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
电影《逃离德黑兰》是本·阿弗莱克执导的传记剧情片,由本·阿弗莱克、布莱恩·科兰斯顿、艾伦·阿金、约翰·古德曼领衔主演。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1
周六在家闲着没事,观赏了一下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故事挺简单,说的是在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在营救过程中,门德兹自己伪装成一个电影制片人,6名外交官则谎称是和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叫“Argo”。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个人感觉这样一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的精彩之处。故事整体节奏感还行,两个小时下来并不感觉拖沓,但要说有什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就免谈了。对于电影没有什么研究的我觉得此片能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估计是美国人也很喜欢选一些主旋律的电影。这部片子一方面宣扬了中情局特工的机智与奉献,很好的拍了美国政府的马屁;同时又展现了好莱坞电影人对于祖国的杰出贡献,成功的向电影圈的人献花;同时还侧面批评了美国支持的巴列维王朝的腐败无能,迎合了普通大众的心理感受。小本同志的政治觉悟是很高的',虽然本次没有得最佳导演奖,但以后如果从政的话应该是有前途的,毕竟,好莱坞明星成为州长、总统的先例也都是有的。
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把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划归于文明的冲突,教会的西方式现代文明同伊斯兰教的非西方式文明之间的冲突,也许美国与伊朗确实存在这样的矛盾,但我绝不以为是主要的。二战后伊朗本来赶走国王建立了民族国家,结果美国人又扶植巴列维国王,结果是在伊朗搞专制独裁与警察统治,大量伊朗人民在生死线上艰难求生,国王却过着豪奢无比的生活,甚至连每天的饮食都从法国空运过来。伊朗人民在1979年再度推翻巴列维王朝,美国又再次为巴列维提供庇护。此后80年代又支持伊拉克与伊朗开战,八年两伊战争另多少伊朗人家破人亡,而美国至今依然不愿意放过伊朗,处处制裁伊朗。以上种.种行为恐怕不是一句“文明的冲突”可以解释得了得。假设伊朗没有石油,美国还会那样关心伊朗妇女是否有权利可以不戴头巾生活?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2
这部电影是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家中闲得无事,于是怀着敬意与期待,下载了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能击败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斯皮尔伯格的《林肯》,想必是一步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极高的作品。看这样预期的电影,对于我来说是得做足准备的,必须暂时抛下杂念,全情投入,以防漏掉一丝线索,或错过一次震撼。
看完了影片,我想说的却与之内容无关。我很好奇地百度了一下,试图确定这部影片获奖的缘由,看我的想法会不会有幸与事实不谋而合。
这是一部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身为美国人,看完应该会有大快人心的舒坦。
美国好莱坞发达的电影工业总是能生产出这样制作精良的电影,每年位于南加州的这条电影产业流水线源源不断的产出优质作品,供应全球。《逃离德黑兰》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部。
整部影片在讲述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同时,运用成熟的叙事风格、巧妙的摄影技巧,以及饱满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其在充分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取得与观影者连线的同时,又不乏娱乐性。无论是追求精彩刺激、悬念迭生的普通观众,还是追求人物心灵活动变化体验的文艺观众,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但欲拿此片来角逐奥斯卡,从电影本质来讲,最多给他一个安慰奖便不能再多了,它真正是第二梯队的参赛选手了。
