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拥有好人缘 办公室说话技巧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好口才拥有好人缘 办公室说话技巧
在职场中,卓越的说话技巧,譬如讨好重要人物、避免麻烦事落到自己身上、处理棘手的事务等等,不仅能让你的工作生涯加倍轻松,更能让你名利双收。牢记以下技巧,并在适当时刻派上用场,加薪与升职必然离你不远。一、不要在办公室里当众炫耀自己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再有能耐,在职场生涯中也应该小心谨慎,强中自有强中手。何况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一边也在嫉恨你呢!
二、保持安全距离
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安全距离,大概是在1米左右。除非是你特别亲近的人,否则无论是说话还是其他的交往,逾越了这个距离,都会让人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三、办公室里有话好好说,切忌争论
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要让觉得有亲切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更不能用手指着对方,这样会让人觉得没有礼貌。即使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些意见可以保留,对于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
四、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板赏识那些有自己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你经常只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了。有自己的头脑,不管你在公司的职位如何,你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要注意对方的年龄
对年长的同事,经验比你丰富的多,应该持尊重、谦虚、服从的态度。即使自己不认为正确也要注意聆听,而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在与年长的同事谈话时,不必提起他的年龄,而只去称赞其干的事情,你的话肯定会温暖他的心,使他重新感到自己还年轻,还很健康。
六、谈话必须注意对象的亲疏关系
彼此关系浅薄,交情不深,你与之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则显得你没有修养,显得你冒昧,对甚至容易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关系不深的同事,大可聊聊闲天,只说些不痛不痒的大面话。如果是交情匪浅的同事,则可以不断的交流思想,促膝谈心,互相关心对方的生活与私事,替对方出出主意,排忧解难。这样,还可以增进彼此间的团结与友谊,更有利于工作。
七、要注意对方的性别特征
同性别的同事之间的谈话当然要随便些,而对于异性同事,谈话就应特别当心,毕竟男女有别。女同事与男同事讲话,态度要庄重大方,温和端庄,切不可搔首弄姿,过于轻挑。男同事在女同事面前,往往喜欢夸夸其谈,谈自己的冒险经历,谈自己的事业及自己的好恶,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听者感到惊奇与钦佩。所以男同事需要的是一个听话者。女同事要当一个听话者,请注意切勿太唠叨,声音太大,不要总想找机会打岔,纠正对方或对家里的长短抱怨不停。
八、要注意对方的地位
与地位、能力、知识、经验、智慧比你高的同事谈话,特别要注意采取尊敬的态度,要以他的谈话为主题,听话时不要插嘴,应该全神贯注。同时需要注意,必须维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要做一个应声虫,使他认为你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与地位较低的人谈话,也不要趾高气扬,应该和蔼可亲,庄重有礼,避免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同他谈话。对于他工作中的成绩应加以肯定和赞美,但也不要显得过于亲密,以致使他太放纵。不要以教训的口气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使对方感到厌烦。
九、办公室不能互诉心事的场所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特别爱侃,性子又特别的直,喜欢和别人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能够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你们之间很快变得友善、亲切起来,但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只有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生活出现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变之类,最好还是不要在办公室里随便找人倾诉;当你的工作出现危机,如工作上不顺利,对老板、同事有意见有看法,你更不应该在办公室里向人袒露胸襟。过分的直率和十三点差不多,任何一个成熟的白领都不会这样“直率”的。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有了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在工作的场所里议论,不妨找几个知心朋友下班以后再找个地方好好聊。
十、话不在多,在于合适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虽然人人都懂这个浅显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人忍不住要投身于“水产业”中,时不时地传播些没来由的小道消息,或者忍不住地向周围人嚷嚷、发脾气,或者端着评论家的架子点评、责难同事……诸不知,在职场中,管不住嘴的人升不了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美国职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组织的最高层,即在企业CEO这一层级中,内向型人占了53%多;或许你会惊讶于这个发现,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通常,卓越的经理人能够在会议中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他们不多言,但通过眼神表现出淡定和专注,安静、认真地倾听大家的发言;他们双臂张开、自然端坐,表现出欢迎和接纳的态度;他们的发言总是在最后,声音不高但语气坚定,并辅予自信的目光和清晰的手势……
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说话不只是说明你的存在,它还起到了show(展示)、promotion(提升)你个人价值的作用,因此,你需要建立这样的心理定位:要么不说,要说就掷地有声!怎样做,才能避免“说了还不如不说”的负面效应?
