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小学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小学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草原》教案设计这一优质的教学案例。《草原》教案设计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吧!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二、导学重难点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积累优美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描写草原的诗,请和大家交流吧!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爷先生到内蒙古大草原,饱览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感受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二)小组围绕学案进行交流

  1、对词语的理解:境界 迂回 拘束

  2、品读优美句子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流到哪呢?流到了天边。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非常形象。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

  ( 三)教师点拨

  1、根据学生交流内容随机点拨。

  2、总结写作方法

  (1)题材:散文

  (2)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四)学生质疑

  二、板书设计

  景美

  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

  人美 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二课时

  一、 观看“班班通”相关内容

  二、 小练笔

  1、 写作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段写法,描写一处景物。

  2、学生交流写作成果。

  以上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草原》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教案设计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相关热搜

15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