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励自己的励志的故事分享
推荐文章
关于激励自己的励志的故事分享
在所有不被看好,无人尝试的错误的选择的背后,会有不曾见到的可能,不曾设计的未知。未知让人恐惧,引人好奇,也因此证明你的勇气,成就你的自信。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关于激励自己的励志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改变人生的方向
1982年,尼克·胡哲出生在墨尔本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电脑程序员,同时也是一名会计,母亲是一名护士。尼克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但是,他的出生并未给父母带来喜悦。他患上了医学上罕见的“海豹肢症”:没有双臂和双腿,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指头的“小脚”。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父亲吓了一跳;母亲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直到尼克4个月大时才敢抱他。悲伤过后,父母接受了这个孩子,并把所有的爱倾注在他的身上。
他们像所有父母那样悉心地培养尼克,希望他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学习。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用两个脚指头打字。到了入学年龄,他们把尼克送到当地一所小学读书。尼克行动得靠电动轮椅,还有护理人员的照顾。母亲还发明了一个特殊的塑料装置,可以帮助他拿起笔。
没有父母陪在身边,尼克难免遭到同学们的欺负。他悲哀地发现,这个世界都是为有手有脚的人设计的。有一天,他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没有成功。
这期间,父母始终耐心地呵护他,鼓励他,他也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度过了自卑而又敏感的童年后,尼克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未来在何方?
13岁那年,尼克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完成了一系列的目标。他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选择的方式是演讲。他对父母说:“演讲既可以环游世界,又能给人金钱买不到的希望,这是多么好的工作啊!”父母听后,觉得儿子有些疯狂。他们问道:“你准备给别人讲些什么?有谁愿意听你演讲?你怎么去那些地方?”这些现实的问题,尼克想都没想过。“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想当一位演说家。”
和多数人一样,尼克的梦想之旅并不顺利。他每天给别人打电话,四处联系演讲,屡次碰壁。在接连被拒绝了52次之后,他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登台的机会。他紧张得额头冒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却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只要能成功,就值得再做一次,值得再失败一次。”他总是用这句话鼓励自己。每到一处,尼克以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不要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有一次,他去一所学校演讲,当演讲结束时,一个17岁的男孩哭着告诉他:“你错了!你说一切都有可能,但是我的梦想永远不能实现。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不过,我的身体很难通过录用体检……”尼克说:“你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两年后,当他再来到那所学校时,那个男孩长高了。他欣喜地告诉尼克:“自从上次和你交流后,我就拿起了心爱的吉他,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乐队,都快出专辑了。谢谢你,是你改变了我的一生!”他的话,同样鼓舞了尼克继续前进,并让他认清了生命的价值。
随着梦想的实现,尼克变得更加自信,曾经令他自卑的身体也变得可爱起来。经过长期训练,他的“左脚”成了他的好帮手,不仅帮他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踢球、打字、滑板、冲浪。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尼克的“足迹”遍布全球34个国家,举办演讲1500余场,并获得“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称号。演讲之余,尼克还演电影、唱歌、写书,鼓舞了无数人。
励志故事2:成功不怕晚十年
1981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颁给了《笨蛋联盟》的作者约翰·肯尼迪·图尔。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前来祝贺,图尔的母亲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向人们讲述了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那是12年前,图尔耗尽心血写成了首部长篇小说《笨蛋联盟》。他对作品非常满意,可在出版商那里,却屡屡被拒绝。图尔失望至极,最终在一个雨夜用子弹结束了自己32岁的生命。他留下遗言:“我对作品和人生都彻底绝望了。像我这样再没希望的人,唯有用死来摆脱。”
得知儿子的噩耗,母亲悲痛欲绝。可想到儿子生前的心愿未了,她很快擦干眼泪,带上书稿又一次次敲响了出版社的大门。同样遭到拒绝和嘲讽后,她又把书稿寄给了多位文学界的大家。终于,在图尔去世十年后,他的作品引起了著名小说家沃西·珀西的关注,并把它推荐给一家出版社。结果,书一上市,就受到读者追捧,最终赢得了美国文学界的大奖。
讲完往事,年迈的母亲感叹:“得奖本该是好事,可惜图尔再也看不到了。人生难免遭遇失败,但只要理想和信念还在,成功就不怕晚十年。”人的一生,只要不选择逃避、绝望,失败就有逆转的机会。
励志故事3:勇于给自己喝倒彩
偶尔的一次失败,对强者是一种激励,对弱者却是一种打击。经历过连续的失败,却永远保持乐观的乔治·费多,无疑是强者中的强者。
乔治·费多,年轻的时候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剧作家,他开始的作品总是得不到剧团的赏识,就连一些不知名的小剧场也不愿意排演他的剧本。面对一次次的失利,乔治·费多始终保持着微笑,拿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继续寻找下一个合作剧团。
令乔治·费多兴奋的是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有一家小剧场同意排演他的喜剧。然而,观众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剧作者,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只是低廉的门票才保证了一半以上的上座率。演出开始了,观众们面对糟糕透顶的剧本,毫无表情的演出,不时发出刺耳的聒噪。到演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喝倒彩声此起彼伏,远远盖过了演员的声音。演出结束后,观众叫骂着摇着头不满地散去,空旷的剧场只留下羞愧难当的乔治·费多。垂头丧气的乔治·费多,瘫软在舞台上,几乎丧失了继续创作的信心。
坚强的乔治·费多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继续开始新的创作。
