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五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一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

  一、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1、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思考,领会题意和要求。

  课件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3、汇报交流

  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二、交流展示

  1、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论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第二、三问使学生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无数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2、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交流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3、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如果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三、反馈拓展

  1、拓展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师:运用公倍数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周老师和一位乐清的同学在温州参加完同学会之后,第二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出发,你认为周老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出发?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评价检测

  练习十七2、3、4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二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强调 4 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 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 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 出示课件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4 和6的公倍数是12、24.

  6、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7、89页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数呢?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任务呈现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

  1.你还能想出几种求法?

  2.公倍数有多少个?你能找出的公倍数吗?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书

  2、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要求5分钟)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结果反馈

  一次正确5分,自己改正4分,帮助改正3分,

  3、反思总结 谈谈收获和不足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三

  一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一)

  教材第88 、89 页的内容及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1 、2 题。

  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 重点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 ,宽2Cm )与方格纸。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实施

  1 .在数轴上标出4 、6 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 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 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 .引入公倍数。

  ( l )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 2 )观察:从4 和6 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 3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 和21 。

  ( 4 )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 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 和6 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 .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 的倍数、6 的倍数、4 和6 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 .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 1 )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 2 ) 4 和6 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公倍数?

  ( 3 )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 和6 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 的倍数    6 的倍数

  4和6的功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

  ( 1 )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 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 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 2 )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 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 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 、12dm … … 的正方形,

  ③ 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 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 、12dm 、18dm … 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 、宽2dm 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 和2 的公倍数,而6 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 …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 、89 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6 .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 1 )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 格,小猴一次能跳3 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 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 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 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 和3 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 2 )完成教材第89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 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 的倍数;6 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 的倍数。总人数在40 以内,所以是求40 以内4 和6 的公倍数。

  ( 3 )独立完成教材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2 题。

  ( 4 )完成教材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1 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 、乘3 .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思维训练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四

  教学目标

  (一)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方法。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二)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有数轴的小片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请说出几个4的倍数,几个6的倍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 6

  8 12

  12 18

  16 24

  20 30

  …… ……

  教师:我们列出的两组倍数,都分别是4或者是6一个数的倍数。前面我们已研究过两个数的约数,今天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学习新课

  1.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投影片出示数轴。

  老师:请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4的倍数和6的倍数的点。

  学生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点在自己的数轴(小片子)上分别描出这些点。教师:从数轴上可以看出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些?最小的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学生口答后,老师再在投影片上表示出来。)

  教师: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谁能给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和其中最小的一个取个名字?(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教师:请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板书: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研究两个数的倍数,主要是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教师:为什么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练习:(投影片)

  把6和8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50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请一位同学填在投影片上,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上面我们用列举的方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下面来研究如何直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请回忆一下,求最大公约数是通过什么途径研究的?(分解质因数。)

  (1)教师:我们也从分解质因数入手,看一看一个数和它的倍数的质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口答复习题的板书,把4,6的倍数逐个分解质因数。)

  板书:

  4=2×2 6=2×3

  8=2×2×2 12=2×2×3

  12=2×2×3 18=2×3×3

  16=2×2×2×2 24=2×2×2×3

  20=2×2×5 30=2×3×5

  24=2×2×2×3 36=2×2×3×3

  …… ……

  教师:请观察4的倍数的质因数与4的质因数有什么关系?6的倍数的质因数与6的质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或贴出小黑板)

  4的倍数的质因数包含了4的全部质因数;6的倍数的质因数包含了6的全部质因数。

  教师:12是4的倍数吗?请说明理由。

  (2)板书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请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请观察板书,哪些是18和30相同的质因数?哪些是18和30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红色粉笔将2,3框上,说明这是公有的质因数,其余的3是18独有的,5是30独有的质因数。

  教师:请讨论①18和30的公倍数应包括哪些质因数?②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这个最小公倍数包含了哪些质因数?

  学生讨论时老师巡视。然后学生总结,老师板书: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5=90

  (3)教师指板书问:为什么18和30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只各选一个数(即“代表”)?

  学生讨论后归纳:为了保证倍数最少。

  教师:请再说一说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包含哪些质因数?(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4)老师: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了简便,通常用一个短除式来分解。板书介绍写法。

  方法:用公有的质因数2去除,用公有的质因数3去除,商3,5为互质数。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乘起来。

  练习:求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一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写本上。)

  订正时要求说出过程。教师:除数是什么质因数?商呢?

  (公有的,各自独有的。)

  教师:请说一说用短除式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投影片)

  10的倍数( );15的倍数( );

  10和15的公倍数( );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 )。

  2.口答:(投影片)

  60=2×2×3×5;90=2×3×3×5;

  60和90公有的质因数是( );

  60独有的质因数是( );

  90独有的质因数是( )。

  3.A=2×2×3×5,B=2×3×7,A,B的最小公倍是( ),A,B有没有最大公倍数?为什么?

  4.用短除式求下面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8和 27 36和 42

  5.讨论解答:

  A=2×5×7 B=( )×( )×5

  A,B的最小公倍数是2×3×5×7=210。

  (四)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

  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质因数里包含哪些质因数。

  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作业:课本75页练习十五,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根据教材编排顺序,先利用倍数的旧知识,和数轴表示数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倍数概念,再用集合图表示来加强概念的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包含了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教学中,安排学生借助分解质因数式子进行对比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几个数的公倍数里,要包含这几个数的全部质因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公有的质因数只选一次,即是选“代表”,否则将不是“最小”。在学生理解了算理、了解了算法后再介绍用短除式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形式,进而归纳出求解的步骤。

  新课学习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第二部分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五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 学 流 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

  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

  课堂探究

  自主

  学习

  1、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思考,领会题意和要求。

  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3、汇报交流

  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交流

  展示

  4、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论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第二、三问使学生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无数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5、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交流: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4、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如果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反馈拓展

  拓展

  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师:运用公倍数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周老师和一位乐清的同学在温州参加完同学会之后,第二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出发,你认为周老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出发?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

  检测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范本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