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大学生励志 > 适合大学生看的青春励志文章

适合大学生看的青春励志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适合大学生看的青春励志文章

  你的人生永远不会辜负你。那些转错的弯,那些走错的路,那些流下的泪,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伤痕,全都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适合大学生看的青春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读大学无用”为何获得那么多赞同?

  9月1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成都一位女孩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父亲算了一笔账:读4年书花8万,如果打工至少挣8万,一来一去就是16万。

  一些网站以《成都男子反对女儿上大学,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为题报道了此事,配上长发女孩手拿录取书落寞地站在街头不知何去何从的煽情照片,引来无数读者的围观和热议。某门户网站的跟评论和跟帖者近十万。这些跟帖中所表现出的观点和情绪,并非如报道者的初衷那样,让即将失学的女孩子能取得读者的同情和支持;相反,倒是更多的人表示出了对父亲反对女儿读大学的行为的理解和支持。这些网友的出发点各不一样,但所持的立场却确实令人一震——难道传说中的新一拨“读书无用论”,已令人忧心地汹涌而来了?

  细读各种网友的评论,有网友说:“觉得读大学没用的请举手!觉得大部分专业课设置的不合理的请举手!”他得到30066个“顶”字的认同;另有网友说:“听说大学旁边最多的不是饭店,而是宾馆!”此条收获了21518个人的赞同;还有人帖了一个悲怆的老段子说:“用一麻袋的钱去读大学,换来一麻袋的书,等读完一麻袋的书毕业,才发现挣得钱,都买不起一条麻袋!”这一条跟帖获11217人个的认同;还有诸如“上个垃圾本科,还不如去学门技术”、“这个父亲是伟大的!他不仅保护了女儿,还保护了自己财产。”等等说法,占据了跟帖认可榜排名的前几位。而与此同时,有一万多名成都本土网友参与的调查投票显示,七成网友均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

  分析这些跟帖,我们不难看出,获得跟帖者近三分之一支持的第一条,针对的是当下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第二条涉及的是大学周边环境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第三条涉及大学生就业及收入前景。这些声音,与当下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忧虑和不满,是暗合的——在很多人眼中,大学教育学质量堪忧,学生在校园中混日子,毕业之后就业和收入甚至可能不如民工的状态,是导致部分人放弃上大学的原因。虽然,这种感性的认知,并非全面的真实状况,但也并不是三两起个案,就能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几只小老鼠不可能拱出个大地震,这是基本常识。说当下的“读书无用论”与当下大学的教育质量有因果关系,应该不算过激之论。

  近几十年来,曾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第一次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知识成了一种罪恶,知识本身似乎的确无用,因为没有使用的地方;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进而也成为大众羡慕的先富起来的人,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等,依然在单位拿着难得涨一下的固定工资。于是就泛起了“读书无用论”.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近年来涌起的“读书无用论”,确切地说是“读大学无用论”.它与前两轮因政治或因经济而造就的以“知识贬值”为表征的“读书无用”论不一样。当下的“读大学无用论”,所涉及的还不只是知识是否有价值的问题,而是办大学的方针、思路和教育质量问题。一些人的“不读”是因为不合算;一些人的“不读”是因为“没意思”;还有一些人的“不读”,则是因为“不必需”;还有些人的“不读”是因为学不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同样的拒绝和远离大学,但原因却各不一样。这也完全符合当下多元化社会的客观真实状态。

  成都那位父亲,以其生意人的小精明,简单化地计算了读大学的成本和收益,并做出了他所认为合理的价值选择。这只是一个有争议的个案,即使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各种理由选择不读大学的案例,也不足以改变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定的读大学是最重要的人生路径。这就如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两次“读书无用论”并没有改变人们考大学读大学的热忱一样。只是,按常理,争论双方的观点,至少应该旗鼓相当才是。但让人吃惊的是,原以为应该同情女孩子并谴责父亲的声音,却明显弱于近乎一边倒的“支持不读”之声。这背后所潜藏的社会心态,才是值得仔细研究的。

  励志文章2:写给大四

  昨天有个同学来找我,谈毕业选择的事情。谈完以后她突然过来拥抱了我一下。为此我深受鼓舞,决定给你们写一点东西。你们正处在一个艰难的阶段。我想以下面这段文字,争取给你们提供点正能量。虽然写了很长,但不会谈如何申学校、找什么工作、要不要保研这种具体的问题。我想谈的是,如何排解你心中的恐慌。

  一、焦虑的本质

  大四是一个焦虑的时期。你们的烦恼有时候是具体问题带来的压力,有时候却是无端的、莫名其妙的,有时候还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别人一句话就会激起内心难以遏制的波澜。

