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清贫》教案范文三篇
推荐文章
《清贫》是方某某烈士在国民党狱中写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炼,生动。文章主要写了方某某被捕时,敌人搜遍了他的全身,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只搜到了一只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歌颂了方某某一心为革命,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清贫》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清贫》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方某某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2、学习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在叙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学习方某某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对方某某同志产生初步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班级范围内交流,互相补充。
2、 教师补充,强调方某某同志的为人品质,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提问:方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2、板书课题。
3、自由交流。
4、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突出“清贫”。
三、 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1) 什么是清贫?
(2) 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凸显方某某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
2、 集体反馈交流。
3、 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在旁边作恰当的批注。
4、 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拨,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5、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读了这些文字有什么感想?你觉得清贫这一可贵的品质对当时的革命有什么意义?
四、 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1、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导同桌朗读。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再次朗读。
五、 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1、 学生交流课前和课中产生的问题。
2、 互相探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3、 教师质疑,落实课文选材教学。
(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方某某“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2) 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六、 拓展,辩一辩。
1、 辩一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
2、 学生充分思考,辩论,教师最后做正确的引导。
七、 作业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给家长听。
2、有人说方某某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写一写。
小学四年级语文《清贫》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通过朗读体会方某某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方某某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方某某的狱中作品《清贫》,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课题《清贫》。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初步感受了方某某清贫的一生,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继续走进方某某,感受他清贫的一生。下面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体现方某某清贫的句子,并想一想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现在我们来小组交流一下勾画的部分,并抓住具体的词句说说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二、精读课文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些地方体现了方某某的清贫?并抓住具体的词句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第9段
那些地方体现了方某某的清贫?抓住具体的词句来说说怎么体会出来的?
旧汗褂裤和线袜:什么样的?读出来!(板书)深山坞
:什么意思?除了这两件东西之外他还有别的东西吗?方某某参加革命后,家里被烧被抢了十几次,很可能除了这两件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传世宝:什么是传世宝?什么样的东西通常被称为传世宝?在这里指什么?为什么加双引号?方某某将这两件东西奉为“传世宝”别人怎么看?“齿冷三天”什么意思?富翁们可能怎么笑话他?这样笑话他,方某某还将这两件东西做为传世宝,我们体会到方某某怎样?在乎这些笑话吗?(清贫,而且甘于清贫,清贫并没有使他感到羞耻,反而让他感觉是个宝。)读出这种感觉来!老师范读(感受到乐观,甘于清贫)
读到这里让我们感觉到了方某某生活的“贫”
联系方某某的身份,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数百万元在今天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一点一滴,还可以换成那个词?(板书)谁来谈谈对“一点一滴”这个词的理解,读出来!
下面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方某某同志参加革命之后,就恨上他家了,他家被烧被抢十几次了。锅碗瓢盆都被砸了,粮食被抢了,他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才去向方某某要钱,你们猜方某某是怎么说的?
你们想知道方某某当时是怎样说的的吗?方某某说: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头,我们每个人的饭钱才7分呀!
方某某对母亲说这句话时心理可能怎么想的?
忠孝难两全呐!方某某回绝了母亲的要求,这回我们再来说说方某某的“贫”是因为什么?板书“清”
此时,我们对方某某是怎样的感情?让我们怀着对方某某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第二段
在方某某被俘,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时,哪又让我们看到方某某的清贫。说说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读出来!
两个国民党兵士发现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出也产生了一个和我们一样的疑问:(怎么会没有钱)同学们一起来告诉他们是因为什么?齐读上一句
体会国民党兵士的贪婪
国民党的伟人们不信,他们认为这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两个国民党兵士不信,他们满肚子热望的想从方某某这里发洋财。同学们找找他们搜钱时搜了几次,都是怎么搜的?
课件出示三句话
看看他们的几次动作,再看看他们的心情,你体会到了什么?从那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我们通常拿什么东西用捏?(细小的东西)他们是怎样捏的?
这还不算完,他们还不止捏了一次,
这次是怎么捏的?自己捏捏体会体会,换成别的词可以吗?
从他们的心情上,你又看出什么?
他们见搜不出什么,又采取了另一种手段——威吓
他们是怎样威吓的?我们应怎么读?
同桌分角色练着读读
(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评价:他们读的怎样?
其中方某某的一段话老师也很想来读读,师读。
方某某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现在怎么还笑得出来?这是什么笑?淡淡的表现出什么?
下面我们带着对敌人轻蔑的笑,讥讽的笑,带着方某某被捕时的从容、淡定再来读读方某某的话!
