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师随笔 > 《自然之道》教师随笔

《自然之道》教师随笔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自然之道》教师随笔

  《自然之道》是本单元一篇精读课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读完这篇课文,大家都写了哪些随笔?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自然之道教师随笔,希望你喜欢。

  自然之道教师随笔篇一

  今天,我们开始了第三单元的教学,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阐述的。上午进行了《自然之道》一文的第一课时,在文中,“我”与几名同伴观察太平洋小绿龟离巢入海时,出于善意,救下了龟群的“侦察兵”,却最终导致了龟群惨遭食肉鸟捕食的悲剧。这一事件告诉我们,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的规律办事,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相处。

  根据课文里科学术语较多,词汇量大的特点,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在:1、以不同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识7个,写14个),正确读写愚蠢、侦查、踌躇、颓丧、鱼贯而出、欲出又止、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生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内蕴之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时的情绪和最终取得的效果都是令人满意的:首先,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难解的词句和难读的文段进行重点突破,然后我出示小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情况。进行这一环节时,我没按以往指名读、齐读的套路来,而是让他们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词义,有时来点形象的表演,如欲出又止、气喘吁吁、踌躇不前、鱼贯而出等词,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反思一下,由于多了些自由,少了些刻板;多了些关注,少了些失望,课堂学习的参与面大了,语言的灵动感、词语的现场感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骤降,效率高了许多。

  其次,对“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问题的展开,又出现了几个亮点,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家有只鸽子,是受伤后被我捉到的,在我的呵护下它恢复了健康,但一直在笼子里“咕咕”叫,我觉得是不是我违反了自然规律,应该把它放归蓝天?还有学生问我:绿毛龟的背部有硬甲,腹部有软甲,食肉鸟怎么能吃到它?您不是说自然界的动物都有自卫之能吗?……听着同学们口中一个个虽显稚嫩,但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问题,我激动极了。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擦亮眼睛,密切关注,努力挖掘,反思课堂教学是第一性的。

  自然之道教师随笔篇二

  1、在这堂课的教学进程中,老师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我”同忧、同喜、同悲、同乐。能够做到教学目标明确,紧紧围绕作者我和同伴的言行与向导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展开教学。文章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体验、碰撞与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进而体会“自然之道”的---好心办坏事。

  2、教师课上为学生搭建了可供学生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第一次是让学生在文章中找作者都干了什么愚不可及的事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时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速度快,学习研究的氛围也很浓。只是时间略显长了。第二次是让学生转变角色,如果你是作者做了这件愚不可及的事情,你现在想说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学文后的感受。

  3、 文本有限而想象无限,许多文本会留下较多的空白,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借助“文本”的“留白”而展开想象的超文本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到了嘲鸫、海鸥、鲣鱼三种食肉鸟的图片并和与他们相比弱小的小海龟相比,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小海龟可怜及我们的愚不可及。尤其是出示两幅大海龟时教师富有激情的旁白,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作者他们的确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

  自然之道教师随笔篇三

  讲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钞鸫啄咬时,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小龟,但任然感到十分震惊和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在3班和4班的教学都完成后,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环节的突破是否采用了具体、有效的办法、策略等等。

  其实在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时,从内心深处不太喜欢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因为它们都是说明文,文章缺少美感。那么,如何上好说明性课文呢?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有所悟:在教学中,应制定一个合适的的教学目标,目标不要太多,太花哨,而要集中一点以攻之。

  就本篇课文来说,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感受违背“自然之道”:上课开始,我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找出这件愚不可及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抓“愚不可及的蠢事”,以“蠢,蠢事,愚不可及的蠢事”为主线感悟情与理的冲突,以达到对自然之道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的这种想法。

  其次,明白遵循“自然之道”:向导极不情愿的抓起那只……我就抓“极不情愿”解读向导为主线,引导学生辨析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冲突时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正确的。

  第三,明确听从“自然之道”:“蠢”不只是该不该救的问题,还有怎么救的问题。要么不救,要么选择正确的方式救。不救,绿龟会有自己的自保方式,我们遵守这个“自然之道”,它们或许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食肉鸟也自能按弱肉强食的原则觅食;如果救,也得要看清情况,了解清楚规则,顺应“自然之道”,选择正确的方法。我们不是不能改变事实,而是要依照规则改变。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不足主要在环节的衔接上,设置的问题出现过于突然,没有进行很好的烘托和自然的过渡,没有放手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的探究学习。

  语文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如何让教学的设计更灵活的应对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经验不足的青年老师,仍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磨练。

17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