  所有这些焦虑、恐慌、敏感,在我看来,其实归根结底是源于三件事:人生的有限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过去的不可更改性。这三件事是人生不可回避的三道阴影。每当想到它们我就想写诗。

  “我要如何准备才能胜出?”“我会失败吗?”这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你的内心敲打。

  “我走这条路是不是多浪费一两年的时间?”“我会不会走弯路?”这是人生的有限性在摆弄你。

  “我的选择是不是错了?”“这么大的投入最后回报得来吗?”,你们患得患失,因为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怎么样?其实每天让你感到痛苦的,不是那些具体的事,而是上面这些萦绕不去的疑问。

  我开宗明义地拔高到人生的高度来剖析,不只是因为我一以贯之的文艺与深沉,更是因为我觉得下面这个前提非常重要:

  如果你感到的恐惧,是人生某些不可改变的特性带来的,那么你拼命地想抓住什么、甚至你终于完成了一个目标、得到了一块暂时的喘息之地,你仍然解决不了你内心的痛苦。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没拿到Offer的时候很煎熬,拿到了offer的又患得患失;等到6月份还没出路的痛苦无比,早在9月份就保研的同样不开心。痛苦最多可以缓解,永远得不到解决。这次痛苦比较小的人,下次痛苦没准会很大。

  由于人生的规律没法改变,所以要想解决内心的痛苦,外面如何挣扎和抓取都没用,最终只能靠内心的成长。

  二、怎么破?

  如果现在要打的是人生的终极大boss——所谓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我这个水平,当然不知道怎么破。不过我已经感觉到了人内心成长的历程,可以跟你们分享。

  首先你们要重视自己的理性。人有一个不断强大的头脑,和一颗充满恐惧、贪欲和脆弱的玻璃心。人的大多数行为仿佛更倾向于受到情绪的驱动,而不是头脑的指示。你的头脑作为弱势群体,要学会和内心对话,了解你内心深藏的力量和驱动,并争取引导它,逐渐达到心智的合一。

  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一些人最终变得更有智慧,大气、从容、坚定,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但绝大多数人终此一生也无法主宰自己,像浮萍一样地随风浪摇摆。这其中可能包括你的父母。

  但我常常感觉到,情绪的力量非常强大,理性的作用一开始往往有限。你可以很容易明白很好的道理,但是你控制不了自己,尤其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时候。你内心成长的心智就像一颗小树苗,在它尚还柔弱的时候,恐怕经不起太严酷的风吹雨打。外部的环境太恶劣了,再强大的内心都有可能被压倒。

  所以,我的经验是:内外双修。

  三、跟自己的内心对话

  深感艰难的阶段,我们要多跟自己讲讲道理。听别人讲也行,自己跟自己讲也行。其实被情绪所操纵的心灵很傻的,说的多了,它就会慢慢相信。这就是为什么要多跟女人说我爱你的原因。

  你们可以经常给自己说说这些道理:

  1、相信命运。

  我这么说不是要你们去算命。而是说作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你们要明白事物的不可操控性。

  我们高中学习的知识和成长的经历,容易给我们塑造一种观念,就是万事是因果相连的。有了条件,就可以推算出答案。这个世界由根本的、简明的自然规律和公理推动运转,一切都可以预测和解释。好好学习,一般来说就可以考上好大学。能不能达到预设的结果,全在于能不能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说有没有努力。

  可惜由于我们的大学教育整体比较失败,所以前面形成的观念基本得不到修正和挑战。如果你大学继续学习数理化,你就知道你高中的那些定理和公理都是17世纪牛顿时代的东西。20世纪出现的相对论、量子理论、混沌理论,说明连自然界都不是那么确定无疑的。微观来看,因果关系固然牢靠,但是一旦到了宏观,变量可能太过复杂,复杂到超越人在有限时空里可以理解或掌握的程度。

  自然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有的事情变量更简单,可把握性更强;有的事情变量更复杂,可把握性更小。高考就算可把握性比较强的事情,虽然也有个别点背的。但是学习这种事情,绝对是社会现象中的特例。你一生里遇到的其他事,其可把握性都远远低于在学校里的生活。

  现在你们即将踏入社会,社会给你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全然不同于学校学习的“低把握性逻辑”.你想要找一条好的出路,只能尽量为之准备,但结果如何,非常地“混沌”.我给你们讲过很多我身边的故事。我大学同班,学习最好没有留在北京,最像共产党员的去了外企,最不上课的当了公务员,最北京味儿的出了国,最学术的之一当了导演,最不像搞学术的一个如今在大学当老师,就是我。

  我不是想告诉你们世事无常,躺下来等着天上掉铁饼就好了。我有一个同学进了外交部,她一直想进外交部;还有一个同学也在当大学老师,他当年确实是一个学霸。但这两个同学当时并不比别的同学更努力,他们现在也并不比别的同学更。

