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由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大型真人秀类历史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在京举行媒体试映会。影视演员曾宝仪、历史学者易中天、马未都及著名主持人阿丘纷纷作为该节目的明星嘉宾亮相现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1

今晚,我看了最新一集的《客从何处来》,讲述的是广西人阿丘,下南洋寻找家族的故事。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印尼妈妈小草,以及前天刚送别的她的小女儿,也就是我的印尼姐姐小萍。

小草妈妈的父亲,小的时候被一个在印尼的中国妇人收养,子孙繁衍,形成一个家族。这名妇人就成了小草的奶奶,一个缠脚的中国女人。受奶奶的教诲,家中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小草妈妈说:“因为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必须保持。”

悠悠思乡情,拳拳赤子心。一位离开故土多年,热爱自己民族的奶奶,把她的思乡情通过生活的点滴传给了自己的儿孙。而小草妈妈如今也延续着奶奶的脚步。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非常爱中国的奶奶,奶奶说的话她都铭记于心。奶奶说:“中国要强大,我们在海外的人才能扬眉吐气,你不要忘记中国。如果你不爱你的国家,不记得你的根,你还算什么?”而小草妈妈也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源头,只有追随源头,才能知道他的文化底蕴在哪里。

小草妈妈把小女儿送到了广西柳州来学汉语,前几天她和同学到南宁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之际。我们一家人出动接待了她,为她安排酒店,请她吃饭,带她到我们家坐坐,我们短暂地相处了不到两天。我和妈妈送她去车站时,没想到小萍竟抱着我和妈妈哭了。我和妈妈也热泪盈眶。上火车后,她给我发了条短信,内容是:谢谢你们!我的中国妈妈和妹妹。妈妈也总为还不够尽心尽力接待小萍而有愧疚之感,她说,她很感激印尼的小草妈妈看得起她的女儿。

今天的这集《客从何处来》,阿丘在马来西亚的表哥也给他写了封信,这一段最为打动我:“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一个中国家庭,一个印尼家庭,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因缘际会我们能相识,我们都很珍惜这份能成为“一家人”的情分。

而我自己的'家人呢?我的父辈、我的祖先,他们经历过什么,他们隐忍了什么而不说?“我们是谁”,“我们的民族是谁”,这样的课题看似庞大沉重,但若抽丝剥茧深入每一个人自己的家族,那又会挖出多少血泪故事。不见得非得是名门望族才值得传说,历史人性交错,平凡人的故事,那才真实,才有感动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2

本来,追寻一个先人的旅程不会是这么一个侦探片一样的故事。中国人对于血缘传承和家族势力的执念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战胜着改朝换代的战火离乱。

你家有家谱,你村里有祠堂,你看见小伙伴们两个字的名里头一个字跟你一样,所以你知道你们是一辈的人。但是现在,你得靠着躺在善本室里好多年没人看过的,因为拍电视的噱头才拿出来的只字片语来确认你爷爷奶奶甚至爹妈的事迹。

中国人对于历史的尊重,用孔子的话说,是“慎终追远”,对于过去的学习和尊重,最早来自于祭祀时候对于祖先故事的恭敬了解。

在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里,家族不仅代表着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也是荣耀,身份和信誉,它更是一种最终成为政治势力的家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成为一种历史发展中与朝代更迭时而并行又时而分开的隐形实力。除非被另一种政治力量专门针对,否则,它具有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活力。举个例子,除了没有军事力量自我防备之外,易老师家的言馨堂里有书斋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这很像魏晋时候的坞壁——可以在乱世里自我供给自我保存。

而现在,需要后人这么费力去探究家族历史的原因不外乎不问和不说。

不问的原因很简单:忙,没兴趣,或者反正时间还长,以后慢慢说。然而何至于一无所知,恐怕是因为“不说”。

易老师虽然演技一般又有表现欲,所以看起来总有点违和。但是易老师也时而说点真话:比如说听到他的继外婆是燕京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但他从来没听她说过一句外语的时候,找来捧哏的专家糊弄说,那是因为你挖掘不够深。然而易老师说,那时候谁敢说外语啊,那不是美国特务嘛。易老师的表现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他几次的转头叹息。大家可以留意留意。