三、学习最后一句
国民党的兵士尚且如此贪婪,国民党当官的更是变本加厉,搜刮民财。所以当时,国民党被称为“刮民党”。那做为共产党的大官,方某某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清贫?
方某某在狱中写到;
师:为了党,为了阶级,为了革命事业,方某某甘于清贫,因为清贫能使他身更正,眼更明,心更亮,清贫能使他战胜困难,清贫能使他找到前进的方向。用书上的一句话就是:“”齐读。早在赣东北时,方某某就将这句话做为自己的座右铭。
方某某到底是不是这样做的,读读方某某的事迹,你们就知道了。
(3名同学读,教师配乐)
1名,这是方某某因清贫而具有的正气,大义灭亲,这就充分向我们证明着这句话,一生读。
2名,这是因清贫而明理,这又一次向我们证明———
3名,这是因清贫而乐观,这还是在向我们证明———(齐读)
4但在我们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困难不止这些,爬雪山、过草地,没有弹药,粮食短缺等等,革命者也不止方某某一个,上到毛主席,下到普通士兵,千千万万。但他们都具有这样的美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让我们再读这句话。
方某某是清贫的,革命者是清贫的,但却有人说他们很富有,你同意吗?那以方某某为代表的革命者,他们的“富有”是什么呢?(板书)
说的太好了,清贫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正是因为这些以方某某为代表的革命者精神的富有,才是我们革命能够成功,新中国能够成立的原因。
四、小结
1935年8月6日方某某被国民党杀害,牺牲时年仅35岁,方某某清贫的一生用8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透过他的清贫,我们看到了他伟大人格的富有。
郭沫若同志也曾用一首诗来盛赞方某某烈士。我们一起读!
在革命过程中,向方某某烈士那样的革命者有千千万万,课下我们就找来他们的事迹读读,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感受伟大精神的洗礼。
小学四年级语文《清贫》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方某某同志的生平及革命事迹,体会一个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乐于清贫的高尚情操。
3.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剪裁的方法。
4.结合古今实例理解“清贫”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新时期“清贫”的新内涵,将廉洁奉公的正义感纳入到生活的实处。
教学重点: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方某某同志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堂堂的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严冬腊月穿着一件露着棉花的破棉袄度日吗?你们能想象他所有的家当只不过是几套旧衣褂裤、几双旧线袜吗?也许你不相信,但他就是凛然对敌的方某某,一位我党我军的优秀的领导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他在狱中写下的文章——《清贫》。
二、通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字词障碍。
三、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
提示:本文主要写了方某某身为我军领导人却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2.读罢本文,方某某在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提示:本文着重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廉洁奉公、正义凛然的一面。(补充其逸事:有一次,方某某到下面检查工作半个月,在返回省会葛源途经家乡漆工镇时,顺便回家看望母亲。方某某刚到家,那些受苦受难的婶婶们听说了就来看望他。“唷!正鹄(方某某的乳名)当大官了,难得转来!如今兴苏维埃了,大家都奔好日子,可我们家还常缺钱买盐吃。你在外面又照顾不到我们,唉……”方某某早领会婶婶们的来意,是向他讨买盐钱,便笑着答话:“哈哈,我什么时候成了财主老板,回来就可以照顾你们,帮你开销买盐钱了!”婶婶们涨红着脸,辩解说:“都说你掌管着苏维埃几十万、几百万呢!你们公家饭碗里撒掉下两个饭粒也够我们开销一年半载,还在乎这两角子盐钱!”方某某解释说:“我管的花边(银元)是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却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全部用在苏维埃事业上。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
有一年寒冬腊月,方某某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从弋阳去参加贵溪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冷得瑟瑟发抖的方主席,令身穿新棉袍的代表们于心不忍,于是大家合伙买了件新棉袄送来。他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负担”的道理,执意不收。一旁的警卫员实在看不过去了,说:“当个苏维埃主席,穿件破棉袄,人家都看不过,收下了又有什么了不得?”方某某说:“当苏维埃主席,更得事事注意。一个不留意,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补充介绍其生平。)
四、研讨文本
1.本文主人公是方某某。但文中却详细地描写了方某某同志被捕后国民党士兵搜查他的过程,尤其对国民党士兵的动作、语言做了大量的描写。这与表现方某某同志的品质有什么关系?
