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800字五篇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上世纪中期我国遭遇三年困难时期为背景,讲述1961年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到河北邯郸市武安革命老区伯延公社考察调研,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进行深入调研的感人故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800字,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800字<一>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上世纪中期我国遭遇三年困难时期为背景,讲述1961年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到河北邯郸市武安革命老区伯延公社考察调研,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进行深入调研的感人故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阶段,与全局同志一起观看这部影片,品味53年前的那四个昼夜,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
我们要学习周总理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认真听取群众的心声。从《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我们了解到,周总理在伯延考察期间,不走过场,深入群众中间,与乡亲们一起喝稀粥吃代食窝窝头,亲自到田间与群众一起插秧,为夜间上课的乡村教师穿鞋,这一系列行为无不体现出周总理的亲切谦和,体现出周总理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的拳拳心意。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与百姓面对面接触,心贴心的沟通,才能真正的体察到民意,得到第一手资料,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要学习周总理清廉自律的作风,保持一颗公仆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伯延受灾严重,周总理在考察期间,拒绝吃公社准备的红烧肉和炒鸡蛋,而是选择与乡亲们一起吃稀粥,吃了连弟奶奶的拽面,叮嘱秘书将连弟奶奶的棺材钱送回去,周总理用自己的言行向我们阐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廉洁自律。周总理为我们树立了廉洁自律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周总理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要学习周总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通过调查了解到群众的真实情况和真实心意后,周总理彻夜工作,总结梳理发现的问题,在与毛主席通过电话后,向大家宣布解散大食堂,这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发现问题勇于改正的优良作风。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实践群众路线,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更好的实现为民务实清廉。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周总理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会长盛不衰,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昌盛。我们作为一名XX工作者、一名党员,也是大家庭中的一员,要深入一线,勇于作为,敢于担当,深刻剖析我们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开诚布公的开展自我批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通过实践活动让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自我警醒,自觉来规范我们的言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人要真诚、正直,要有正义感,不带有个人感情。要敢于给领导献言纳策,让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主人翁思想,都有集体荣誉感,都有大局观念,都能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更能在为单位的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800字<二>
昨天我局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影片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民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从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我党建国初期,犯了一些错误,走了一段弯路,小时候常听我奶奶讲那段岁月。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经济领域里盲目和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高速度的全民大生产运动,出现了浮夸风,1958年的大跃进,在湖北首先放出了一个水稻亩产三万多斤的卫星,到了广西,又放出了亩产十三万斤的卫星。农村实行食堂制,家家户户将粮食交到大队食堂,在食堂吃饭。将农户人家的铁锅、锅圈、煤锤等做饭用的铁器全部拿去炼铁,说是要大炼钢铁。村干部派人站在村里最高处的房顶上观察,看到谁家的烟囱冒烟,就领着人去翻箱倒柜搜粮食,并把这家主人绑起来游街。当时好些人被饿的全身浮肿,甚至还有饿死人的现象。作为基层干部只是报喜不报忧,使得党中央不知真情。影片讲的就是那个年代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实行食堂制它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的,是不符合民情国情的,是人民群众反对的。周总理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致使党中央毛主席真正掌握了当时农村情况,作出了正确的决定,解散了农村食堂。
由此可见,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多么的重要啊。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发展,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我们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党的决策和制定的工作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的政策偏离实际、偏离人民群众意愿,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蒙受损失甚至挫折。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些同志工作作风不实,走马观花,不去基层,不去现场,只停留在听汇报、看资料上,就不能发现问题,发现隐患,问题和隐患就不会消灭在萌芽状态,致使一些安全隐患由小变大,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最终酿成事故。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宛如一面镜子,又似一泓泉水,让我们都照一照自己,查找一下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周总理,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深入基层,掌握一线资料,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介休老百姓一片平安的、蔚蓝色的天空。
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800字<三>
1961年5月,正值我国遭遇严重困难时期,周总理来到河北伯延公社,在短短四个昼夜里,夜以继日,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其中,周总理深入基层、求真务实、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总理的深入基层,是真正的“深入”基层,而不是简单的到基层、走基层。周总理在国家遭受困难的特殊时期,深入基层调研,对于当时的中国下一步政策的改革和走向,意义重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一个决策者而言,要想做到科学决策,首先就要掌握被决策事项的真实情况,也就有了领导同志到基层调研一说。但是,随着信息传递的日益发达,当前一些领导深入基层的时间越来越少,或者走马观花的看看,更多地流于形式。他们认为,只要是到了,听了基层汇报,或者打个电话了解了解,就完全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传递的信息总有失真的时候,深入基层其实都是了解实际情况的不可或缺环节。而基层汇报的同志不管是出于对领导意图的误读还小团体利益的考虑,都会大大降低这种汇报的实际价值,形成调查研究的盲点。即使是到了基层,如果领导没有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明察秋毫的慧眼,也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从而最终造成误判和误决。周总理这种深入基层的作风,无疑是当前一些领导到基层调研最好的“镜子”。
