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1

第13课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临时约法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分析: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师:同学们,人们对孙中山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晚年有个伟大转变”。

鲁迅说:“中山先生,生来[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在先生诞辰140年的时候,社会各界都举办了纪念活动,先生毕生从事民主革命,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先行者]。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师:欲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就必须了解先生的革命事迹。其在1894-19__年革命活动主要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今天就以先生这段时间内的重大活动为线索,一起来学习《辛亥革命》。

[推进新课]

1.酝酿和爆发

合作探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当序幕拉开后,首先登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舞台的是谁呢?

生:是孙中山和与他志同道合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扛起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旗呢?课本不是讲到了,清朝在20世纪初不是实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吗?怎么社会形势仍然朝着革命的方向发展呢?

(下面结合如下两个材料认识这个问题)

材料一: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__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材料二: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

19__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廖?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实际是一个骗局。

“预备立宪”的骗局暴露以后,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生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在推行新政中,巧立名目,加捐加税,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这只能促使人们反清斗争不断高涨。

生2:从材料一中可知,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奖励实业。清政府奖励实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实际上却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了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这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和阶级条件。

生3:除此之外,清政府在“新政”中还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许多留学生在海外接触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纷纷走上了反清道路,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他们回国后广泛地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

生4:根据材料二可知,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原本是为了抵制革命。但因“预备立宪”的结局是催生了一个“皇族内阁”,致使原来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立宪派也开始分化,投向于革命。清政府在政治上空前孤立。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一番剖析,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就清楚了。第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第二,清朝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第三,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为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师: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了有效地开展反清的民主革命活动,革命党人组建了许多革命团体,这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形成。有哪些革命团体呢?看地图

(结合板书了解)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成立地点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檀香山

19__年 华兴会 黄兴、宋教仁 长沙

19__年 光复会 蔡元培 上海

19__年 日知会 刘静庵 武昌

师:从以上表格中可知,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互不统一,各自分散。这种状况不利于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孙中山把各个革命团体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这就是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什么能把各地革命志士聚合起来呢?请大家想一想。

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亡的共同志向,使他们走在一起。

师:他们的这种共同的革命志向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生1:首先革命党人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即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就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由于清朝是“洋人的朝廷”,所以反清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这一思想反映了革命党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要求。

生2:在推翻清政府后,革命党人主张“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权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权利的政治愿望。

生3:革命党人在经济上主张“平均地权”,此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师:(小结)正是由于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所以它才成为革命党人都接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三民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第一,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第二,它没有完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

师:尽管三民主义有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同盟会对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人们常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说法有何根据?请大家探讨。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

生1:从地域上讲,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它地方性革命团体都联合起来,有利于革命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生2:从革命领导机构的角度讲,中国同盟会选举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从而增强了对全国民主革命的统一领导,增强了革命胜利的可靠性。

生3:从革命纲领上讲,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拥有了一个明确的革命奋斗目标,这有利于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师:刚才同学们从三个角度对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方法对头,思路清晰。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尽管都失败了,但他们仍然不屈不挠地坚持斗争。多少次挫折,多少次磨难,最终换来了19__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成功。请问,武昌起义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织准备

革命前,武汉地区,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很多,资本主义经济成长很快;有一个强大的知识分子群体,革命思想传播的很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开放的十口中最西边的一个就汉口,这说明这里也是资本主义入侵最早的地区,人民反抗也早,群众基础好;此外更重要的是

由于革命党人在此做了长期组织准备,尤其是在湖北新军中做革命宣传工作,说服了许多士兵参加革命,成为革命的主力,从而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条件。

[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长期在武昌策划起义,尽管领导机构后来遭到清军的破坏,但长期形成的良好起义基础仍在。这也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条件之一。]此外一个客观因数就是此时湖北防务空虚,清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去了。

革命的到来是这样的,革命党人在俄国租界内研制炸弹,不慎爆炸,引来了外国巡扑,搜查去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交给当局,于是当局按图索骥去抓人,形势紧张。于是,1911、10、10,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明枪起义,新军工程营士兵攻占了楚望台军械库,当天占了武昌,两天后,武汉三镇全部解放。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就被称为辛亥革命。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是辛亥革命的狭义概念;广义概念是指这一时期以孙为首革命党人为建立共和国,推翻清朝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

师:武昌起义的成功,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黎元洪被推为都督。事实是当时群龙无首不成,孙和黄兴不在国内,孙还在美国旅行途中。革命党人用枪逼着黎元洪当都督,黎元洪说“莫害我!”。此后,像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国各地革命烈火,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这一形势表明,一方面,清政府的统治已处于土崩瓦解之中;另一方面,大多数省份政权落入旧官僚和立宪派手中,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提出三民主义及武昌起义等历史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二、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及在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它的重点是同盟会的建立及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的多少周年吗?(答:100周年)

