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人励志故事精选5则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顺;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5则名人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励志故事1:把理想推远一点

  比尔·拉福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

  比尔从商的志向来自于父亲,他的父亲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成绩。受父亲影响,比尔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位成功的商人,更何况他的父亲也认为机敏果断、敢于创新的他,非常具有从商天赋,所以一直鼓励他去读经济或商贸类的大学。

  让父亲没想到的是,比尔高中毕业后,却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科中最基础最普通的机械制造专业。比尔的父亲生气地指责他:“你一定是忘记了自己的理想!要知道,你并不想做一名出色的工人,而是要做一位成功的商人,你为什么不读商业贸易反而要来学习机械制造呢?你这不是向理想努力,分明是把理想推得更远了!”

  比尔不赞同父亲的观点,他觉得适当把理想推远一点是正确的。因为工业商品在商贸中占了绝大多数,如果不具备工科知识,就不能准确把握产品的性能、生产制造等各方面的情况,将来很难保证能在经商中占到优势,更何况学习工科不仅能增强工业技能,还能帮助一个人建立严谨求实的思维能力,培养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这些素质都是经商所不能缺少的。

  听了比尔的解释,父亲明白了他的想法,比尔也得以留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读书。在4年的大学时间里,比尔没有拘泥于本专业,他同时还涉猎了化工、建筑、电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毕业后,立志从商的比尔并没有立刻带着这些知识投身商海,而是考入了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的硕士学位。这期间,比尔掌握了大量的经济学知识,明白了决定商业活动正确性的众多因素。

  取得学位后,按理说比尔应该可以向理想进发了,可是他不仅没有立刻下海经商,反而把理想推得更远了。他又花了3年的时间进入私人学校学习法律知识,之后又进入了一所法学院旁听法律课程,同时他还学习了一些关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专业经济学以及企业管理知识。完成这一切后,比尔考进了政府部门。这时,他的父亲终于忍不住了,指责比尔已经彻底忘记了自己理想,并提醒他应该努力让自己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不是去从事政治。

  比尔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经商必须要具备很强的交往能力,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必须深谙处世规则,善于人际交往。这种能力是在任何学校都学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磨炼出来,而磨炼这种能力的最佳去处就是政府部门。比尔在政府部门一干就是5年,他在工作中培养出了深思稳重、沉着冷静的个性。

  5年的政府工作结束后,比尔开始慢慢向商业靠近,他应聘到一家公司开始熟悉商情与商务技巧。因为表现突出,两年后,公司打算出高薪让他担任副总经理,但比尔却辞职了。他意识到是时候正式向自己的理想迈进了,随后,他开办了自己的拉福商贸公司,这时,比尔已经是35岁的中年人了。

  因为比尔的准备工作实在太充分了,在接下来的商务交际中,他几乎能考虑到每个细节,能应对一个合格的商人应该能应对的一切,并且能够嗅到各种商机,避免各种法律纠纷。他之前所学的每一种知识和所做的每一步准备,都在他之后的商业活动中发挥出了不可忽略的作用,让他的生意进展得异常顺利。

  也正因此,在此后25年时间里,比尔的公司从最初20万美元的资产发展成了现在的200亿美元,他也成了美国商业圈的一个神话人物。

  对于比尔的成功,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就曾在一本书中这样评论:“急于求成在很多时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而适当推远理想反而是一种备战人生的最佳方式,比尔所拥有和依赖的,就是这种独特的智慧!”

