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篇
推荐文章
2022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篇_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个人感想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观后感相关推荐↓↓↓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品读尚书,品味经典】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
可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
《尚书》概况
《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天可见鲁国之《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
《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根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
《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
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伪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伪《古文尚书》25篇 。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
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
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虽非先秦原本,但也应该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李学勤先生强调:“史料不是只用真假来判断,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问题。” 因为研究先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无存。2、名亡实存。3、为今本一部。4、后人增广。5、后人修改。6、经过重编。7、合编成卷。8、篇章单行。9、异本并存。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
清华简《尚书》
在清华大学2008年7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当代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四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__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28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2000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五
【不读典籍,愧对先人】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六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播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目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奥难懂的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该集以伏生向晁错传授《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涵。
例如,《禹贡》篇记载了大禹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故事,“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画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禹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洛”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炮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震慑吓唬中国人民,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周武王牧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殷纣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离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遏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垂泪,肃然起敬。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媒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示范。希望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七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索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贤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景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禹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
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八
大年初一,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闪亮登场,立刻成为新晋网红!历史的讲述和当代的表达交织在一起;历史时空和现实空间交错在一起;典籍的生命力和文化的感染力交汇在一起。这正是我们呼唤的“王炸”节目,节目中倪大红扮演的“伏生护书”让人泪目,全网刷屏!
伏生,听上去并不熟悉的名字,为何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呢?“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又是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和撒贝宁一样,穿越千年,拜访这位舍命护书的经学大师!
伏生,其实是叫伏胜。“生”是古人对“先生”的尊称。伏生是秦汉时期济南郡治人,他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虑子贱,至圣先师孔子的弟子。伏生继承先祖衣钵,一生钻研经文,把毕生心血献于《尚书》。古往今来,中外学者,都认定四书五经的经典之作《尚书》,因他而传播,因他而伟大者!
现在就通过三个时期,追忆这位传奇老人的一生,品味经典文学的魅力!
第一个时期:少年刻苦,精通《尚书》
伏生出生于公元前260年,当时是战国周赧王时期,身处富饶的齐鲁大地,继承祖上良好的文化基因,伏生年幼时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10岁就开始钻研《尚书》。
《尚书》可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尚和上谐音,尚书就是上古的书,记载了从黄帝、尧舜禹到夏商周的历史,里面有远古时代重要事件,先贤帝王如何勤政爱民,贤良名臣如何侍奉君主等,是展现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伏生读书非常刻苦,为了熟读《尚书》,他把自己关在“小黑屋了”,腰上绑上一根绳子,每读一遍就打一个结,没过多久,八十尺长的绳子上就全部打满了结,伏生也成为当时精通《尚书》的第一人。
