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五篇
大家有没有看过《安娜成长篇》这部电影呢?观后感要怎么写呢?接下来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一
安娜成长篇"讲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怎样被他的导演父亲教育成一个胆小虚伪的人.小小年纪就要回答父亲关于国家命运的问题.有一次当父亲问到最害怕什么时,她竟说怕自己的回答不能让父亲满意!
其实米哈依科夫还是很爱他的女儿的,但正是这种爱扼杀了女儿的创造性.也许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是一样的:自以为是,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米哈依科夫还想用同样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小女儿,并在若干年后推出"安娜成长篇"的续集.多么希望这个在"烈日灼身"中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能够摆脱导演父亲的影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二
很显然,米哈尔科夫是持一种中间立场的态度的。
尽管他对苏联时代也有些抱怨,但是总体上是大致认可的,而对其后的变动他是不满意的,毕竟他也不能脱离自己所成长的环境的影响,在影片前半部分,他用宁静的乡间气氛来制造一种安全感,那时候人们至少是有所希望和有安全感的,民众是团结的,国家是统一的。
而后期则是持怀疑甚至反对观点的,虽然影片是以孩子的成长的表象来叙述的,但是在安娜眼睛后面是父亲的眼睛在闪烁。
这部影片可以看作是导演本人的一种各打五十大板的思想的体现,他既不完全赞同苏联时期,也对后来不认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结的人,他认可的是强大的,统一的祖国,而不是分裂的国家。因此他后来拍摄的烈日灼人和西伯利亚理发师,都可以是这种折中的民族主义的体现,那就是国家的外部称呼或者政治体制可以变动,但是民族的实质和信仰是不能变动的。
他的这个思想也代表了大多数俄罗斯人,那就是俄罗斯还在。
他的宽阔的土地,人民,思想文化在存在,没有被美国的锯木机彻底的拔除,他守护着西伯利亚,就是守护着民族的信仰。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两本书,一本是《静静的顿河》,一本是《群魔》。
在前一本书里,主人公经历了革命与反革命的争夺时代,最后孑然一身回到家里,他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这就是他唯一在世界上剩下的活下去的理由,家园,亲人。
而另外一本书,是陀斯妥耶夫斯基本人矛盾的写照。
一方面他明白西化派要的自由必定以肢解俄罗斯为代价,二他也不认为社会主义思潮可以拯救俄罗斯,所以他很矛盾。
于是,就通过沙托夫的口说--我信仰俄罗斯。
俄罗斯还在。
没有理由不爱自己的祖国,因为你毕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否定这个,最后也只能否定自己,成为斯塔夫罗金。
他选择留下来,是为了俄罗斯,而不是其他。
所以,他不是塔可夫斯基那样的人,他的作品保留了真正的俄罗斯精神。
看那田地,看那原野,一片美丽的风光,
看那高山,看那平地,无边草原和牧场,俄罗斯辽阔的地方,这是我的故乡。
听那云雀声音嘹亮,林中夜莺在歌唱,俄罗斯亲爱的地方,
这是我的家乡。
--歌曲《故乡》
这就是我眼中的俄罗斯精神,米哈尔科夫
《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三
看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烈日灼身》的观众,很难忘记片中小女孩的可爱演出,她就是影片导演尼基塔.米亥科夫的小女儿娜迪亚.米亥科夫。娜迪亚有一个酷似她的姐姐安娜,在1980年时只有六岁,当时其父已为国际知名导演,但在俄国拍摄私人的家庭电影仍属违法。尼基塔以拍电影时剩下的零碎底片偷偷拍了这部纪录片女儿成长的电影,前后历经十二年。片中并插入大量新闻片,政治宣传片和尼基塔被禁演的影片片段,经导演自己以诗意的旁白组织成一部风格新颖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个俄国导演对家园与国家的看法与感怀。
《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四
米哈尔科夫在《安娜成长篇》结尾说,如果可以的话,“上帝提供给我们力量、健康与和平”,他将在13年后再次奉献上影片续集,也就是把主角从大女儿安娜(Anna)换成小女儿Nadya(娜迪亚)。小女儿已经开始回答问题,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时代了,属于俄罗斯的,而不是苏联。不过这计划在现在看来似乎不太可能,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倒是有了个《烈日灼人2》的续集计划——娜迪亚的形象被压缩放进了1994年的《烈日灼人》。
借女儿成长轨迹的记录,米哈尔科夫用旁白道出了自己看法,甚至是尝试着纠正女儿的答案,分析她回答时的心理动机。从所占比例上,安娜答题时间并不多,中间还有断掉几次,远不如父亲对局势的判断分析来得详尽。米哈尔科夫知道女儿有顾忌,害怕回答会让父亲不高兴,会掩饰,正如同他也要对家庭出身进行“掩饰”一般。事实上,他作为一个文化名人,所承担的责任并没有得到体现(如果在苏联还需要责任一词的话),他的态度是趋于保守和模棱两可。
最喜欢的是什么?最害怕什么?最想要什么?最讨厌什么?
