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领悟古诗所蕴涵的“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一起看看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课文插图,想象《冬夜读书示子聿》所描绘的景象。

4、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5、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热爱。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古诗,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领悟古诗所蕴涵的“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设计理念:

1、赋予文本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新课程中的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指教者的创造性加工,赋予材料人文性,使之走向学习者。在教学中,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充满激情地告诉他们: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不只是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幻化成了一幅幅活的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文本进行对话。

2、还课堂给学生,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时设计了“读通”、“读懂”、“读好”三个环节。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会变为主动地会学,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基于《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而且都是七言绝句,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所以我将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为重点,并在教学时有意让学生明白学古诗的步骤和方法,然后在第二课时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点拨的教学方法教学《观书有感》。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限度的激发,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学习成功体验后,会喜欢上古典诗文,从而喜欢上古典文学,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阅读品位。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以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为主,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第二课时让学生自学《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教学有四大版块组成:一是紧扣词语,读通古诗;二是读明诗理,指导运用;三是读出诗情,再现情景;四是背诵古诗,总结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受到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又在课外学会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大家背诵自己喜欢一首的古诗。

2、如果说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瑰宝,那么唐诗就是这个瑰宝中最闪亮的一颗!这是因为它不仅给我们营造了美的意境,还因为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一种启示!能把你从所学诗中的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吗?(随意指名回答自己的收获)

3、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不仅记住了诗,更主要是因为你们还读懂了诗人。相信你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能有更多的收获!

4、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课文插图,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老师告诉大家,图中的老者是陆游,他旁边的孩子是他的儿子。

5、你对陆游知道多少?

是啊!从第一单元《示儿》一诗中,我们知道了他是宋代一位伟大爱国诗人,一生留下许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伟大诗篇,那么,作为父亲,今天他又会向我们展现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在插图旁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紧扣词语,读通古诗

1、读通诗题

要想知道,图中所讲的故事,还得从题目着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2、读顺诗句

陆游教育儿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从诗句中寻找答案。

① 自由读诗句,学会诗中的生字。

②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停顿,诗的韵味。

3、读懂诗意

①学习理解第一、二两句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余力。 始:才

②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③学习理解第三、四两句

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④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4、再读深化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老师根据小组代表的讲解,对发言同学纠正,帮助其他同学加深理解记忆。

5、背诵古诗

设计游戏,一名学生讲自己喜欢一句诗意,其他学生背诵它送对应的诗句。(顺序可以打乱)

三遍过后,指名学生背诵

三、读明诗理,指导运用

1、你从陆游教育儿子的话中得到了什么收获?

小组讨论,推选代表交流,做如下预设:

① 要学习古人学习时的刻苦精神

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的确,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

②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④小组代表交流,老师相机引导

总结: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免得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注重实践。(板书)

2、梳理所得

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我想,你的脑海此时一定会浮现很多成语、名言或者故事吧!可以在书上空白处写一写。

交流总结:

①是啊,就像大家说的一样,在诗句中包含着许多成语

孜孜不倦 不遗余力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②在两句诗中包含着许多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讨论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名言,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出示成语“纸上谈兵”

小组讨论赵括为什么会失败?

由此可见,诗中揭示的不仅仅是读书道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呢!

引导学生明白: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④介绍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如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的故事,技术高超的医生等。

四、读出诗情,再现情景

1、是的,只有做到了知和行的统一,那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问的人。(板书:真正的有学问的人)

2、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像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的诗,它和我们通常学得写景抒情诗是不同的,我们称它为说理诗。

在这简单的28个字里,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看来,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女生读、男生读。

3、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插图所描绘的故事

4.写一写

有两个个孩子,都读六年级,一个姓张,叫张三,另一个姓李,叫李四。张三呢,他总是觉得学习太苦,太枯燥了,于是整天贪玩,成绩一落千丈。而李四呢,他觉得只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足够了,所以他只顾读书,从不参加班队活动。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够结合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所积累到的成语、名言和故事,好好的劝说他们一番吗?请你以“张三呀,……”或者“李四啊,……”作为开头写一段话。(在两个人中,可任选择其一写一写。)

五、背诵古诗,总结学法

1、陆游在诗中教育儿子的道理,对我们的作用实在太重要了,让我们把这首诗记在心中吧!