  你们必须学会理解和接受人生的偶然性。未知当然让人恐惧,但这是你心灵的自然反应。你的头脑可以相信:每个人都有一条路。这条路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促成,但一定由一个人在当时当地能够做的最好的选择组成。所以你提前恐慌或者不恐慌,并不能改变什么。走上去以后,就好好地走,才能精彩。

  2、没有弯路

  踏上社会之前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输在起跑线”上的幻想。

  真正的人生不是一场竞赛;至少也不是一场跑向同一终点的竞赛。这也是高考养成的逻辑。从进大学开始就已经不管用。

  我也给你们讲过很多故事。习近平青年时候被下放到农村种了七年地,22岁才回城读大学。胡锦涛大学毕业以后到西北修水坝去了。奥巴马和克林顿都是穷小子,好不容易考上了个东部的常青藤,结果一个回老家干社区工作,一个回老家在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教书。按照前面的逻辑,他们都输在了起跑线上。

  如果你们真要有志向当个人生的赢家,可以多看看那些有成就的人。大多数伟人的人生都充满了波折,有的还几起几落。可是从后往前看,哪里又有什么弯路?你当过村支书,别人没有当过村支书,几十年后,竞争国家主席你就有优势。

  你可能不想当伟人,只不过不想吃苦。但前面已经说过,你们的人生总有一条路,有时候会是弯的,有时候是直的。不要只想走直路。直路开的太快,便无心欣赏风景,难有宽广的眼界和丰富的心灵,于是你缺少快乐的潜质。

  总之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在哪儿努力都行。

  3、我自己定

  大四这种时候,你们每天最好给自己打打气:凡事我做主。

  我不知道你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爸妈,总之他们很有可能会很烦。有的平时很开明,到了这种时候,也偶尔冒出一两句不懂事的话,让你平添无意义的难受。

  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打电话。放个假回家就会不停地问。哥们闺蜜死党什么的纷纷提建议。同班同学这呀那的,你努力从每一个传闻中获得给自己的启示。

  最后,你接收了很多信息,询问了很多建议,却迷失了自己。

  其实你的事情只有你最懂,别人都不行。

  从今天开始,你要立足于自己。你希望别人帮你,其实是害怕对可能的失败负全责。可是,你的前途,谁能替你负责?

  真正的自信,就从自负其责开始;真正的自由,也是从自负其责开始。

  四、改变外围环境

  除了常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你们还要争取为这种对话营造一个好的外在环境,靠近阳光雨露,远离风吹雨打。

  1、不要来烦我

  我好像试图挑拨你们与父母的关系。其实我的意思是:到了这个年龄,你们必须开始重塑你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最关心你们前途的是你们的父母;最影响你们心情往往也是他们。

  你们需要父母的关心。但如果他们跟你一样被情绪所驱动,缺乏坚定与理性,时常而来的关心不过是一种情绪发作后的排解。那你就要明确告诉他们:请克制自己的恐慌,多给我传递正能量。

  父母的建议可能有用。但多半用处不大。如果生活在农业时代,你基本上只需要按照父母说的做就行了,因为你们两代人的人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可是现如今,你在外地的父母怎么知道北京的事?又怎么能知道美国的事?

  如果要沟通,让父母多给你分享一些,而不是具体建议。

  同样的的道理,远离负能量的种.种议论,除非你们能相互。远离打扰你内心平静的环境,为内心的对话保留空间。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地给周围的人一些正能量。如果你确定你知道什么是正能量的话。

  2、不要拖沓

  这个时候你们都在为了各种事做准备。不管在追求什么,制定好计划,有规律地生活,该做的事不要拖沓。

  当你感到愈发恐慌的时候,往往是有该做的事却没做的时候。那件事在你的心底大声地发出嘲讽,让你越发地焦虑和没有自信。

  如果你所努力的事情按部就班、取得进展,你的情绪化的心灵会驯服很多,讲的道理它才会耐心去听。

  3、完成小心愿

  一个年轻的心灵,最需要灌溉的泉水,就是自信。做一些能够让你提升自信的事情。

  这些事情可能都很小,但是短期能看到效果,取得进步,或者得到结果。你们如果排除无谓的焦虑,其实有相当的时间可以做这些事情。

  出去短途旅游。独自计划、独自出行、独自完成,回来后你会觉得自己成长了。

  读一些书,讲给没读过的人听。那人最好不是大四。

  练习一项体育运动,看到自己的进步。

  做任何你想做、靠相对简单的努力能够做成的事情。

  五、希望有用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来构思,又用一整天的时间把这些话写出来,中间鼓起了很多次的勇气,要自己下去。一方面我很不愿意说教,虽然我经常说教。我对你们说教,实际上我自己和内心对话的一个形式,所以无比真诚。你们叫我人生导师,可我的人生也亟需引导。目前只能进行保守的自我治疗。

  人生有的阶段不可逾越,有的痛苦必须体验。身处其中的人很难解脱。评论的人常常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比如现在如果有个老同志对我说:“你年轻人不要为买不起房、排不上车号、每个月存不下钱而焦虑。这些都是虚妄的。”我一方面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另一方面心底有一个强大的声音在呼喊:“把你的给我嘛”.

