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教案

若水1152 分享 时间: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

  (2)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动态的课件展示,阐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解决方法: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特征,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启发法。

  七、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

  八、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通过问题探究,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

  九、教学设计思路

  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问题引导和动画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穿插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构建正确的能量供应模型,并通过习题现场检测教学成果,并结合重点解析学生的疑惑。

  十、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

  与

  导入新课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回顾细胞呼吸的概念。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得知细胞呼吸分为两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熟悉概念。 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由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记忆探究实验的相关结果。 (一)

  有氧呼吸

  场所 (一)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氧的参与。

  2.作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还需要有酶的参与。(提示:本章第一节内容)

  3.在前面学习细胞器的时还了解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问: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的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线粒体为什么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展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标示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说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上分布着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思考线粒体的结构,回忆其功能;

  猜测有氧呼吸的过程。 通过几道填空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过程 设置问题导读,引导学生注意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能量变化。

  在学生阅读基础上,播放动画展示并分步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 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

  列出每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应式,强调[H]的写法,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各阶段生成的能量多少。 阅读教材内容;

  观察三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说明它们的异同点。

  ③掌握呼吸方式的判断并会利用呼吸作用方程式计算。

  2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

  ②通过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处理信息、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③通过辨析等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正确结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希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精神。

  ②让学生知道理论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原理。

  2 细胞呼吸原理和本质

  3根据呼吸作用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导语

  生物体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且能量的直接提供者ATP,ATP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对于生物体来说ATP中的能量都可以来源于呼吸作用,本节课主要来复习细胞呼吸。

  【活动】细胞呼吸学生活动

  活动1

  问题1:生物体内有多种供能物质,各种能源物质在供能上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2:细胞呼吸是ATP的主要来源,ATP还有哪些来源呢?

  【讲授】请两个同学写出细胞呼吸反应式,引导出细胞呼吸类型、概念和过程的复习。

  PPT分别展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完整过程,提出相应问题

  问题3:有氧产物CO2、H2O中的氧原子的来源?

  追问:如果提供18O2 ,可以产生放射性C18O2 吗?

  问题4:有同学认为反应式中的“能量”就是“ATP中的能量”,对吗?

  问题5:为什么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呢?

  最后,讨论辨析:

  1、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2、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一定会发生有氧呼吸吗?

  总结: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讲授】细胞呼吸讲授

  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结果,总结细胞呼吸方式。总结细胞呼吸方程式。引导学生利用方程式计算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练习】细胞呼吸练习

  1.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 B.1∶3 C.1∶2 D.1∶0

  解析:用“并列比较法”解。此题中的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此时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可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时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同,假设O2的吸收量为1 mol,则因CO2的释放量是吸收量的2倍,所以共释放CO2的量为2 mol,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量与吸收O2量相同,因此也是1 mol,那么无氧呼吸释放CO2的量则为1 mol。又由上述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产生l mol CO2需要消耗1/6 mol葡萄糖,而无氧呼吸时产生1 mol CO2需要消耗1/2 mol葡萄糖,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1/6)∶(1/2)=1∶3。答案:B

  【测试】细胞呼吸当堂测试

  .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

  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C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 有1/4 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作业】细胞呼吸作业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教案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生物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课本

  完成预习学案 教学课题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

  (2)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3)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

  (4)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识记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教材分析

  学生学过了ATP的知识,对于ATP作为能量的通货有了一定的认识,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了解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结果;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

  当问题明确后,学生探究的过程就会成为探究学习细胞呼吸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比如在准备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等方面,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然后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可能的原因,将学习引向深入,为下面的概念学习铺设道路。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这样就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然后从酵母菌转向其他生物,为学生介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通过学习细胞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有氧呼吸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网搜索下载细胞呼吸全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加强了解。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的过程

  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小组为单位讨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生物体内,能源物质有多种,如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在这些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能,但这些化学能并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它们必须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先把释放出的能量转移给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储存到ATP的高能磷酸键中。然后通过ATP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讲授新课】

  问题探讨

  [思考]1.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都是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思考]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学生]不能,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内进行的,是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分解放能的过程。 细胞内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理化环境,因此,呼吸作用不会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

  [思考]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吗?

  [学生] 能,有的生物体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总结]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探究]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根据日常生活中用酵母菌生产面包,啤酒的过程等例子,引导学生对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做出实验假设:

  ※ 实验假设 有氧 CO2(大量)

  无氧 酒精 + CO2(少量)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假设的产物,设计鉴定产物的的方法,从而自己总结出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也可使 水溶液由蓝变________再变_________ 。

  酒精:与________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

  根据实验假设、实验原理及设计实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几个问题,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设计实验 (1)怎样控制有氧、无氧的条件?

  (2)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

  (3)怎样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生成二氧化碳的影响?

  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对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

  事实证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

  产物

  生成的CO2的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重点讲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再利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重点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过程,讲解完成后,分阶段对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从场所、过程、产物、能量、是否需氧几个方面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巩固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

  线粒体的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大多数呈椭球形,具有内外两层膜。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叫做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在线粒体内还含有少量的DNA和RNA,使线粒体能控制自身一部分物质和结构的形成,线粒体的大部分性状是由细胞核DNA控制的,因此,我们称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第一阶段: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C3H4O3),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供形成2个ATP。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C6H12O6 2C3H4O3+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经过一系列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这些能量也是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供形成2个ATP。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2C3H4O3+6H2O 6CO2+20[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24个[H],经过一系列反应,与氧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供形成34个ATP。这个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

  【百度搜索】 有氧呼吸的过程

  根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式,引导学生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重点讲解氧气中的氧最终全部到生成的水中了。在做计算题以及元素转移类型题目经常需要用到这点。

  能量利用:在细胞内,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6 mol的二氧化碳和12 mol的水,同时生成38 molATP。每氧化分解1 mol葡萄糖释放总能量2870 kJ,其中有1161 kJ转移至ATP的高能磷酸键上,能量转化效率为40%左右,其余部分的能量(1709 kJ)就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3、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