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育随笔
推荐文章
名师教育随笔
“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行动,而且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是群众性、人人可以乐而为之的行动。“六大行动”就是“新教育实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践。“新教育实验”所有的理念、观点、追求的目标都将体现和转化为“六大行动”。
名师教育随笔【第一篇:聆听窗外的声音】
我们觉得,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实际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生活。他们虽然也接触世界,但是他们所接触的世界是经过选择了的世界,他们所听到的声音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的声音,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从应试走上就业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通过层层的考试,再考取某所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再就业。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去求“饭碗”的。但因为饭碗数本身有限,到最后把抢饭碗又归结教育。所以在2003年初的“两会”期间,就业方面的问题显得很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我曾指出“旧业”的概念并不完全。我们的毕业生中如果有百分之五的学生能够去创业,他们不是去抢饭碗而是去制造饭碗,那么他们就能够为另外的百分之五,甚至是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那就业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但创造了无数的就业岗位。然而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很难发生:我们从小学起就区教孩子如何去考试,如何去就业,如何去适应,却很少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学生很少有创业的冲动。创业的激情都要靠什么呢?很大程度上都要靠窗外的声音去培养。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老师没有创业的经历,要教孩子们创业几乎不可能。
我提出要让孩子们听窗外的声音。把社会的名流、优秀企业家请到课堂上,请到学生面前。目标是:一个孩子在校期间要听100场报告。我们可以请他们讲一讲公司的创业史、成长史,或是讲一讲他自己的成长史,是如何从一个就业工人成长为总裁的,这到底经过了多少摔打与磨炼?学校还可以请来成功的艺术家们,让他们讲讲自己的艺术人生。成功人士谈自己的成长道路时往往充满了回忆、充满了真实的故事,这每一个故事都能够打动孩子。孩子们听他的报告比听课堂中的讲 课感兴趣。
有时候,一个报告就可以改变某一个孩子或者某几个孩子的命运。人是需要榜样的,生活在一个没有榜样的世界里的人是很难有精神的。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中需要一个个英雄的丰碑去影响他们,用感人的故事去征服他们。这就是教育,这样的教育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名师新教育随笔【第二篇:强化双语运用】
这一行动容易使人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双语教育产生混淆。一般意义上的双语教育,是指强化另一种工具语言,使学生能像使用母语一样熟练地运用这一种语言。对此,我们的理解有一点不同。我认为,双语教育可以强调外语的重要,但母语的表达能力培养无疑是第一位的。所以我理解的双语教育的基础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讲起来,而且应当是母语优先。
话语能力是一个人终身最有效的重要本领。讲话是一个人展示才华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读(或是接受)能力,而话语(也就是输出)能力相对不佳。说得严重点,我们实际上在培养新一代的失语症。因为在课堂上,老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孩子们即使在讲,也是不需要动脑子思考的,表达的也不是自己的思想。在家里,父母与孩子交流也不多,而且父母常常也是话语霸主。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用语言自由地表达自我的能力,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开口说话。允许他们聊天,允许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讨论,鼓励他们辩论,组织他们对话,让他们习惯在众人面前一样镇定自如地说话。学校里可以建立学生论坛,要有学生说话的地方,不能让孩子说话畏首畏尾,让孩子讲话时不要像蚊子一样。嗓门大小也是一个人自信心的大小的表现。现在一些外国公司在中国招聘人员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你会不会表达。日本有一家公司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就是看谁会讲话,谁的嗓门大。总经理在50米以外,让你讲,讲的我听得见就录取,听不见就不录取。这个案例我曾写进管理学教科书。
在国际化与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学会一门外语也是十分重要的。既然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地球村”这个概念,那么同一个村落的人总得交流吧,英语便是一门十分流行的交流工具,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英语显得更为重要。印度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其IT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与中国内地、日本相比,新加坡与我国香港的青年在美国更容易地找到IT类的高薪工作。这一切便是因为印度、新加坡与香港普遍的英语水平要高,在工作交流上没有障碍,更容易与他人沟通、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外语也是高考的三大必考科之一,且高学历教育、职称评定都有一定的英语(外语)水平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测试形式的局限性,学生常常是听、读有余,而说、写不足,语言能力发展失衡。我希望在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对于英语教育,我们不主张系统的、语法的教育,我们主张生活化的英语,让孩子学能够开口的英语,能够交际的英语,而不是“哑巴英语”。什么是英语教育的真正目标?我想能够自由、熟练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名师教育随笔【第三篇:教育是什么】
新教育是什么?这是许多人经常问我的问题。
这个问题,80多年前,陈独秀曾经回答过。他说,“旧教育的主义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伟大的个人,为圣贤,为仙佛,为豪杰,为大学者,新教育不是这样,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与他同时代的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也都回答过这个问题。
80年后,新教育是什么?在许多新教育人看来,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且没了;楼房高了,思想却矮了。纯粹、人文、博爱——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而这些属于梦想人生价值,新教育坚持了,呼唤了,并且行动了。新教育的理想让人崇高,让人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怀……。我对新教育的理解是:新教育其实就是教育的本真,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这是苍南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峰为《苍南新教育文丛》叙写的总序里的一段话。
是的,新教育实验的确要求它的参与者对教育和生命怀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激情、期盼与信任。它用不断唤醒人们的方式,滚雪球般地推动着实验的进展。通过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的方式,新教育在各地寻找着“尺码相同的人”,然后,通过授予卓有成效的课程,让这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们获得可见的教育教学成就,成为新教育实验的榜样。而实验管理者则不断地言说榜样,让榜样们言说自己的历程,就这样,新教育实验唤起了越来越多从教者的激情。所以,旗帜鲜明地重申教育乌托邦、理想主义,强调激情与梦想,强调职业认同,这是新教育实验最鲜明的一个特点,舍此,便无新教育实验。
也有媒体曾经用“心灵的教育”来概括他们对于新教育的理解。他们认为,相对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新教育注重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的精神世界的蓝图。