《逃离德黑兰》就是这样一部被其他更为复杂因素影响了的电影,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拆弹部队》,和这部一样,同样因为一个因素而备受争议——政治。
如今,凡事和政治沾上边的东西,总是争议不断。奥运会沾上政治,玷污了伟大的奥林匹亚精神;诺贝尔奖沾上政治,违背了逝去先人的初衷。可政治就像是咱们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虽然人人欲避之,但你就生活在其中,怎么能避开呢。
大家都知道美伊关系,地球本是一家亲,不承认美国大哥的世界警察身份,无视地球领导的指点。大哥当然不高兴了,不管什么方法,定要制裁叛逆的伊朗小兄弟。开了这么多国际会议,讨论了无数套制裁方案,发表了一篇又一篇严正声明。可哪知伊朗这厮不吃软不吃硬,任凭你四处堵截、拉帮结伙将我孤立,我仍纹丝不动,照样研究我的核武器。
这样那样方法不行,还有一种武器叫文化武器。美国得利于经济领先全球的基础,文化实力也大步超前。经济发达带来的文化需求,促成了华尔街大把大把钞票从美国东部转移到西海岸,造就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帝国。这个帝国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制造的电影已经走遍世界,凭借其精致的制作折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这样的文化价值观输出是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国家无法阻挡的,像朝鲜那样使用愚民政策是行不通的,要发展经济必须开放国家,但瀛弱的电影工业根本不可能抵挡强大的好莱坞电影。
《逃离德黑兰》简直就是为了这个时刻而诞生的,这样一部宣扬美国国家精神,而又使伊朗形象受损的影片。如果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那美国大哥岂不美滋滋了。在颁奖典礼上,美国第一夫人远程视频为之颁奖,这一举动更是让人不得不思考其中的政治因素几何。
电影的本质从来没人说清楚,但它至少是一门艺术,是高科技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现代艺术。它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朵玫瑰,是烈烈沙漠中的一潭清泉。给我们心灵的共鸣,视觉上的震撼,精神上的补给。这样一项纯美的艺术,着实不该和政治扯在一起,更不应该沦为一种政治工具。
逃离华盛顿,逃离政治。才能回归电影的本质。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3
冲着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的名声去看《逃离德黑兰》的,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或许期望值太高。
电影没有《云图》那样费脑的叙事结构,没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深刻的哲学思考,它仅稍嫌夸张地剥开历史里的一起人质事件,顺带渲染了一下个人英雄主义和所谓的美国主旋律。电影本身没有特别的亮点,引人注目之处,是它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了历史的真实一面。甚至电影开始,主角和妻子也是分居的,婚姻并不幸福的,经历英雄行为之后,就挽救了婚姻变得幸福起来,这是商业大片中很老套的但百试不爽的煽情风格。
解救人质,上策兵不血刃,下策强攻敌人抢出人质,下下策是满足坏人的所有条件。由此判断,中情局员工门德兹所策划的营救方案简直天才之作—— 6名外交官伪装成和门德兹在一起工作的剧组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电影“Argo”,坐上飞机逃之夭夭,整个过程有惊无险,不伤人质一根毫毛。但如此机智的方案,原先从没有被人看好,被上司反对,也被外交官怀疑,是门德兹一贯坚持才得以执行。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近乎偏执的执著,即使别人如何悲观,他还是坚持前行。中情局人员门德兹就是如此。