乔治·费多,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滑稽喜剧,作为法国著名的戏剧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热爱,尤其他的代表作《马克西姆家的姑娘》,更是在整个法国引起了强烈轰动。《马克西姆家的姑娘》的上演,引发了滑稽喜剧的热潮。然而,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喜剧,试演的时候也曾遭遇了巨大的失败。
《马克西姆家的姑娘》的首场演出是在一个很小的剧院里,和乔治·费多以前的很多剧本一样,观众并不认可,观众席里嘘声一片,甚至不时传来一些叫骂声。乔治·费多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慨,跑到观众最多、嘘声最高的地方,和观众一起发出强烈的嘘声,偶尔也会随着观众的叫骂骂上几句。朋友目睹了乔治·费多的失态,把他拉到一边说:“乔治,你疯了吗”?乔治·费多拍了拍朋友的手微笑着说:“我没有疯,只有这样我才能最真实地听到别人的辱骂声,只有这样我才能坚定信心搞好创作,只有这样我才能写出更好的剧本。”
勇于给自己喝倒彩,勇于微笑地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才是生活的强者,才能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功。
励志故事4:只有左脚,照样写出生命的精彩
他生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生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无法移动。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脑性麻痹,发音不准,全身上下只有左脚能动。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人来到公园玩。几个小朋友正在比赛画画,他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一个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量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心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他的意思,他用左脚从她那里抓来一支粉笔,试着画呀画,可是他就是画不好。姐姐陪在他身边,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工夫练习,一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只要有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渐渐长大了,一直很勤奋地学习用左脚画画、写字。他的家人坚信他的智力没有障碍,只是无法与人沟通。家人下定决心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里,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脚被他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他也开始学写作。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心。他从一个失败又前进到另一个失败,他的热情不减。他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慢慢地他发现,他又有了极大的热情。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女作《我的左脚》经过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每画一幅画,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脚被磨出了血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一个机会。
他的妈妈通过一位医生的协助,将他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他特别尊敬这位了不起的医生,这位医生后来不仅为他和其他脑性麻痹人士创办了一家医院,而且把他介绍给文坛。几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鼓励他创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岁时,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小说《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兴奋的是,小说一经发表就荣登畅销小说榜第一名,并被改编成电影,由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后来又出版了6本书,另外,他也是一位积极创作的画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听说只有左脚能动、只能发出几个声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和画家,很多人非常惊讶。克利斯帝在日记中写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样,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在风雨中,要勇敢坚定;在黑暗中,要咬紧牙关前行;面对沙漠,心中要充满绿洲。只有像蝉一样,经历苦痛,决不放弃,一定能一飞冲天!轮椅上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每一件事。”
励志故事5:你能阻止风吗
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位高僧,是远近闻名的智者。
这天,一个中年人来请教高僧。中年人苦着脸:“您帮帮我吧!我的孩子最近老是不学好,我说他,他也不听。”
高僧微微颔首,让中年人说说详情。
中年人长叹一口气,“我的孩子今年好不容易考上重点中学。考前为了激励他,我答应他考上了就给他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和电脑。这不,孩子考上了,手机也买到手了。但是麻烦就来了,开学后,老师反映他一有空就捧着手机玩,成绩下降得飞快。为了他的学习,我只好把手机给没收了。”
高僧问:“结果如何?”
“刚开始还有点用,可后来我发现,他会偷我和他妈的手机玩,还会借同学的手机玩……”
高僧微微一笑,似有所悟,他带着中年人来到后山树林,已经是深秋时节,加上前几天刮了好几天的风,地上满是落叶。高僧指了指眼前的树问:“发现了什么吗?”
“松树还是满树绿叶,其他好多树的叶子都掉了大半了。”
“你能阻止风吗?”高僧又问。
“当然不能!”中年人连忙回答。
“用手机和电脑就是一种风,社会之风,凭一个人、两个人是不能阻止风的。能不被风所影响,只有修炼好自身。就像松树在大风中还能傲然挺立。”高僧笑了笑,又说,“走,去那边看看。”
他们来到树林的另一边,这是一片小树,一棵棵在大树的庇佑下生机勃勃。小树边还竖着一排矮栅栏。
“你知道这些小树为什么要点种在大树之间,还在边上竖栅栏吗?”高僧问了一句,不过他没等中年人回答就继续说,“我们不能阻止风,但我们可以改变风。大树和栅栏可以有效影响风的走向,从而让小树能更好地生长。”中年人看着眼前的景象,似有所悟。
“你的孩子偷你的手机玩游戏,说明你手机里装了不少游戏吧?你平时也爱玩吧?接下来,你要做的应该是改变风势……”
回去后,中年人毫不犹豫地删掉了游戏,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还时常陪孩子一起学习、看书,一起玩;带他去外面打篮球、打羽毛球;带他去看电影……
一年后,中年人来感谢高僧,他们又一起去看那些小树。它们没有躲着风,而是在风雨的洗礼下,大树的庇荫下越发茁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