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1

课文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háng)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huàn)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diāo)零的含苞(bāo)的花朵,唯有骨髓(suǐ)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zhàn)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zhǎn)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lǚ)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x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huái)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kuàng)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zàn)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qū)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bāo)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练习题

一、我能用横线画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袭击(xíxú)间隔(jiānjiàn)空旷(kàngkuàng)

同胞(pāobāo)暂停(zànzǎn)余震(yíyú)

二、我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它们

桂()弯()怀()

挂()湾()坏()

饱()植()侧()

胞()值()则()

三、我是聪明小裁判(下面各句怎样说更生动,在生动的句子后面打“√”)

1、弟弟抱着大西瓜,高兴极了。()

弟弟抱着大西瓜,高兴得摇头晃脑。()

2、雨点又粗又大,打在地上“啪啪”响。()

粗大的雨点像鞭子一样毫不留情地抽打着大地。()

3、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阳光没有使他的脸红润起来。()

四、我会改写句子

1、台湾青年的骨髓移植到小钱身上。

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不赞成你的意见,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成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想象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凋零──凋谢

辗转──周转

期待──等待

间隔──间隙

平安无事──安然无恙

【反义词】

凋零──绽放

红润──苍白

沉着──慌张

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2

教研专题:读懂课文内容

设计理念:以读代讲。因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共鸣。 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学生分析:学生不知道白血病的严重性,骨髓移植对白血病的作用,课前要学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不了解,所以适当给学生讲讲政治与历史,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凋零、含苞、骨髓、绽放”等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题质疑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一课,体会了那里的村民们在走搭石时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人间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请读题目。大家读过题目后,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古人称学习为“学问”,要学必要问,不无道理。“问”是开山斧,“问”是深耕犁,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钥匙都是问号。在疑难处让学生质疑,学生能提出疑问,就会引起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本文题目的含义就是一个难点,让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有直奔中心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的读课文,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学习情况

1、刚才看到同学们都很认真的读课文,而且都读得很通顺,是不是都会读这课的生字词啦?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 课件出示词语,每个读三遍

桂树 海峡 移植 彼岸 台湾 袭击 余震 满怀 空旷骨肉同胞 血脉血脉 苍白 红润 谈何容易 幸运 平安无事

2、检查反馈,疏通长句:

设计意图:读准生字,把既难读又关键的句子读通,对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中年级是概括能力训练的关键年段,让学生概括出主要事情,整体把握住文章,是读懂课文的关键。 4回应课题质疑: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题时提出的疑问,要帮助解决,不能让质疑流于形式。

三、以“静”切入,感悟危情

(一)深入文本,体会主人公的不平静

过渡:在课文第三自然段有这样一个词“在同一时刻”,“在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师:就是杭州的小钱等待骨髓的时刻,也是台湾青年抽取骨髓的时刻。在同一时刻,两位年轻人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出示课件)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1、齐读句子,发现相同在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这一时刻,他们真的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吗?

2、学生深入文本,仔细读描绘这两句的段落,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平静?自由读,划划有关的句子。

(二)深入展开朗读,体验小钱的“静”

1、师:你觉得小钱此刻的心情真的那么平静吗?+

2、交流。 重点理解: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惟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①交流体会。请同学们反复读读这段话,他的心情不平静,那他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②指导感情朗读。

③小钱需要移植骨髓才能得救,骨髓容易找到吗? 引导学生体会寻找骨髓的不容易。齐读第三自然段

④但,小钱是幸运的,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⑤是啊,静静地等待又是充满希望的等待,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谈体会与朗读,让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人物心灵,与人物产生共鸣

(三)体会台湾青年的“不平静”

1、小钱有救了,在同一时刻,那位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你觉得那位台湾青年能静静地躺在那吗?(不会)他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3——5小节,找找不平静的理由。 (1)分析原因

