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推荐文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一
1.教学内容:
⑴本课时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⑵本课时主要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尤其重点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2.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通过学习第六课,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⑵这一课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透过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需要学生从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高分析文化的水平,具有正确看待文化的本领。
3.设计思想:
⑴依据新课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生活中学习。从校园文化生活资源入手,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一时事,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与播放视频资料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通过学生朗诵或合唱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从而在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识。
⑵学习方法主要为合作讨论法、主动学习法、活动参与法等。
4.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②能力目标: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⑵过程与方法:
①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一时事,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
②学习方法主要为合作讨论法、主动学习法、活动参与法等。
③教学方法主要是设疑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总结法等。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②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6.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教学导入
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新课教学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水远的精神火炬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P81)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新课教学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5.爱国主义
学以致用
知识回顾 环节一 教学导入
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系列图片(2006年校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节目图片)
2、问题设置
⑴请说出这些节目的名称?
⑵这些节目虽然内容不同,但围绕哪一个共同的主题而展开?
⑶长征精神是否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⑷这里涉及的精神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中华文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3、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板书)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
环节二 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
①CCTV新闻联播视频之新闻特写《长征展览留言 心灵深处流淌的感动》
②一个特别节目介绍 《我的长征》是新闻频道2006年重点特别节目,该节目以每个普通的“我”重走长征路为主线,由“我”亲自采访长征相关人群,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以及参与者自身的感悟和变化,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族民间文化、民生及发展状况。
2、问题设置
①为什么时隔70年,人们观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时依然深受感动?
②2006年CCTV新闻频道重点特别节目《我的长征》为何要重走长征路?
3、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多媒体展示(板书)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A.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水远的精神火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水远的精神火炬(P76)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P81)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因为它熔炼于辉煌的古代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环节三 新课教学
突破重点
1、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
长征图片与《七律?长征》
2、问题设置
⑴从《七律?长征》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什么样的长征精神?
⑵长征精神如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
在学生分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多媒体展示(板书)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1)形成: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整体意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2)识记、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
(3)深刻的理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2.能力目标
(1)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树立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联系历史和现实,使是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族 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 。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
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三、教学方法、手段
五维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新课教学
导入
师: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师: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自主学习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分别是什么?
4、爱国主义的地位及其作用;爱国主义的特点;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初步完成知识目标)
生: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三精神”“一魂”“一火炬”)
(1)中华民族精神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是中华民族之魂。
(3)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 :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5、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合作探究:】(1)看了中国选手获胜的镜头,你被感动了吗?
(2)为什么平常参加升旗仪式我们的心是平静的,但听到奥运会上响起我们的国歌才往往热泪盈眶?
(3)你认为你是被什么感动了?
生:被中华民族精神、奥运精神所感动。
【合作探究:】
《12后中国女排重夺奥运会冠军》北京时间2016年8月20时9时15分,里约奥运会冠军女排总决赛在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女排展开。中国队19:25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分别以25:17、25:22,25:23,中国女排12年之后再夺奥运会冠军。这种精神对奥运健儿起了什么作用?
生: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激励了奥运健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课下的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内化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表达与阐述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特点)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古代的辉煌 近代的图强 现代的复兴
【重点理解:】(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统一
历史事实、现实案例
同舟共济 吴 万众一心 协力同心 一心一力
土尔扈特东归 ;文成公主入藏、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等
意义: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为难关头,都迸发强大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企图都不能得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好和平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三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道德典范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 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与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高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三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学会运用“八荣八耻”评价有关社会现象和身边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难点: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0.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图片导入,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营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通过大学生对落水儿童营救牺牲所引发的思考,从而提出问题:“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值得吗?!”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来,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你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
①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业做出巨大贡献。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
1、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坚持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5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坚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三、怎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国家: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个人: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主动感悟先进文化的熏陶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5、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活动3【活动】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一:比较不同时期历史人物,从而得出道德模范人物的共同特征,为更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学生道德理念,进行传统美德格言比赛。
探究活动二:从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出发,引发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出怎样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探究活动三:通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了解,以张丽丽为榜样。说明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探究活动四:通过对歌曲视频《好人就在身边》的播放,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
头脑风暴:加强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
活动4【练习】教学过程
1、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
A 精神文明建设 B 思想道德建设
C 科学文化建设 D 民主政治建设
2、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原因是( )
A 遵守社会公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C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D 依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
A 为人民服务 诚实守信
B 集体主义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D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4、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求包括( )
①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 ④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
①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②加强诚信建设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③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点,会导致信用缺失现象 ④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活动5【测试】教学过程
1、 2009年的“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震惊全国。张海超的遭遇中,首先是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张所在单位迟迟不给其开具证明;其次是,他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终于取得了去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职防所医技科主任王晓光等为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并非众多医院确诊的“尘肺”职业病。事后,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受到了相关处罚。这个事件启示我们( )
①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④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可能危害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200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单位宣布:裴春亮等5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陈荣超等26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时代的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英雄模范的道德楷模力量来推动。这是因为( )
①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②道德楷模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③道德楷模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④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 2008年度,江苏首批免费开放174家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说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应该 ( )
A.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4、 200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单位宣布:裴春亮等5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陈荣超等26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我们要选择完全相同的道德典范来学习
③不同时期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相承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为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分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有利于( )
①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知识文化修养 ②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 ④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江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省政府在2009年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年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江苏作出相关决策的意义。
活动6【作业】教学过程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形成知识网路。加强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并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后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