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优秀教学设计
《嫦娥》这首古诗情感绵长幽怨,学生在情感上很难跟进,共鸣。因此,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本诗和嫦娥奔月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和神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嫦娥》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
《嫦娥》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朗读时能自主揣摩,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受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从中受到陶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李商隐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动画、诗词欣赏。
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动画吗?…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熟悉的旋律。
(播放动画《但愿人长久》)
师:当优美的旋律响起,老师听到不少同学情不自禁跟着轻轻哼唱起来。这么美的词,知道是谁写的吗?…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放音乐,课件出示词
师:让我们轻轻读一读这首词。
师生配乐读苏轼这首词
师:读着这首词,相信你跟老师跟苏轼一样,都被与月亮有关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嫦娥奔月》)
2.了解《嫦娥奔月》故事。
师:谁知道《嫦娥奔月》这个故事?
学生说。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些?
课件出示故事,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
3.揭题。
师: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千年流传,家喻户晓。不仅仅是苏轼,早在他之前,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借着月亮上的神话作了一首诗《嫦娥》。
二、了解诗作,走进作者。
1.课件出示李商隐图
师:对于李商隐,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2.师小结,读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3.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一组诗,感受李商隐幽怨绵长的情怀。
出示悲情诗组,师生配乐吟诵。
三、学习《嫦娥》,感受诗意。
1.通读古诗。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诗《嫦娥》
出示整首诗
(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把诗句读通。
学生自由读
(2)师:读诗是三分意七分读,从读中可以听出你对诗的理解。刚才,老师从大家读诗的表情看出了你的用心。现在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读;评读;指名读)
(3)师: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感受读进诗里边,想听听吗?
师配乐范读。
(4)师:听出老师的一些感受了吗?大家也用心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我们常有的节奏“前四后三”
(5)师:这一回,老师和大家一起再读一读,看谁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分角色,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换过来再读一遍。
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1)师:读了李商隐的诗,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2)师:诗中哪些字或词令你有这样的感受?
读诗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请你再静静地反复默读,用笔作上记号。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画、交流、汇报;齐读全诗
3.品读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心境(从字、词到句)。
(1)师:这个夜晚,作者睡着了吗?哪句诗写出了他此刻看到的景象?
课件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①师:他都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字能读懂他的心情?
②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③读这两句诗(个别读、齐读)
(2)师:惆怅无眠的李商隐望着高挂夜空的明月,他仿佛看到了谁?
齐读诗句(课件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师:你能感受到嫦娥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你从哪些字或词中读出她的心情?
②指名读、齐读
4.小结,齐读。
师:李商隐这夜夜难眠的心似乎只有深居广寒宫里孤独的嫦娥能读懂,于是作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齐读全诗
四、想象补白,感受经典。
1. 想象补白
师:当长河、晨星都渐渐退去,只有碧海青天仍在。如果你是这清晨里最后一丝投进这云母屏风来的月光,你想对此刻的李商隐说些什么呢?
师:把你的想法带进诗中,再读----(齐读诗)
2. 读组诗,了解“明月”意象,感受经典魅力。
师:孤独的时候,思念的时刻总让人不禁抬头望月,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写了了许多借明月抒情怀的诗。
课件出示诗组---《静夜思》《中秋》《枫桥夜泊》《八月十五夜月》
师生配乐同吟诵,感受经典的魅力。
五、拓展训练,回归文本。
1.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播放视频音乐《明月几时有》
师:神秘莫测的月亮啊,你承载了多少代人的飞天寻梦之旅呀。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是千百年来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的话,那么,如今,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已经实现了这个梦,而“神州6号”“嫦娥1号”又把我们的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假如你登上了月球,来到了月宫,又会续写怎样的神话故事呢?
课件出示拓展训练:续写神话故事
2.把《嫦娥奔月》讲给他人听。
板书设计:
借 → 嫦 娥
↓ 抒
孤 寂
《嫦娥》优秀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学习“屏、烛、晓、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诗人和嫦娥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注意听,待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
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我们也来读一读。
3、诗人简介
4、你有不会读的字吗?
