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故事 > 2019精选创业励志故事8篇

2019精选创业励志故事8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2019精选创业励志故事8篇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做,并且全力以赴。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与大家分享创业励志故事,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创业励志故事(一)

  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 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 5、6次。孙某这样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仅经营大枣,还开始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红火,至今他已是闻名京城的山东土特产经销商,拥有资产上千万。

  创业励志故事(二)

  1995年,一个山东小伙放弃了最后一年大学包分配的政策,毕业第二天就扛起行李来到北京,住进了“北漂标配”地下室。

  在四处找活干的过程中,他在一个农贸市场里吃到了让他惊为天人的麻辣烫,顿时觉得是门好生意。他赶紧向摊主大姐表示想拜师学艺,不出意外地立刻被拒绝了。

  之后的半个月,他天天到大姐摊位上转悠,抢着帮忙打下手,软磨硬泡许诺大姐,自己会在距她很远的地方摆摊,终于买下了大姐的“独门秘笈”。

  于是他成了一个每天在北外门口卖麻辣烫的小贩,日复一日,辛苦奔波,有一次生火的时候直接晕倒在了地上。

  很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创业经历,他说:“也许我N年后成了李嘉诚,有人问今天苦不苦?如果认为苦,很多事情就走不下去了。”

  农贸市场大姐算是他事业中的第一位贵人。

  命运如同按下了复制键,2003 年,他在成都偶然吃到一家梭边鱼,被美味惊艳的他,立刻向餐馆老板徐伯春请求加盟,又被拒绝。

  为了说服徐伯春做自己的技术合伙人,他拿出了比“三顾茅庐”还诚恳的行动,花 6 个月时间,几乎一两周就飞一趟成都。

  徐伯春过生日,李剑甚至买花送给他,比追女朋友还下功夫。就这样,徐伯春终被打动,跟他来到北京发展。

  山东小伙名叫李剑,他们创立的餐饮品牌就是年销售额曾突破10亿的新辣道。2016年他创立信良记,如今已经是中国餐饮行业的供应链巨头。

  创业励志故事(三)

  作为一名运动员,退役后的主流职业就是当教练,前国家女子摔跤队运动员张晓慧也是如此。她却不安于这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一心想做生意,于是选择了餐饮。

  她在舟山经营的几家小咖啡馆生意都不错,却因为炒股赔掉了大部分积蓄。随后张晓慧卖掉所有家产,揣着50万元,到上海重新开始。

  那是2015年8月,上海的高温还未散去。张晓慧穿着T恤和牛仔裤,只背着一个包,就来到了上海。一个人也不认识,地铁都不会坐,她住在50元一天的青年旅社里寻找机会。

  刚到上海的第一年,她开过快餐店,做过外卖。在这个过程中,张晓慧慢慢嗅到商机,这次盯上的也是麻辣烫。

  她进行了周密的分析:

  • 首先,麻辣烫食品安全性高且容易做到标准化;

  • 其次,年轻人更钟爱麻辣烫、火锅类食品;

  • 第三,饿了么的数据显示,全国大概有8万家麻辣烫商户,搜索关键词排名也比较靠前,体量和市场前景都不错。

  张晓慧意识到,要想超越杨国福和张亮,就一定要走差异化道路,而不是拼规模,她要做一个主打外卖的新式麻辣烫品牌。

  她先是对门头、店面进行统一装修,然后把运营环节系统化,监督夫妻店的店主来执行。这些店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系统没有标准化之前,很难管控。

  初期,张晓慧可能要从早盯到晚,或者花一天的时间去跟他们沟通。但他们也有一个优势——能吃苦。“他们能营业到凌晨2点,平效特别高”。

  这就是上海地区规模领先的“新麻辣烫品牌”——觅姐麻辣烫,从开第一家店到现在,一年多时间,觅姐在全国已有600余家门店,遍布18个省份,35个城市,复购率约为67%。

  创业励志故事(四)

  2007年,有个叫郭家齐的小伙子坐在台北车站前的星巴克。窗外人人擦肩而过,也许这辈子再也不会相遇。突然,他像被苹果打到头:如果有个网站让大家记录今天去了哪里,也许回家上网,会发现彼此下午3点曾在同一个地方。

  一个月后,他开始架设想象中的网站。这个命名为“地图日记”的网站有点像群体博客,他与“谷歌地图”合作,以地图为主轴,网友依照不同的地点写上日记、放上照片。例如,你在这个网站上输入你家住址,会出现你家地图,并有住在周遭网友的文章。不用说,这个网站拉近了都市里冰冷疏离的邻里关系。不到一年,网站每天便拥有数十万浏览流量,每月广告营收十几万元。

  创业励志故事(五)

  19世纪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黄金,出现了淘金热。有一位17岁的少年来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队伍,可看到金子没那么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蛮,他很害怕。这时,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热的天气下干活口渴难熬,就挖了一条沟,将远处的河水引来,经过三次过滤变成清水,然后卖给淘金人喝。金子不一定能淘到,而且有一定危险,卖水却十分保险。他很快就赚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乡办起了罐头厂。

  这人就是后来被称为美国食品大王的亚尔默。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能不断产生创意,发现新的需求。不仅要看到市场需求什么,还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创业励志故事(六)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时,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我的成功都看得十分自然和顺理成章。时刻长了,他发现,在国内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我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我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之后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正因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正因上帝赋予你的时刻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创业励志故事(七)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的时候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是每次看戏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则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

  有一天,哈利突发奇想:向每一位买票的观众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是老板坚决不同意他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做担保,请求老板让他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从他的工资里面扣:如果赢利了,自己只拿一半。老板这才勉强同意。于是,以后每次马戏团的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来看马戏喽!买一张票免费赠送好吃的花生一包!”在哈利不停的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进场后,哈利就开始叫卖起饮料来,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之后觉得口渴都会买上一瓶饮料。这样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平常增加了十几倍。其实,哈利在炒花生的时候加了少量的盐,这样花生更好吃了,而观众越吃越口渴,饮料的生意自然就越来越好了。

  创业励志故事(八)

  美国一出版商有一批滞销的书久久不能脱手,便给总统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地征求总统的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没有时间与其纠缠,便随口应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如获至宝般地大肆宣传:“现在有总统先生喜欢的书出售。”于是,这些滞销的书不久就被一抢而空了。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了,他又送给总统一本。总统上了一回当,想奚落他一下,便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听后大喜,他打出广告:“现在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结果,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书随之脱销。

  出版商第三次将书送给总统的时候,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不置可否。出版商却大作广告:“现在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出售!”居然又一次大赚其利。

4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