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师随笔 > 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

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都替他做决定,这样子是不对的。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关于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吧。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第一篇】:孩子有选择的权力

  很偶然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商人想要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减价多少?”

  老者的回答,石破天惊,他说:“如果是那样。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人乏味而死!”

  我爱死了这个老人,这种浪漫的追求,让我如饮甘醇。

  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事并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最终目的,而只为了追求美好的内心感受。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那种竞争性、淘汰性、功利性的教育让一些学生“生不如死”,我们从来没有给过学生一种浪漫完整的教育。其实,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的权利,包括他选择不优秀的权利。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

  父母和老师越俎代庖,用社会的价值准则,代替了孩子的本真追求。当孩子感觉到不是在为自己而活,不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是他人的傀儡和附庸,是代替他人而活的工具,甚至自己越奋斗,离自己的人生理想反而越来越远,这种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作为寓言的故事,是大人说教的好帮手。比如《坐井观天》的寓言,明显是要小青蛙变得更加优秀,不要眼界狭隘,所见有限。

  但我们想想看,如果说那口井不是最适合青蛙的,但我敢断言,大海同样也是不适合青蛙的。大海里有淡水吗?大海里的暴风恶浪,小青蛙能够承受得了吗?还有大海里的弱肉强食,青蛙准备好了吗?很多时候,一些宏大叙事不一定属于真正的生活。

  最好的教育,根本没有固定的标准。“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适合儿童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为了迎合某种目的,强迫学生接受他人规定好的所谓的优秀教育,那么,教育就成了一种外在于人的控制力量。一旦教育不能顺应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的本性和身心就会受到抑制,那么,不管这种教育如何规范有效,本质上都是失败的教育。

  其实,优秀一词,本来就是相对的。更何况优秀总是和不优秀,甚至平庸相比较的,那么,为了少部分人的优秀,逼迫很多孩子陪同他们悲壮的送行,是不是会导致很多孩子的水土不服?

  我常常和学生说,中国教育最大的残忍在于,一旦我们失败了,我们就是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最缺乏的金钱,在证明给世人看,我很笨,我不够优秀,我平庸,他们都比我行。这是不是一种残忍?

  但假如我们每个人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自己主动地选择。主动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样的人生才是属于自己的,也是有意义的自主的人生。

  一直以来,我心中理想的教育是:让孩子们眼界开阔,精神舒展,灵魂自由。帮助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并让他们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是的,生命是孩子的,我们没有谁能为他决定,孩子有选择自己不优秀,甚至有选择自己平凡的权利,没有谁能够干涉,哪怕是他的父母!哪怕以挚爱的名义!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第二篇】:游戏时给孩子选择的权力

  开学后,每个班都在为准备角色游戏的开展而忙碌着,我班也是。准备游戏区的工作是繁琐的,但看着孩子们在我们设置的游戏区开心地游戏,我也特别的高兴。然而,游戏的活动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孩子对角色的争抢。

  在询问孩子的过程中,大多孩子都喜欢“娃娃家”,而“娃娃家”又无法满足都想参与的孩子。在班上,一些能力强的孩子在选择角色时,总是很主动,也很抢眼,往往他们也总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但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不喜欢与别人争抢,往往在选择角色时也不那么的积极,也许他们在游戏中并没有满意。所以,在让孩子选择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孩子。

  当游戏活动开始后,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让孩子选择游戏时,看着孩子们举着的手,我也很难选择,也会故意选择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但又怕他们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能力不够,我也很矛盾。为了公平地让孩子选择,我把孩子分成5大组,分别是:菠萝宝宝、西瓜宝宝、葡萄宝宝、梨子宝宝、草莓宝宝,在一个星期的5天中,分别由一个组首先选择角色,如:星期一,由菠萝宝宝组的孩子们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样,每次游戏时,孩子都会有一次优先选择的权利。

  在游戏的活动中,教师不可能安排好孩子的每一个角色,也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满意,但能给孩子自由、公平的选择机会。而孩子也必须学会在游戏中选择角色,不然一味退缩的孩子将来对于他也是不利的。在孩子小小的活动圈,性格内向的,比较沉默的孩子,应该在游戏角色的选择上面对竞争,在游戏活动中成长。教师也应该重点帮助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角色“岗位”上也能得心应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第三篇】: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孩子

  女儿已经四岁了,面对活泼可爱、健康成长的孩子,我内心的幸福感、喜悦感用言语是无法描述的。虽然身为老师我懂得很多教育方法,但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还是做得不够好,现在我想谈其中一点:选择。

  我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总爱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总是爱以成人的眼光为孩子选择她需要的物品。这一点,爱人做得比我好,她的方法更科学、更简单,即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女儿。无论是零食还是玩具,只要孩子在场,爱人总是耐心的说:“闺女,你自己选吧。”说实话,有时候选的真是不怎么好,但爱人也总是说一句:“你选的真棒!”