  励志故事2:“心地善良”的天才

  1879年3月的一天,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里,但很快便被戴上了“天资愚钝”的帽子,家里的女佣称他为“小笨瓜”——一直笨手笨脚,且到3岁多时才会说话。外界的嘲笑让他产生了自卑感,同时养成了一个癖好,在对人说话之前,一定先要小声地对着自己说一遍,演练一次,直到觉得没问题,才敢说。

  6岁时,他被母亲送到学校,但也因为“愚钝”和不爱听老师的话而被迫退学。后来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他送进一个天主教的学校里,他也因此成了该所学校70多年来的第一个犹太学生,可他的表现依然不是很好,老师们都不愿意关注他。

  虽然学习不是太好,但他却有一个好品质——心地善良。10岁时,他遇到了一个叫马克斯·塔木德的哥哥,塔木德是一个家庭非常贫困的医科大学生,在学校连像样一点的饭菜都吃不起。

  于是,他便请求父母让这个哥哥每周来他们家吃一次饭,算是加餐,并且要求母亲要拿出最好的食物来招待塔木德。

  他的善心深深地感动了塔木德,作为一个穷学生,塔木德没什么东西能回报这个小弟弟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来都带上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给他看,这些书都是科学书籍,包括21卷的《通俗自然科学》丛书,该书强调生物和物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科学实验,这让他如获至宝,仿佛一下子开窍了似的,开始了如饥如渴地阅读了起来。

  接着,塔木德又给他带来了一些几何和数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本该等他再长大些才能看得懂的,但他却能看得津津有味,有不懂的地方便向塔木德请教。

  大约3个月后,塔木德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解答他的问题了。“因为弟弟的水平已经超过了我!”

  他便是后来享誉世界的伟大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得感谢塔木德哥哥,是他帮我开启了探索科学的兴趣大门,他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

  而塔木德却说:“我不敢邀功,我当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是在跟一个天才打交道,是他的善良和爱心,让我觉得必须得为他做点什么。”

  做一个善良的好人,到底有没有用?爱因斯坦的这个真实经历,或许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励志故事3:一张字条成就一位大师

  美国律师厄尔痴迷写作,可是收效甚微,一直没有什么作品发表。有一年,他又写出一部侦探小说,投给著名的侦探文学杂志《黑面具》。杂志社发行部经理审读书稿后,在便条上写了一段评语,连同书稿交给责任编辑。责任编辑读过字条,自作主张,把字条夹在书稿中,一并寄回给厄尔。

  拆开邮件,厄尔读过字条,不禁感到无地自容。原来,那字条把他的作品批得一无是处,称它是文字垃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也许会将这种侮辱人的东西撕得粉碎,扔在地上,然后再踏上几脚。可是,厄尔没有这样做。在情绪平复之后,他重新读了一遍字条,接着又读了一遍……一连好几遍,结果,字条上有几句话令他眼前一亮。

  那几句话是这样说的:“故事中人物的语气生硬,讲话像在背字典,而作者安排的剧情似乎是长了长长的胡须,看起来就像是在路易斯安娜州河边的原生橡树上,垂挂着西班牙苔藓。”

  这几句刻薄的评语,使得一度被退稿差评打蒙的厄尔清醒起来,明白了自己作品的病症在哪里。于是,他静下心来,将小说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进行了一次全面修改,使人物语言变得非常鲜活,故事情节也显得极为新奇曲折。最终,厄尔的这部小说被《黑面具》买下,取名《尖叫的骷髅》刊登在当年12月的杂志上,结果,好评如潮。

  从此,厄尔一发不可收,创作热情高涨,每周除了两天从事律师工作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写作,平均每月能够写出20万字。他一生中共写下146部著作,其中85部小说每部都有百万余册的惊人销量。

  厄尔的全名是厄尔·斯坦利·加德纳,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侦探小说家,可以这么说,他是被一张字条成就的大师。看得出来,当初,他的非凡之处,就在于能够把难听的骂声重温一遍又一遍,并从中咂摸出别样的滋味。

  励志故事4:郑渊洁做脱轨的火车

  20世纪80年代,他只是无名的青年作者,他发现一本刊物上的文章优劣不齐,可是作者都是按照统一标准拿稿费,这样不公平。于是,他向杂志主编提出增加稿费,他说:“正是因为有了我的作品,杂志发行量才大幅上涨。”主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口出狂言的作者,对他的要求不予理睬,还反问他:“如果因为你的作品导致刊物发行量上涨,你如何证明这一点呢?”

