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你知道怎么写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吗?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一起看看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欢迎查阅!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教学过程】
导入:历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宫殿是为谁而建造的吗?——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松赞干布是哪一个民族的领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个地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吐蕃的位置,并完成图表:在地图上填上唐朝前期边疆的少数民族)
填图时注意:
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区?
唐朝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这些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出示有关藏族生活的图片,从中联想唐朝时吐蕃生活习俗的情况)
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有家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学生介绍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在权力争夺中被毒死。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
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
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突厥、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
2.总结唐朝与各民族的关系,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3.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交流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学习重点: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的体现。
学习难点: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充分准备(找出重要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
(一)隋唐和吐蕃的关系
1.吐蕃是的祖先。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都城。
2.时,公主入吐蕃,嫁给。
她入吐蕃的作用:。
3.8世纪初,唐朝又将公主,嫁给。吐蕃和唐朝已经
“”
(二)隋唐和回纥的关系
1.回纥是的祖先,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
2.时,封其首领。
(三)隋唐和靺鞨的关系
1.7世纪末,首领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2.唐玄宗封其首领为。史称“”
(四)隋唐和南诏的关系
1.六诏居民,是和的祖先,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后来,
统一了六诏。
2.时,封其首领。
三、小组讨论,知识擂台(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四、课堂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阅读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①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②唐朝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
③唐太宗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五、学生回头看(根据情况有重点的看书或背诵)
六、当堂训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
A.靺鞨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2.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A.吐蕃 B.靺鞨 C.回纥 D.南诏
3.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4.体现南诏建筑艺术水平的是()
A。大昭寺 B。千寻塔 C。布达拉宫D。渤海石灯塔
5.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 )
A.吐蕃 B.回鹘 C.突厥D.靺鞨
6.下列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哪一项叙述是不确切的?()
A.唐太宗设置了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来源:学|科|网]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成公主嫁到吐蕃
C.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D."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请回答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②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3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3
学习目标:
1、了解唐玄宗用人和节俭的史实;盛世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繁荣概况。
2、理解“开元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国措施和结果上的共同之处。
重点难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
学法指导:“读、议、展、点、练”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熟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各题,并把有关内容标注在课本上
(一)“开元之治”
1.改革措施(1)任用等人当宰相。(2)重视地方
(3)崇尚节俭,不用物品
2.改革成效: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1):大型水利工程共修建多处。
(2):技术有很大发展。
(3):有许多新品种。
(4):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创制新的生产工具和。
2.手工业(1)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
(2)陶瓷业:越窑最为有名,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1)大都市有、和
(2)长安城内分为,分别是
(3)长安既是当时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1)时间:统治前期。
(2)概况:充实,唐朝进入时期。
二、合作交流:根据下列问题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学生,适时点拨。
1、材料分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回答:
(1)、这是唐朝那位诗人的诗句?
(2)、“开元”是指哪位皇帝的年号?当时出现的繁荣景象在历称为什么?
(3)、“开元之治”与“开元盛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假如你是唐朝的一名导游,当你领一个旅游团到达长安时,你是怎样向游客介绍长安的情况的?(就是写一篇介绍长安的导游词)
三、探究展示:根据学生展示情况适时进行点拨。
小结:唐朝建立以后,经过贞观之治、武周统治,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达到鼎盛,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
四、课后检测:
1.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意在表明()
A、这些锦绣已经不可再用B.自皇帝始崇尚节俭,致力发展的决心
C、唐朝此后对丝织业进行限制D.皇帝以后决不穿丝织品
3.种茶、制茶、饮茶的发源地是()
A、中国B、日本C、朝鲜D、印度
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水排D.曲辕犁
5.唐朝陶瓷制品中,以黄、绿、青三种颜色加以装饰且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是()
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唐三彩D、景德镇瓷器,
6.如果你是电视剧《唐玄宗》的导演,结合历史的发展剧情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
A、茶坊里饮茶的场景B、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
C、大户人家摆设着唐三彩D、后堂挂着“开元之治”匾额
7.下列关于唐朝长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长安城里可遇到身着各式服装的西域人B、长安城内街道两边有排水设施
C、长安是当时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D、在住宅区内有许多店铺,商业繁荣
8.唐朝一位皇帝在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位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