在许多的好电影里,主角不会是随波逐流的人,不会在别人对他大唱衰歌的时候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他依然一贯坚持。成功了,可为英雄,失败了,狂人一个。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4
十五年前凭《心灵捕手》一鸣惊人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好莱坞才俊Ben Affleck导演生涯的第三部作品《逃离德黑兰》(Argo),上映之后赢得如潮好评。毫无疑问,几个月前爆发的伊朗抗议美国导演侮辱先知穆罕穆德以及驻利比亚使馆遇袭风波无形无意中助长了此片的公共关注度,而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在片中的体现更是解释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然而单纯从影片质量本身而言,阿弗雷克在《逃离德黑兰》张弛有度的步调和精致细腻的制作背后试图表达的人文思想,更让我觉得值得称道。
西方世界与海湾国家的冲突,缘于教会以及犹太势力和伊斯兰教根本教义的碰撞,但升级则源于对石油这一经济命脉的争夺。美国人民深恶痛绝的独裁统治和人道灭绝,则必须感谢主流媒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断播放的讨伐令。近十年来美国社会遭遇的种.种剧变,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与这一冲突有关,因而围绕战争和对海湾国家的态度,美国国内的辩论与争执也一直没有停歇过。然而在《逃离德黑兰》片中,导演把始终镜头聚焦在事件的本身,没有任何放大解读,不带任何多余的评价,甚至是与事件有关的暴力和流血,也只是用最简单的镜头语言匆匆带过。初看之下这样的处理似乎太随意太肤浅了,但我觉得导演正是刻意用这种尽可能客观的表述方式留给观众自己思考的空间。至于个人英雄主义,笔触也是尽可能的淡。没有惊心动魄的枪战或豪气干云的怒吼,有的只是寥寥数语后的沉默和思考,和隐藏其后的信念与智慧。片中对海湾国家壮美景色的展现毫不吝啬,而美国民众对此事件的愚蠢言论、政府机构的呆板低效、甚至是政治人物的虚伪做作,也得以一一展现,这些客观真实的描述在我看来也是很妙的。
片中多数重要角色都追求与原型尽可能接近的情况下,男主角的挑选一开始让我觉得是个遗憾。然而谁愿意去影院看一个拉丁裔的美国英雄呢——阿弗雷克是个聪明的导演,他处理这个角色的方法和他对整部电影的制作是一致的——用一种能让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唤起警醒和思考。阿弗雷克是一个关注人性的导演,从《失踪宝贝》到《城中大盗》,他一直都在灰暗晦涩的社会现实中探求人性的闪光点。这次在《逃离德黑兰》中他的自我审视得到的更充分的展现——在他的眼里任何政治事件也许归根结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这世界上的一个个人。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5
“东方学的任务,即运用一切方法对付东方。这包括对它发表见解、确立权威观念、进行各种描述、教授东方学知识,以及如何去那里定居,并且统治那块地方。不了解这一庞大系统及其运作机制,人们便无法判明:自启蒙运动以降,欧洲文明是如何控制东方,并不断从政治、社会、军事、意识形态、科学和想象性艺术诸方面,制造出一个东方来。”——萨义德《东方学》
塞缪尔·亨廷顿先生的大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已在相当领域内被视作政治学确凿的预言了,继福山版历史终结论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自由民主万岁后,亨氏又提出文明的冲突正取代意识形态而成为当代历史的主线剧情。我们很可以看出这两类学说的内在关联与差异(或许可以称作进步):在苏联阵营全面崩溃的时候,前者视西方式社会和政治制度为终点;在苏联解体后世界各地乃至各民主国家间的冲突并未消解反而有加强趋势的现实下,后者不得不承认,民族间的差异和对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仍会存在。
《逃离德黑兰》就是这样一部在“文明冲突”之下上演的文化现象学。1979年,愤怒的伊朗群众和伊斯兰革命卫队冲进美国大使馆绑架里面的员工和平民,危机持续了近1年零3个月。有6个幸运儿逃进了加拿大大使馆,在美国特工和好莱坞协助策划的电影解救方案下逃离伊朗。这部有着好莱坞式人物、好莱坞式剧情和好莱坞式结局的好莱坞电影理所当然的获得奥斯卡三项大奖,又一次向世人确证了美国必胜的“完满结局”,并且引发学界关于“文明冲突”的又一轮思考。这次思考,我们能够得到比以往更新鲜的什么?