1、 喋喋不休
前不久,我为一家企业招聘销售培训经理,初试的面试官建议我重点审核其中一位人选,从简历上看,该人选的职业经历颇具吸引力。于是,我以寒暄的方式开始了面试:怎么想到要换一份工作呢?没想到这个简单的问题竟然让她滔滔不绝地说了近半个小时,她先是为我分析了目前这份工作的利弊特点,然后将话题转到了她初三儿子的身上,以及她孩子中考的择校问题,等等。
或许这位人选具备了这份工作所要求的专业和管理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销售培训经理,但我还是在面试的15分钟后将其淘汰了——因为她回答问题时总是会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无法聚焦实质,也不懂得与面试官互动。要知道,面试是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而非周立波的“清口”。
2、哗众取宠
Johnson是一家外企的采购主管,他算得上公司的老臣了,每当上司跳槽离开时,他总会对自己说:这次该由我“填充”了吧?但升职机会总是与他擦肩而过,Johnson为此苦恼不已。
在年终的管理培训课上,我终于发现Johnson升职无望的原因了!或许是不自信的缘故,他总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获得大家的赞许。在培训课上,当学员参与度较低时,他常常会跳出来说一两句“没头没脑”调节气氛的话,引得其他人开怀大笑;还有一两回,当需要学员认真练习和讨论时,他则会“跑调”地用俏皮话来演绎课堂练习,让练习中的对方下不了台,很不尴尬与恼怒;作为小组代表正式发言时,他的语言表达又远不如开玩笑或“八卦”时那般流畅和有逻辑,底下的听众自然走神将他“忽略”……Johnson认为只要有自己的地方,总是笑声不断,他以为自己很受人欢迎,事实上,大家的笑声只是勉强为之而已。
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场合插科打诨,是引人注目的最快途径。通常,喜欢哗众取宠的人并无多少实力,却想着现买现卖、以半桶水来吸引众人的“眼球”。
3、直言无忌
在私底下,Mobel和Johnson被同事们戏称为“一对活宝”。Mobel个性直爽,喜欢有什么说什么,而且说话方式就像撒落在一地的硬币——尖锐、刺耳,不注意说话的时机、场合、方式方法,也很少顾及周围人的心理感受。
在管理会议上,她是极个别敢于直抒胸臆的人。公司老总是从美国“空降” 上海 不久的老外,有些想法和观点自然不符合国情,其他部门经理碍于对方的权威,自然不敢多言。但Mobel才不管这一套,大声、直接、理所当然地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没想到,竟然把老外总经理给镇住了!
但在中方老总的眼里,Mobel直言无忌,好像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在培训课上,她会“自说自话地”在课堂上走动,指手画脚地点评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俨然就是一位培训助教。
4、牢骚满腹
坦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从积极的方面看,有利于上级、同事了解你的观点看法,但凡是总要有度。如果一个人不分对象、场合地借直言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发牢骚、抱怨或说怪话,自然会让人看轻;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消极悲观、好发牢骚的人共事,因为这些人就像“情绪感冒者”,极易传播病毒,让办公室气氛处于低迷、压抑中。
Amy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不善于正确地归纳原因和分析问题,任何事情在她看来总是负面的因素多于积极的,因此,她很容易得出不悦的结论,一边做事一边抱怨、唠叨。美国喜剧演员乔治?卡林这样调侃爱发牢骚的人:“你注意到?有——任何比你慢的人都是白痴,任何比你快的人都是疯子!”
爱发牢骚、抱怨的人,习惯为自己找理由,把不成功、不快乐的原因归咎于他人:自己任何时候都是对的,别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错的。说到底,这是一种不自信、不安全的自慰心理。
5、恶语相向
不少电视节目为博得高收视率,总是想法设法在节目中设置专业评论员的角色。在节目中,吹毛求疵的评论员、自命不凡的权威人士“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味地质疑和批评他人,却很少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愤怒主播、毒舌评委”。
Penny被同事们公认是个难以相处的人,无论天空有多么晴朗,她总能找到一片乌云。这不,她拿着新来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手册说,“还是4A广告公司出来的,要是让我来设计肯定比你的好!”Penny拥有极其旺盛的批判精神,对人和事的反应总是那么消极。
有时,Penny的批评不无道理,但她咄咄逼人、居高临下的姿态让同事感到无地自容,于是,同事和上司把她看成是一个爱找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