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一起看看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欢迎查阅!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1
【目标导航】
1.反复诵读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及特点;
2.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
3.能根据命题写作简短的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鼓励参与者充满自信,扬起自信的风帆,乐观地对待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我的梦想
二、谈学生的责任
三、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几位大家的文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演讲稿,好的演讲稿,会让人激情澎湃,全身心随之调动,情感投入其中,那么,本次写作教学的内容,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演讲稿。
【写作要求】
1.结构完整,符合演讲词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要求;
2.主题明了,语言符合演讲人的身份;
3.正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技法点拨】
要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遵循下面的三“要”三“不要”,你的演讲稿就可以写得非常精彩。
1.要主题明确,不要含糊不清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而且,演讲之所以最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就在于演讲内容的鼓动性。因此,同学们写作时要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2.要层次分明,不要结构紊乱
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阅读的,读者有思考的余地,在层次结构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在内容上也可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演讲稿是口头表达,演讲语言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玩味的余地,其结构特点是内容的内在联系与有声语言动态交流的统一,注重有声性。
3.要语言流畅,不要拖泥带水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口语化。“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改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
(2)通俗易懂。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3)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注意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促成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
【范文引路】
恪尽职守服务同学
——竞聘学生会主席的演讲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八年级(1)班的张新明。我这次竞选的职务是学生会主席。我很清楚,我的竞争对手都是各班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实力不可小觑,但我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今天,我有信心站在这里挑战自我!
在这次竞选前,我有着丰富的班长工作经验。两年中,我组织并参与“手拉手、心连心”向贫困地区儿童献爱心活动,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协调能力。我和其他班干部策划了“走进敬老院”活动,并且多次与工作人员协商,这也提升了我与人沟通的实践能力。这些宝贵的工作经历教会我做事的方法,让我能更好地胜任学生会主席的职务。
“打铁还需本身硬。”假如当选学生会主席,我将时时要求自己“待人正直、公正处事”,时刻告诫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同时,我也深知一座大厦不可能只由一根柱子来支撑,团队合作是工作成功的关键。假如当选学生会主席,我将积极团结学生会其他代表,本着公开、民主的原则,广泛听取各位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中,我计划成立校园广播站,为同学提供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同时,我将设立师生互动信箱,让信笺的互动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在课余生活中,我们将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各位同学走出课堂,从生活中学习和锻炼,切实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各位代表,你们所期望的学生领袖,不正是敢想敢说敢做的人吗?你们握着选票的手还在犹豫什么?谢谢大家的信任!
这篇演讲稿内容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展现出自身的风采,有力地说服了老师和同学。在文中,作者针对本次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先陈述自身的优势,给各位老师和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接着,作者又提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表明服务同学的态度。同时,文中多处引用俗语,使语言生动形象,力避枯燥乏味的陈述,引人入胜。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在演讲稿的写作过程中,我建议学生经常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可以使演讲稿增加很强的生动性,比如:排比可以用来增加气势,比喻,拟人让你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顶真可以使你的语言更有推动和逻辑性,通感可以让抽象的理论和事物具象化。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2
【导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演讲技巧。
2.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3.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与拥护。
4.了解顾拜旦,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摸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动员的热泪一起落下。为什么“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骤雨(zhòu)襁褓(qiǎnɡbǎo)崩溃(kuì)
携手(xié)阐述(chǎn)诞生(dàn)
枷锁(jiā)祈祷(qídǎo)拙劣(zhuō)
湛蓝(zhàn)萦绕(yíng)声誉(yù)
沉甸甸(diàn)
2.词语解释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了。木:棺材。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3.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他曾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4.写作背景
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文章中说的“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交流点拨】本文写于1919年4月,“在过去的五年内”“五年前”从这一年到作者演讲时为止的五年,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来,战火把奥林匹克精神粉碎了,作者在这里纪念恢复,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2.为什么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交流点拨】因为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步骤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奥林匹克主义”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交流点拨】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主义的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博的乐趣。他们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奥运精神就诞生了。
2.“我们似乎是在为恢复奥林匹克的理想变成现实而庆祝”一句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去掉。因为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我刚才回忆起1914年6月的庆典”,这说明说的是五年前的事,实际上由于战争的原因,并没有将理想变成现实。所以用了“似乎”二字。
3.为什么要重建奥运?