“不能说”还是“不愿说”才是这么多长辈对于家族故事讳莫如深的原因。它隐藏着历次政治势力对于“家族”这个概念的清洗,某些希望打破社会结构的政治力量首先需要打破的是家族这样一个稳定的层层叠叠的忠诚的构架。

请别误会,不独我朝,从娜拉出走、涓生子君私奔就开始了。战争和改朝换代都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着,而后我们这个自古最重血统的民族走到了这一步——你爹妈的事迹成了一个谜。

需要向天要答案。

这节目原先只想搏人眼球,嘉宾的选择,故事的裁剪都简直如同春晚一样照顾到了方方面面: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季当红,国际知名人士,还要有文化人。于是有了易老师版的《走进科学》,硬凹的侦探式的“死亡名单”开局。然而这个故事的内容让制作方不得不正视这个节目里相似外国节目永远不会有的沉重——这个国家在这一百年间经历的战火和离乱,被屠戮的生命,被践踏的尊严。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3

前一段儿看了阿丘那期的《客从何处来》,比易中天那几期做的好,特别感人,下南洋的那批华人的心酸血泪都浓缩在里面,本来阿丘追寻60多年前在马来西亚惨死的外公外婆,以为外公是英雄或叛徒,反正好也好臭也好总之是历史留名的。后来发现,两个都不是,先人就是在动荡的局势中枉死的普通底层工人。我看到中间还纳闷,为什么当时4个孩子只有一个留在马来,其他3个被姑母接回中国,还在想,可能那时候大姐已经在当地结婚了所以没有一起回到中国来。看到马来西亚的阿丘的表哥拿着从中国老家寄来的破祖屋照片哭得比阿丘还厉害,我还想这表哥情感好丰富啊。后来表哥写的一封信直接让我泪奔了,表哥的妈妈也就是大姐,当时因为路费不够,把自己卖掉换路费让弟弟妹妹回到中国,她在马来卖给人家当佣人,那时候她才11岁,受到很多折磨,后来被福利机构救出,却被福利机构的人霸占继续当佣人,精神受到创伤,直到后来结婚生活才有所好转。看到大姐年轻时候的照片,是个非常美丽温柔的女孩,这样一个女孩,用自己柔弱的双手将弟妹送回家,又用这双手改变生活,看到他们现在在马来拥有一个生活还不错的热情开朗的大家庭,也有所安慰。

易中天那几集让人感到一种家族血脉传承的历史隆重感。可是阿丘这集让人觉得,即使先人是普通人,是底层人,那种拼命讨生活的经历那么真实,那么令人心酸,动容,肃然起敬。

你有时候觉得很累,生活是苦的,可是看见还有一些人挣扎着,留着血,顽强地活着,就不敢讲自己经历的那些叫“苦”,那只能叫生活。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4

本集追溯的对象是宝仪的外公王悦善先生。

宝仪给外公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位老奶奶,年龄和外公相仿。曾宝仪的大陆寻根之旅就是从了解这位老人开始的。当她跟随节目组来到南京,来接她的一位中年男子对宝仪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有很特殊的关系,我母亲也跟你家里面有很特殊的关系。”带着巨大的疑惑,宝仪跟着这位名叫董兆庆的中年男子来到他家,见到了他的母亲—一位年迈的老太太。通过聊天她才知道,这位姓刘的老太太和外公是亲戚,小的时候还曾和外公订过娃娃亲。

南京下关火车站,是外公离开南京的地方。1949年大年初一,当其他人家阖家团圆,还在过年的时候。年仅20岁的外公同总统府80多位工人一起,从下关车站出发,途经上海、杭州、南昌、株洲,一路南下到了广州。到了广州以后又搭着货轮,辗转了两天两夜才到了台湾基隆。