周总理的求真务实,是接了地气的务实。到伯延公社以前,周总理就通过身边的同志,对伯延公社的情况进行了了解,从部分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的人员的情况,推断出这次被调研人员情况汇报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并作了充分的估计,在后来的调研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了调研的策略。从进入伯延公社起,周总理就在认真细致的观察伯延公务的一草一木,从树叶的减少,推断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到伯延公社以后,公社安排了专门的用餐地点和调研路线,刻意隐瞒了一些真实情况,周总理巧妙地绕开这些安排,深入老百姓家中,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同时,通过与老百姓的交心谈心,让老百姓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让调研工作真正地接了地气。通过以上的务实作法,周总理的工作都务到了实处,也找准了当时基层工作的症结所在,果断地调整了当时人民公社的一些不当做法,从而使得这个调研起到了实效。
周总理的坚持走群众路线,是真正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周总理的调查研究,是为了改变当时国内极度困难的状况,说到底是为了广大群众。但改变这种状况的工作方式,则是通过深入到群众中间调研,依靠群众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依靠群众们自己的智慧和选择进行解决。正是依靠群众们自己的智慧和选择,伯延公社成了当时第一个取消公社食堂的公社,也为后面其它区域公社食堂的取消,其它公社制度的改革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的讲话,也体现了目前中央高层践行群众路线的想法和做法。而我们的工作,是否真正做了到服务和服从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真实向往是前提,也只有真正的贯彻群众路线才能实现。可以说,只要真正的扎根于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的为了群众,真正的依靠群众,就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不折不扣地贯彻和实践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解决“四风”问题,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如果大家都能够认真学习和养成周总理深入基层、求真务实、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我们的群众路线工作也就能做得更加扎实,使我们党的事业具有更大的生命力,使我们的祖国强大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也会越来越好。
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800字<四>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革命影片,我不由得对这位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人民公仆”——周恩来肃然起敬。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主要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饥荒遍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濒临崩溃的边缘。党中央毛主席通过紧急蹉商,委派各级领导奔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实地考察。周恩来总理在邓颖超的陪同下,来到了困境老区——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公社主任郭凤林不愿年事已高的总理看到令人揪心的真实情况,他采用欺上瞒下的手段弄虚作假,最终被总理识破了,而自知犯下大错的郭凤林羞愧万分。
当我看到农村基层干部为了接待他,准备了一盘红烧肉,而公社大食堂里正在给社员们做着难以下咽的树叶稀饭,面对基层干部进屋吃饭的盛情邀请,周恩来总理却将已跨过门槛的脚收了回来,他转身走向了公社大食堂时,感受到周恩来总理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打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使我想到,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赖群众。群众冷漠,离心离德,党亡政失,群众支持,国强民盛。在当今时代,我们应把这份党和群众的真情一起传承下去。”是啊,这位“人民的公仆”为人民着想,关心人民,值得我们学习。
当我看到周恩来总理早晨与农民妇女们一起种南瓜,被农民“教导”。晚上,突如其来的暴雨,猛烈地冲刷着脆弱的秧苗,全村人民都在大雨中努力着,我们的周总理不顾疲惫的身子,刚刚大病初愈的他就闯进了风雨之中,细心的他完成了工作后,又在厨房为村民们熬着姜糖水时,不禁感叹:“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一个为官清廉正直,时时处处都想着人民的总理。”是啊,身患重病的他仍是一心想着人民,想着国家,这着实令我感动。
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这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老战士;这位出口成章的外交官。他把自已的心血全部浇灌在了他所热爱的大地和山河,他的高尚情怀和赤子之心永远深受人民的缅怀与爱戴。电影虽然结束了,但周恩来总理为人民服务的身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这位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好总理,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与爱戴!
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800字<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对赤胆忠心、高风亮节仁人志士的评语。几十年来,每当我们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时,总是用这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周总理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周总理的伟大不仅仅来自于他对中国共产党、对整个中国的贡献,更来自于他个人的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作为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恩来精神做榜样,为人师表,敬业奉献,无怨无悔。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周总理曾在他的《一生之计在于勤论》中写道:“人一生求学,唯青年为最大之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乎将来。”周总理一生酷爱学习,无论是革命战斗的硝烟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只要有空,他都挤出一切时间读书,就连在飞机上、火车上他也手不释卷。周总理这种对于读书的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以周总理的勤奋好学为榜样,多读书、读好书,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内在修养,促进道德素质与文化水平全面发展。总理的渊博学识,归功于他一生中阅览的无数书报著作,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提升了其内在涵养。他一直“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为座右铭。我作为一名教师,这就更需要不断学习,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所以时刻都不能放松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修身律己、慎独自省的精神。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名言,就是周恩来总理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逐步培养起注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周总理毕其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克己奉公,以他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既给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丰碑。我们应学习周总理这种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只有深刻反省了自己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正,只有彻底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做正自己,做好自己。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70年代初,某地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群众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周总理听完汇报后,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周总理的敢于担当,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伟人风范,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大事面前敢于承担的胸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推诿,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