会,哪些事注定会消磨光我们所有的意志。

  每个人应该找准自己的意义点,找到那件让你怦然心动、百折不挠的事儿,也不枉人生一场。

  励志文章7:别当自己没长大,没谁有包容你的必要

  我有一位交情还不错的小朋友颖颖,其实我们年龄差不多三五岁,但她耿直。真性情,涉世不深的样子,而我就是被她这种性情所吸引,才和她走得近些。在一起玩耍时,她跟我抱怨,说自己总是遇不到包容、善良的好人,自己身边多是一些苛刻、善指责的人。

  同一个办公室的女同事经常挑剔她表格做得不好,影响搭档的工作效率。别人迟到,领导只是象征性地批评下。而她偶尔迟到一次,领导就那么严厉,还让她交罚款。最近,就连一直口口声声说会爱她一辈子的男朋友也似乎开始有些嫌弃地让她去减肥,还教育她说管不住自己的嘴的胖子都是颓废的人。

  颖颖沮丧地说,自己看到的这个世界糟透了,身边的人可以包容别人,却独独容不下自己的那些小缺点。

  在她跟我抱怨之余,我决定点拨几句,帮她走出这种误区,我问了她几个问题。是不是女同事的表格做得很棒?是不是领导包容的那个迟到的人经常加班,而她总是按时打卡下班?是不是比起刚认识男朋友那会儿,她越来越胖了?

  颖颖都一一老实地承认了。由此,我想起了几年前认识的一家大型上市企业的品类总监。

  那位品类总监是一位女性。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三十多岁。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品类总监,她却只是高中毕业,没什么学历。年纪不算大,在职场位居要职,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这并不多见。

  后来接触的多了,也听说了她的一些故事。她高中一毕业就去一家百货商场站专柜,做销售。上班第一天,她的主管对她说,如果她没有戴眼镜,那就更好了,整体气质就会提升一个档次,也会给顾客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

  于是,她决定摘掉框架眼镜,戴隐形眼镜。但是,她的眼睛一戴隐形眼镜就会发炎、红肿。医生建议她还是戴框架眼镜比较保险。然而,只要她认准的事情,她就一定要做到。哪怕是眼睛红肿、流水,她也坚持佩戴。有时因为红肿太厉害,怕吓到顾客,她就上班戴框架眼镜,下班回去换上隐形眼镜,让自己继续适应。

  建议她摘掉框架眼镜的主管看到她这么较真,又这么辛苦,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劝她说,其实戴框架眼镜也没什么不好,显得知性,现在很多人都把眼镜当成佩饰呢。她听了只是笑笑,继续坚持适应隐形眼镜。几个月下来,她终于适应了,成功摘掉了框架眼镜。直到现在,她一直都戴隐形眼镜。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的工作中处处都体现着对自己的这股狠劲。只要是她看来不完美的,她就会想办法去提升。所以,在公司的晋升评定中,她的不可替代的杰出表现总是能战胜晋升标准里面的那些硬性条件,譬如学历。因此,表面看起来,她的职业生涯一路绿灯,让很多觉得她有不可改变的"硬伤"的人都觉得生活对她未免太过包容了。

  不仅工作上,她收获了更多善意。她的家庭也很美满,没有所谓的女强人就会有的支离破碎的家庭。她婆婆像疼女儿一样疼爱她,她老公对她一直保持最初恋爱时的温度。一起感悟人生这是因为,她在生活中对自己也是足够的狠,不纵容自己对亲情、对爱情的松懈。

  所以,不是这个社会对我们太挑剔,而是我们太懂得心疼自己,不舍得自己受一点点苦。我们怕自己累到,拒绝加班,明明有工作堆积在那里。

  我们每天一下班就会沉浸在各种娱乐方式里面,美其名曰犒劳自己一天的辛勤劳作。然而,当遭到这个世界白眼的时候,我们又不太懂得反省,反而把抱怨当反击,怪世界太无情。

  看到新闻报道里面,有人猝死,有人过劳死,我们就开始大呼小叫地说,人生苦短,人活着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太辛苦。

  可是,要追的剧,我们还是一部不落下,哪怕通宵熬夜也一定要追完。要参加的聚会,我们一场都不错过,哪怕深夜里吆五喝六,喝得酩酊大醉。若对堕落包容和给予善意,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有眼无珠"。

  我们在该心疼自己的地方太用力,在该对自己狠一点的地方却又太心软。况且,很多时候,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对自己的狠,真的不值一提。也只不过是把大把刷朋友圈、看泡沫剧的时间稍做减少,用来自我充实而已。

  一个人这一生要吃的苦,大抵是平衡的。年轻时过于安逸,年纪渐长就只剩下"少壮不努力"的悔恨。在自己这里过于舒适,在别人那里难免会受些鄙弃。反而言之,你若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有自己的底气,别人又怎么能够对你严厉苛责?

  当然,有时,并不是对自己狠的人,就一定收获了多于常人的善意。

  更多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点从别人的认可转移到了对自己的提升。他们的眼里更多的是自己的不完美和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别人的褒扬、包容,所以他们感受不到来自别人的"不善",却反而更容易体验到别人所给予的善意。无所期待的收获,总会给人更多的温暖体验。

  正如《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那样,一心沉浸在自己想画画这件事上,狠心抛弃其他所有对他来说是"累赘"的身外之物。当身边的人认为他的行为不可理喻,进而对他冷嘲热讽时,他从来感觉不到任何的恶意。因为,他的心里只有要画画这件事。

  同样道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得过于安逸和轻松的人,大抵是比较脆弱、不堪一击的,别人没给予自己所要求的那个温度,就会感到是一种伤害。

  所以,当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对自己的苛责时,你是不是已经跟不上身边人前进的步伐,被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或者,是时候把注意力真正转移到自己身上了,淡化来自别人的不良体验。

4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