  许多道理,只有走过了,回转来才能真正体会。上学期我在毕业典礼上做的发言,在社会上有不少媒体刊登和转载,光各种稿费单子就收了一堆。可是在学校里的同学们,感受就隔了一层。他们找到了一个黑我的新办法。一度我只要问“为什么”,他们就会说“因为我们来自山顶”.

  所以,接下来我再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说:“请先跟你的内心对话。”

  我现在内心里的想法,就是希望你们接下来这一年不被虚度。这是你们人生中最美好时代中的一年,它不是拿来过渡、等待或者牺牲的。现在这一年才刚刚开始。

  大四加油!

  励志文章3:大学里,即使一个人独来独往,也要过得很积极向上

  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除了喜悦外,其实更多的是恐惧。

  我对大学生活有很多期待,期待没那么多压力,期待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期待能够一直随心所欲的做想做的事。但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我发了一条说说,“我有严重的开学恐惧症”.我到底是在害怕什么和恐惧什么?其实我害怕和一群人住在一起四年。四年时间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和她们相处得好,你的性格会不会被人不喜欢,你的生活习惯会不会被人看不惯。后来好友说,不用担心,我知道你一定可以解决好的。

  但是一年半过后,事实证明我没有多虑。我和一个舍友突然不说话了,而具体原因我却不知道。女生永远是这样,喜欢冷战的可怕的动物。这段时间我是痛苦的,因为女生惯用的伎俩就是和一个女生关系不好后,她就会开始笼络其她舍友,表现出一副全宿舍排挤你的模样。我变得孤单不已,每天郁郁寡欢。刚开始最痛苦的那段日子里,我有时晚上会偷偷躲在被窝里哭,但是第二天又要装作一切都没事的样子,继续早起,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候难过到不行的时候,我甚至想过要退学。

  但是这一切都只能说明当时的我真的很幼稚。时间真的能解决很多事。后来我慢慢发现,当所有的一切都随着时间被释然的时候,吵架的两个人在彼此眼里也不过是个透明人了。我在这期间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她常和我一起去图书馆,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抱怨自己遇到的各种不公平和看不开的事。

  但是她不可能每天都陪在我身边,更多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人。后来一个人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关注天气预报,学会了随时给自己备把伞,学会了保管好钥匙,学会了一个人在图书馆从早上八点到到晚上八点,学会了寒冷的冬天一个人出去上吉他课到晚上十点多回来,学会了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去参加自己很喜欢的比赛并且获奖。而每天很晚回宿舍时,我总是听她们在谈论哪部韩剧,淘宝什么东西又降价了,而我确信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事物是有两面性的,这期间我成长了很多。有人也跟我说其实他还蛮羡慕我的,羡慕我能够一个人做很多事,那种感觉真好。而他为了维护和很多人的所谓的“人际关系”,要学着圆滑,学者说很多自己不喜欢的话,有时候想去个图书馆还会害怕被舍友说“伪学霸”.为了合群他常常和他们一起打网游,一起出去喝酒,一起睡到天昏地暗。其实这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状态。你怕你不合群,你怕你太努力会被人笑话,然后拿着你爸妈的血汗钱和他们去ktv,去喝酒,去泡妞,你以为你很潇洒,你不过是在浪费你自己的青春。

  我也希望我不被孤立,和舍友好好相处。但是事已至此,我知道我只能更加努力。

  我希望更多和我有一样经历的同学,在大学里做好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努力奋斗。你要知道,你爸妈的血汗钱不是要你来这里受委屈、玩忧郁、整天不干正事吃喝玩乐。多看点书,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想想你要的是什么,想想高考前你的雄心壮志,你在日记本上给自己写下的诺言还在吗?向我一样用行动去践行。

  大学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更好,可是如果大学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要过得积极向上,也要过得很好。


相关文章:

1.适合大学生看的青春励志文章

2.大学生励志文章励志青春美文

3.大学朗诵比赛需要文章

4.高中生的散文

5.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关于大学生校园励志文章5篇

7.大学青春励志美文分享三篇(推荐)

6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