5、学习生字
6、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三、再读,读准节奏
采用指名读、范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四、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读了诗,你有什么收获?
(3)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4)“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我们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
(5)天快亮了,诗人睡觉了没有?
(6)睡不着会感觉怎么样?很孤单,寂寞。
(7)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一说
(8)再读,老师提个醒: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男女分开读
(3)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吗?
(4)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5)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说说嫦娥为什么后悔?
(6)我们来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样呢?
(7)那你们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8)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五、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六、课外延伸
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
七、总结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八、作业
回去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或长辈们听!
《嫦娥》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材
1、教材简析
《嫦娥》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八组、第29课《古诗两首》中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而选编的。《嫦娥》一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内涵丰富,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对《嫦娥》的多义我不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4个生字,并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的神话传说。
三、教学重、难点:
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神话传说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设境想象法: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课文朗读乐曲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
重点字词剖析法: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反复诵读古时中积极感悟。
五、学法
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帮助学生学习。
六、教学程序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请学生注意听老师讲一个神话故事,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随后板书课题。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读课文来理解她的心情。)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让学生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学生也来读。
3、知诗人:教师简介诗人的情况。
4、学习4个生字。
5、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三)再读,读准节奏。
采用指名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四)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理解字、词意思:云母屏风、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从字、词理解课文。
(4)从诗句中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象。
(5)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6)再读,老师提醒: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男女分开读。
(3)理解字、词意思:应悔、碧海、青天、夜夜心。
(4)从字、词理解课文。
(5)从诗句中理解嫦娥的内心感受。
(6)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7)让学生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五)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师范读)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六)课外延伸
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七)总结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嫦娥》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充分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
一、教师导语 :
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觉到这个故事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点评:这段娓娓动听的导语 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启发引导作用。)
二、让学生读文,自己感悟
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写批注,最后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点评:读有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想想、画画、写写,再读读,这种有指向性的读书活动,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组织交流
壮美:后羿射日的有关课文英雄神勇无比,为民除害,给人阳刚之感。嫦娥勇斗逢蒙他毫不畏惧、机智周旋,弱女子显壮举。
凄美:嫦娥吃了仙药飞往月宫,后羿不顾一切……怎么也追不上。这是一种离别,四目相视,却无缘再聚,有情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聚。此青此景,怎不叫人掬泪同情。
