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励志故事5则:有了想法就行动
人生无常,再明媚的春天,偶尔也会有云翳遮住阳光,再平静的湖面,也会有点点涟漪,学会接受百味生活,经历酸甜苦辣才会更韵味悠长,或许生命中因为有了够多的云翳,才能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有关励志故事5则,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有了想法就行动
被称为“电话之父”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出身于教师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毕生都从事聋哑人的教育工作。由于家庭的影响,贝尔从小便对声学和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曾任美国波士顿大学语言学教授。
贝尔的兴趣最初是在研究电报上。有一次,他在做电报实验时,偶然发现一块铁片在磁铁前振动而发出了微弱的音响。这个声音通过导线传到了远处。这件事给了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让铁片振动,而在铁片后面放着绕有导线的磁铁,导线中的电流就会发生时大时小的变化;变化着的电流传到对方后,又驱动电磁铁前的铁片作同样的振动,不就可以把声音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了吗?
这就是当年贝尔制作电话机的最初构想。
贝尔的这个设想得到了当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的鼓励。
贝尔在刚开始试制电话机时,感到自己对许多相关的技术问题还 没有把握,便去向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请教。贝尔谈了自己的设想,然后恳切地问:“先生有何见教?”
“你既然有一个伟大发明的设想,那就干吧!”亨利鼓励说。
贝尔不安地说:“可是,先生,我对电磁学的知识知道得很少呀!”
“那就学吧!”亨利又简短地回答。
在亨利的鼓励下,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开始了设计电话的艰辛历程。他对电磁学不大熟悉,就刻苦自学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开始的时候,他们在两个房间里装了电话机,中间安装了电线。但经过一次次试验,他们都没有听见对方的声音。
1875年6月2日,贝尔往电池中加硫酸,一不小心,硫酸溅到他的腿上,顿时像被火烫了似的,疼痛异常。贝尔连忙喊:“沃森特,你快来呀!”谁知沃森特竟在电话机里听到了贝尔的呼救声,连忙奔过来。惊喜的他紧紧拥抱住贝尔,祝贺他试验终于成功了!
“沃森特,你快来呀”这句极普通的话,从此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机传送的话音而载入史册。艰苦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终于使贝尔实现了依靠电流也能通话的设想。
电话机试制成功后,贝尔激动地说:“如果不是亨利先生那两句鼓励的话,我是不可能发明电话机的!”
励志故事2:两千五百个请字
几年前,四十来岁的米·乔伊遭遇公司裁员,失去了工作,从此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一人外出打零工挣钱维持,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一天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
为了找到工作,米·乔伊一边外出打工,一边到处求职,但所到之处都以其年龄大或者单位没有空缺为借口将其拒之门外。然而,米·乔伊并不灰心,他看中了离家不远的一家建筑公司,于是便向公司老板寄去第一封求职信。信中他并没有吹嘘自己如何能干、如何有才,也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只简单地写了这样一句话:“请给我一份工作。”
底特律建筑公司老板麦·约翰收到这封求职信后,让手下人回信告诉米·乔伊“公司没有空缺”。但米·乔伊没有灰心,又给公司老板写了第二封求职信。这次他还 是没有吹嘘自己,只是在第一封信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请”字:“请请给我一份工作。”此后,米·乔伊一天给公司两封求职信,每封信都不谈自己的具体情况,只是在信的开头比前一封信多加一个“请”字。
三年间,米·乔伊一共写了两千五百封信,即在两千五百个“请”字后是“给我一份工作”。见到第两千五百封求职信时,公司老板麦·约翰再也沉不住气了,亲笔给他回信:“请即刻来公司面试。”面试时,麦·约翰告诉米·乔伊,公司里最适合他的工作是处理邮件,因为他“最有写信的耐心”。
当地电视台的一位记者获知此事后,特地登门对米·乔伊进行采访,问他为什么每封信都只比上一封信多增加一个“请”字。米·乔伊平静地回答:“这很正常,因为我没有打字机,只想让他们知道这些信没有一封是复制的。”当这位记者问约翰为什么最后录用米·乔伊时,约翰不无幽默地说:“当你看到一封信上有两千五百个‘请’字时,你能不受震动吗?”
励志故事3:素质创造财富
在一般人眼中,捡破烂的一定是穷人,想靠捡破烂成为百万富翁,近乎天方夜 谭。可是,真就有人靠捡破烂成为富翁了。
沈阳有个以捡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六百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检测。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一万四千元至一万八千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十八点五克,五万四千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
从捡易拉罐到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道。
为了多收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的拾荒人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十三万个,足足两吨半。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们,卸完货仍然又去捡他们的破烂,而王洪怀却彻底变了。他立即办了一家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二百四十多吨铝锭;三年内,王洪怀赚了两百七十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捡,还 要改造捡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检测,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六百元的检测费,得捡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哟,一般的拾荒人是绝对舍不得的。
励志故事4:一只巴掌照样可以拍响
她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肺炎和腥红热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无法走路,必须靠着铁架矫正鞋才能行走。十一岁之前,她不能走路,后来穿上铁鞋才能勉强跟着别人走路。
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条胳膊的老人却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条胳膊,怎么鼓掌啊?”
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脯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 有着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到自己的身体里涌动着一股暖流。
老人笑着对她说道:“只要努力,一只巴掌照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扉。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张字条贴到了墙上,字条上面是这样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从那之后,她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运动,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开始扔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十一岁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铁鞋脱掉,打着赤脚跟着她的哥哥们打篮球玩耍。到了十二岁,她居然已经完全摆脱了铁鞋。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练习田径项目。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她参加了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场上顿时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
在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共摘取了三枚金牌,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励志故事5:向上帝借一只脚
丹普赛出生时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条右臂的残端。稍大一点儿的时候,这孩子竟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足球。父母忧虑地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劝阻他。为了安抚孩子,实现他的梦想,他们为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穿上特制的足球鞋。
丹普赛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一天天用他的木脚练习踢足球。他不断对自己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让自己在离球门越来越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他变得极负盛名了,以至新奥尔良的圣哲队雇他为球员。
那是圣哲队对底特律雄狮队的一场比赛,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脚在最后两秒钟内、在离球门五十七米的地方破门时,球迷的欢呼声响彻了球场!这是这支职业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一个球。这个漂亮的进球使圣哲队成了光荣的胜利者。底特律雄狮队的教练施密特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底特律雄狮队的后卫沃尔凯说得更透彻,他说:“丹普赛并不曾踢中那个球,那个球是上帝踢中的。”
丹普赛成功地向上帝借了一只脚。
有关励志故事5则:有了想法就行动
上一篇:含大道理的励志故事精选5则
下一篇:感动青少年的励志故事分享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