提示:国民党士兵认为方某某是个大官,理应有许多钱财可以抢掠,他们的这种心理和贪婪的个性与方某某同志形成鲜明对比。借助两个国民党士兵的行动及语言侧面烘托方某某的廉洁。可以通过比较《清贫》《同志的信任》中同是描写方某某被捕的段落写法的不同来比较分析
方某某的《清贫》(节选)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的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枝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作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唐《同志的信任》(节选)
“由于叛徒告密,方某某同志不幸落到敌人的手里,国民党兵士认定他是个当‘大官’的人,身边想必带着很多钱。他们威胁他,搜索他,结果却连一个铜圆也没有,失望之余,就抢走了他的怀表和钢笔。”
提示:同是国民党士兵在方某某身上搜索钱财的材料,在《清贫》中是详写,在《同志的信任》中却是略写。作者这样剪裁的原因是:方某某的《清贫》,是用这件“趣事”来表明一个共产党员廉洁奉公的品质,因而作了有声有色的详尽描述。唐的《同志的信任》只用了几十个字来记叙这件“趣事”,这是因为它在本文中并不是突出中心思想的重点材料,而只是作为交代方某某被捕经过的次要材料。由此也对我们的写作活动有所启发:同样的一个材料,如果对中心思想突出的作用比较大,就应该详写,反之,就应该略写或者不写。
2.在这件事情的讲述中,除此之外,主人公的个性还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提示: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中。
“‘哼!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提示:面对凶恶的敌人仍然泰然自若、坚定持重。
3.文章第九自然段:“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就算是我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语气?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作者运用了讽刺的语气,既讽刺了两个国民党兵无耻的企图,也对国民党高官及当时的一些富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4.读罢本文,再谈对课题“清贫”的认识。
提示:清贫,即清白、贫穷。与本文最末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相呼应。在本文中,清贫是以方某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清贫精神应当是节俭素朴、高洁清贫;克己奉公、秉德无私;热忱爱国、赤胆忠心;坚贞不屈、舍生忘死……
五、延伸思考
清贫精神从古有之。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贫穷面前不低头,在富贵面前不动心,仍然能够清清白白做人的英雄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这里,安贫乐道,恪守气节是有骨气的象征。
1.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三国时代,曹操为了笼络英勇善战的关羽,给其名马、重金、美女、高官,但关羽最重忠义,不为富贵所动;他“封金挂印”,身在曹营心在汉。其最终“千里走单骑”,寻找回归刘皇叔的义举流传为千古佳话,他的行为成为无数忠义之士效仿的榜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不仅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品格风范,它在一般凡夫俗子的身上照样闪烁着其坚强的光芒。因此,古人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格言警句。中国古代的圣人贤士,非常重视平时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的修养,以谨慎谦虚勤奋正直的优秀作风,养成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正如古圣孔子所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的言论充分说明了正确对待富贵与贫贱的重大意义,强调保持“安贫乐道”的坚贞气节对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2.有人说,当时是受到社会经济及政治条件的限制。现在我们生活得好了,还提什么“清贫”?难道我享受物质生活也有错吗?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观点的?
提示: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能否吃苦是衡量一个革命者革命意志的试金石。今天,方某某等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已在中华大地上变成了辉煌的现实。现在我们生活好起来了,适当地享受物质生活也无可厚非。可是,在新的考验面前,一些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倾斜:有的狂吃豪饮,一掷千金,却心安理得;甚至在我们同学当中,也掀起了热,挑吃讲穿,已经背离了物质为人生活服务的初衷。在这些人眼中,斗富、显阔、纵欲被称为“潇洒人生”。近几年来,在各级检察机关查处的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大案、要案中,不少人就是从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方式,一步步滑入犯罪深渊的。因犯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和因受贿罪被一审判处死刑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等人就是这些腐败分子中的典型代表。面对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实,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
现在多么需要方某某烈士那种身体力行的“清贫”精神啊!所以在新时期还是应该提倡老一辈革命家的“清贫”精神。
3.“清贫”在新时期有何特殊的意义?
提示:毫无疑问,我们所说的“清贫”并非方某某时代的清贫,更非提倡摒拒基本物质需要的苦行主义,但其间所蕴含的不以物欲为尚的清贫精神,则是永远无法丢弃的时代给养与食粮。
4.试着找出名人的有关“清贫”的名言加以体会。(如果学生找不出,教师可提供。)
俭朴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徐特立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陈 毅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雷 锋
必须把钱用在最需要、最有益的地方。——鲁 迅
只有做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事,吃普通人所不能吃的饭,才能获得人生的真价。
——冼星海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 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庐
六、总结
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清贫》成了人们反复诵读的名篇,其中极富哲理的话语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让我们重读《清贫》,重温方某某提出的“清贫”精神,提高人生的质量,成为有骨气的新一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