  写到此,我想起了孩子每次听到她母亲赞扬后的那种高兴、自豪的神情,这种神情中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只是孩子自己并不知道而已,她所体验的只有快乐,而这种快乐是伴随着能力的提高而显现出来的。

  卢勤老师说:“选择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小培养的,因为选择是建立在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的。”人的一生中要面对无数的选择,这时真的需要能力。

  选择的正确,自己的人生就会处处充满机遇,虽然这种机遇是伴随挑战而来的,但是正确的选择会让自己勇敢接受挑战、随时抓住机遇、不断迎接成功。

  选择的有差池,机会就会与你擦肩而过,成功就会与你无缘。

  而成功是否与你有缘,在关键时刻要靠选择的能力,就像卢老师说的那样,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作为父母面对儿女时千万不要“帮你没商量”,从主观上处处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处处帮、时时帮,最终的结果是使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机会,最终在无形之中丢失的是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丢失会使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站得不牢、走得不稳,面对机会当她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机会就已经从这个窗户飞进来,从那个窗户飞出去了,留给孩子的只有感叹与懊悔。

  所以,希望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父母能够放一放手,少一些“自作主张,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第四篇】:尊重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以为这是对儿童的尊重;有的家长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也以为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还有的家长见孩子有错也不指出,深怕伤了孩子,还以为是对儿童的尊重;其实,这种.种做法,都误解了尊重儿童的。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尊重儿童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核心的前提当然是承认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像成人一样,是一个权利主体,享有他应有的权利。对我们大多数家长来说,尊重儿童如下这些权利是比较重要的。

  儿童游戏的权利。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方式;就像从事不同的职业是我们成人的工作一样,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儿童是在游戏中学会各种知识,习得生活能力,锻造健康身心,模拟社会生活的。不少家长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游戏就只是玩。于是总是剥夺孩子游戏的机会,却不知道由于它违背了儿童的天性,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儿童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让他参与,不是添乱么?孩子能有什么好意见?做爸妈的不都是为孩子好,爸妈的意见就是孩子的意见。确实,三五岁、七八岁的孩子是不大,他们的参与有时反会造成一些麻烦,他们所表达的往往也不那么理想。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与人相处,学习了沟通,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自我价值感。这些品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美国:孩子与大人平等》)。

  儿童选择的权利。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我们已司空见惯:孩子的吃、穿、玩、行,大人决定;孩子的兴趣学习,爸妈拍板。他们从没想过孩子愿不愿意,孩子是否喜欢,只知道我是为他好,他懂什么,现在不愿意、不喜欢,长大就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轻则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思想,培养了一个生活能力弱的“低能儿”;重则扼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造就了一个胆小怕事、毫无主见的庸才。其实,孩子的能力并不是我们想像得那么低,要相信孩子的本事,给他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逐步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给孩子创造个性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那只灰灰的小鸭,它是天鹅》、《不要和孩子“较劲”》)

  尊重儿童的话题很大,内容很多,小小篇幅,只能略说一二。归结是一句话:真要为孩子好,就给他足够的尊重!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教育随笔【第五篇】:你给孩子选择的权力了吗

  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要给孩子选择权。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儿,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更多的情况是,孩子大了,报考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工作,选择什么人做男、女朋友,甚至配偶,我们会跟孩子商量,但家长会把自己的意愿影响到孩子,甚至会强压给孩子,多数家长并不会真正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时间长了,很容易爆发出家庭矛盾。我想说的是,并不是要等到孩子大了,才给孩子选择权,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给孩子选择权,锻炼孩子自主思考。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懂什么,我走过的路比孩子吃过的盐都多,我的人生经验比孩子多,孩子的眼光哪有咱家长远,所以,我得给他拿主意。家长的建议确实重要,更重要的是孩子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殊不知,家长拿主意拿惯了,孩子就不大会拿主意了。家长要想让孩子自己会拿主意,那就放手让孩子从小就得到这方面的锻炼,秘诀就是给孩子选择权。

  例如,有一些孩子晚上到点不睡觉。首先,睡觉时间是家长和孩子已经商定的,关键是家长要坚决执行定好的事情,到点就监督孩子去睡觉,家长能给孩子选择的是采取哪种方式去睡觉。“你是想象小兔那样跑到床边去睡觉?还是想象乌龟那样爬到床边去睡觉?”“你是想双腿蹦着去睡觉?还是想单腿蹦着去睡觉?”“你是想抱着玩具熊来睡觉?还是想搂着玩具狗来睡觉?”“你的头是想冲着左边来睡觉?还是想冲着右边来睡觉?”……有太多的选项,锻炼孩子想一想自己作出决定。

  有的孩子不大愿意吃早点,吃早点对身体有好处,我相信很多家长说的比我还要全面,就不赘言了。我们可以事先告诉孩子,可以不吃早点,但后面没有零食,想吃的话就等到下一顿饭,让孩子承担饿肚子的后果,孩子试过几次,有体验了,就会转变来吃早点。我们能给孩子选择的是吃早点的方式。

  “你是夹1个鸡蛋?还是夹2个鸡蛋?”“你是想在一片面包上抹黄油?还是想在两片面包上抹黄油?”“你是想抹巧克力酱?还是想抹草莓酱?”“你是吃完面包再把麦片倒进奶里?还是先把麦片倒进奶里后吃面包?”方式很多,各家根据各自的早餐特点来让孩子选择。

  有一次,儿子和爸爸玩折纸的游戏,他问爸爸:“您是想让我教您折导弹?还是折鸽子呢?”我听后暗自高兴:功夫没白花的,儿子已经在运用这种方法了,用的是这样的自然而然。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细节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关键是家长要把这样的选择权给到孩子“手里”。

相关热搜

15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