①学生归纳不能平静的原因。

(教师随机补充录象感受地震的场面)。这是台湾历史上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1700多人在这次地震中遇难,3500多人受伤。年轻的妻子永远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年迈的母亲在家园的废墟中老泪纵横。这一天,每小时的余震次数达60至70多次,有些余震甚至不亚于主震。在这危险的时刻,在这紧急的时刻,没有一个人能平静地去对待,那位台湾青年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地震的图片,把学生带进“地震惨烈”“余震不断”的情景之中,为学生领悟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领悟台湾青年高尚的品德作了铺垫。 (2)那么不平静的心情,他为什么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课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 感情引读。

(3)小钱得到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得救了。假如小钱和台湾青年见面,他会跟台湾青年说什么呢?(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体会人物心情的不平静这部分老师循循善诱,紧紧抓住两个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生入情地进行对话,学生兴趣盎然的读书、思考、品析、将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实处。学生思维的领域不断扩大,情感逐步升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

四、总结升华,延伸下一节课的学习

在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小钱除了感谢台湾青年外,还会感谢谁?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五、作业

1、记本课词语。

2、用一段话写写自己读了这课的感受。

板书: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 台湾

骨髓

小钱 青年

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2

叙永县两河中心校陈雪梅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读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桥?

2、板书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复习词语

理解 凋零 含苞绽放(课件)

三、学习课文的第3——6自然段。

(一)学习第5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他们的爱心的呢?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

2、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读到哪些感动你的词句?(课件)

3、谁来说说,你是从哪此词语感受到他们爱心?哪些句子写到余震来临

呢?谁来读一读?

4、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确是怎样做?谁来读?

5、想一想,这种情况下,他们内心会想什么呢?再读第5自然段。 板书—一次又一次

6、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过程就是他们一次又一次面对什么的过程?

7、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把刚才划出感受他们爱心的句子拿了来交流,引出第6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的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特别有爱心。

3、理解“奔波”的意思

4、齐读第6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

1、从第4自然段里找到感动自己的词句呢?板书:不顾家人

2、齐读第4自然段

3、由此引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拓展

1、假如一年后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可能说什么呢?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台湾

骨髓

小钱青年

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3

一、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句话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把最使你感动的段落多读几遍。二、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体会海峡两岸的鱼水情;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体会。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入题1、破题,板书:20、救命骨髓2、过渡: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2、反馈学习情况:这篇课文讲了在成都机场上,一对四川乐山的夫妇盼到了儿子生存的希望——一个理想的供髓者为儿子提供的骨髓由专家送来,当台湾同胞的骨髓植入另外内地白血病少年患者的身体,少年得救了。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事。3、各个小组互相讨论、修改各个自然段的意思。4、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三、学习课文1、出示学习提纲:⑴骨髓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⑵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生命呢?⑶把使你感动的部分读几遍,谈谈你的体会。⑷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⑸想一想,为什么说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3、展示学生个人感情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4、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教学。⑴时间的紧迫性。⑵医疗费用高。⑶可以匹配的骨髓难找。5、出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骨髓捐赠者和收捐者永远不会见面,但那种血脉亲情,如同这绚烂的生命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6、全班一起朗读这句话,并谈谈你的理解。师作适当点拨。四、总结全文内容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识字,理解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能力与习惯。

2、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引导学生从字词品味中,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少年的重要性,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渲染性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酝酿血脉亲情

1、孩子们,看着你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听着你们银铃般的声音,不禁让老师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个学生,她和大家一样有着如花的年龄,对未来也有着无限美好的僮憬,然而她却有一段不幸的遭遇。(出示课件《我想回家》)

2、简介课件相关内容,营造分围。

3、孩子们,每年我国会新曾约4万白血病患者,其中有近3万多人是因得不到相配的骨髓而离开我们的,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看来骨髓对白血病患者来说意味着的是生的希望!

