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暑的养生指南
关于处暑的养生指南
处暑是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今年处暑日期是8月23日。处暑,意味着火热的暑气就要散了,是天气变凉的象征。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关于处暑的养生指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处暑时节节气由来
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诗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左河水)”,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的养生
1、起居:通风透气,早晚添衣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一定要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睡觉时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同时,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可在床头摆放散发香气的水果,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
2、饮食:减辛增酸,理性进补
处暑时节,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天气依然很热,这时更要遵循养生原则进补,养阴、多酸、润燥、补肺是处暑饮食养生的八字诀。除了蜂蜜,葡萄、莲藕、杏仁也都是处暑时节最佳的养生美食。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处暑进补的主要任务就是润肺去燥,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市民应根据秋令气候特点和人体的反应,多吃新鲜瓜果蔬菜。
3、运动:量力而行,精神调养
处暑过后,炎热天气仍会持续十多天,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此时应量力而行,避免过量运动。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在早上晨跑时活动过量,会使血压升高,血流变缓,极易导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汗,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可采取散步或慢跑的形式,适量做些运动,加快新陈代谢。运动时应注意保护阳气,否则容易感到困乏。同时,要根据自身体质,多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处暑应重视精神调养。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活动
关于处暑的养生指南相关文章:
★ 处暑养生的小常识
★ 处暑吃什么食物好
★ 处暑有哪些习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