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
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如果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 说说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讲一则笑话。笑话中的鸡妈妈通过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猫,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现在有这样一头驴,它要比鸡妈妈的体形庞大得多,可是却没有鸡妈妈那么聪明,它的结局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瞧瞧。(板书课题)
二、 出示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 说说本文的寓意。
三、 目标的实施:
1、 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不会读的字的读音。
2、 自由朗读。
3、 齐读。
4、 自由朗读课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后左右四同学一组,共同完成。)
5、 检测。
6、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
(2) 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
(3) 驴的结局如何?
(4) 你如何来评价驴和老虎?
(5) 你觉得本文有什么寓意?
学生读并且思考讨论。
评价
7、 提问:本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思考几分钟?)
8、 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 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分组)
四、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黔之驴,从而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老师祝愿大家能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为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奋斗。
《黔之驴》复习资料
一、字句解释
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关键字:船:用船。载:运载。以:相当于“而”,这里表修饰。入:进入。
句译:黔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
2.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关键字:至:到。之:代词,指驴。
句译:运到后却没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
3.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关键字:之:代词,它,指驴。庞然:巨大的样子。以为:认为或把……当作。为:当作。蔽:隐藏。窥:偷看。之:代词,指驴。
句译:一只老虎看见了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家伙,认为它是神(把它当作神),便隐藏在树林间偷看它。
4.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关键字:稍:渐渐地。出:出来。
句译:老虎渐渐地走出来靠近它,小心谨慎地观察它,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5.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关键字:骇:害怕。远:距离远。以为:认为。遁:逃。且:将要。噬:咬。
句译: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便远远地逃开,认为它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
6.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关键字:然:然而。之:代词,它,指驴。异: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能:才能,本领。者:……的样子。
句译: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7.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关键字:益:渐渐地。习:熟悉。其:它(指驴)的。出:出现。搏:扑、抓,这里可引申为进攻。
句译:老虎渐渐地熟悉了它的叫声,又走近它,在它身前身后出现,但始终不敢向它进攻。
8.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关键字:稍:渐渐地。益:更加。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荡,碰撞。倚,倚靠。冲,冲撞。冒,冒犯。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胜:能承受。蹄:名词作动词,踢。之:代词指虎。
句译:老虎渐渐靠近驴,态度更加狎昵,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随便地轻侮戏弄它。驴非常愤怒(忍受不住愤怒情绪),就踢了老虎。
9.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关键字:因:于是。计:盘算,谋划。之:代词,指这件事。止:只是,仅仅。耳: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句译:老虎于是高兴起来,心里盘算着这件事说:“这家伙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10.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关键字:因:于是。尽:(吃)完。乃:才。去:离开。
句译: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二、内容理解
1. 本文为寓言故事。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
2(1)全文两段的段意:
第一段:老虎初见驴,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
第二段:老虎对驴进一步观察并试探,终于认清驴本领不过如此,最终吃掉了驴。
全文按老虎畏驴——识驴(识驴——戏驴)——食驴的顺序写来,其中老虎对驴的认识过程:
先是观察(谨慎远观——靠近细察),再是试探(小心试探——故意戏弄),最终认清了驴的本领不过如此。
(2)“人物”形象:
老虎:大胆有心计。
驴: 貌似强大,实则愚蠢无能。
3.中心归纳:通过虚有其表的驴最终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那些(官高位显)外强中干、虚有其表、浅薄无能的人,同时也启示人们,要善于认清貌似强大的敌人的本质,要敢于、善于与他们作斗争。
4.成语:(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
(2)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注:二者都为贬义
《黔之驴》教学反思
栗珍妮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体现合作学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我让学生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试译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若有不懂的字词句子,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共同合作解决,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解决,体现了学生合作性学习,和师生的互动,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
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辨正地去认识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凸显。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进而来把握寓意。学生分别从老虎的角度、驴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比如从老虎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谨慎,要知已知彼。从驴的角度谈,根据课文中驴“一鸣”“啼之”,从而给我们的启示是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掌握本文寓意,从而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的不足之处:文言文应该熟读、多读,而这节课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情绪,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还应加强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语言的使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