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师随笔 >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怎么写?每到新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欢迎阅读。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第一篇】:春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气的活动呢?这里面有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的故事,现在让我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去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有很多的习俗,可以放鞭炮、放烟花、贴窗花、穿新衣、贴对联,还有扫尘、洗浴、发红包、吃饺子。我们还可以帮大人的忙,与大人一起包饺子,一起打扫屋子,迎接新年的来到。我最喜欢的就是放烟花了。我们年龄小,鞭炮太危险,所以大人只让我们放烟花。晚上一吃完年夜饭,就去放烟花,烟花真好看呀!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我们非常的开心。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花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喜欢春节,盼望2018年的春节早日来到。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第二篇】:年味儿

  每逢春节过后,许多人都在感叹,年味变淡,这节日越来越没意思了。变淡意味着过去很浓,现在没意思说明过去很有趣,八零后出生的人很难有比较,年纪长一些的都有这种亲身体验,过年的感觉确实大不如前。然而,细细想来,即使用原来同样的方式过年,就会有原来的感觉吗?我想,或许年味会浓一些,但是那时的感觉未必回得来。

  在一个连吃饱饭都要奢求的年代,两块水果糖,一尺红头绳都会让孩子们快乐好几天,去亲戚家吃顿饺子,吃一大碗白菜炖猪头肉,喝半斤高粱酒,一年都会心满意足。而如今,倘若给你这些,你还会兴奋吗?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的满足感很容易获得。旧时候,即使全家一整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过年的时节也要竭力让孩子吃好一些,穿好一些,富人家张灯结彩,穷人家没钱也要像杨白劳一样,集上扯上二尺红头绳,回家给喜儿扎起来。因为过年的时候,老天爷在看,逝去的先人祖宗,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在看,连厨房里的灶王爷都要到天上去汇报,若是不认真过年,明年的日子也一定不好过。若是实在没有钱,就要像山东吕剧《借年》里的王汉喜一样,硬着头皮到岳父家里去借,也要把年过好。用借来的钱去燃香、烧纸钱、摆贡品,按照老规矩去三拜九叩,真心的祈愿上天和祖宗的保佑,四季平安,风调雨顺,来年有个好收成。而如今,你还会去做吗?还如此虔诚吗?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信仰却依然在坚守。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了三十几年,即使导演们绞尽脑汁,也越来越没有意思,舞台、灯光、演技不知比过去强多少倍,却无法如过年一般找到旧时的感觉。现如今,我们的生活如天天在过年,我们天天在电视里看春晚,导演再好的水平,也不会带给我更多的惊喜。而远观西方的圣诞节,却有了越来越浓郁的味道,圣诞节不就是外国人的春节吗?它和中国的过年一样,也流传了千年以上,放假,聚会狂欢,吃火鸡,给孩子送礼物,何其相似,仪式简单重复数年,却依然经久不衰,又何其差异。

  西方的圣诞节是耶稣诞生的节日,西方人多数人信基督,他们相信死后会去天堂,对主的虔诚和敬畏却从没有消失过。中国的年,包容了太多的思想内容,儒释道的文化都有,而过去的几十年里,内外部都有过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或者否定,尤属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都对过年有深深的影响,传统的都是旧的,破旧就是破传统,无论好坏。如今,所有的行为都以追求物质为中心,有利可图的事情就去做,没有利益的事情放在一边,我们过年的庙会就成了商家的舞台,走亲访友成了炫富的机会,过度追求物质的需求,再一次灭掉了过年的传统,而年的味道也是因传统被一点点的吞噬而变得越来越淡了。

  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信息的发达与物质的富有,让我们看清了发展的主要矛盾。人民日报也发表了《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评论文章,内容指出“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在新的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既然提到了精神文化,不妨从我们“过年”传统文化回归做起。

  历经磨难的过年,依然传承并遗留下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再忙,都要回家过年”,无论火车如何一票难求,无论道路上是否拥挤,过年依然是游子最大的心愿。拜年,过年好的祝福,是孝的传承,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就是天伦之乐,过年围在老人身边,这就是最大的孝道。走亲戚访朋友,紧密亲情,让血与水越来亲越来越浓,树高千尺也不忘根。在人挤人的庙会里,开心的用嘴去咬冰糖葫芦,看“踩高跷”扭“鼓子秧歌”,鞭炮声声,春联红红,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这才是过年的感觉。

  如今,我们惊喜的看到,为了将传统文化的回归,研究年文化,传承好传统的规划在做,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模式逐年开展,并取得的了一定成效。从我们县来看,过年的大鼓重新抬到了村头,踩高跷的队伍在扩大,跳广场舞爷爷奶奶们也统一了节日盛装,那著名的“仁风鼓子秧歌”早已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仪式感是文化传承的表,认同感是文化传承的根。坚持不懈,才能把传统迎回来。

  年味渐浓,也不再是奢求。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家家户户庆团圆的中秋节,端午节,还有登高望远的九九重阳节。今天,我就说说春节吧!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不仅要贴窗花,都要放鞭炮!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从前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年大年三十就来到村子里来危害村民。村民大惊失色,吓得魂飞魄散,却什么办法也没有,只有躲一天是一天,因为年它可以吃掉村子里所有人,搞得村子里人心惶惶。有一年,这个叫年的怪兽又来了,天渐渐黑了,村民吓得逃到了山林里,可是有一位大胆的老人点起火堆,火熊熊烧起,火堆就要灭时,突然一个小孩找到竹节扔进火堆,当年要吃人时,突然火堆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吓得狼狈得逃走了。年虽然不来了,但人们怕它来,就这样,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形成了。

  春节的时候,旱晨爸爸用胶水把春联贴到大门上面和两边,上面贴横批。姐姐把福字倒贴在门口,就是预示着福的倒来。

  晚上,放完鞭炮,该吃年夜饭了,妈妈从厨房间里端出我喜欢吃的鱼肉,鱼肉表示年年有余,除了鱼,还有红烧排骨,糖醋里脊,可乐鸡翅,丰盛的年夜饭开始了,我们一边吃饭,一边举杯彼此祝福。开始发红包了,奶奶说“只要你们好好学习,除了红包还有别的奖励,发完了压岁钱,我们准时打开电视机,看春节联欢晚会,那美妙的歌曲使人陶醉,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哄堂大笑……

  我爱过春节,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如果每天都这样,那简直是太棒了!我要努力学习,希望每年学习都棒棒的,每年都更上一层楼。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第四篇】:过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随笔【第五篇】:湖北人过春节

  湖北人春节第一餐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间家中主要劳动力要吃鸡爪,象征“新年抓财”,当家人要吃鸡骨头象征“出人头地”,而小孩子要吃鸡翅膀,寓意可以展翅高飞,如果有客人,客人要吃两个可以透过蛋白看到蛋黄的煮鸡蛋,意在祝愿客人可以“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湖北人拜年也十分的有特点。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先要拜天地,拜完天地后拜家神,最后拜尊长,然后才出门拜年。家中如果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并要以糍耙相待。

  湖北人有一个十分奇特的习俗,就是以正月初一这一天所听到的鸟叫声来判断来年的收成情况;如果五更鸟先叫宜于养鸭;喜鹊先鸣宜于养鸡;麻雀噪飞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吠肯定不是好兆头。

  湖北武昌人,初四时有一个习俗叫“新婿贺年”。新女婿在初四的时候要回岳家,岳家人会去戏弄新女婿,可是新女婿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可以生气。

  湖北的春节并不长,到正月十五就结束了。在正月十五人们还要吃元宵,希望全家可以团团圆圆的。

  这就是湖北人春节的习俗。

18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