自由背,小组背,指名背,集体背。

2、这节课大家学得比较好!你从这节课中除了陆游教育儿子的道理外还有什么收获呢?

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认识诗人

②读通古诗

③理解诗意

④领悟道理

⑤指导生活

⑥背诵再现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并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2、预习《观书有感》

七、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了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自的特点,感悟文字背后蕴涵的感情。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生词,读通句子,读熟课文,理解生字、生词,难懂的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现在虽是初春,可冬天刚刚离去,老师相信大家对漫天飞舞的冬雪,一定不陌生,记忆中,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说)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种事物留给人们印象却不尽相同。雪在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吧!

二、会学习的孩子,一定记住了在上节课捕捉到的很美很特别的词语,还会读吗?

出示:滋润美艳 如粉、如沙

磬口的腊梅 决不粘连

目光灼灼 蓬勃地奋飞

消释、褪尽 旋转、升腾

指名读,当一生竖着读时,问:你读的方式不同,是竖着排列的词连起来读,为什么这样读?(复习课文内容: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请大家再读读这些词,两幅不同的雪景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自由说)

美艳的东西一定最先吸引你的眼球,那就让我们首先走进那个美丽的江南的雪世界里,去感受它的独特的景致吧!

三、学习1—3自然段。

1、先读读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

2、“滋润美艳”怎么理解?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呢?

相机出示句子: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色彩的词上,闭上眼,放飞想象,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子的画面呀?

4、放眼望去:在那广阔的雪野上,那裹满白雪的山茶树上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覆盖的梅花枝头,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皑皑的腊梅丛中,你还看到了 ,近处,在你踩踏的白雪下,你看到了 。白雪映衬着山茶热情的血红,深黄的磬口腊梅呼应着一片雪白,你会说江南的雪真是 (生说)。咦,明明是冬季,冰冷的白雪中杂草不是枯黄的,却是——(冷绿),绿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在那白茫茫的雪野下,那一抹冷绿让你能触摸到什么信息呢?

5、透过这些雪中的花儿、冷绿的杂草让我们触摸到了江南雪景的美艳与生机,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雪中蕴含的生机呢?

生说,相机出示句子: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6、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抓住“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

说得好,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蜜蜂”怎么会在这江南的冬季里看到呢?作者的眼前真的出现了这种景吗?抓住“仿佛”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奇特的想象呢?

7、这是“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作者由烂漫的冬花,自然联想到春天特有的动物蜂蝶忙碌的情景,从侧面衬托了花的明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机。虽不是春天,可是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板书:蕴含生机)

你能把这种春的气息传递给大家吗?读读看

8、还有哪句话,展示了江南的雪的生机呢?

出示句子: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抓住“隐约”、“处子的皮肤”,感受雪的滋润与生机。)

请问对“隐约”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师:是啊,青春的消息虽不明显,但我们已能感受得到,那是涌动着的鲜活的生命。

师:“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生:白皙的,光滑的。

师:对,应该是光滑的,白嫩的。而且还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应该还有健康的特点。

9、此时此刻,我不仅想起了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想真实地置身于这江南的雪野中吗?擦亮你的眼睛,调动你的情绪让我们陶醉其中吧(出示PPT:江南雪景图片)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

用最投入的情感化作最动人的声音美美地读一读吧!----师生合作读第一自然段(师读暖国的雨…,生接读江南的雪…)

10、鲁迅的童年,少年是在家乡浙江绍兴度过的,那地方正是江南,成年的鲁迅,为了振兴中华,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异乡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鲁迅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儿时的雪,他还会很自然地想起什么呢?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做什么?

11、默读2-3自然段感受一下: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你喜欢的符号圈出来,与同桌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抓住表现动作的词语来体会

12、用雪堆塑成的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的特点,文中哪里能看出?(很洁白、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13、回味一下:你还在雪中做过哪些趣事呢?(生说)你的心情怎样?

