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门学科,所以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是继前面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之后的,从宏观到微观过渡的第一课。同时,这节课也是为以后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衡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性质,理解其概念;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理解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对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能用化学语言表述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分子原子观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3、教学重点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二、教法分析

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教师引导,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有关原子和分子的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象力,突破难点。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大家的表扬和认可,同时注意力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用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思考;用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由于本节课位置靠前,学生实验要注意指导,提示观察角度,注重学生对实验现象表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身边事物创设情景

在你从操场回来的路上,有没有闻到月季花香?现在我们就学习和它有关的分子和原子。

问:在生物课上,我们知道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那么物质呢?是不是也可以把它分成很小很小的粒子?

事实证明这种微小粒子是存在的,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分子。观察P50页苯分子、硅原子图像,分子是很小的,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大家看一下水分子自述,来感受一下分子。

多媒体播放(同学们好,我是水分子„„) 通过阅读你能总结出,分子有什么特征吗?

学生思考、归纳分子特征:

1、分子的质量何体积都很小。 师:自述中有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答:猜想分子是运动的,有空隙。 师:口说无凭,看我们做个小实验。 演示:品红扩散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是不是重力作用才使品红下落的?我们可以再看下面的实验。 活动探究。

教师:在试管中加少量水,加酚酞,滴加浓氨水。 学生观察,回答现象。

师:刚才我将加酚酞的水和浓氨水放到一起,人为让他们接触,溶液变红了,那么不直接让它们接触会不会变色呢?想想你会怎样设计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确定方案回答,其他做补充。 请一组同学上来做给大家看。

学生一起归纳分子特征:

2、分子是运动的。

讨论交流:烧杯A、B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这样设计起什么作用? 师:其实我们闻到花的香味不是我们的鼻子在运动就是花香分子运动的结果。(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学知识)

分子是时刻运动的,在我们生活中你能再举出一些分子运动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问:湿衣服再阳光下容易干,还是再阴凉处容易干?说明分子运动和什么有关? 学生猜想:和温度有关。 演示实验:加热食醋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学生再举生活中的例子。

创设情景:冬天,水缸放在室外会被水涨破,是不是水分子变大了? 问:水的三态变化发生是化学变化吗?

相同质量时,体积为什么不相等呢?水分子自述中问到我们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你怎样认为?

比喻讲解:取满满一杯沙子,在里面加水,能加入吗?说明沙粒之间存在什么?那么分子呢?

演示: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学生量取)混合。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总结结论: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多媒体播放:分子之间空隙的相互占据,其实品红实验中也可以说品红分子进入了水分子之间的空隙。

(二)设疑:水分子和水通电都可以使水减少,那么这两种情况下的变化是否相同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个物理变化,一个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液态水分子之间间隔增大变为气态。 化学变化是:水变成了氢气何氧气。

问:水变成氢气和氧气还是水吗?也就是水分子变成氢气、氧气分子还是水分子吗? 解释化学变化,实际就是分子的变化。而分子变了之后,就不再有原来的化学性质。所以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问:水分子是怎样变成氢气、氧气分子的呢? 观察课本P52页:水分解示意图

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打出水分子分解运动动画。

打出水分子、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及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比一比回答下列问题,看哪组答的多。 在化学变化中:

(1)一定不变的有: (2)一定变化的有: (3)可能变化的有:

思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讨论、总结:

物理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变化、分子本身不变。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出问题:分子概念中为什么只强调化学性质? 教师释疑:(如同一个人站不成队形一样,单个分子既无色、态、味可言,也无气、液、固之分,所以分子定义中自然不会提到物理性质)

(三)练习巩固: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夏天架电线要松,冬天架电线要紧。

2、樟脑丸放一段时间消失了,衣橱中有樟脑的气味。

(四)总结:

学完本课你该知道: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4、同种物质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

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2、静止的水中水分子是静止的,沸腾的水中水分子是运动的。

3、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4、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五)作业:

布置科普小文章(二选一)

1、分子的自述

2、假设你是一个水分子在浩瀚的海洋里你会看到什么?

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③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粒子的运动,逐步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3、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多媒体投影:同学们能解释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吗?

①为什么从讲台经过会闻到花露水的香味呢?(打开装有花露水瓶的瓶塞) ②为什么湿衣服在室外会慢慢变干?

从以上事实让我们感知到什么?(小组合作选代表回答,教师评价)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8页内容,并思考

这些微小的粒子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真实的存在吗?