从十字军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伊斯兰文明与教会文明这两类文化在所有文化类型中的冲突最为激烈,不仅是因为宗教差异和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对抗的一方——西方文明拥有绝对的优势,并一心试图将这个老对手彻底排除出文明的竞技场。历史中,强势文化要么是协调者(如中国),要么是征服者,并且在精神领域,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民族优越论者。从那些真真实实的民/种族主义者(康德:“人性的最完满形式存在于白种人。黄皮肤的印度人天赋要少一些。黑人更次,而最低等的当属那些美洲人。”“东方民族永远也不会自我提升。我们必须在西方寻找人类的持续进步,并且从此出发传播到全世界。”)的脑中蹦出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对于他们而言,西方制度的普世性,必然且永远是与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连在一起的。
不过,民族主义本身并不算什么,一种文化的主宰权必须有坚韧的意识形态做支撑。但现代的政治家们却叫我们抛弃意识形态,审视文明对立,这种鼓吹在历史和逻辑中并不矛盾。自由的推广依靠殖民,民主意味着在体制方面承认西方的独一无二性,无论“历史终结”还是“文明冲突”,他们都笃信人类的问题在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差异性而不是内在的颠覆性,也就是说,无论怎样,意识形态好像都已经被排除出21世纪的坐标轴。而不讨论就是对现实的承认,在统治秩序已经被视作唯一尺度及目标的前提下,意识形态合法性问题不会被触碰,“民族冲突”也仅仅被视作次要的、对人类的主体发展方向不构成影响的问题,它就不会带给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我不能说,现代化就意味着西方化,但西方的文化主宰权建立在现代性的牢固基础上并不断以其来证明自身却是事实。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凭借商业文明和技术手段的推广而大行其道,它的核心是经济科学和工具理性,在它们的扫描下,一切异质文化都失去其鲜活的色彩而成为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逻各斯符号。尼采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生物学家自以为是,把树叶加上生物学定义纳入科学范畴,于是从此以后人们就只认得平面而单调的逻各斯树叶了。现代性正充当着生物学家的角色,把各自不同的文化树叶统一起来,以便推广自身的现代化逻辑,而且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这种过程为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是,我们看到电影中伊朗示威群众穿着阿迪达斯,在肯德基品尝美味——他们同所有反西方的民族一样,可以在宗教、集团、精神意愿方面维持自身暂时的独立性,但不可能在衣食住行上抵挡西方,或是发掘出一条超越技术文明的文化向度。
西方视角下的“他文化”概念,是以其自身为中心视野,对异质文化体的消化和克服,甚至当他们表现出对其他文化的欣赏或羡慕时也是如此(想想切·格瓦拉和《功夫熊猫》)。庞大如中华文明对西方构不成实质性威胁,因为中华文化至今仍是典型的现象界文化,儒学、妈祖或邓小平主义都不涉及文明独立性和越度这样高深的哲学问题(除非中国出现柏拉图+拿破仑式的人物);日本和印度在精神气质上已经被消化,这个自不必说;即便硬骨头的伊斯兰国家,也出现了土耳其一类西化的成功样板。但当个别情况下,西方文明确实受到根基性的撼动而必须面对自由平等人权和民族主义的取舍时,他们往往选择后者。1930年代,一面出于对苏联的斯拉夫+共产主义文化体系和犹太人的畏惧,另一面则是对经济危机导致欧美秩序崩溃的担忧,卡尔·施密特这类知识分子自然地站到了希特勒这一边,甚至直到六、七十年代仍有人将纳粹视作“对欧洲文明的必要保卫”。西方意识形态中的主流价值始终打着民族主义的烙印,这注定了他们的自相矛盾的双重身份:这些价值是具备“普世”性质的,从这一角度看他们是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当这种普世性质与其文明利益冲突时,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之,这时他们又是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者。
所以,我们发现在《逃离德黑兰》等大片中,模糊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并将其降至个人层面这种现代主义手法被广泛运用;政治、价值对立被人道与非人道、正义与邪恶的对立遮盖,以博得观众的同情和心理认同;每个占领别国的美国大兵身后都有“哭泣的家人”;每个维护体制的中情局特工背后都有“孤单的妻子和孩子”。人道,同其他一切道德标杆一样,是阻止人类思考和解构的催泪弹,它见证了一个将意识形态蒙上人道面纱、将民族政客装扮成国际战士的文化大国的绝对威力。
掀开这套面纱,重新审视意识形态,审视自由、平等的价值。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优秀观后感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