14、可当遇上连日的晴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雪人消释不见了,你心情会怎样?

15、是啊,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也是——(生说)

美好的东西因为短暂才变得永恒,令人向往,令人追求,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借着对江南的雪的回味,是想表达内心怎样的情怀呢?(美好的追求)

三、学习第4段。

回到眼前,此时的鲁迅正置身于朔风凛冽的异乡北京,看到的是——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1、放声读读第4段,读到那充满灵性的句子旁写下你内心的感受吧!

2、交流感受:

(1)朔方的雪是独立的。

出示句子: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①“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粉”和“沙”有着什么特点?

②“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抓住“撒”来感受。(板书:独立)

什么原因雪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天气干燥且寒冷)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北方的环境,会是怎样的?(环境恶劣)

还有哪个词也能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旋风)

(2)朔方的雪是奋斗的。

旋风是大风吗?感受过这种风中,在这么狂躁这么残暴旋风中,万事万物会有怎样的表现?说说它们的不同,这几个词,让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朔方冬天呢?朔方的雪在这凛冽的天宇下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①——“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不是乱飞,而是“奋飞”,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奋飞)

②——“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冰冷的大雾中却包藏着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个比喻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旋风愈来愈猛,愈来愈烈,凛冽的天宇下,朔方的雪不仅在奋飞,还在---(生说:旋转、升腾),不仅仅在雪野上,更旋转升腾到了哪里?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呀!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势?(生说:磅礴、壮美等)请你用最饱满的热情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感受朔方雪景那种震撼的气势吧:(出示PPT:朔方雪景图片)

纵然晴天之下,日光之中,也消释不了它,眼前的雪还是脆弱的吗?不是,是什么的?

-----是勇敢地、是不屈的、是奋斗的…

⑤让我们循着鲁迅的足迹回到当时那个年代——1925年,那会是个怎样的年代呀!你会想到哪个词来形容它——黑暗、残酷。身处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面对冷酷的现实,鲁迅看到这不屈的朔方的雪,他的内心在呐喊,他会说:----(板书:不屈的奋斗)

激情朗读:

广阔的雪野中,那朔方的雪,不就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斗士吗?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他便……生接读。

凛冽的天宇下,那朔方的雪,不就是千千万万个勇敢抗争的斗士吗?纵有旋风忽来,他便……生接读。

⑥今天,我们循着鲁迅的笔香,游赏了江南、朔方的两幅雪景图,江南的优美、朔北的壮丽,然而作者鲁迅更欣赏哪里的雪呢?(学生试说)

师提示:在文中由江南的雪写到了朔方的雪时,作者用了哪个词?(但是)它一般与谁联用(虽然)那么你能说说吗?

虽然江南的雪 ,但是朔方的雪 。

鲁迅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敢于与黑暗的社会不屈地抗争,不正是因为他善于从眼前的一景一物中汲取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去与黑暗战斗吗?这也将给我们以启迪。

四、总结写法:

1、欣赏鲁迅笔下“江南雪景”、“朔方雪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后,对于雪的印象一定会更加清晰起来,作为一名文学巨匠,我们又从鲁迅这篇《雪》中的文章中,学习到哪些独特的写作手法呢?

(交流:对比,拟人,实写+想象)

2、书是我们精神的食粮,爱思考的你一定有收获。这奋飞的雪又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呢?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走近鲁迅——搜集鲁迅的作品读一读。

23 雪

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   蕴含生机

朔方的雪   独立奋飞   不屈的奋斗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8个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⑵ 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⑵ 感悟文章内容,了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⑶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3、情感目标:

品味文章内涵,感悟文字背后蕴涵的感情。培养初步的语言感悟和鉴赏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识鲁迅。

1、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描写什么景色的吗?(雪)师:聪明!反应快。这就是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来写冬雪的诗句。

2、记忆中,雪给你又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说)雪给人们带来这么美的想象,历来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美与喜爱,

3、在中国现代文学,有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名字,他就是鲁迅,(课件出示简介)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24年12月24日,北京的一场大雪,使鲁迅情思涌动,写下了这篇如诗如画又充满哲理的散文诗《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去赏雪景,悟雪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写了那几种雪?

