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
推荐文章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南军区文工团中的故事。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年男女,经历着命运的变数,接受了许多残酷的考验,最终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小编特地准备了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欢迎借鉴学习!
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1
曾经学生时代的我们,每当遇到学校组织的主旋律电影的活动后,一篇400字的观后感是经常的作业,特别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情况下,那更是必然。这几天的冷空气终于把冬天的感受推到了我们的头上,而我却怀着等待满足的热情走向电影《芳华》的影院。
又有很久没有到影院观影了,进场后离开演还有5分钟,满场只有我一个人,让我人生中第一次享受到只有电影评审大员才能体验的礼遇,心中不禁窃喜。其实早在九月份就盼着能一睹芳华的风彩,但首映档期一直推到前天,人间本有世事无常,想必当时冯导心中也会用此言安慰自己。冯导的作品我一向每部必看,在我心中他是个北京“爷们”的类型之一,但这部影片的情节更是从内心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更是一名资深军迷,对于在那场战争中因国家大环境问题而造成对千千万万个“刘峰”式人物发生的种种不公,种种漠视和遗忘更是心存愤恨。
而前天在网上偶然看到冯导在此片首映式上满含热泪的演唱了一首朴树的“那些花儿”,让我又一次感受到那些成功者,那些经历丰富的人必然在心底间都有深埋的寄托和痛点,非到全身心的释怀是不会向外表达的那份情感。 从影片一开始,那熟悉的前画面和背景音乐,那熟悉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风格一下就把我领回到儿时的情景,那时候的天空如此湛蓝,那时候的时光如此舒缓,那时候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处在万物初放精彩的时代。小时候因为唱歌很好,也有五年练琴的经历,故偶然有机会在演出时或去少年宫上课的时机看到过这些翩翩舞者的漂亮阿姨和姐姐。那时的我们心无杂念,旁无非意,就是喜欢,喜欢听,喜欢看,应该是一种对“美”的好奇,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相信,他们和她们所演的人物在那时更是这般的人,有着这般的心。
整个情节非常紧凑,全片纯净,满怀情意,人物的变和情节的转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从和平时期的万众一心,尽展英姿,到战争年代的无往无畏,视死如归,再到经济时代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一不在诠释着另一种“活着”,那种平凡而不断的精神延续。为人一世,唯根唯本能不忘者顶天立地,值得我们去铭记。中国的词语其实大多都是含意组合式的,电影中的“刘峰”做到了根和本,而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快遗忘,或者说是不求其本意了,所谓“根本”也是这类词汇的一个典型。他有着雷锋般的心怀,他有着战神般的意志,他同样有着凡人的情感,为了爱情宁愿去选择坚守,守望着他心中的那朵“小花”,无怨无悔。自古时事造英雄,只是历史给予他们的英雄时刻太过于短暂和残酷,也只有影片中的“小萍”才能真正的去懂他,爱到他的内心,能让他体会。他们就活在我们身边,也许他们已经老到自己去习惯性的沉默,默然于世,但这篇故事传递给我们一种精神,一次觉醒,我们必然还要为他们的当年而敬礼和鼓掌,因为他们也曾年轻过……
