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编辑的,共七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_民贼,被人民_。《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密。

3、罟(gǔ):网。

4、洿(wū):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_盈野;争城以战,_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_盈野;争城以战,_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2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习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平。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习新课。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

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_,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_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⑴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⑵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⑶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⑷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⑴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⑶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一课时完。)

五、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六、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养生

,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七、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九、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第一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养生

,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无憾

措施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4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5

《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语法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因此,我把诵读指导作为主线,采用思想串字词的模式,在串讲中突出重点字、词句,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基本成诵。最后通过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为第二课堂的内容做准备。在这堂课中,有一些闪光点:

1、课堂思路清晰,过渡衔接自然,重点突出,既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特殊句式的特点。

2、诵读指导详细,学生朗读文章的气氛较浓厚,并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贴近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

3、作业设计巧妙,既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又让学生对文言句式有较深的感悟。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导语有其可取之处,但所用时间过长。

2、如果学生事先没有充分地预习课文,那么这节课将难以进行。

3、内容安排较多,时间比较紧凑。

教学的方向: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文言句式。其次是了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再次是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论辩方法。

二、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1、本文诗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在课前就已经反复朗读几近成诵,课堂上仍应该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我语言的节奏和文言语言特点以及文言语气词的语气。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学生很容易读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这里的“然而”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而是“这样却”的意思,它是两个词。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几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则几乎是“矣”字,此两者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内容也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真体会。

2、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查找、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4、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5、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论辩方法,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6、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学生课外阅读、搜集相关材料不够,今后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今后应着重思考如何才能调动所有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高二语文优秀教案参考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篇目

高一语文的教学计划

高二关于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大全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格式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