凭着这份才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伏生被纳为秦朝博士,这个博士当时是个官名,全国只有70名,必须是掌通古今的学问家,才能胜任。可见当时伏生已经是享誉全国的经学大师了。
秦始皇早期,为了巩固统一大业,对博士是很重视的,博士经常要参与皇帝的顾问工作,回答历史典籍中的许多问题,因此,博士有着“藏书于家”的特权,这就成为后来伏生能够舍命护书的先决条件。
第二个时期:中年热血,保护《尚书》
秦始皇后期,很多读书人出现和秦始皇不同的政见,加上迷信方术,准求长生不老的计划成为笑柄,秦始皇重点打击儒者方术士,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焚书坑儒”,使古代各国历史、诸子百家的文化典籍遭受严重破坏。
听到秦始皇颁布焚书令后,伏生立刻带着他的宝贝《尚书》,从首都咸阳逃回济南老家,在自家墙壁上,挖了个大洞,把视做生命的《尚书》藏了起来。这在当时可是灭门大罪,伏生的儿子也在这个过程中死于乱兵之手。
伏生就这样,壁中藏书,躲了起来。这期间,经历了秦朝灭亡,汉朝建立,伏生的妻子整日担惊受怕,早早就病故了,伏生靠着对经学典籍传承的信念,苦苦支撑下来。终于到汉文帝时期,迎来转机。
贫苦出生的汉文帝,对儒家学说非常推崇,听说过上古传下来的《尚书》,向天下颁布求书令。
伏生这才扒开墙壁,翻出藏匿许久的“宝贝”,发现损坏了十多部,尚有28部保存完好。汉文帝听到后大喜,准备召伏生如朝中传授《尚书》。
伏生此时已经年近九十,走路困难,口齿不清了。文帝就下诏,派晁错到济南伏生家中,向他学习《尚书》。这个晁错就是后来汉景帝的老师,辅佐景帝平定“七王之乱”的肱骨栋梁。
伏生亲自讲授,他的女儿羲娥一旁解说,晁错使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这个隶书基本上和现在的楷书已经非常接近了,晁错终于将保存完好的28篇记录下来,合后又做《泰誓》篇,这就是传世的今文《尚书》。
第三个时期:晚年治学,传播《尚书》
伏生晚年致力于《尚书》的传播,西汉时期的《尚书》学者,全部出自他的门下。伏生的弟子根据他的讲解,编制《尚书大传》,流传于世。
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诗》、《书》、《礼》、《易》与《春秋》五经博士传授五经,《尚书》成为官方指定经书。自此,《尚书》在两汉王朝的政治文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后世经学家将传授《尚书》的伏生,和“独尊儒术”的倡导者董仲舒,合称“董伏”,足见其对中国儒学经学文化的影响力。
伏生在世时,曾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山东人欧阳生,之后欧阳氏世世相传,到汉明帝时期已有门徒3000余人,其中多为大儒,许多都位列三公,做到最高官位。西汉末年,有一个叫桓荣的少年,钻研学习《欧阳尚书》,确立了伏生《尚书》欧阳学派。欧阳学派中名人众多,东晋时期的权臣桓温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伏生的另一个得意门生是济南张生。张生也做到博士,将学说传给夏侯都尉。夏侯氏继承发扬《尚书》学说,到夏侯胜时确立"大夏侯氏学派",夏侯胜的侄子夏侯建创立"小夏侯氏学派"。这三家《尚书》学派传承数千年,屹立不倒,经久不衰!
后世历代《尚书》学者,也都以伏生为宗师,恪守其家法与师法。唐代王维曾画《伏生授经图》,成为传世国宝。清代学者皮锡瑞,将自己书屋命名为“师伏堂”,以示对开山祖师伏生的崇拜。
伏生最后在公元前161年,即汉文帝三年离世,享年整百岁。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度岁的时代,堪称奇迹,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传统经学的护佑。伏生一生经历周赧王、秦始皇、秦二世胡亥、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六个皇帝,展示了独特的传统文化之光,实践了“学习使人长寿”的秘诀,践行了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时真正的崇敬?何时真正的潜心学习?这些都是世间大道,而我却在“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环境下,没有对他们引发崇敬之情,没有用心去体悟,在茫茫人海中,犹如浮萍,随波逐流,向细枝末节处找寻人生的答案,愧对古圣先贤,愧对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如大树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么深沉。这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们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他们的子孙!通过《典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视了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很多家庭有了钱后,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物欲的影响,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先贤们在宣传大道的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仍然道心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们懂得“大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持维护社会和谐和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伤,不要让负面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树而沾沾自喜,我们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一,以他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严于修身,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我、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们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心的良知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十
禹敷土, 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
禹分别土地的疆界,行走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名字注定会被铭记。如果没有妻子家人舍命护书的伏生,《尚书》也会消失在秦皇焚书的火里,如果没有毕生读《书》讲《书》的伏生,《尚书》的命运又会如何?历史没有如果,以至于两千多年后我们回眸历史诵读经典时仍然对这份历史的侥幸充满敬畏与感恩,幸而有伏生!
很长时间以来,经典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都是高深莫测艰深难解让人仰望的存在,我们很难做到通过独立阅读典籍文献从而透过历史的岁月来解读经典,这是经典传播和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尴尬。一方面几千年遥远的岁月沉淀了经典的厚重,但同时也因为几千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变化影响并局限着经典的传播和理解。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广泛地传播和理解,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经典文献通俗化大众化,当典故变为故事,经典内容在变得通俗易懂的同时也难免变得浅显甚至出现错解误解,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经典的深刻与厚重。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几千年,家喻户晓妇幼皆知。伏生护书的故事也是深入人心让人感动,我们在学习和讲述这些典故时总是很容易把它们当成是在遥远年代里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这似乎已经已经成为我们平时学习和讲述这些典籍里的故事的目的和宗旨。