而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创立者,面对的是同样的时代变迁,虽然不再有血肉混糊的杀戮,不再有转瞬即逝的惊恐,可是同样需要坚守,同样需要去完成属于我们的任务。我们也在用我们的才能和精神去完成我们的“芳华”。芳华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种经历,一个时代。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他们的芳华,不管你有视或者无视,它就在你身边不停的流动着,你可以浑然不知,也可以无比珍惜。
昨天看到网红韩寒在微博中评价到“冯导的非喜剧片其实比喜剧片拍的更好”,在我一直以来的感受中,同样如此。本以为全片会以朴树的“那些花儿”作为结尾曲,没想听到的却是韩红的“绒花”。但当那些剪辑画面再次浮现眼前,听到歌词中的含意,不由泪水再次流下,流得怅然,“世上有朵美丽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那些花儿”的歌词不免让人会局限于爱情,而“绒花”才是对那些人们的敬意,对那个时代的演绎。 不觉中写了这么多,如果语文老师有知的话,一定是很满意了。最后配上几张影照,为了保护正版,我只拍了片头和片尾的几张,以表达我再一次的心意。可能让那些想看到美女们大长腿的朋友们失望了,那就到影院中一睹《芳华》的风姿吧,希望大家都能观有所感,也提醒大家别忘记带上纸巾。
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2
《芳华》展现的不是一个人的青春,而是一群人的青春。一群正值芳华的青葱少年,满腔热血,本应去享受爱情萌动的心悸而忐忑。隔着一个时代往回看,感觉很不一样。
一群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面对鲜血和生命的消逝。残酷的现实不断的伤害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面对时代巨大的变化,他们在迷茫,徘徊,又在坚持。一边失落着,一边怀念着。一边天涯海角的寻找着。当市场经济到来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又回到来的重新的起点。一个怀揣梦想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一个在战争中对生死淡然处之的英雄。
那个年代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极恶之人,结果英雄终于还是经不住真理的考验,恢复了本来的丑恶和地位,所谓的极恶之人却能脱颖而出,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你把最好的芳华献给了你的祖国,却承受了被抛弃的命运;你本身是个热爱自由的人,你本身也向往爱情,你本身天真烂漫,却把芳华送给了战场…你本身可以变得更好,你只是活错了时间……
不管是林峰还是小曼,于他们而言,爱就是,我喜欢你,我愿意为你,至始至终,保留那颗初心,不管你如何对我,但我知道我的心想怎么对你。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过往,只想单纯的守住那段美好,回报那点你为我。 人性是时代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人是有思维的,也是有思想的,人类集体思维和思想推动时代变化、发展和进步,因此,应该是人性冷漠让时代变得残酷和冷漠。
所以,人,不论在哪个时代,内心不能没了自己! 时代大环境下的人们,非常容易迷失自我,总是迫使自己相信大众观点都是对的,无法反驳的,可是当你回首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都是背叛了自己。
《芳华》让我们在眼泪中唏嘘中,深深缅怀自己终究早已逝去永不复返的青春,花样年华、情窦初开、飞扬文字、指点江、中流击水、豪情万丈......谁的青春不芳华?“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3
看完《芳华》,感悟极深。
先说刘峰,外号雷又峰。正如他的外号一样,活雷锋,生活处处为他人着想,脏活累活抢着干,军队的干部,全军学习的榜样。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人,为集体奉献着自己。在外人看起来光彩夺目的他,其实内心也是自卑的,我想正是因为他的自卑,善良,导致后来“触摸事件”的结局。
