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雷锋1959电影观看感范文600字5篇
推荐文章
电影《雷锋在1959》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了他“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雷锋1959电影观看感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关于电影雷锋1959电影观看感600字<一>
“我叫雷锋!”影片里,19岁的他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眼神里有一种不服输的认真,或是为徐师傅的轻视而感到不公。
然而,就靠着他瘦小的身躯,真的为弓长岭焦化厂撑起了一片天。不仅想问:这个19岁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动力赋予他这么大的干劲?到底是怎样的信仰让他这样的热情和善良,甘愿为集体的利益挥洒汗水?
“被子哪有水泥重要啊!”雨夜抢救水泥时,他抱来自己睡觉的被子盖在水泥上,水泥损失不大,他自己却病倒了。于他而言,大家的利益永远比他自己的更重要。所以,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工人们每月只有一丁点的细粮票,他硬是省了下来,给徐师傅家的孩子们吃。他是这样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还有他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都让大家感到无比亲切,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
听说好友苗满库因为与徐师傅的一点口角要赌气回鞍山,他跑了好多山路,追上他说服他跟自己回去。殊不知苗满库横着一张脸倔得很,说什么也不肯回那个苦地方。他发了火:“我告诉你在我雷锋身边不出一个逃兵!”“你以后别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最终,苗满库还是醒悟过来。回到了焦化厂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这就是他,他不允许有一个人半途而废,他不允许有一个人向困难屈服。
国家征兵之际,他因体检不合格被拒之门外,倔强的他却带着全部家当去找首长论理,终于在徐师傅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在他心目中,当兵是他追求了十年的梦想,他已下定决心,绝不言放弃。
雷锋是这样做的,那我们呢?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无法想象当年的新中国物质匮乏的生活了,甚至不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做法。感叹他们“傻”。试问如今的生活真的优越吗?灯红酒绿,世态炎凉,雷锋精神被某些人认为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们缺乏同情心,缺乏善良,缺乏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若一直这样,国家可维持多久?
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徐师傅也对他说过,20岁,长吗?短吗?如果只活了20岁,但是是为了国家牺牲,那不是与国家共存了吗?如果活了100岁却碌碌无为,那又有何意义呢?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有着所有我们需要学习的闪光点。或许我们无法做到与他一样,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周围的人、为集体、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坚持不懈,把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把雷锋精神作为衡量自己做人做事的标杆。
1962年8月15日,这位可敬可爱的年轻人因公殉职,与我们永远的告别了。他给我们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去年,雷锋同志曾经的上级余政委看望他的坟墓。这位94岁的老人感叹,我们都老了,可你依然还是那么年轻。是啊,雷锋的形象,雷锋的精神已在我们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加油吧,让我们给心灵留一块净土,像雷锋同志一样,燃烧自己的青春,温暖他人。
关于电影雷锋1959电影观看感600字<二>
从小到大,学雷锋的活动也参加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没有一次给我感触这么深。
小学里学业并不那么紧张,于是六年里开过的学雷锋主题班会没有六次那四次是肯定有的,可由于形式雷同,在我模糊的印象中“学雷锋”就是同学们把寻到的故事念给大家听,至于内容我却只能记个大概,无非就是见人就帮、勤俭节约等等,而印象最深的却是雷锋英年早逝为国捐躯,所以当时我虽然敬佩他,却也并没有学习他的想法。到了初中随着学业的加重,似乎连班会的形式也没了,因此我在这次活动之前,始终只是记得这世上曾有这么个雷锋,他一心为公,勤劳勇敢,在和平年代里成为英雄,虽然我很崇拜他,却并不将其作为榜样。
但这一切都在今天改变了。
起初我对看雷锋电影这种活动不以为意,学校这样做,大家看了真的会受到教育吗?偌大的礼堂内同学们三三两两聊着天,或埋头做着作业,可随着镜头一个个慢慢展开,我便不禁放下了手中的笔,时间仿佛在那一瞬间凝固了。电影讲述的主要是雷锋在弓长岭焦化厂工作的故事,他的师傅是一个朝鲜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也是我在这部电影中敬佩的人之一,他给雷锋讲朝鲜战争的那一段场景让我永生难忘。
“二十岁,这么短,这就是他们的一生?”