教师:对,是100周年。那同学们知道胡锦涛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所穿的服装,请问他所穿的是什么服装?由谁设计的?(答:是由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

教师:没错,它是由孙中山设计的。对于孙中山,同学们了解吗?他一生又为中国做了些什么贡献?(同学回答:)

教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重温历史,聆听孙中山先生对民主共和的阐述,重新走进那风云激荡的年代。现在就让我

们一起学习第8课 辛亥革命

(二)讲述:

教师:前节课我们已学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请问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

1、背景:(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_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同盟会。

(3)军事基础: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 2、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2)同盟会:时间: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2)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如兴中会、民国,平均地权”。后阐发为“三民主义”。提问:请问“鞑虏”是指什么?(答:指满族统治者)。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问: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答:有机关刊物、有领导机构、有革命纲领。)

3、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过程: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之际,趁机策划起义,在消息泄露的关头。10月10日,武昌新军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i,经过一夜激战,

占领了武昌,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到11月下旬,全国就有十几个省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峰。

4、历史意义: 提问: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答:_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_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小结

通过对这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它为中国近代化打开了大门,中国主动与世界潮流接轨,迈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的一步,虽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未在中国实现,但中国人继续沿着孙中山的足迹勇往直前,不断完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板书设计

1、背景: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

人的朝廷,_清朝成为大势所趋。

(2)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3)军事基础: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2、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2)同盟会:时间:1905年 地点:东京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

国,平均地权”。

级革命政党,

3、武昌起义:

(1)时间:

(2)过程:

4、历史意义:

五、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运用挂图,是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2.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本课重新整合了教材,以孙中山在1894——1912年期间的革命活动为线索贯穿本课所有内容,既理清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又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显中学历史课程体现公民教育的本质。

导入:2006年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140周年,社会各界都举办了纪念活动。孙中山先生毕生从事民主革命,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其在1894—1912年革命活动主要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今天我们就以孙先生这段时间内的重大活动为线索,共同学习辛亥革命。

讲述新课:

1.1894年,孙中山28岁,创立兴中会。

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为什么不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却要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来实现发展资本主义。(设问:在上书遭拒绝的情况下,假如你是孙中山,当时你该怎么办?)

2.1901年,孙中山35岁,清政府宣布“新政”。

教师补充“预备立宪”,指出它们的实质。同时放映出清朝晚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以达到论从史出,分析它们的积极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成立等史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了解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背景条件和过程;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最深刻的三次变革产生的时代因素。

(4)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

(2)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学会阅读,提升从历史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为中国的进步趋势打开了历史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依据:辛亥革命的爆发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是本课重点。

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以及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 依据:辛亥革命的失败,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从史实中分析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材分析:

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它给中国的封建制度以猛烈冲击,迫使中国向工业化、资本主义方向发展。1840年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与探索。

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到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3)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的过程,掌握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2)通过制作图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 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的实质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40年,西方列强用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步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对中国人民而言是一部屈辱史,同时又是一部抗争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那么民族资产阶级能否扛起民主革命的大旗,最终结果又是如何?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入《辛亥革命》这一课。 [讲授新课]: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几个方面思考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

对于课本提及的清朝的“新政”和“宪政”改革,通过两段材料的呈现,肯定改革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却是被动的垂死挣扎。培养学生站在全面的立场评价历史本身的能力,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正因为改革客观的积极作用以及改革的本质,成为了革命爆发的原因。同时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条件。

这一目的重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对于这部分知识可设计如下问题解决。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之后又出现那些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在此基础之上,于1905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领导人是?政治纲领是?它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如何?它的成立历史意义在于?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了一个公认的革命领袖,并由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一)、爆发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全国响应,南京临时政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高潮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一目可设计如下问题解决:

1、结合书本的内容,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判断一个政府的性质,主要应该看这个政府人员的组成和它采取的措施。

2、关于《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可引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条文,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同学们阅读课文后结合材料思考后,从三个角度归纳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 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3、你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根据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第一、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第二、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

第三、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从内部破坏革命,和帝国主义相呼应; 第

四、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2、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3、从辛亥革命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课堂小结]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扛起了民族革命的大旗,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但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破坏,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经验不足和妥协,导致革命果实被窃取。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帝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失败也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革命到底应向何处去?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探究这个问题。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相关文章:

《了解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纪念烈士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初中武昌起义教案模板

历史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心得记录五篇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缅怀烈士热爱祖国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党班会记录教案内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5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