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下面是小编W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一
学习目标
掌握“冷战”政策的含义、实质及表现,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分清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和典型事件。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出示自主学习指导一——冷战政策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81-82页,完成下列问题,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做标示。)
1.什么是“冷战”政策?它的实质是什么?“冷战”政策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2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3.美苏“冷战”的结果是什么?
(课件展示)自学检测一,合作探究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二: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帮助西欧和土耳其度过难关。因此,丘吉尔称此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三:《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请回答:1)以上材料可概括为哪个国家的什么政策?
2)?此政策的含义和本质分别是什么?3
)?根据材料一,这种政策以何事件为开始标志?
4)?材料二中所说的“此计划”是指什么计划,美国给予西欧大量援助目的是什么?
5)?材料三,这是什么组织的规定?此组织的成立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师及时订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对冷战政策的含义及表现有清楚的认识,又做到了学以致用,可谓一箭双雕。)(教师在引导时可适当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健身学生的理解。幻灯片12——18)
(引导语)为了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经济方面: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 军事方面:华沙条约组织(课件18)
(至此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的对抗,更具有军事对抗色彩,从20世纪50年代起两国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课件19)
自主学习指导二美苏争霸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82-83页,完成下列问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做标示。)
1、美苏争霸的实质:
2、了解美苏争霸三个阶段中的特点及表现,并讨论一下这种特点的原因。
3、美苏争霸的影响:
4、美苏争霸结束的标志:
(课件展示21)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美苏互有攻守,他们的外交政策在每个阶段都有所变化)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______在争霸中占据优势。(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繁荣)第二阶段:70年代,_____处于优势(占领阿富汗),美国转攻为守(越南战争,美国由于石油价格问题,导致出现经济危机)第三阶段:80年代,两国实行相对____战略。(美国债务加重,苏联改革失败)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
(教师语)美苏争霸互有攻守,各有所得。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苏争霸此消彼长,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大家要从中认识到美苏竞争,归要结底是实力的竞争。从而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
自学检测二,合作探究
材料一: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
时间 总兵力 军费开支 军事基地及其他 黄金储备 工业产值 外贸出口 1939年 33.5万 12亿美元 战后
初期
1230万
90多亿美元 数百个军事基地,最强大的海、空军,垄断原子弹 占资本主义世界3/4 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占资本主义世界1/3 1、看图表,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猜谜:打雪仗——打一历史名词
2、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指出: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冷战”),长达半个世纪。
那么,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下面我们学习14课《冷战中的对峙》,探索这些问题。
一:冷战政策
创设情境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2、出示《世界政区图》
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从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所以美国采取了“冷战”政策。
教师提问: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教师出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fangong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过渡: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那么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创设情境
1:出示图片: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
2、出示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
那么在军事上美国是怎样实行冷战的?为什么要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创设情境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
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课】
丘吉尔“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这次演说很快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那么,什么是冷战?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给刚刚和平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展示目标】
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自主预习】
独立完成“知识梳理”。 同桌之间通对答案。提出疑问。
【合作探究】
一、冷战政策
1、原因。
(1)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2)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
2、表现
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fangong、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以下知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双方矛盾日益尖锐。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告终,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它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意志和巨大力量。60年代,越南战争也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较量。liuxue86.com
二、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主要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50年代,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美国推行霸权政策,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通过“四五”计划,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应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解决,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同时也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这一事件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
2、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尼克松任美国总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70年代,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此时,苏联的实力得到迅猛的发展。苏联不仅建成一支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拥有数量多于美国的洲际导弹。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苏联在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12月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3、80年代的美苏关系,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苏联丧失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并实行了中苏关系正常化。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从7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美国也同意有限的缓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