“二十岁,短吗?只要这二十岁是献给国家的,那就是长的,不然活了一百岁,那也是短的。”
正如雷锋的名言:“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看了这一段电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似乎加深了许多,我开始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啊,人生这么短暂,要做的事却有太多,自然要做那些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事。我一直以为雷锋离我很遥远,但当我看到电影最后我又发现自己错了,其实他的年代离我们很近,他的行为也并不是难以效仿,他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也是我们现代人共同的楷模。
其实,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的一些事迹,很多人默默地帮助别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出名,我想我以后也会有类似的行动,而起因或许就是这部电影中那永恒的一瞬。
关于电影雷锋1959电影观看感600字<三>
《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这142天带我们认识了一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雷锋,同时也给雷锋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在影片中,雷锋依然是那个敬业、好学、肯钻研、有爱心的雷锋,但在他身上,显然又增加了一些以前雷锋形像中被有意过滤掉的东西。雷锋初到焦化厂时,看到师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欢自己,他也会委曲,也会有情绪。这一个雷锋甚至还会偶尔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到焦化厂报道、征兵动员会,为了掩护自己身材矮小,竟有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礼包。这些细节都让我们觉得这个子19岁的小伙子离我们更近了,他也只是个平凡的热血青年而已。
雷锋是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雷锋看到徐师傅一家生活困难时,他把每个月的细粮都省了下来给师傅家送去,连同自己的衣服都送给了他们。他还热心帮助路人修理抛锚的汽车,关心帮助同事不让每个人掉队。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冷淡、麻木,所以时代呼唤这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除了乐于助人,雷锋身上也有个性化的的表现。在全片的高潮段落,雷锋一定要留住逃跑的苗满库,他咆哮着喊出:“你今天要是走了,以后就永远别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个血气方刚、爱憎分明的雷锋。现在的我们和当时的雷锋一样,都处在血气方刚的年华里,也是敢爱敢恨,也有着用不完的激情,那我们也应该像雷锋一样,为自己的理想与未来挥洒激情。
雷锋有主见、有梦想、敢坚持。他一直怀揣军人梦想,征兵消息传来,身为焦化厂推土机手的雷锋,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名参军,甚至在工厂领导不支持、身体条件不符合、不愿接收等诸多阻力面前,也丝毫不动摇。为了梦想成真,他用尽办法,软磨硬泡,终于打动各方,实现夙愿。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由此,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增加了新的,它不仅意味着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更意味着主动的寻找、执着的坚守和不懈的追求。我们也应将这种执着、这种追求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的雷锋,离时代更近。
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的这142天里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让这些宝贵的情怀回归当下,回归到我们日常的精神生活中。
关于电影雷锋1959电影观看感600字<四>
当你提起“学雷锋”云云,回应是青春期少年们嘻嘻哈哈的嗤笑和不冷不热的调侃。想起多少年前的少年们把雷锋当作英雄一般崇拜,不禁嗟叹。当他从道德楷模变为一个没有意义的标签,是不是道德和正义也彻底沦为了一个玩笑?
你们说人心是复杂的,社会更是复杂的,那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道理,在今天这世道,太虚弱,太无力。谁还一腔热血扎进“社会大家庭”学习雷锋好榜样呢?谁不得各人自扫门前雪呢?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独善其身”为好。那些兼济天下者,也就是在感动中国里看看,我们也都不甚在意。现代人,诚然,生活在错综复杂的枷锁密网之中,而道德这块肩上的大石,也许太重。
但我相信一直以来人心未变。人心可以在彼时坚寒如冰,也可以在此时温软如水,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确实,尽管在高度社会化的生活中,人们的道德底线只是一层薄纸,但做人,不就是重在这一层的坚守吗?这个世界时由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和脉搏连成的,我的选择会改变你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便构成了这社会的全貌。
当雷锋的故事,当那些心灵一再出现,在人们面前金子一般闪光时,那是越来越迫切的追问,那是对我们灵魂的拷问,那是对于所有人行为的质问——我们,该如何?
