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脑力提升 > 记忆力 > 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古人读书讲究“三到”,宋代学者朱熹在《训学斋视》中指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文学家苏东坡,在多年的求知生涯中,养成了抄书的习惯。他的抄书,往往不是为了积累资料,而是为了加强对书的内容的记忆。这两位先贤的做法,也许是建立在对协同记忆法良好效果有深刻体验基础上的吧!
 
  协同记忆法应用于学习实践,主要应体现在把听、说、读、写、思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多通道协同记忆,是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繁难重要信息的有效手段。
 
  有人的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由知识或经验或事件或物品或人与动物的言行等转录而成)对大脑产生的刺激强度有很大差异,因而也就产生了相差甚殊的记忆效果:对视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最高,可达83%;
 
  对听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次之,为11%;
 
  对嗅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更次,为15%;
 
  对味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最低,仅为1%。尽管记忆专家们强调要善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记忆,但非盲人却总是更常运用眼睛来吸纳大多数外界信息,也无怪乎很多人把眼睛比喻为“心灵之窗”了。
 
  通过视觉转输信息入脑,其主要优势之一就是让大脑的两个半球协同合作,产生了“1+1>2”的增值记忆效应;其次是凸显层次并有认知深度,还可以通过强化图像细节去增强记忆,亦可赋予图像的相适色彩去提高视觉的转入效果。
 
  据有人实验,交替使用视觉和听觉去接收同一信息,能够使记忆效果凸显:视听结合能记住65%;单用视觉仅能记住25%;单用听觉记住的只有15%。有人将学生均分三组,只告诉甲组学生十张画上的内容,不让学生看画;只让乙组学生看这十张画,不讲解画上的内容;既给丙组学生讲解画上的内容,又让他们看这十张画。随后测验,甲组记住60%,乙组记住70%,丙组记住86%。通过实验、制作等实际操作,不仅可以增强感性知识,提高记忆效果,而且由于经常活动手指,还可以使大脑沟回增多、变深,提高智能,防止或延缓脑衰老。在大脑运动中枢,与一个拇指相对应的大脑皮层面积相当于与一条大腿相对应的大脑皮层面积的10倍。大脑控制整个躯干的脑细胞的数量只相当于控制双手的脑细胞数量的1/4。特别是左手参与实验、制作等,有利于开发右脑,培养创造力。
 
  如果将需记信息寓于影视节目中,同时启动视觉和听觉的能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现在很多有条件的学校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堂生动有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记的积极性。
 
  为了记忆时加深大脑对繁难、重要或者陌生信息的印象,让其由瞬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贮存在脑中,可以让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看、听、写相结合,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采取触摸、嗅、尝等各种方式。在大规模的复习中也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
 
  平日里可以在休闲时抽挤出一小段时间去进行两种或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的练习,如在无杂音干扰的环境中进行音乐听写,仔细地倾耳细听、默写,再反复对照;全神贯注地听一首曲子,熟悉后清唱,再听,再唱,直至听唱合一。在限定时间内记忆声音信息的能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据说莫扎特自幼勤于进行这种训练,在他14岁的时候,一次听完意大利作曲家阿莱格里·格雷戈里的一首弥撒曲,回到家中,将曲子几乎完整地默写了出来。进行眼手口脑协同记忆的训练。有些重要的繁难信息,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后,用笔写下来,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诵。过后,再抽闲暇时间不断背诵或回忆、默写;对能吃的佳品,可精察、细咀嚼、慢品味、反复嗅,而后进行综合与概括思维等。
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