甜美:月圆之际,皓月当空,嫦娥悄然伫立桂花树下,深情凝望着丈夫,身虽不能至,心已相印,天荒地老,这等感情确实让人人心生甜蜜。
柔美:嫦娥的外表美,典型的东方美女
优美:嫦娥吃了仙药,……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体会:月美,景美人物更美,画面诗情画意,充满遐想
注意:学生在体验这些感受时,都要加强朗读训练。
(点评:这种读悟交流过程,实质上就是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活动过程 。)
四、全面感悟,读写联系
(每一个优秀的文本都会留下一定阅读空间,使得读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作)
此时此刻,遥遥相望的嫦娥与后羿以及乡亲们,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请同学根据课文围绕中心“好心的嫦娥”写一段话。
学生写话
五、拓展阅读、
〈〈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几种版本,课文所言,只是一家之言,介绍学生阅读。
(这两个细节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知识的积累。)
教学反思:《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当地。这节课重在让学生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遗憾的是课中时间安排不当,读悟交流不够彻底。
顾问意见:这节课的主要闪光点是:教者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发人深思的导入 语启发学生投入到潜心会文中边读边思、边画边写、再读,积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组织读悟交流中,老师穿针引线,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较好地形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如果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出人物形象,就可以全面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
《嫦娥》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3、感受嫦娥的善良、机智,以及逢蒙的奸诈、贪婪。
教学重点:
借助文本的朗读、理解,感悟文字,学会审美,感受嫦娥的善良机智,逢蒙的奸诈贪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词造境,引入新授
1、(配乐)苏东坡曾有词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里的“宫阙”指的是哪里?欲乘风归去,为何又不去?怕的是什么?(月宫之寒)
2、是啊,空旷冷清的月宫中,没有亲人,没有温情,真是高处不胜寒。(指课题)可是,那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又为什么要奔向这寂寞清冷之地?她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第10课(齐读课题)
二、解读文本,探究形象
1、出示:的嫦娥
你想在这里填上个什么词?先放声朗读课文3-6自然段,然后将文中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画出来。
2、交流(相机板书)
a、“美丽”神话、传说中均有见识。有哪些词可以形容嫦娥的美丽。
b、“善良”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理解“接济”。你瞧,隔壁的赵大娘年老体弱,无米下炊,嫦娥知道了,于是;村西的李大嫂家都没钱给孩子扯身衣服遮羞,嫦娥知道了,于是……这种物质上的帮助就叫“接济”。再加上那个“经常”,难怪“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c、“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主要表现在与逢蒙的周旋。
重点理解“周旋”。
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奸诈贪婪)“奸诈”什么意思?“贪婪”什么意思?逢蒙的奸诈贪婪在文中的哪些描写中露出了端倪?借你的一双慧眼找一找。
什么叫“周旋”?(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一个是善良机智的嫦娥,一个是奸诈贪婪的小人,会是怎样的对话周旋呢?(先同桌分角色扮演,再指名表演)
采访嫦娥:请问你想到后果了吗?那为什么还要吞了药?(假如吃了仙药……假如不吃仙药……)出示:嫦娥宁可,也不。
所以,出示:“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引导,失去了亲情、爱情、家庭,多么无奈,多么凄凉!
再次出示:的嫦娥(现在,你还想填上哪些词?)
指导朗读
把你对逢蒙的憎恶、对嫦娥的同情赞赏的感情传达到对课文的朗读中去,齐读第5节。
d、出示第6节:(图片)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嫦娥就这样吃了仙药而奔月了,自由读读第6节,说 (出示图片)这样的依依不舍,凄美地离开了家园,再来看看文中的插图,你认为有问题吗?怎么修改比较好?嫦娥会喃喃地对爱人说什么?
那么,如果让你加入一个词,你认为,嫦娥是地奔月的?
三、引读课文,完整阅读
嫦娥走了,深爱她的后羿呢?喜爱她的乡亲们呢?出示,教师引读第三段。
四、练笔深化,留下形象
就是这样一个流传至今的美丽传说,也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感动我们的正是故事的主人公——嫦娥!告诉大家,她已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如果你们就是组委会成员,你打算给嫦娥写怎样的颁奖词?
老师这里有另一个评选的颁奖词——出示:
震惊中国的十大邪恶人物
当选者:逢蒙
理由:他,也许曾是一个还不错的青年,也曾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但贪婪让他变得如此奸诈,令人遗憾!
他,心术不正,见利忘义,为了一丸仙药,竟然不择手段,提刀威逼自己的师母。贪婪占据了他的心灵,使得他用邪恶追求邪恶。
这样的人如不当选,世间还有何人?
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
获奖者:嫦娥
获奖理由:
学生练笔。交流。
五、吟咏诗词,总结升华
因为一个动人的传说,有了一个美丽的嫦娥,因为英雄心头的那滴泪,便有了一轮多情的月,让我们心怀千年前裙袂飘飘的广寒仙子,祝愿有情人终能团圆,祝愿美好的情感永驻人间,全体起立,共同“把酒问青天”(师生共吟“水调歌头”)。
六、读完课文后……
1、将嫦娥奔月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2、收集、积累与月相关的诗词。
3、《嫦娥奔月》的故事自古以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课文只是一家之言,请收集另外版本的传说读一读,你最喜欢哪一种?(2、3题课外阅读课交流)
七、板书设计:
美丽
善良 嫦娥____________地奔月
机智
舍己为人
……说你读了这一节的感受。(“飘飘悠悠”“碧蓝碧蓝”美,凄美。指导朗读,指名朗读,配乐)
《嫦娥》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嫦娥》优秀教学设计
上一篇:《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
下一篇:《乘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