是的,间隔几千年的历史岁月,我们自然无法在阅读和理解中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经历,与此同时,我们所具备的文化和历史的素养也局限了我们的历史视域和理解的境界,我们很少把他们个体的行为和选择、个体命运的走向和历史的大背景相结合,去思考和推拓他们的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历史影响和历史意义。厚重的历史变得平淡,我们也由此缺失了一份历史的情怀和感动,并因此把自己和历史割裂开来,以一种遥远的与我无关的态度来对待典籍对待历史。不曾意识到那些久远的典籍里是民族悠久的历史,里面的思想已经内化为民族传统和文化的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方面面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本身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变化日新月异的年代里,传统的观念和当下的流行似乎成为一对矛盾体,如何理解和面对传统、如何在把握当下的同时又能兼顾传统,似乎是大家共同的难题和困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过年,年味却越来越淡越来越遥远,从期盼过年到觉得过年是一种负担和麻烦,当传统节日的氛围变得寡淡,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很是茫然。我们一边在各种上演的剧情里感慨传统文化的丰富和传统礼仪的厚重,艳羡各种仪式感给人的生活注入的庄重感动和温暖,渴望充满仪式感的生活,一边又厌倦生活中所剩无几的传统礼仪带来的琐碎和麻烦。当疲惫的身体和萎缩的精神相互碰撞纠缠,我们似乎更愿意放空思想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为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因为这样更简单。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关于山东某些地方的拜年习俗带来的争议,跪拜,这是传统礼仪中的大礼,礼仪之邦山东,先师孔子的故乡,某些地方在过年时族人集体跪拜祖先,拜年时给长辈行跪拜之礼,他们把这种仪式视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最后的坚守与倔强。但是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这种跪拜的方式却是封建社会的遗毒,是奴化的象征。传统和当下就这样又一次激烈地碰撞在一起,让人深思发人深省。看到其中两个非常醒目的评论,一个说孔子都已经逝去两千多年了,国人却还是跪着站不起。一个说有的人虽然身体站立着,思想却是跪着的,有的人虽然身体跪拜着,思想却是站立的。谁是谁非,或许没有一槌定音让人不容反驳的答案,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今天这个年代,跪或不跪,拜或不拜,坚守传统或是放弃传统,我们都有足够的选择自由。
在理解判断传统和当下的矛盾与对立的同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对于传统,对于经典我们真正了解多少?什么才是经典?要不要学习经典?经典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学习经典的意义又何在?
经典不仅仅是文献和典籍里的文字,传统也不仅仅是过去的岁月里先祖们遵循的各种规范,所有的经典和传统都是历史的部分,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的现实任何的当下都源自历史且随机融入历史,并积淀为新的历史,且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和回顾无可避免地都是在照应现实,在经典和现实的碰撞中寻求经典的现实意义。经典的价值是在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不容回避的、始终塑造着我们的复杂的因缘关联体系。经典与一个民族自古至今所发生的无限复杂的联系,将作为历史携带入未来,在任何时代里不被任何个人和群体所否定。经典不竭不衰的生命力,贯穿于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和现实不断对话、碰撞,通过研读、反思、阐释,通过整体认知和现实转化的过程,解答各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从而来解读现实,面对现实,经典与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传统文化没落的时代,也是思想迷茫的时代,我们悲哀地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既想摆脱传统,又无法摆脱传统,又又发现今天的时代没有谁能全方位地重建一个新学说和新思想的山河大地。于是我们对于传统或是当下的流行,陷入一种无意识的迷狂,要么固守传统照搬传统,对传统不加思考地复制粘贴。要么全盘地否定和割裂传统,却又对当下价值观的丑与恶好与坏失去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袖手旁观随波逐流,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和不需要有太多自觉的旁观者,不曾意识到,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和价值观的建立,每个卑微渺小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责任和历史担当。每一个普通人都是时代思想和价值观的践行者,而价值观对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最终也会反馈到个体的身上。都说法律的完善意味的是道德的进一步沦丧。如果放弃了这份道德责任和自觉,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传统道德以及传统和道德结构下秩序和价值观的破坏者。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道德的价值却江河日下,有人说传统是创新的桎梏,民族曾经的苦难也是因为落后传统的固守,殊不知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雨而不衰,成为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古老文明,正是得益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任何技术的创新与科技的发展都是因为人而存在,失去了人文之光的科技发展与创新将格外地尖锐和冰冷,并将影响着人类社会整体的和平与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经典的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定义,对生命朝向的引领,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育和塑造,对社会的健康推进,早已在历史里得以验证。传统是扔不掉也是不能扔的,生活中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当我们想与传统背道而驰抛弃传统时,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抛弃传统的过程也无可避免地带上了传统的烙印。传统所具有的全方位的存在以及随时可以复苏的生命力,这种历史的真相是谁也无法掩盖无法逃离的。轻易地否定传统,只会导致该延续的延续不了,该抛弃的抛弃不掉,非要自欺欺人背过身去不看传统、否定传统,砸乱传统,导致传统的价值不能实现,我们会可悲地发现,传统中的不合时宜的某些恶果和毒瘤会以一种新的现代的方式借尸还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扬弃的态度辩证地学习和理解文化和文明在历史中的延续过程,温故而知新,直面传统,反思传统,延续传统,在这个过程中让文明得以进一步推进,让新与旧并存,或许,这才是我们面对传统学习经典应有的态度。
《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阵地上的强势回归,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然之路,经典传播的银屏化也一定会带动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普世化全民化!期待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