  无功而返的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儿子去看火车。看着一路飞奔的火车,他若有所思地对儿子说:“我头一次感到火车可怜,它们终生被禁锢在固定的轨道上,每天重复着周而复始的路线,虽然表面看气势磅礴、风驰电掣,其实,风驰电掣走老路是一种悲哀,还不如蹑手蹑脚走新路。”

  从这一天开始,他决心做一列脱轨的火车,尝试着一个人写一本期刊。一年后,《童话大王》创刊了,从头到尾都只有他一个人的作品。他第一个月的稿费就相当于万元户,这在当时很多作家眼中是不敢想的事情。

  他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童话大王》20多年来只刊登他一个人的作品,月发行量逾百万,这是古今中外出版史上的奇迹。2008年,联合国向他颁发了“国际版权创意金奖”。

  正是因为郑渊洁敢于做一列脱轨的火车,才开拓出独特的成功之路。

  励志故事5:你的过去不是现在

  他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从小在叔父的药房里当学徒。后来,只身来到得克萨斯州闯荡,先在一个牧场里放牛,再后来做会计员,最终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城的一家银行里有了份稳定的工作。

  1895年年末,这家银行在年终结算时发现有一笔公款短缺,他自知事情败露连夜出逃,跑到了洪都拉斯。在那里生活的几年里,他孤独无助,想着自己努力打拼,本来前程光明,却因一时糊涂事业全无,对此他懊悔不已。他感觉被这个世界抛弃了,所有人都鄙视他,即使走在异国的街头,他都不敢抬头,总感觉有人在背后指责他是贪污犯。

  这一天,他来到了广场上,坐在那里,愁肠百结,感觉已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他买来一瓶酒,坐在那里独自喝起来,然后准备离开这个世界。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女孩急匆匆地跑过来,对他说:“哥哥,你是不是还要在这儿很长时间,我父亲要做手术我得赶过去,可我在等朋友,要把这个皮包给他,这个事也很急,请您帮忙代我把这个包给他,好吗?他穿黑色的西服戴礼帽……如果他没来,我很快就回来。”“可我是个贪污犯,你相信我吗?”他借着酒劲,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苦闷。“你的过去不是现在,我觉得你是个好人。”女孩子边说边把皮包放在他手里,虽然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便转身跑走了,但看得出她确实很着急,委托他帮忙也是真诚的。

  他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意,看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相信他。他打开包,见里面放着一些现金和资料,立即把包封上不敢再看,把酒扔在一边,认真地看着广场,盯着穿着西装戴礼帽的男人,可男人一直没有来。等了好长时间,女孩倒是回来了,见他正端坐在那里,于是跑上前感谢。女孩坐在他的旁边,一边等朋友,一边和他聊天。他再次问她:“我是个贪污犯,你不怕我把你的东西拿走吗?”女孩笑了,对他说:“我只相信现在的你……”

  就是在那个夜晚,“你的过去不是现在”这句话,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似乎让他读懂了人生,也让他把所有苦闷都释放出来,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他突然感到,这个世界还有人相信他,他没有被抛弃。第二天,他决定回国看望妻子和孩子,并接受审判,最终被判5年的徒刑,可他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与轻松,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期待。

  在监狱里,他无数次地把自己在广场上的那个故事讲给其他狱友,告诉大家不要纠结于过去,好好地珍惜当下的时光……“你的过去不是现在”这句话,成为支撑监狱中许多犯人改过自新的座右铭。他在监狱中积极表现,用在那里的时光尽情地思考人生,并把自己的过去缩化为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小人物,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901年,他因“行为良好”提前获释。

  他叫威廉·西德尼·波特,笔名欧·亨利。欧·亨利一生创作发表了300多篇小说,作品被收入多种文集,轰动了美国文学界,他也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一次文艺者聚会,有人问及他成功的秘诀,他流泪了,对大家说:“你的过去不是现在,过去你不行,不代表现在不行,现在你行,再过几十年,你不一定行。你要做的,就是忘记过去,抓住现在。”

2019名人励志故事精选5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