2、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评:有的同学放声地读,有的同学默读,还有的同学边读边做上记号,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选择的学习方式都是的)

3、读着读着,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作品的语言也很特别。读着鲁迅文章中的语言,你有什么发现?(交流难读的句子,指导读流利)(评:同学们不仅在读着,还在思考着。)鲁迅生活在五四时期,正值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阶段,许多语言和今天的说法不一样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按今天的说法去理解。比如:“否耶”就是“是不是呢”,其他的词语你也能像这样换一换吗?

4、初步感受了语言的特色,文中出现的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出示:滋润美艳 如粉如沙

磬口腊梅 决不粘连

目光灼灼 蓬勃奋飞

消释、褪尽 旋转、升腾

指名读,当一生竖着读时,问:你读的方式不同,是竖着排列的词连起来读,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这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非常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两幅雪景图----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请女生齐读左边一竖排的词,男生齐读右边的,想象画面,两幅雪景图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自由说)

你最熟悉哪里的雪?行,那就让我们首先走进那个美丽的江南的雪世界里,去感受它的独特的景致吧!

三、学习1—3自然段,品读语言。

1、先读读第1自然段,“江南的雪”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把最能表现特点的句子做上记号,并且圈出最能突出特点的词语来。

2、在交流之前,老师有个疑问想你们解决一下:作者开篇就写了江南的雪吗?明明是在写雪,这写暖国的雨的两句话不就是多余的吗?去掉可以吗?

3、老师明白了,写暖国的雨是为了衬托并引出江南的雪,雨是单调的,哪江南的雪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板书:滋润美艳)“滋润美艳”怎么理解?看看这个词语,从字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那“滋润美艳之至”呢?美到极致,不仅是水分多而滋润,更表现在丰富的色彩上,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呢?

相机出示句子: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色彩的词上,闭上眼,放飞想象,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子的画面呀?生想象说

4、放眼望去:在那广阔的雪野上,那裹满白雪的山茶树上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覆盖的梅花枝头,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皑皑的腊梅丛中,你还看到了 ,近处,在你踩踏的白雪下,你看到了 。

白雪、鲜花,艳丽、洁白,互相衬托,你会说江南的雪真是---- (生用词语概括)。带着这种美的想象谁来读读看?

咦,明明是冬季,冰冷的白雪中杂草不是枯黄的,却是——(冷绿),绿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在那白茫茫的雪野下,那一抹冷绿让你能触摸到什么信息呢?

5、透过这些雪中的花儿、冷绿的杂草让我们触摸到了江南雪景的美艳与生机,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雪中蕴含的生机呢?

生说,相机出示句子: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6、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抓住“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

说得好,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蜜蜂”怎么会在这江南的冬季里看到呢?作者的眼前真的出现了这种景吗?抓住“仿佛”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奇特的想象呢?

7、作者由烂漫的冬花,自然联想到春天特有的动物蜂蝶忙碌的情景,从侧面衬托了花的明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机。(板书:充满生机)

你能把这种春的气息传递给大家吗?读读看。

8、虽不是春天,可是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难怪作者会说----读

出示句子: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师追问:青春的消息是什么?

“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生:白皙的,光滑的-------

师:对,应该是光滑的,白嫩的。而且还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应该很健康。

请问对“隐约”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师:是啊,青春的消息虽不明显,但我们已能感受得到。江南的雪是美艳的,是滋润的,雪野中涌动着勃勃生机!生动的比喻,写得多有生命力呀!

9、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想真实地置身于这江南的雪野中吗?擦亮你的眼睛,调动你的情绪让我们陶醉其中吧(出示PPT:江南雪景图片)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

美的不仅仅是画面,还有这诗一样的语言,美美地读一读吧!----生配乐读 江南的雪…)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模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模板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模板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模板

人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教案模板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领悟古诗所蕴涵的“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一起看看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查阅!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课文插图,想象《冬夜读书示子聿》所描绘的景象。4、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5、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热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8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