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报任安书》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报任安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报任安书》教案1

课前透视

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报任安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附:李陵事件:

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在天汉二年(前99年)随李广利(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出师击匈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闻讯十分烦忧,曾就此事召问司马迁。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是“不当”,但他不满朝臣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当匈奴之功,并根据李陵平时的表现,推测他的投降可能出于权宜之计。

司马迁这样讲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处理,以便鼓励臣子尽心国事。不料这番话引起武帝的猜忌,以为司马迁赞扬李陵独当匈奴,是暗讽李广利按兵不救,是有意为李陵开脱,打击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下狱,加以“诬罔主上”的罪名,按律当死。司马迁无钱自赎,只得被迫接受宫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来源:学科网]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报任安书》教案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点拨。

2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 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 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方案二(比较阅读。把原文与课文节选进行比较,体会原汁原味的好处。)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方案一”)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学习揣摩课文节选文字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同“方案一”)

2具体研习,突破重难点。(同“方案一”)

四、提供原文被删节的文字,理解疏通

1第1段删节内容:阙然久不报的简要原因。(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忙于侍奉皇上。)

2第2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奈何以刀锯之余荐天下豪俊。

3第3、4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自己因李陵案获罪的经过。

4第5段(即课文第2段后半部分删节内容):所以隐忍苟活,是私心有所不尽,文采不表于后世。

五、布置作业

思考:把课文(节选)和原文对照阅读,看看两文在内容、形式、抒情等方面有何差异。

第二课时

一、明确任务,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比较课文(节选)和原文在内容上的差异。

2比较因内容的差异而带来的文意、抒情、结构上的差异。

二、交流发言,成果共享

三、教师归纳、点评

1内容的异同:删去的内容几乎全是作者感到无限的冤屈和悲愤之语,课文也有一些相似内容。

2表达上的影响:原文较之删节后的课文更具以下特点。

(1)内蕴深厚,文气伟壮:蓄积已久的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汹涌流出,不可遏抑,是愤怒的抗争,是灵魂的呐喊。

(2)纵横开阖,笔法雄健:古今人己,正反横竖,任意挥洒,把自己的难言之痛抒写得淋漓尽致。

(3)行文迂曲,注意铺垫:“于欲尽力处控勒,于宜伸处故作停留。”(林纡《春觉斋论文》),有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

四、课堂小结(同“方案一”)

五、布置作业 (同“方案一”)

《报任安书》教案4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教师补充解说《史记》,强调:1、思想(四点);2、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3、影响。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3、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习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习4—5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指导学生熟读铺排句和用典句

1、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第三课时

一、师生共同探讨以下内容: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A、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B、“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二、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三、教师总结全文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四、与《悲士不遇赋》(语文读本)比较阅读

具体内容见《教案》P140页。

五、归纳本文中的语言现象,针对高考考点作一次系统的梳理。

1、通假字(10个)

2、古今异义(见《教案》P123页)

3、词类活用(同上)

4、文言句式

5、一词多义(见《教案》P130页)

六、布置作业

主要侧重于词语积累和文句翻译。

《报任安书》教案5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背景资料,特别是对他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以便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巨大动力。

2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二、能力点

1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中注释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2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德育渗透

1认识不幸对人生的意义。

2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读懂文章的内容,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文言词语的意义。

2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

二、难点

课文篇幅较长,文章内容涉及的作者家世、古代刑罚、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件,以及至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名传千古的事例等,学生不太熟悉;且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与学生距离太远,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对司马迁在文中表达的丰富情感、深刻的感受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

三、解决办法

1印发司马迁的有关资料及历代学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使学生对司马迁有感性的认识和较为完整的了解,为阅读作些铺垫。

2阅读课本中的“相关链接”,让学生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从而理解他受宫刑后为何依然发愤著书。

3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自读课文,发现问题,为课堂讨论作准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师生互动设计]

一、第一课时,师生、学生之间互动答疑,解决疏通大意、读懂基本内容的问题。

二、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或课下阅读《太史公自序》等篇章,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二节课评价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了解影响司马迁生死观、价值观及《史记》创作的主要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每段内容,整体把握课文。

二、导入

投影两幅关于司马迁的对联: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思考:从这两幅对联中,我们读出了有关司马迁的哪些信息?

三、新课

(一)介绍司马迁的有关资料

读《史记》就要了解司马迁。从印发的有关材料看,对司马迁一生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他创作《史记》重大动力的事件是什么?

小结:主要是两点。

1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其父司马谈在任太史令时就曾想到利用做官的便利条件,修著一部记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未能如愿。临终时,他把这一理想和愿望留给了司马迁,希望司马迁做太史,不要忘记他所欲论著的心愿,并认为一个人事亲、事君的最后目的在于自立,扬名后世,以显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父亲的话对司马迁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司马迁流着泪向父亲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遭遇李陵之祸,接受宫刑。这对司马迁影响极大,经历此事,他对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性和上层社会的世态炎凉有了很痛苦、很深切的感受,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也影响了他对《史记》一书的创作。司马迁之所以在为名节自杀和为事业隐忍苟活之间选择后者,全是因为《史记》未成。他发愤著书,以十分刚毅的精神完成《史记》的写作,并通过《史记》一书来鞭挞黑暗,表彰正义,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思想感情。

读《史记》不能不了解司马迁,了解司马迁,不能不读《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苦心孤诣之作。在这封写给朋友任安的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断不公,委婉地述说了他受刑后忍辱苟活的苦衷。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宁愿受辱也要死得“重于泰山”的坚忍和伟大,同时此文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二)通读、感知、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课文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引导学生感知内容,体会感情。

2学生诵读,重点段落反复诵读。

3师生、学生之间互动,研读课文,解答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及句子,对重点语句进行翻译。

4梳理每段内容,概括段意。(投影打出)

第1段:说明来信内容,就未能及时回信表示歉意。

第2段:申述自己遭受腐刑而未能死节的原因。

第3段:说明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

第4段: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身处逆境“论书策”以抒其愤的例子,作为自己的榜样。

第5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写作宗旨,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决心。

第6段:再次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照应开头,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三)作业

1整理本课出现的通假字。

2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注意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2)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3)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5)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6)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7)无益,于俗不信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1)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e略陈固陋

(2)例: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今仆不幸,早失父母

c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e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第二课时

一、重点

1研读2—5段,评析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

2赏析课文的艺术特点。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司马迁的有关资料,疏通了文意,并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的2—5段,就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进行讨论,并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新课

(一)研读课文

1阅读第2段,理清作者思路,找出作者对于生死的看法。

边讨论边完成投影:

(1)位卑人轻,死无人惜

(2)人应死得重于泰山——“择死”对于自己无价值,所以“择生”

(3)提出不辱与受辱的不同等次——自己受的是极刑

(4)举历史上地位显赫受辱之例——自己受辱而不“死节”不足为怪

2研读第3段,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和受刑后“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对“死节”的看法。

对“死节”的看法:“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

投影:

择生——践志:完成《史记》创作

3研读第4段,讨论作者列举古代一些“倜傥非常之人”的事例,同他表达的生死观、价值观是一种怎样的联系。

投影:

《报任少卿书》和《太史公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有的是身体残废后写的;一句话,都是遭贫困、疾病,甚至刑罚磨折的倒霉人的产物。他把《周易》打头,《诗》三百篇收梢,总结说:“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钱钟书)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精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报任安书教案3篇

初中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范文

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陈情表》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报任安书》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报任安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报任安书》教案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4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