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文章
你知道怎么写鄂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吗?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一起看看鄂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
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
3.需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
一、引入课题,燃起欲望
1.揭示课题。同学们,当夜晚仰望天空时,我们看到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课件演示大熊星座)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莹闪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认识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姑娘,了解在她身上发生的一个奇特的故事。
2.齐读课题。提问:对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好吗?
(“兴趣是的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点燃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分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自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爱
(通过自读,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了解小姑娘的爱心。)
三、自主合作,精读课文
1.课件演示旱灾的情景。
2.结合课件理解重点词语“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并体会旱情之重。
3.这是一个干旱之年,此时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在焦急、饥渴地寻求一样东西。
课件出示:水!水!水!
水就像( )一样宝贵!
4.指导朗读。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通过“所有”和三个“都”字说明旱情的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在课件演示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旱灾的严重以及人们对水的强烈渴望,为后面感悟小姑娘奉献爱心打下了伏笔。)
5.分组合作,研读感悟。
下面请大家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思考
(1)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她的水罐又神奇在哪里呢?
(2)作者想歌颂什么?你读了课文后有哪些感想呢?
6.在充分自主研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汇报交流,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师作适当点拨。
(1)读懂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心。
细读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情节,圈出感人的词语来。抓住关键词语“一天夜里”、“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喜出望外”来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来猜测一下:小姑娘找不到水,心情是怎样的;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会作什么样的梦,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板书:孝心感天)
(2)读懂小姑娘对小狗的怜爱。
抓住重点句子“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来引导学生理解。
由于爱,当她绊倒时,罐子里的水一点儿都没有洒掉。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小狗变得欢喜起来。小姑娘自己舍不得喝水,却倒给小狗喝,这是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这里可让学生表演小姑娘喂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以感悟小姑娘对小狗的怜爱。
(板书:爱心如银)
(3)体会母爱的伟大。
抓住母亲说的话“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来体会母亲病得“就要死了”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这是写母亲对女儿的爱。由于爱,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板书:母爱似金)
(4)读懂小姑娘对路人的博爱。
抓住关键词“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递给”等词语体会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喝水的时候,却又把这生命之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表现了小姑娘伟大的爱
(板书:博爱普照)
7.指导朗读2—5节。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教学环节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
四、品读课文,内化感悟
《七颗钻石》通过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寄托了一个道德期盼:要尽量地为别人着想。我们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小姑娘纯洁可爱的形象;要透过“喜出望外”“真想……但……就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全班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引导学生想象,充实下面句子。
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不断地从小姑娘家门前的水罐里流出来,流到________、________。
有爱的地方,就会_________。
2.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哪些感想呢?把你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读给老师、同学、父母、朋友听一听。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运用价更高。此环节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大有益处。)
六、升华爱心,寓德于教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就像这首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这个爱的故事、这首爱的歌曲,永远留在你们的心里。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总评
这篇教学设计紧扣一个“爱”字,突出一个“读”字,强化一个“陪”字,实践一个“学”字。三读课文,各有侧重,先整体感知后部分研读,先感悟内容后积累语言,先课内学习后课外延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真正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关爱他人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懂得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只有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创设“神奇”的氛围
1.导入:同学们,每到夜晚,巨大的天幕上挂满了星星。看着这些星星,你有怎样的感受?(多媒体显示: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星星闪闪发光的画面。)
2.揭题:这七颗星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在这个星座的后面有一个神奇、动人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多媒体显示:画面由满天的星星逐渐定格在七颗星星上,七颗星星逐渐放大,演变成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启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七颗钻石是从哪里来的?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七颗钻石会变成七颗星星?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解开七颗钻石之谜。
二、初读感知,感受神奇的故事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不回读。
2.同桌同学互相检查生字的字音是否读准了,并进行评价。
3.教师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齐读。
焦渴 水罐 劳累 竟然 匆忙 哀求 舔净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凑上 咽下 唾沫 涌出
4.引导学生通过组词辨析“渴”和“喝”、“竟”和“竞”、“匆”和“勿”。
5.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课文中有三个句子,不但包含了生字词,还有几个难读的词语,先读一遍句子,再读一读加下划线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1)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2)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3)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读完以后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和同学交流交流。
(通过自由读、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课文。)
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使同学们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在交流读书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两个层次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线索有了总体认识,为后面的精读课文打好基础。)
三、精读感悟,体会“神奇”的真谛
1.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引发这个故事的原因。安排两个教学环节。
(1)在这一段中,你对哪几个词语印象最深?为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大旱灾、干涸、干枯、焦渴而死。(使学生知道水无论是对于人还是植物、动物都是极其重要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
(2)谁能用一段完整的话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把当时的情境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下。(多媒体显示:在布满裂纹的土地上,草木丛林破败干枯,几只乌鸦在枯枝上号叫,不远处动物的尸骨若隐若现……)通过情境创设和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让学生深切体会当时人、动物和植物对水的渴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理清文章脉络。认真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想一想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每次变化是怎样的?
