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
《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在芭蕾舞的世界中极度唯美,充满浪漫,抒发情怀,在战争的硝烟下,中俄两国军民英勇无畏,携手并肩的誓死抗击负隅顽抗的日本军人的残酷战争的电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1
董亚春执导的战争史诗剧战火中的芭蕾堪称恢弘大气。董亚春是我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冲出亚马逊、爱在战火纷飞时、周恩来在重庆大都看过,他的作品述事中有着浓重的抒情风格。
换言之,董亚春的战火中的芭蕾就像一部“东北战地恋歌”,或者说一部俄罗斯民歌,抒情中始终弥漫着无法言喻的忧伤。
这部影片的好,无法转述。简要说,它是众多抗战题材作品中比较“另类”的一部,其“另类”亦在于,这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惊心动魄。可以说,一双饱经战乱的“旧舞鞋”就像一个“索引”,引出一个恢弘的爱情和惊心动魄的战争。
我之所以提到“索引”,源于战火中的芭蕾于史有依,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东北白山黑水中不寻常的一战。1945年9月12日,潜伏在黑龙江边境小镇丛林中的300多名日本军人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血洗了当地村民,并袭击了苏联红军。最后东北抗联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举剿灭了这股日军。由于战斗发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后的第28天,故称为抗日战争中发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
影片开场时,鹅儿静静地将一块老怀表放在纪念碑上,迥似泰坦尼克号,而在故事推进上则比黄河绝恋大气得多。随着故事的推进,时间闪回到几十年前那段非常岁月:影片中的鹅儿是一个单纯的东北大妞,这个东北妞在柳芭大妈的面包房里打工,业余时间学习芭蕾。不经意中,鹅儿救下了受伤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两人之间产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影片中,鹅儿和安德烈的爱情有些朦胧的味道,充满少女的怀想。
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两个幸福的年轻人再次相逢在白桦林中相拥的那场戏:鹅儿穿着白舞鞋静静地跳起俄罗斯名曲天鹅湖,安德列目光温柔地静着鹅儿,恍然有种时光倒错之感。山林寂静无声,一片树叶静静地飘落在安德列的脸上,像爱情的小手滑过。在密林的深处,那伙流亡的日军已然竖起了枪口。似乎,一切都蓄势待发。
安德列不动声色地抱着鹅儿飞身上马,马蹄渐去渐远。次日,一场围剿日军的战役在东北密林深处打响,一时之间尸横遍野,无数人在硝烟中倒下,凝成一副悲壮的画面。“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天空有风吹过,山林寂静无声,身着红衣的鹅儿站在死寂的战场中,紧张地四处张望,寻找着自己的恋人。
不远处,鹅儿的老父亲静静地躺在血泊中,泥土掩没了半个身子。不远处,柳芭大妈也在焦急地寻找着自己的儿子安德烈,这个饱经忧患的大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见到儿子就是生离死别。这种战争背后的沉重远比喀秋莎和朴树的白桦林忧伤得多。
相比时下常规意义上的抗日影片,战火中的芭蕾没有太多的口号,也没有任何说教,其关注的更多人性和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难以平复的忧伤。可以说,从始至终,影片中都弥漫着强烈的反战情绪。譬如,天皇发布投降昭书时,一个日本兵兴奋地喊“我们可以回家了!”而后却被自己的上司不动声色地杀死。而那个日本随军女人在难产中死去后,遗留下的女儿则被鹅儿的母亲收养。
就整部影片而言,倾诉战争不义之时,并非落入痛斥战争之恶的俗套,更多尺度地张扬了人性之美。而这,正是战火中的芭蕾所要表达的人性之美和精神魅力所在。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2
《战火中的花蕾》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位战时儿童保育会派出的《大公报》战地女记者、国民党将门之后的千金小姐沈君怡和第五战区上尉连长、中共地下党员方鉴明,在1937年沦陷的徐州城邂逅,方鉴明从侵华日军的枪口下救出了沈君怡,两个人一起开始了拯救孤儿并掩护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危险行动。剧中的沈君怡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与战争孤儿打成一片。在她身上处处散发着母性光环。她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母亲,除了管吃住,更要全力保护这些战地孤儿们的安全,孩子们也都亲切地唤她“沈妈妈”。由于该剧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剧中很多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因为真实,所以可信。剧中,孩子们命运多舛、经历枪林弹雨、跨越千山万水却依然乐观,努力求生,使这部电视剧在抗战题材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剧中除了对落难孤儿的主线描写和宏大的战争场景以外,对男女主角沈君怡与方鉴明之间的感情线的描写也是该剧的亮点。方鉴明原是在徐州守城的国民党青年军官,为了护送沈君怡和孩子们冲出日军的封锁,擅自做主带领20多个兄弟出城。不想很多兄弟都牺牲在路上,他也因为违反军纪不能重回军队。身为地下党员的他听从上级的指示留在保育院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孩子们。两位年轻人在日常相处中、在上千公里的艰难路途中、在穿越敌军的火线中互相帮助,共同保护孩子,并且相知相爱。两人既是亲密爱人,又是革命伴侣,也是这群孩子的爸妈,这样的爱情让人感动,而他们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感情更是坚不可摧。最终方鉴明为国捐躯,两人永远分离,敢爱敢恨的沈君怡因为方鉴明的去世终身不嫁,其对爱情的专一和忠贞让人敬佩不已。