林丁丁,文工团主唱,梦想嫁个首长的儿子,或者富二代,且要有能力。我想这也是后来她被嫌弃的因吧!小曼,一个从小被嫌弃,被牺牲,渴望爱的孩子,自从父亲自杀后,一直都在唾弃中长大,外号“拖油瓶”,继父家中多余的人,怀揣着摆脱家的梦想来到文工团,以为再不会受到,然而却又成为大家唾弃的对象,直到刘峰的离去,使她彻底对周围的人寒心。小说中刘峰对林丁丁的追求林丁丁对生活的向往小曼对刘峰的心动交织在故事的发展中……
直到触摸事件之后刘峰在的勇敢小曼对文工团的放弃及在的拼命两位对生活丧失希望,向死而生的人再次的相遇,想死的遭遇使他们更能理解对方,我想结婚与否也就无所谓,重要的是互相同情的两个人能够扶持,回忆起自己已逝去的芳华里,对方都曾是自己心中的安慰,是生命中的一抹亮点,使痛苦的遭遇回忆起来不再伤人。第一人称的萧穗子与郝淑雯在文工团的明争暗斗,后来两人的相遇也是一笑泯恩仇,置身当时仇深似海,放在当前一笑而过,这是她们曾经绽放过的芳华,不过分后悔当初,也不纠结当下。
我想再有回到从前的话,刘峰依然会选择接受触摸事件,郝淑雯依然会暧昧萧穗子男友,小曼依然会向死而生……结尾刘峰的死去,并不代表芳华已经结束,毕竟我们的芳华正在以我们的姿态绽放着,无论结局如何。
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4
《芳华》是让人百感交集的一本书。还是第一次完整地读完一本严歌苓的书。果然文字功底深厚,很多描写,我都觉得很神来之笔。
对于书中的她/他们,第一感觉是羡慕,羡慕那么深邃的,捆绑的,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芳华。无论如何,这段时光都是她/他们一生的回忆。有回忆,有痕迹总是好的。
然后看了电影后,同时很悲伤,悲伤于人的难以切割的腹黑和重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能力。试问自己如果是林丁丁,会如何?会真的不同吗?我想多半不会。丁丁对于“触摸事件”的反应,应该说是正常的吧,在我看来。这样一想,心中更是凉凉的。
同时很心疼刘峰,这么美好的男孩子,乐于助人,坚毅执着,默默守护自己的感情,也勇于表达。他的好是点点滴滴垒起来的,却一下了子轰然倒塌。这阴差阳错的偏差,轻轻地刮落一张多米洛,泪奔……
同时很遗憾,主人公刘峰帮助了很多人,救赎了很多人,比如小曼,比如小慧。可是他没有完成自我救赎。或许他认为那是自己对那份最真的,让他丢了半条命的感情的坚守吧。可是我们旁观者可以看到他的逃避和他自身的局限性。难道不是吗?纵然一切的剧情都如是发展,只要他能和他自己的女儿有一个更亲密的父与女的关系,更负责地给女儿一些超出往家寄钱的一点点关爱。那么即使媳妇跑了,他还是有个女儿的,可以有一个更舒心,幸福的晚年,哪怕还是死于癌症,会不会安详些?如果,如果可以这样,总是会让人在一次次泪奔中,有个暖暖的笑容。
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5
今天看了冯小刚的《芳华》。刚看完时,觉得这部电影实在不怎么样,就像一锅大锅菜,白菜猪肉粉丝势均力敌,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我本来是想吐槽这部电影的,我原来定的题目也是《芳华是个大锅菜》,可是写着写着,我越来越觉得这部电影有点意思,越写越跑偏,好好的吐槽就这么烂尾了,于是干脆换一个调调,主要写写电影里面的刘峰和何小萍。
刘峰是一个老好人,活雷锋,什么脏活累活都找他,他总是乐呵呵答应,从不拒绝;别人遇到点小麻烦,他也都及时出现,伸出援手。他就这样让自己成为了活雷锋的标签,付出多,不计较,乐观派,脾气好——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没意思,别人眼中他是雷锋的化身,专做好人好事,可是他自己真正在意什么,我感觉不到。他就像是一股空气,随时围绕在大家周围,导致大家对他的帮助和付出都习惯了,认为刘峰这样做好事是理所当然,可是这股空气自己的落脚点在哪里呢?这样的人物,最初确实没法让我感同身受。
刘峰他自己感到开心吗?他好像随时都很阳光,很随和,但是未见得真正快乐。有一个片段很有意思,当刘峰被处分要离开文工团,何小萍去送他。刘峰让何小萍把这些年他学雷锋做好事得来的奖状和背包等小奖品扔掉,何小萍说,扔掉干什么,都是新的,都能用呢;刘峰说,都印上字了,怎么用呢。背包上是一行"活雷锋奖励"之类的小字。看来在刘峰的心里,他也并不是很认同自己活雷锋的形象,那么这些年他的奉献与付出,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行为上的惯性呢?