4、板书课题(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读课题)

5、学生质疑课题,说出心中的疑问。

评析:课始,教师启发学生回忆05年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三。六班学生李静怡因患白血病得不到相配的骨髓而离开了我们,接着出示课件“我想回家”这一催人心肺的真实的情境画面,导出课题“救命骨髓”,叙述我国每年新增约4万白血病患者,其中近3万人因得不到相配的骨髓而失去生命这一惊人的数字,说明相配骨髓对白血病患者来说就是生命的希望,营造了学习氛围,然后激发学生质疑课题,说出心中的疑问,使学生带着质疑走入课文。

二、潜心会文,感悟血脉亲情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作出相关的标注。

2、(课件出示:病床图)他是谁?又有怎样的遭遇?

3、对,他就是四川省乐山县年仅16岁的白血病少年,此时他已是生命垂危。

4、孩子们,当父母得知孩子的病情时,他们怎样?(生回答)

出示:“白血病”!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俩几乎晕倒。大夫,求你一定要救救他,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们俩苦苦哀求着。

(1)那些词语让你觉得揪心?

(2)什么是“晴天霹雳”?是什么事让父母觉得犹如晴天霹雳?

(3)是啊!父母知道白血病的严重,他们年仅16岁的的儿子危在旦夕,此时父母的心情如何?(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读父母的话)

(4)此时父母已是痛切心扉,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生回答),于是他们苦苦哀求着大夫,读“大夫,求你…。 …。啊!”

(5)假如我们都是少年的朋友,亲人,你将如何哀求大夫?(指名读)

(6)孩子们,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看到了一对已濒临崩溃的父母,也让我看到了父母对儿子那真切的爱。

评析: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做出相关的标注,出示四川省乐山县年仅16岁的白血病少年病床图课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感悟的读、指导性读,品味“声泪俱下”、“晴天霹雷”、“苦苦哀求”的涵义,体会父母得知孩子病情时那惊呆的表情、揪心的语言,感悟父母对儿子那真切的爱。

1、孩子们,父母此时想挽救少年的生命,还有谁在努力挽救他的生命?请大家默读课文5—8自然段,找出答案画出来,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标注出来。

2、集体交流汇报。

3、品味语言,感悟“海峡两岸情”。

(学情预设,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的先后随机引导品味)

出示

为了对俩岸骨肉同胞的生命,当天上午8时30分,这个年轻人把自己滚烫的骨髓捐献了出来。

(1)边读边想,浮现画面。

孩子们,你们试想一下:一位台湾青年静静的躺在床上,针头刺进肌肤,他忍受着刺骨的疼痛,他心里会怎样想?

(2)感受台湾青年无私的爱。

他们真的是骨肉同胞吗?(不是)是啊!他们甚至连彼此的姓名都不清楚,但台湾青年却能够为了一个不知名的普通少年忍受巨痛,这位青年捐献出的仅仅是骨髓吗?(生回答)

(3)引导体会,指导朗读

这是浓浓的爱,这是深深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让我们带着这情,这爱再来读——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生命,台湾青年忍受着针头刺进骨头时阵阵疼痛,这又怎能叫人不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来读——

也许台湾青年和少年永远不会在见面,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骨肉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血脉亲情,必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念再来读——

出示:时间就是生命。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立刻派专家提着那只装有救命骨髓的小箱子,火速从花莲飞到台北,又马不停蹄地从台北转机到香港,又从香港飞往成都。

(1) 情景预设,感受紧张氛围。

孩子们,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此时年仅16岁的少年处于生命的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骨髓顺利移植,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骨髓的保存期也仅仅只有24小时,因此慈济医院的专家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与时间争夺生命。(指名读)

(2)谈话引导,体悟真情

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慈济医院的专家们是如何奔波的?

(课件出示:补充的资料配音解说)

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

慈经医院的专家们如此奔波,如此争分多秒,这十几个小时里纵然有重重的困难,也无法阻拦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啊!此时此刻。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两个子“感动”,让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终于,这饱含着俩岸同胞爱心的救命骨髓准时送到了手术台前。台湾同胞的骨髓植入了内地白血病少年的身体。少年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情境交隔,理解感悟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板书:台湾大陆)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少年得救了,你高兴吗?请高兴地读——(指明读)

你激动吗,你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谁?最想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谁?