多媒体投影:科学事实图片(苯分子图像和硅原子摆成的“中国”二字),要求学生仔细察,并想一想从上述图片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抢答,应该含有分子性质的相关内容)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分子的基本性质。

多媒体投影: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 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个水分子;(如果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大概要用3万年才能数完。)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小组合作,并指定学生回答)

思考:微小的粉笔灰是一个分子吗?

多媒体投影:图片“墙内开花墙外香”引入分子扩散实验。 合作探究一:分子扩散实验。

教师做演示实验并投影,学生仔细观察并完成下列相关的问题: ①实验现象 ②猜想:是什么物质使A中的酚酞变红? ③分析:A烧杯和B烧杯周围各有什么物质? ④思考:B烧杯的作用是什么?

⑤对现象进行分析 ⑥实验结论 多媒体投影:演示实验----品红的扩散

教师演示,学生仔细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①现象

②结论

合作探究二:①酒精与水混合实验,②学生操作,并描述现象。

③思考:为什么酒精和水混合体积会减少?

多媒体投影: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减少的模拟图

小组合作,选派代表回答酒精与水混合实验得出什么结论?(伙伴评价) 多媒体投影:①温度越高,间隔 (热胀冷缩) ②压强增大,间隔

③思考:气体、固体、液体中,哪种状态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五当堂小结:

六、当堂检测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3.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2621

50+50=?

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3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只有一些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所以对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环节是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变化以及热胀冷缩,但对其现象透析本质形成,想象表象形成概念,迁移引用,表达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和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

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启发、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讲述同学们喜欢吃的烤鸭。问:同学们有时我们走在街上没有看到烤鸭店为什么还能闻到烤鸭的香味呢?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老师通过展示课件讲述一些身边的类似现象从而引出科学家的设想: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投影展示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等,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分子。

提问:为什么能闻香味却看不到呢? 投影展示

分子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活动探究一:演示实验(老师演示)并展示课件 学生观察并讨论完成课本表格

分子基本性质: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问:分子运动的速率与什么有关呢?

演示实验(由学生操作):把品红加到热水和冷水中,看扩散的速度 学生观察并讨论:

据此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学生活动:请学生回答刚开始提出的3个问题 活动探究二:分组实验(由学生操作) 学生观察并讨论 投影展示

分子基本性质:3.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不同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是一样的吗? 实验探究:学生实验 据此得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问: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受什么条件的影响不? 教师:同学们通过物理的学习我们知道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就可以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所以物质有三种状态,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气态、液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

问:水和酒精(液体和固体)是否都能燃烧?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液体酒精和固体酒精都是由酒精分子构成,都能燃烧说明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与酒精分子不同,说明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基本性质: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课堂小结:

物质由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作业练习与布置:P51-52 1.(1) 2.(1)-(5) 板书设计:

物质由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教学反思;

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初步了解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3.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引导法、实验探究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进而初步对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展开学习

2.指导归纳法。通过对实验的思考,归纳整理生活中的现象,学会观察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理论联系起来,建立原子分子的基本印象。2.学习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点:从宏观现象观察微粒运动,建立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演示;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 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打开香水就闻到香味? 3)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设问,然后引入正课

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同步加做加热水中品红)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解释以上现象。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 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

6、3-7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二,[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 (阅读)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活动与探究]做氨水的扩散实验

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而B杯中的溶液过很久才变红呢? 小结: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怎样?能否举例子

电脑:①10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200ml呢?②一碗黄豆与一碗绿豆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思考题: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三,作业与练习

板书第一课时

一、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5

一 课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实验与探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 实验准备

1 烧杯(250毫升)、水、品红。

2 烧杯3只(50毫升)、水、酚酞、浓氨水、烧杯(500毫升)1只。

三 课堂程序

1、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入手了解分子的运动及客观存在。

a、做实验3-2

b、引导学生观察图3-6、3-7,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做活动与探究

现 象

解 释

探究1

探究2

烧杯a

烧杯b

d、结合物理知识讲解分子的概念

⑴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⑵把握这一概念时应注意:

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 是保持着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 “最小不4 是绝对意义的最小,而5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6 在物理变化中,7 分子不8 变,9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

10 分子的特征:不11 断运动,12 有间隙,13 有大小、形状和质量。

e、讨论49页1、2

2、引导学生观察图3-12(有什么发现?)结合图3-13引出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概念、特征

概念:

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隙。

3、分子、原子的比较

分类

分子

原子

区 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联 系

⑴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⑵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⑶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⑷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四、布置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

五、做练习

六、布置作业


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相关文章: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模板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范文

化学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范例四篇

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分子与原子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6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