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土豆教学随笔范文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教学随笔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背土豆教学随笔,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背土豆教学随笔1

《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首先是,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的,因此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情境图一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部分都能学会从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但在要求学生“你从这些数学信息里,想提什么问题时?”学生表示比较困难,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由此知道学生在学会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主要是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数学信息,并由此学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问:“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时”学生大部分都能通过比手指头直接得出结果,由此我发现孩子对于接着数这一方法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为了便于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于是我再次和孩子强调“接着数”这一方法的计算会更快,然而在后面的计算中,我没有一直强调,这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计算方面所花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法需要多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在教学情境二时,同样还是让孩子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交流算法等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列出有关7的其它加减法算式,最后通过读一读,达到对孩子是的巩固与熟悉,在练习中,我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分香蕉应该怎么分?”我先示范并列式,最后让学生学着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外还通过游戏如“凑数法”来使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几加几等于7“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做7的加减法时的正确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

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

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

背土豆教学随笔2

《背土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内容,主要学习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这节课我借助学生感兴趣的食物薯条、薯片谈话,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此引出故事主角小老鼠,利用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情景导入,让学生观察情景图,采用编故事的方法,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尝试解决问题,引出相关的加法算式,探索算法。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学习活动:

1、一共有多少个土豆?

2、还剩下几个土豆?

3、分一分、填一填。

4、说一说。

我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学生肯定要经过思考,才能说出想法。在教学设计中,我比较重视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我在同一个问题上采取不同的问法让学生多说,比如在交流5+2=?时,当第一个同学回答7,我仍继续问: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谁理解了他的算法,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探索7-1=?时,也同样请三位同学说自己的想法。如此反复,即使是不大会表达的同学,也能通过倾听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积极表达,也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要素,没有交流、没有表达的课堂,无活力可言。

但是对于我的这点考虑,听课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编故事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耗时较多。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回答的要点,点到为止,干脆地切入主题。

2、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时,提问较多,也用去较多时间。充分阅读本课及前后课时的教材,会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掉土豆”的过程学习7的加减法,问题1和问题2主要是一个引导,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较快地进入学习活动。

3、这样,学习活动3就会有比较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7的加减法算式,也有时间进行学习活动4。

通过这节课,我也注意到:虽然我在课堂上比较有亲和力、注重与学生交流、评价语言较丰富,但是有些语言还是不够凝炼、有些指令不够清晰、问题设计数学味不足。听课老师们专业的、中肯的点评,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十分感激!

还有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一个多月,此次让他们用分小棒的方法来探索7的加减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的操作经验还不娴熟,注意力容易分散,部分学生在活动未进行之前就玩起了备用的小棒。一年级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

背土豆教学随笔3

今天我讲了《背土豆》一课。

这节课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展开了有关7的加减法的学习。

1、一共有多少个土豆?

展示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土豆。接着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5+2=7。提问:怎么得出5+2=7的?有同学说是一个一个数的,有同学说是从5开始往后数两个,通过问其他同学哪种方法更为简便,总结:从5开始往后数两个数是更好的计算方法。

2、还剩下多少个土豆?

咱们知道了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一起来看看小老鼠接着干了什么?——背土豆。它把所有的7个土豆都背走了吗?——没有。袋子破了个洞,掉个一个土豆。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原来有7个土豆,掉了一个土豆,还剩几个土豆?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7-1=6。提问:怎么得出7-1=6的?现在咱们摆一摆手中的小棒,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数学图形表示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到这个结果。同学汇报,先干什么(摆了7个小棒代表7个土豆),再干什么(拿走一个小棒代表掉的一个土豆),得到结果(还剩下6个小棒代表袋子里还有6个土豆)。总结: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出7-1=6?

3、填表格

所以我们在表格里填上6,1。原来有7个土豆,掉个一个土豆,还剩下6个土豆。

接着想想还会发生什么?——又掉了一个土豆。那么现在掉了几个土豆了?——2个。还剩下几个土豆呢,数学算式怎么列?——7-2=5。如果我用摆小棒的方法,我应该再拿走几个小棒?——1个。数数是不是还剩下5个?在表格里填几?