【交流点拨】一些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
步骤四把握主题探究主旨
1.文中说:“在那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句话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交流点拨】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应该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它必须要面向大众。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2.通读全文,升华主旨,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交流点拨】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3.顾拜旦倡导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交流点拨】顾拜旦倡导近代奥林匹克精神。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顾拜旦的一生,是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一生,他不惜倾家荡产、奔走呼号。他光辉的一生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现代奥运走过了百年历史,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奇迹的诞生吧!
2.拓展延伸
收集奥运会的口号,以此激励自己参加此项运动中去。
【交流点拨】①更快、更高、更强;②点燃你的激情;③激情冰火属于你;④永不燃烧的火焰;⑤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⑥让世界凝集成一朵花。
【板书设计】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面向大众贵在参与强身健体奥林匹克精神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3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领会学习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品质精神。
教学课时:两节课
教学备课:
1、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他是奥林匹克会徽、会旗的设计者,运动员誓词的起草者。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自由超越的领域”,并确立了他终生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192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有诗作《体育颂》。
2、基础知识:
浩劫(jié)衰退(shuāi)诞生(dàn)凋零(diāo)姊妹(zǐ)阐述(chǎn)
萦绕(yíng)误入歧途(qí)枷锁(jiā)拙劣(zhuō)束缚(fù)祈祷(qí)
蓬勃(péng)严峻(jùn)湛蓝(zhàn)挚爱(zhì)愧不敢当(kuì)奠定(diàn)
凸显崭新推崇崩溃模样嵌入野蛮肤浅沉甸甸严峻
携手并进相辅相成无所畏惧暴风骤雨融为一体朝气蓬勃含苞欲放
无可指摘:(zhāi)事物完美、全面周到,不会产生任何异议。
或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蓬勃:形容事物繁荣茂盛。
分崩离析(bēng):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襁褓(qiǎngbǎo):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行将就木:行将:将要;就:接近;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强调不多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3、课文内容结构图解:
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1)
说明奥林匹克精神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2--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宗旨(5)
大众参与的理念(6)
奥运精神的内涵(7)
致敬本届奥运、主办国、参与者和下届奥运国事宜(8--9)
畅想美好前景(10)
演讲主旨:赞颂奥运精神,畅想光辉前景。
4、论证方法:
1段对比世界政治格局巨变,凸显奥运的特殊意义。(对比论证)
3段将“自信”比喻成“良药”,将“自信”与“和平”说成是姊妹,富有表现力。
10段用自然景象比喻奥运的发展,展现了奥运美好的前景。(比喻论证)
5、课文内容简析:
(1)文章中说的“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本文写于1919年4月,“在过去的五年内”“五年前”从这一年到作者演讲时为止的五年,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来,战火把奥林匹克精神粉碎了,作者在这里纪念恢复,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2)为什么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因为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3)“奥林匹克主义”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主义的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博的乐趣。他们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奥运精神就诞生了。
(4)“我们似乎是在为恢复奥林匹克的理想变成现实而庆祝”一句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我刚才回忆起1914年6月的庆典”,这说明说的是五年前的事,实际上由于战争的原因,并没有将理想变成现实。所以用了“似乎”二字。
(5)为什么要重建奥运?
一些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
(6)文中说:“在那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句话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应该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它必须要面向大众。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7)通读全文,升华主旨,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8)顾拜旦倡导的是一种什么精神?顾拜旦倡导近代奥林匹克精神。
教学过程:
1、边读课文边圈画需要关注的词语。尤其是音形义。(重点)
2、教师简要介绍论文的相关知识。
回顾奥运历史---阐述当前奥运精神---展望奥运未来
3、有目的的寻找课文论点和论据,说明相关论据的作用,梳理演讲与论文的“同”。
4、适当板书:(略)
作业部署:体会演讲与议论文的异同,掌握课文基础部分。
将圈画的词语工整的写在作业本上,该注音的注音,该解释的解释。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