(学情预设:少年的父母、台湾青年、花莲慈济医院的专家及医护人员,所有关心少年的人。)

(2)指导朗读,情感升华。

孩子们,此时此刻,再也没有比这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告诉所有关心少年的人吧!读——

评析:老师引领学生品味台湾一个年轻人把自己滚烫的骨髓捐献出来,这一感人的壮举是何等的高尚、是何等的感人。老师再引领学生从“立即”、“火速”、“马不停蹄”这些词语中感受紧张的氛围,骨髓的保存期仅仅只有24小时,在24小时内飞机从台湾花莲飞到台北,从台北转机到香港,在从香港飞往成都乐山,运送骨髓路途的遥远与辛苦,把救命骨髓准时送到手术台,成功的植入内地白血病患者的身体。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台湾慈济医院的专家们奔波、忙碌、争分夺秒,他们和时间赛跑,他们与时间争夺生命,纵有困难千重,但他们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之桥。这真情实感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动,通过读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题地位,让学生明白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拓展延伸,传承血脉亲情

过度:孩子们,文章学到这儿,让我们在一次回头来细细品味文章的最后几个字——跨越海峡生命桥。

1、在你心中,这还是一个普通的桥吗?(学情预设:用爱架设的桥,延读少年生命的桥……)

2、是啊!这岂止是一座桥,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

3、孩子们,让我们用心再来回味一下这条艰难的生命历程(课件出示:音乐及动画)

4、虽然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虽然我们之间有几十年的文化隔阂,但是却能为了一个普通的生命而竭尽所能、密切合作,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两岸同胞如此心心相连?(板书:血脉亲情)(学情预设:因为我们是骨肉同胞,我们有着血脉亲情)

5、再次回味课题

(1)为什么要用“救命骨髓”做题?

(2)齐读课题,把这血脉亲情留在我们心中,生读——

再读课题,把这血脉心情铭记我们心中,生读——

再读,把这血脉亲情世代传承下去,生读——

6、教师小结

评析:通过学情预设,拓展延伸,再次激发学生感悟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海峡相隔,但同一国土,同一国人,同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同根同源这一血脉亲情是永远隔不断的,老师用深情、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加深学生对文本涵义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跨越海峡的桥是生命的桥、是爱心的桥、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骨肉相连的情感的结晶。

板书设计:

20 救命骨髓

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花莲——台北——香港——四川乐山

台湾血脉 亲情大陆

评析

老师通过巧妙又精心设计的板书,寓意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之桥,突出了中心,深化了心。

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骨俱捐赠”等9个字,学习“为之动容、志泪俱下”等词语。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3、体会救命骨髓所饱含着的两同胞的骨肉之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因题设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受真诚学习生字

1、 读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2、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 读中勾划生字

4、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划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体段落。

2、读后深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

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学。

1齐读课题。

2、(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边读边勾划生字

3、自学生字

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指名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教师学生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结合课题,围绕“为什么说两岩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结合课文中具体内容进行思考:

2、 找出句子话,体会其中的感情。

二、共同探究。

1、 “两岸”指什么?

2、 为什么称之为“骨肉同胞”?

3、 “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4、 画出行走路线图。

5、 学习倒叙的叙述方法。

倒叙:先说明事情的结果后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的记叙的方法。

1、找出语句

2、找出语句体会方法。

3、 理解词语:

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十分悲切。

动容: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

睛天霹雳:晴朗的天空响起了炸雷。比喻情况出人意料,令人震惊。

谈何容易:原本指向君王进言不容易,课文里指骨髓移植困难很大,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容易。

马不停蹄:马不停地急促向前走。课文里用来形容运送骨髓在路途上没有停歇,时间抓得很紧。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三、 指导朗读。

1、 以默读为主,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2、 要读出丰富的情感。

读出事情的紧迫感。

1、 最后要读出乘客的心平气和,;现时声音提高,增加响度,充满热情。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20救命骨髓

人物:中年夫妇、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的专家、

经过:少年发病----检查确诊---别无疗法---求救台湾---找到骨髓---一位小伙子---专家护送---少年得救


跨过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