几个简单问题,成为安娜十几年里熟悉的正式问题。答案前后变化,并不如一。几年前害怕的事物,几年后就不当一回事,如战争,能面对现实了还害怕什么。而女巫和鳄鱼也不再提起,简单的愿望,其实都留在童年的嘴角笑容。6岁时,安娜还不大想回答问题,一直发笑,到后来,就能直接主动回答,期望得到来自父亲的认同和期许。
具体到《安娜成长篇》的手法,有米哈尔科夫爱用的大远景,注视着,不断拉远。通过它们,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条道路,一座教堂,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和祖国命运结合在了一起。黑白与彩色,老旧与清晰,不同内容素材的拼接,通过饱含情感的旁白将它们串起,米哈尔科夫对女儿的怜爱,对祖国命运的不安,都反映在旁白和影像当中。
某种程度上,《安娜成长篇》并非真正以安娜为主角,而是安娜与苏联(俄罗斯)为共同主角,一个存在于表面,一个附于其下。通过不同场景,从安娜置身的草丛到走向不知名的远方,它们都有大地背景,包围着她。又如娜迪亚说:美丽的东西,就是祖国。
影片中,有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宣誓,热带苏维埃祖国,热爱共产党,朗诵讴歌,奉献青春,就像中国红领巾的青春,如出一辙。这些内容都是从政治纪录片或宣传片中摘得,来自苏联不同地域的少年在欢歌跳舞(有一组被强调、前后呼应的镜头),憧憬着他们也说不出来的美好未来。他们积极向上,却永远也碰不到太阳。而随着影片推进,建立在虚幻上的幸福,很快在内外合力下土崩瓦解。
安娜学生时代所受的教育,就跟现在生活在中国的多数人相差无几。被迫去适应的教条框框,热爱不存在的伟人和政党,到长大后发觉,那些只是洗脑骗人。
1990年,柏林墙上垒的方砖像积木一样,影片以戏剧化的表现形式,在灯光投射下轰然翻落,令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再见,列宁》里的情感。很多人批评,那不是一部顶尖好片,实际上温情足矣。而很显然,中国用其他痛苦的代价熬过了乱世之交。
《安娜成长篇》的开头,正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熊洒下高兴的热泪,所有人都听到掌声,看到光芒,国势走到巅峰。《安娜成长篇》有狂热的人民,高举的拳头,口号与改革,领导人的去世,甚至还有某一天的天安门广场(当然它不是重点),作为一个邻国人,充分能够了解。亲切,与生就有的伟大领袖,相似的却不真实的信仰。从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再到收尾的叶利钦,影片编年体般完整回顾了从1980年到1993年,苏联到俄罗斯的激变,同时还有世界局势的动荡与不安。
对米哈尔科夫而言,中间恰好记录了拍摄《黑眼睛》时,娜迪亚的出生,米哈尔科夫正在意大利。而与自身作品有关的活用,来自《奥勃洛莫夫——生命的几天》(改编自奥勃洛莫夫)以及一些影片《亲戚》的被删片段,他们和纪录片、电视画面等穿插其间。如果再放宽两年,那正是他在国际上获得空前赞誉的巅峰时代。
也只有在长大后,安娜才会说,现在回答问题要思考,而非孩时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但其实在片子里并没有政治过滤,小女孩口中也知道领导人的名字,好比下台的戈尔巴乔夫都喝不到那一杯茶。大门永远关上,不再开启。
在开头不久,苏联就过了它所拥有的强盛期,甚至解体。米哈尔科夫认为是失去信仰,导致上帝远离了这个国家,从苏联到俄罗斯,才有如此多的苦难,而不是其他原因。那中国的苦难又怎是一个小女孩成长所能记录,假设有一台摄像机对准中国的小女孩,那从最近30年算起,它也不一定能够问世。因为在本质上,这个国家并没有改变。如果改变还没到来,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进行时的主角。