刘峰挺悲哀的,他虽然善良,可是一味地扮演善良的角色,反而让大家都对他的善良习以为常,感觉不到他的善良了,他成了集体中带有光环的空气。所以,当有一天,这股空气也开始表露自己的心意,着实会把人吓一大跳。刘峰的暗恋对象,林丁丁,就被吓到了。林丁丁不是不谙世事的幼稚少女,她很早就偷偷跟部队的小干事谈恋爱, 男女之情于她绝非禁忌领域。可是面对刘峰突如起来的表白,她还是本能地感到不适甚至恶心。她习惯刘峰存在在她的生活中,她也习惯刘峰存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她甚至都能接受刘峰这样的人,存在在英雄故事和传奇里,可是,她不能习惯刘峰对她有俗世的爱情。刘峰抱了她之后,她控诉刘峰耍流氓。她自己都哭着说,谁追求她都可以,偏偏不能是刘峰! 、
只有一个人能感觉地到刘峰的善良,那就是女主何小萍。何小萍的父亲被迫害,母亲改嫁,她在母亲的新家庭中不受重视,经常受欺负。好不容易参军,加入文工团,又在文工团中继续承担着被欺负的角色。在大部分的时候,她都是被嘲笑和歧视,感受到的都是周围人的不怀好意,因此对刘峰给予她的善良,她格外的珍惜和看重。别人都嫌弃她身上味道重,只有刘峰不嫌弃,还自愿陪她练舞,所以当刘峰被处罚,要调离出队,她在文工团最大的精神依赖就被抽走了。她是唯一一个去送刘峰的人。她觉得整个文工团都辜负了刘峰,她也不再信任文工团。要知道,她刚到文工团时,可是摔在地上都能爬起来要给老师露一手的上进青年,刘峰走后,却宁愿放弃期待已久的上场机会,甚至不惜使用小伎俩。她的小伎俩被发现,断送了她在文工团的前途,她被发配去了野战医院。这样也好,她和刘峰,都离开了这个曾经充满幻想和期待,最后却都让他们受伤的地方。很久之后,在野战医院历经枪林弹雨和生死关口的何小萍,在见到萧穗子后,仍然不忘记让萧穗子带话给林丁丁,她不会原谅林丁丁,因为她伤害了刘峰。
何小萍是爱刘峰的啊。纵然刘峰是个悲剧,他尚有勇气向林丁丁表白,尚可以明白清楚地说出"我喜欢你"四个字,何小萍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却是难以言说的自卑。她觉得她配不上他,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向刘峰表明心意。多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见,刘峰早已不是当年文工团自带偶像光环的刘峰了,他少了一条胳膊,被妻子出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似乎跟不上时代节奏,浑身带着一种中年没落的潦倒,可是,在何小萍心中,她对刘峰的心意没有变,他仍然是她喜欢的刘峰。他俩并排坐在长椅上,何小萍说,有一句话,她一直没有开口,一直想跟他说。刘峰仿佛知道这句话是什么。观众也仿佛都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我们以为的这句话,是"我喜欢你",何小萍缓缓说出口的,却是"可以抱抱我吗".
好在岁月流转中,除了凌厉,还有温柔。彼时刘峰伸出手,揽住了何小萍的肩膀。何小萍往刘峰怀里靠了靠,露出了满足的笑意。
结尾只有萧穗子口述,没有呈现出来的画面,其实是整部影片最温暖的部分。他们自蒙自的长椅上分别,又是十年未见。几年前,刘峰大病,是何小萍把他接到身边,悉心照料,才算捡回了一条命。他们始终没有结婚,却已把彼此视为唯一的亲人。萧穗子在小辈的婚礼上看到两位,他们相互依靠,生活平静,眼中只剩温柔。
社会早已巨变,人也是。萧穗子成了一个需要接受采访的作家;林丁丁离开文工团后,火速嫁给华侨,从此侨居澳洲,变洋气的同时也在变胖;同为官二代的郝淑文嫁给了陈灿,陈灿在经商,应酬拿地片刻不得闲暇,郝淑文也变成了一个时髦的富太太。若说在这尘世间,还有谁不为浮名累,保持着当年的质朴和纯真,当属刘峰和何小萍了。两位似乎脱离了滚滚向前的时代巨潮,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走,相互依靠,这种没有婚姻却胜似亲人的感情,当真是让人动容。
这么想想,《芳华》其实也还蛮好看的。若是睡足了一个午觉,闲来无事,不妨也去看看。
初中生芳华观后感优秀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