(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水罐一共发生了四次变化。
第一次变化:小姑娘醒来的时候,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第二次变化:小姑娘倒了一点水给小狗舔,木头水罐变成了银水罐。
第三次变化:小姑娘把水罐交给母亲,而生病的母亲认为自己反正要死了,又把水罐还给小姑娘,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
第四次变化: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交给了讨水的过路人,金水罐中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师相机板书:空水罐——装满水——变成银水罐——变成金水罐——跳出七颗钻石)
3.紧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主旨。安排两个教学环节。
(1)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心情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在极度干渴与疲乏的时候,看到水的心情:惊奇、喜悦,想不顾一切地喝一口水,想马上把水送给自己生病的母亲……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把小姑娘的这种心情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第2自然段)
(2)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通过想像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的艰辛以及发现水罐中装满水后的喜悦,抓住“哪儿也找不到水”、“竟”、“喜出望外”、“赶紧”等关键词语,体会小姑娘虽然自己又渴又累,但一心想着生病的母亲,舍不得喝一口水的心理,感受小姑娘的孝心。)
小结:正是这种孝心感动了上苍,所以她的罐子里装满了水。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关爱、孝敬之情有感情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配乐复述课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情感升华,回归全文
1.师: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这篇童话故事,生动、离奇、动人,读完故事,你认为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通过评价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件显示开课时的画面)师:在这次大旱灾中,水就意味着生命。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她不顾自己难耐的干渴,一次又一次地把水留给别人,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啊!
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要以“七颗钻石”为题,为什么要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在讨论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回归全文,揣摩文章的寓意:七颗钻石象征小姑娘美好、纯洁的心灵。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星星,象征着这种爱是永恒的,这种爱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通过讨论、朗读,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想像,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并理解情感变化的原因;
2、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
3、明白有了自知之明,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不要因自己的短处而自馁,要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明白有了自知之明,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不要因自己的短处而自馁,要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讲了一个关于小蝴蝶花的故事,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指名叙述,相机板书。)
〔板书〕草丛里 骄傲
百花园里 自馁
舒畅
2、师:小蝴蝶花的情感从刚开始的骄傲到自馁,最后到心情舒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吗?(指2-3人质疑“为什么小蝴蝶花的情感会有这样的变化”)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理解课文
师:默读课文,想想从哪儿可以看出小蝴蝶花是骄傲的、自馁的、舒畅的,把相关的语句用直线画在书上,画好后有感情地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一)骄傲
师:从哪儿看出小蝴蝶花骄傲?(指名答,相机出示。)
〔课件出示〕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跟这些小草、小花在一起,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抓住了小蝴蝶花的语言谈)
生抓词谈感受
1、“最了不起”
师:①“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②小蝴蝶花跟谁比感觉自己了不起?(小草小花)它们什么样?谁来给大家读读?(指名读)
(师通过引读帮助学生理解小花小草的平凡、普通)
③那小蝴蝶花什么样?(指名读)那些小花小草跟小蝴蝶花相比,有没有比她更美的?(没有)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能感受到?想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2、“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
师:①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小蝴蝶花骄傲?你为什么这么读?你感受到什么了?
(体会小蝴蝶花已经厌烦当前环境,迫切想离开这里的心情。)
②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
3、师:能把刚才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二)自馁
1、师:当骄傲的小蝴蝶花如愿以偿离开草丛来到百花园的时候,她怎么一下子又变得自馁了?从哪句话看出小蝴蝶花自馁了?(指名答)
2、师:刚才小蝴蝶花还骄傲地说自己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现在怎么又说自己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呢?
〔课件出示〕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跟这些小草、小花在一起,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谁也不会理睬我!”