国家变化是如此翻天覆地,对于一个小孩子,他们感受不到也无法预见。因此,《安娜成长篇》记录的是安娜,又是安娜所成长的国度。时间沉淀出来的东西,总是有真妙之处。
《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五
米哈尔科夫是个有心的父亲,他知道记录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他也是聪明的父亲,把对女儿的爱用他擅长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成长是时光,拍成电影,再完美不过了。
事实上,米哈尔科夫又是别有用心的,安娜是他的大女儿,也是电影的主角,他除了有感情的投射,更有思想的表达。一个俄罗斯小女孩逐渐长大成为少女的过程与这个国家在时代更替下的风云变换相交织,个人历史和国家历史的交汇留存在了这段家庭影像里。
完成这部电影用了12年的时间,似乎从记录6岁的童年安娜开始,作为导演的米哈尔科夫就有了这个看似很不经意但又立意高明的拍摄规划,因为他对安娜的记录并非涣散随意,而是在安娜各个相距不长的年龄段用相同的提问连构整个影片,通过安娜忧患意识浓厚的回答交叉剪辑从社会主义建立时期开始的整个苏联&俄罗斯的发展,体制改革,军事外交,政权更替,柏林墙倒塌,流行文化入侵以及国内外重大的政治节点……整个大集体的生活都被收录无遗,作为国家纪事的同时透视了整个世界,倾注了他对时事变化以及民众对国家偶像盲目崇拜的冷色调凝视;而作为普通人的米哈尔科夫更是以这种方式观察着女儿的内心世界,并且融入他对母亲的追忆,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整个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暖色调关怀,散文化的旁白,一贯的古典主义配乐,童话般的隐喻场景,以安娜的成长节奏巧妙地表现整个影片的诗意韵律,展现了个人、家庭、国家、民族、世界多重内含的意象,成为米哈尔科夫最惯常也最个人化的一次表达。
安娜从小就体现出的忧患意识以及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在同龄人中实属难得,这得益于她优良的血统,她的艺术大家庭。曾祖父是俄国巡回画派的代表人物苏里科夫,祖父是俄国大诗人兼俄国国歌的词作者,祖母是俄罗斯的著名舞台剧演员,父亲是俄罗斯当代电影的旗手,深厚的艺术氛围无不对米家的小孩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安娜在跨年“出演”了这部“自传体影片”后,还在《西伯利亚的理发师》里演了追随男主角托尔斯泰到天涯海角的忠实女仆,少有的几场戏已显示其表演的韧性。米哈尔科夫的小女儿娜迪亚更是机灵鬼一个,本色出演了爸爸的代表作《烈日灼人》和《亲戚》,同样表现了她的天赋秉异。
这部电影是安娜成长日记,也是家庭的影像记录。除了高起点高规格的米哈尔科夫式。很多有心人都喜欢记录孩子和家的点点滴滴,以前是印有孩子刚出生的脚丫子印儿的照相簿,现在是潮爸潮妈不断更新贴着宝贝靓照的育儿博客,关注成长,记录生命的每一份感动(广告词儿啊广告词儿)。当然还有很多有名的艺术化的“家庭记录”,比如上世纪初的安徽名门张家,家庭内刊《水》就刊登着家族成员的各种文艺小品,记录他们的才华心境以及新式思想和书香身份,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类似的在《红楼梦》当中,丫鬟小姐们平日里互掐诗词歌赋,想必在曹雪芹的少年时代,他周围也有一群叽叽喳喳的文艺女丫鬟,大家舞文弄墨,感怀天地万物,这些生活的一部分被艺术加工后记在了长篇小说里还成了世界名著;然后到了《雷雨》,一个悲剧的家庭印证了一个动荡的年代,天才的曹禺写这出戏的时候大概20出头,他没有也不可能看过数量惊人的国内外名著小说外加数量惊人的国内外戏剧和影视作品,间接体验颇为有限,他凭的大概是他最直观的生命体验、他的天赋和他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吧,他的及他身边的家庭被记录成为中国话剧的巅峰之作。