而我们,在学理的层面界定新教育的时候,则提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我们认为,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但是教育同时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在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新教育认为,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更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的问题的担忧与不满。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孩子已经没有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吗?
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强调幸福,很容易让大家过分重视情感的体验,甚至会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其实,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我们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赞成把新教育命名为“心灵的教育”。
名师新教育随笔【第四篇: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 】
最近读钱理群先生《我的精神自传》一书时,看到了他关于对教育原点的追问的提法,很有同感。钱先生说,现在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进行追问,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大学是干什么的,中小学是干什么的?如果这些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枝节问题就无从谈起。
是的,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似乎全社会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素质教育的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讲了多少年,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路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方向还不明确,我们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不知道教育要干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决定着教育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被我们忽略了。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思想的引领。首先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率。我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还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了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在我们的大学,就业成为了最急迫的任务,成为了判断大学最关键的指标。分数与就业,异化为我们整个教育的原点和教育的重要追求,这是中国教育许多问题的滥觞。
新教育人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生、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我们主张,应该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美好的人生,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把童年和童心还给孩子,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不仅是为未来的幸福做准备,教育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不是简单的感官的快乐,而应该是完整和谐的。因此,给孩子多样化的教育,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多样性的发展,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成功地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难题,逐步从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教育面临着一个“再出发”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追问教育的原点;应该进行教育的启蒙;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养,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理解教育的使命。
名师新教育随笔【第五篇: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战略主题】
任何一个教育改革的规划或者方案,都会有 一个战略主题。这个主题是整个改革的灵魂,是所有改革方案的基础。如美国就曾经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
战略主题的清晰、平实、可感,对于规划本身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正在制定的我国2020年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应该提出什么样的战略主题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理由是,首先,从科学发展观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来看,中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教育公平的问题,东西部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同一个地区学校与学校的发展不均衡,择校的矛盾依然尖锐,优秀教师集中在城市好学校的情况依然突出。老百姓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所好学校读书?其实,中国的很多教育问题是从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
其次,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自然也涉及到效率与品质的问题,“好”的标准会有具体的软件与硬件的指标。这就会让各级政府有一个具体的工作目标。
再次,一个好的改革方案,应该有一句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口号,这样才有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这个口号就是我们的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
办好每一所学校,首要的一点是要加大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以后,就大幅度增加了中小学教育拨款:2004年度中小学财政预算比2001年上升了26%。仅是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就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公平性的实现,通过联邦资助的方式资助需要的地区:2002年,对低收入地区补贴104亿美元;而此前的2001年预算为88亿美元,2004年又增加到了123亿美元,三年间涨幅高达40%。所以,我们希望在新的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能够不因当前金融海啸的影响而降低大家对于教育投入的期望。当然,同时应该有对于教育投入效率的评估。
办好每一所学校,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就有一系列严格而具体的行动方案。如建立中小学教育责任制,给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自主权,给孩子父母更多的选择,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阅读,提高教师质量,检查各州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移民儿童的英语水平等。我们希望,我们的中长期规划,能够打破按照教育体系框架做文章的传统方法,列出几条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办好每一所学校(涵盖幼儿园到大学),从学校教育体系到社会教育体系都需要全面地规划与部署。但是,所有阶段与体系的总目标,应该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这个总的战略主题。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一个清晰、平实、可感而响亮的教育发展战略主题。纲举目张,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够经得起群众、实践与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