3、师:这两句话中都提到了“百花”,想一想这两个百花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理解到第一个“百花”指的是草丛中那些平平常常的小花小草;第二个“百花”指的是情况①百花园中的花。情况②牡丹、碧桃。)
情况①百花园中的花
4、师:百花园里的花什么样的呀?谁来给大家读读这部分内容?(指名读)
情况②牡丹、碧桃
5、师:牡丹是什么样的啊?碧桃呢?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到的?能给大家完整地读读这部分内容吗?(指名读)
〔课件出示〕
她看看那汉白玉栏杆里的雍容华贵的牡丹,开得多么旺盛;那正在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数不尽的名花奇葩在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6、师:大家都来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花?(雍容华贵的牡丹、怒放的碧桃)
7、理解“雍容华贵”
师:①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见过牡丹吗?其他同学呢?想看看牡丹什么样吗?
〔出示图片〕
②看着屏幕上的牡丹,如果让你用词语来形容它,你会怎么说?(指名答)
③文中用了“雍容华贵”这个词来形容牡丹,这个词不仅描绘出了牡丹漂亮、鲜艳,它还描绘出了牡丹什么?
④能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吗?(指名2人读)
8、理解“怒放”
师:①还写了什么花?什么样?
②“怒”字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出示课件)想一想在“怒放”这个词中它应该选择哪个意思?
③“怒放”什么意思?能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吗?(指名2人读)
9、师:在这百花园中仅仅有牡丹和碧桃这两种花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数不尽,说不清)想象一下在这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还可能有什么样的花?
(生发挥想象自由说)
师:那就带着你们的想象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谁来读?(指名读,引导停顿后再指名读。)
生:她看看那汉白玉栏杆里的雍容华贵的牡丹,开得多么旺盛;那正在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师:让我们再多想象一会儿,感受那形态各异、娇艳欲滴的花,真是……生:数不尽的名花奇葩在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10、师: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啊!想走进这个百花园看看吗?
〔课件演示〕
11、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自由练读、齐读)
12、理解“迂回流荡”
师:置身在这百花园中,你会闻到一阵阵花的芳香。你能说清你闻到了哪种花香吗?为什么?(指名答)是啊,“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手势演示)
13、师:刚才大家都欣赏了百花园里名花奇葩的美丽,闻到了迂回流荡的花香,和你们一样,在百花园中的小蝴蝶花也感受到了这一切。那此时的小蝴蝶花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体会到小蝴蝶花此时的心情了吗?想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课件出示〕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谁也不会理睬我!”
(指名读,齐读)
(三)舒畅
1、师:就在小蝴蝶花自馁时,这时候,一群孩子来到花园赏花,一个孩子大声说道(),另一个孩子回答道(),孩子们赞叹道(),于是孩子们都蹲在它的跟前,()。
〔课件出示〕
孩子们都蹲在小蝴蝶花的跟前,仔细欣赏这不起眼的花儿。
2、理解“仔细欣赏这不起眼的花儿”
师:①“不起眼”是什么意思?
②这里“不起眼的花儿”指的是什么花?
③小蝴蝶花是什么样的啊?
④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小蝴蝶花,孩子们却都蹲下来仔细欣赏它,孩子欣赏的是什么呢?(指名答)
师:孩子们欣赏的是这看似不起眼却又与众不同,具有自己独特之美的小蝴蝶花。就是这不起眼的小蝴蝶花,此时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这件紫色的衣裳,闻闻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清香,再抬头看看在头顶嬉戏的蝴蝶,她心里会想
〔课件出示〕
我虽然没有(),但我有();我虽然没有(),但我有()。
3、师:小蝴蝶花们,你还会像刚才那样自馁吗?为什么?那么带着你们的这种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
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
4、师:刚才我们随着小蝴蝶花一起经历了她的情感变化,能把这种变化的过程读出来吗?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读。(师引读)
〔课件出示〕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跟这些小草、小花在一起,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谁也不会理睬我!”
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
5、师:想象一下,如果此时花匠把小蝴蝶花又移植回原来的草丛中,小蝴蝶花还会骄傲吗?那她会想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小蝴蝶花回到草丛中,她左瞧右看,旁边仍然是那些平平常常的小草小花,心想:_______。
三、总结全文
1、师:学习到此,上课初提出的那个疑问你们解决了吗?
2、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那就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可以写给小蝴蝶花,也可以写给同伴或自己。(同学写话并交流)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