较之于这些自觉不自觉的所谓记录,真正重要的应该是绘画和摄影。西方绘画重写实,最典型的代表是各种人物肖像,因此一直以来,有皇宫贵族以肖像画记录家族谱系的传统,《安娜成长篇》就出现了米哈尔科夫的祖父苏里科夫的油画肖像,写实的油画(肖像画)除了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当时记录物质现实(人物相貌)的最佳手段。在照相术出现之后,这个传统被更为写实的摄影代替,随着技术进步,卢米埃尔发明的活动照相术让这种记录变得更加鲜活生动,并且从一开始就显现了这种手法的巨大魅力,在电影诞生之初的19世纪末就出现过《婴儿的早餐》里温馨的家庭场景。记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发展的。DV的出现令人兴奋,人们手持轻便的DV就可以拍下所有幸福的家庭时光,并且这种影像记录是非常私人化的,相较于此,值得注意的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家庭(个人)真人秀,现实当中真实存在的家庭被搬上荧屏。在观看价值上,真人秀绝对不会有千篇一律的剧情,虚伪造作的表演,而且可能永远不会被剧透,因为未来是未知的,将要发生的生活也是未知的,但同样是家庭记录,一家人的生活并非私有而是属于大众的,他们的“生活”是在玻璃屋里进行的,被记录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是真是假?说起真人秀让我想起了更为极端的例子《楚门的世界》,同样为了满足人的猎奇心偷窥欲,导演人为营造了楚门生活的世界,让观众以上帝的视角观看楚门的成长,全世界人在看着最真实的真人秀,对于观众来说,楚门的世界是真的,但对于楚门来说,他的世界又是捏造的。人们在以牺牲楚门个人人权的前提下获得了最大的真实,想必最大的真实便是要站在上帝的角度……
绕到记录的真实性去了。绕远了。
话说回来,个人化的影像记录已在西方普及,早在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普通老百姓大概就拿着各种摄像机你拍一我拍一了,八十年代文德斯那部《德州巴黎》就有金斯基的“家庭影像”,电影里的故事应该更早吧,能看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真迅速啊。
重要的是,把生活当中美好的片段记录下来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意识。最近看美国偶像第七季,有一期节目打亲情牌的时候加进了David Archuleta的小时候,他妈妈拍下了他6、7岁时跟姐姐一块儿跳舞的视频,乖摸样可爱的无以复加。我曾经因为他MV《Crush》里一个羞涩的镜头被打动,因为他内一瞬间的眼神是一种羞涩而不自知,更难得的是能看到David的6、7岁,一个生来就腼腆惹人怜的宝贝儿。
跳了很远,从安娜到大卫,感谢这一切。
《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五篇相关文章:
《安娜成长篇》观后有感心得体会五篇
上一篇:《有种》观后感作文范文五篇分享
下一篇:《罗维雷将军》观后感影评五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