外公的老家是坐落在江苏淮安的一个小村落。曾宝仪跟随节目组来到了这个叫做朱尖村的地方,接待他们的是堂舅舅,而外公的父母和两个亲弟弟都已经先后去世。1992年两岸三通以后,外公回乡探亲三次,每次都会住上一个月。在阿公父母的墓碑旁,曾宝仪找到一棵大树,堂舅舅告诉她,这是外公二十多年前亲手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

家里的老人只剩下了四外婆还在,外公去南京做工、三外公夭折后,家里只剩下四外公夫妇侍奉父母,直到养老送终。直到宝仪离开,善良的四外婆还在叮嘱宝仪不要把这一切告诉外公,在淳朴的他们看来,过去了就过去了,说出来只会让外公更加难受和后悔……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5

刚看了几期《客从何处来》,对谢娜有了更深的认识。她是一个并没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人,但她绝不是一个浅薄的人。

谢娜的形象简而言之是一个独立女性的典型类型——“女丑”。这绝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是对女性极大的褒扬。

千百年男权社会的根蒂,让女性至今还是一个或多或少被物化的存在。我们天然地觉得女孩有个稳定的职业即可,不需要远大抱负;女性一生最重要的是嫁给好男人;“美丽”,是女性每时每刻的处世原则。更讽刺的是大部分女性都有着可怕的观念: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原来女性的人生追求就是容貌的美丽,原来女性天然觉得自己应该被呵护,多么悲哀。

我不是排斥女性爱美,也不是想逃避作为男性的责任,而是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追求自己价值。

谢娜,是一个骨子里的斗士。这个斗士坚韧、淳朴、自信、强大。她摒弃一切世俗对于女性形象的禁锢。这种反抗,不仅仅是在某部电影里扮丑,而是时时刻刻都把做自己作为目标,她从来不用外表是否美丽约束自己,她从来不用这些献媚于男权,而是用她内在的真性情追求自我的价值,获得世俗的肯定。所以她叫自己“喜神”,她觉得让别人快乐,是远比自己形象是否美丽更重要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她是为了收视而不在乎形象,但这不正证明了她对事业的追求吗,而且无可否认的是“喜神”,是最真实的谢娜。

谢娜的形象还有另一个鲜明的特征——真实。

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她被一些不经意的瞬间感动得大哭,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她想说什么说什么甚至被指口不择言也不刻意粉饰,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她和骄矜做作的女明星处在一个画面时她的亲切与可爱。

她是一个情感充沛的人,这种充沛源自她对生活的敏感细腻和自己本就起伏跌宕的经历。这种敏感和细腻在《客从何处来》里体现地淋漓尽致,你可以说她那小学生式词汇根本没有表达出应有的意思,但却要承认从她口吻和眼神里呈现出来的情感体验,绝不止于傻白甜或绿茶婊们常宣之于口的“好有爱心”“好可怜”。

她口口声声说“你们也许会觉得我肤浅”,但她的心底却明白自己坚信的“喜神”人生哲学绝不是肤浅的。

谢娜的成功也许有很大的一部分要归功于幸运,归功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娱乐业对女丑的渴求。但回望她的奋斗史,无论是单枪匹马取得现在的地位,还是对感情婚姻的投入和原则,都体现着她注定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让她就算不进娱乐圈也会取得其他领域的成就。这种骨子里的坚定品格使她乘风破浪,实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价值。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观后感600字精选5篇

2020《同心战疫》纪录片观后感600字5篇

央视记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范文600字左右

生物纪录片600字个人观后感5篇

纪录片《国家宝藏》观后感600字5篇

辉煌中国观后感600字以上范文10篇

观看纪录片讲述人与自然观后感范文600字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600字五篇

2020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观后感6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