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蜡烛优秀教案设计3篇

人教版八年级蜡烛优秀教案设计3篇

若水1152 分享 时间:

  蜡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战地通讯。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蜡烛优秀教案设计3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能力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

  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舀水腋窝揣

  2.作者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分别找出并讨论其作用)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蜡烛优秀教案设计3篇二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科 目 语文 设 计 者 张晓雯 学校 孟庄镇初级中学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

  课 题 《蜡烛》

  课 型 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 (摘要)及其解读

  课标描述: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解读:本课需要掌握的是会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能找出有关老妇人的动作描写,在此基础上说出老妇人的形象特点;本节相关的学科知识为: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动作描写。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提高个人的理解能力。要达到这些目的,我采用的方法是: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教师可适当进行点拨补充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妇人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要让他们自己去通过互联网查找这一相关信息。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利用网络的能力。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体验、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只要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老师要鼓励他们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4、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五、 评价方案设计

  1、针对目标一,采用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测评;

  2、针对目标二,采用采用反复地朗读、品味进行测评;

  3、针对目标三,采用启发式进行测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难点:分析蜡烛、炮火、黑围巾等意象的特殊意义。

  教学流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

  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寓意。大家一般是在什么场合会见到蜡烛或用到蜡烛?【明确:停电了,点蜡烛照明——使用功能、蜡烛的原始功能;过生日在生日蛋糕上点蜡烛或家里办喜事时也会用到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把许多蜡烛放一起摆成“心”的图案——可以向自己心爱的人表示爱情;而有些酒店里昏暗的灯光更能增添浪漫的气氛、烛光晚餐会让人们的聚会平添朦胧的情调。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也会点上蜡烛——用来寄托怀念、哀思;当有些人被无辜遭到绑架劫持时也会有人点起蜡烛——用来祈祷和平。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来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蜡烛相关的课文,这就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通讯报道——《蜡烛》。

  二、介绍背景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都基本查阅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做简要介绍。

  【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二战末期,1944年9月中,苏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尔维亚”集团军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介绍通讯有关知识

  [提问]: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新闻两则》两篇消息相比,今天我们学的《蜡烛》是一篇通讯,大家通过预习,觉得通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消息一般概括性报道事实,通讯则是对事实进行完整详细的报道;消息语言简洁平实质朴,通讯讲究文采,语言形象,鲜明生动。消息与通讯在表达方式上一般以叙述为主,描写议论成分少。】

  四、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复述课文故事并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风险爱意,表现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课文尽管描写的是一件发生在战地上的一件小事,表现出人性善良的力量,表现苏南两国人民深厚情谊。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埋葬战士,为战士守灵,可概括为“敬爱”与“哀痛”。】

  [提问]: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五、通过课文语句分析。

  [提问]:“意象——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如果我们今天用我们的传统诗论解读这篇外国文章,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意象呢?试具体分析。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整理出文章中共几次写到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

  炮火11次、蜡烛6次、黑巾4次、老妇人动作6次(三爬三跪)>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人教版八年级蜡烛优秀教案设计3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_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

  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点拨、自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李商隐-无题)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二)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梳理故事情节

  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听完__同学的复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感人还是震撼?)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

  A.环境(衬托)

  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第16.18.20.24.27段)

  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B.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呢?

  (心理?语言?肖像?神态?动作?)

  外貌描写:

  “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黑围巾:(4次:20.28.40.41):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动作描写:

  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

  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安葬烈士:亲人礼葬

  守护烈士:充满敬意

  在描写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时,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

  “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

  心理活动:(讨论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C.物--蜡烛

  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

  本文烛光(6次)的象征意义:

  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结尾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_。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胜利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小结: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五)全文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_情深的境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感情,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付出多一些爱,收获更多的快乐。

  板书设计

  蜡烛

  西蒙诺夫

人教版八年级蜡烛优秀教案设计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