掷地有声。它本该是在任何时候都能震动人心的,只要我们不再逃避。
也许我们习惯于沉醉于自我生活的琐碎,习惯于抱怨社会中令自己厌烦的种.种,习惯了自己的平凡与世俗,也习惯于对黑暗面视而不见,对所谓“操守”嗤之以鼻。
也许,不,是一定。我们一定也期许过理想中的社会,不必再提防,不必再勾心斗角,少了指指点点的围观者,少了匆匆冷眼旁观的当事人,少了恶棍和无赖,我们能真正地呼吸,有真正的蓝天白云。
这样的期许,固然有些渺远,但也可以说就在不远的前方,到达那儿需要我们共同迈步上前,任何一环,都必须紧扣,不脱节。
多久以来,在社会中我们告诫自己别瞎活,也别期待自己能做活雷锋,但人性告诉我们,那些楷模告诉我们,雷锋们告诉我们,别再麻木,至少从现在开始,做个对社会有裨益的人。
关于电影雷锋1959电影观看感600字<五>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他曾经无知地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声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他年年的成长,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绽放的青春……”
听着罗大佑略带沙哑的嗓音,更给光阴蒙上了一丝惆怅与青春的青涩。将光阴的卡带倒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灰褐色的弓长岭迎来一群还满脸稚气的少年。有人说,影片之所以叫《雷锋在1959》是因为雷锋只有1米59,尚若得闲百科,你会吃惊地发现,其实雷锋更为袖珍,只有1米54。姑且不论这则笑谈的真实性,片首徐师傅的一句话到是颇有趣味——“记住,以后多高就是多高,别整那些虚伪!”循着镜头望去,眼前的毛头小伙正站在一块基石上方显出正常身高。这似乎预示着影片叙述传诵中国半世纪精神凯歌的方式将有所不同,甚至是另辟蹊径。
在我印象中,民国的爱情是东西文明碰撞的产物,带有雨后什刹海的清新,点缀着沪上的张扬浪漫。而六十年代的爱情则是堡尔和佟妮娅式的,乍看平淡无奇,若伫足细品久了,隐隐散发着白色山楂花的甜香。
片中小易的原型易秀珍大姐曾对导演说:“我当年与雷锋一起从老家来鞍山,又从鞍山来辽阳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感情,但最后雷锋当兵走那天我亲手给雷锋献花,当时我的心怦怦直跳。”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电影将小易与雷锋在一起的场景刻画得十分唯美。小易生日那天,雷锋别出心裁用温泉煮了个鸡蛋送给她。他俩将鸡蛋像喝红酒般相碰时,我禁不住在心底说了声“chears!”算是为特殊年代里纯美爱情的致敬亦或是欢呼。有意思的是片尾,小易为雷锋佩戴上大红花,他伸出手,慢慢向雷锋身边移动,似拉却又“不敢”,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和静秋,那份腼腆和羞涩让人眷恋。影片中或许是因为技术员的恋爱插播再经苗满库的诚实忠告,雷锋迅速地将一封信塞进小易的口袋中,这回该是重温韩剧经典时光了吧?情书?只可惜观众太多情,待到小易打开,里头只是平淡的关怀及临别嘱托——“细粮票还给你,钱请帮我还给刘大妈。”信尾是略带毛主席口吻的革命式教诲,再次折射出时代的鲜明印记。
导演说正是这种朦胧的萌动才成就了那个时代的美好,是时代赋予了两人好工友、好老乡、好兄妹的特殊感情,你无法界定却回味无穷。
影片用最真实的笔触,从人性最柔软的深处描摹了一位积极向上、有爱有情的邻家阳光大男孩,由此,雷锋的精神变得可亲、可近、可感,淡化了英雄色彩,抚平时代的隔阂。
片尾,小易戴着格子围巾,与小琪追着呼啸而去的绿皮火车,渐渐地、渐渐地远去……我的思绪也渐渐地飘散——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再次的见面我们又经历了多少的路程。也许雷锋、小易在那次已是诀别,只是,在我们心中:雷锋,你的青春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