好。接着又会发生什么?——又掉一个土豆。怎么列式,列完算式自己在表格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把这个表格填完。

找同学汇报结果。问:如果一个土豆都没掉,表格上应该填几?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所有土豆都掉了,表格上应该填几?表示什么意思。

观察表格,说一说,7可以由哪两个数组成。

3、练习

根据图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算式。

背土豆教学随笔4

本学期是由冬季转向夏季的,所以,在走走跑跑这一单元的安排中,设定了由耐力训练转向短程的加速跑训练这一总的路线。

※走是人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能力。通过走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走的方法,形成走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走的能力,为接下来的跑做好准备,所以在学期开头安排了两节“走”的基础课:

1、自然走、直线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走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郊游”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享受“走”的快乐。配合儿歌“两臂前后摆,脚要向前迈,脚跟先着地,脚掌蹬脚面,抬头又挺胸,身体不能歪。”形象生动的进行教学,再让学生进行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创想活动。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脚的着地动作、上体姿势和上下肢地配合,强调抬头、挺胸、直腰的身体姿势地培养。

2、模仿各种人物、动物走

这节课的主题是“模仿”,让学生模仿各种人物(解放军、老奶奶、老爷爷、运动员……)、各种动物(鸭子、螃蟹、猴子……)走的形象,通过模仿练习,增进学生走的能力。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变得更生动、更活泼了。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踏步走时,通过对解放军叔叔的学习,己经能很好做到精神饱满、动作有力。一(3)班朱某某、张某某、李某某等同学模仿的老爷爷、老奶奶十分形象、生动,表现出老爷爷、老奶奶年老弯腰、步履蹒跚的样子。一(4)班陆某、马某某同学的鸭子走很有创意,他们做出了鸭子走时的摇摇摆摆、晃晃悠悠的形象。

※自然地形跑是利用校园里比较好的自然环境,配合校园的基本设施(树丛、台阶、横杠……)进行的一种耐力训练,学习氛围比较宽松,容易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前两节课中我主要是创设了“春天”这一个情境,通过找春天、郊游等情节,让学生在比较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走、跑结合的慢速跑,新鲜的刺激使学生不容易觉得累。第三节课中在自然地形跑中安排了找宝藏的游戏,课前把宝藏藏在校园的花坛,树边,课上把学生分成相同数量的小组,在找宝藏前先安排一段必跑的路,然后再进行找宝藏游戏。这样练习下来,效果比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参与练习,充分体现了“玩中学、乐中学”的特点。

※在“短程跑”中这个学期安排了30米跑和自然站立式起跑,学习自然站立式起跑前先安排各种姿势的起跑的自然跑,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实践中摸索比较快的起跑方法,再进行自然站立式起跑的练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跑中还安排了很多游戏,像接力跑、追逐跑、绕物接力跑,在游戏中锻炼了学生的跑的能力,又培养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练习,而且比较投入,在一开始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很差,学生输了,会怪某个同学,后来经过教育,学生的这种现象有所改善,能很好的合作。

背土豆教学随笔4

教学常规”是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中经常起作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以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教学常规,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通过学习,我开阔了眼界,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一、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曾有一位老教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可见认真备课才能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熟练驾驭提供保障。深知此点,在平时的备课当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难点,为课堂上重难点的突破想好方法,为学生的理解搭好台阶,极力做到思路清晰,贴近学生。

但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发现在自己的备课当中“资源开发充分”做得不够,常规中要求“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中那几篇课文,应更多的将眼光拓展到整个“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万物,学会微笑;可以引领学生倾听社会中多元声音,学会思考;可以引领学生寻找温暖的点滴,学会感恩……这些都是在课文中所要求学生学习的,但往往学生只是雁过而不留声,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调动,调动所有的“课内外的资源”为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高提供帮助,给予牵引。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我觉得应该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在自己查找的资料中进行筛选,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引导他们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实践中感受课文所要渗透的教育思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最终自己感悟。

二、备课,要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最近我在上《小动物过冬》这一课时,我在让学生默读课文之后,想想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因为课前没有布置预习,我上课也十分没有底,对学生的答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为自己如何点拨、引导着实下了一番心思,没想到上课时竟然都没用上,喊了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就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两个同学又一补充,就完成了。这就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审视,我认为在我的头脑中,备学生时,就多了一条,充分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

三、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奋。这当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时教学当中,却也有着许多松懈之处。因为没有他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时是想到这外过度语就说这个。有人说过,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成有人听课,这样才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做才会是对自己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

四、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我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应对?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五、在学习中我发现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语文的作业不外乎读、抄、背等,但除此之外也还有许多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可以让学生设计广告语……多样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更充分锻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空间与时间。但我校的学生自觉性尚待提高,如何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才能够将多种作业形式的作用发挥至无限大。

通过此次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不仅感受到了整个教育教学的新的发展,更使我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背土豆教学随笔6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心得有以下两点 :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 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 ”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 “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 , 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 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 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 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背土豆教学随笔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7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