除了刚正不阿的方鉴明,小姐脾气的沈君怡外,《战火中的花蕾》还塑造了一个个真实、鲜活,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无赖狡诈的高自尊,纯洁透明的文香,一根筋的董家祥,调皮聪明的路遥、马力……通过他们透视了那一段独特的历史。
一段时间以来,抗日题材影视剧数量泛滥,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制作出反映历史精神的抗战剧成为许多制片方考虑的问题。《战火中的花蕾》展现了真实的历史画面,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面临的残酷命运,对抗日题材影视剧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3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在芭蕾舞的世界中极度唯美,充满浪漫,抒发情怀,在战争的硝烟下,中俄两国军民英勇无畏,携手并肩的誓死抗击负隅顽抗的日本军人的残酷战争的电影。电影中很巧妙的用芭蕾舞作为情感的纽带,来维系中俄两位年轻人的情感,用浪漫的舞姿去营造爱情的唯美。但最终的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惨状,让观众从内心深处深深的感受到了何为敬畏,何为伟大的真正意义。
在中国东北边陲的一座小镇中,几千日本军人肆意横行,他们想残暴的利用毒气弹来摧毁这片白雪皑皑的黑土地。但在这座隶属于中俄边境的小镇中,在这样被战争的硝烟,被日本人占领的小镇中,每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在利用着自己的方式与他们抗争,无论是心中充满责任感的中年大叔,还是不经世事的年轻女孩,又或是年幼的孩子,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对日本人充满了憎恨,都把民族大义,保家卫国放在了首位。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中再一次为大家讲述了爱情是没有国界的这一事实,当一位普通人家的中国女孩鹅儿(曹舒慈饰演)与一位执行秘密任务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演)相遇时,从最初的鹅儿的好心帮助,到经过慢慢的疗伤过程,再到最后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暧昧情愫,都成就了这对跨国恋情。在面对日军地毯式的疯狂搜查,到想方设法为安德烈拿回可口的食物,再到对他的伤势细微的照顾以及积极的找寻药品,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位朴实的东北女孩,她内心中的善良,她的真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也深深地打动了安德烈对鹅儿深深的爱。
在镜头的表现下,东北的这座小镇是那样的富有魅力,冬天白雪皑皑,玉树银花,春天寸草春晖,玉树琼枝,到处都散发着如同油画般的美景,在自然界的美丽的氛围中,再加之鹅儿与安德烈浪漫唯美的爱情色彩的渲染,让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充满了和白色相互对冲的暖色调的明媚的色彩。
其实,电影中绝不仅仅光是有美人、美景演绎的舞蹈与爱情。这部电影最深刻的主题还是战争的残酷,被称作为抗日战争发生在黑土地山的“最后一站”的.这场生死战役,在影片的结尾处演绎的是那样的真实。在抗战已经全面胜利,在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后居然还有几百的日本军队不愿意面对他们已经全面战败的现实,拒不投降,让东北抗联部队以及苏联红军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剿灭了这股日军。触目惊心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同样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你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这部电影与其他主旋律电影的不同,以及作为导演在电影中想表达以及融入的全部心意。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中俄两国的合拍片,正如电影中讲述的那样,它就是讲述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俄两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的战争电影,并且由有着“俄罗斯斯皮尔伯格”之称的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来出任监制。
在影片最终,大家应该可以预测到,鹅儿与安德烈的命运,也可能猜得到鹅儿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宽阔的舞台之上,翩翩起舞《天鹅湖》的样子。不管是电影中国东北的鹅儿一家,还是从苏联远赴中国小镇的安德烈母子,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的伟大代表。用一代人,一段历史,一支舞蹈,一场战役,一段情感,来铭记历史的过往,来传递着战场的残酷,也来展现了爱情与舞蹈的动人,这足以让人铭记于心。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4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抗日战争中发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下的跨国凄美爱情故事,影片既紧张刺激,又温暖人心。
海报台词温暖人心接地气 充满生活气息
曝光的海报透着一股温暖的气息,虽然故事本身发生在的冬季,但海报整体色调明亮柔和,让人丝毫不觉得寒冷。再加上充满正能量的台词,诸如“悲伤和困难总会离开懂得努力和等待的人”、“明年会幸福起来的”,都让人仿佛看到满满的希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生活中的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而这句“她运气好,送给你,给你带来好运”的台词海报,恰恰击中了人们想要交好运的心情。
此外,海报中的人物造型极具时代特色,尤其是女主角父亲的扮演者杜源头上戴的狗皮帽子,以及他身上穿的大衣,都反映出那个时代质朴、醇厚的特色。著名演员刘之冰饰演的东北抗联情报员王成化,也极具地方特色,在海报中的台词十分接地气,一句“还搁这瞅啥呀,还不快蹽!”,透着一股浓浓的东北味,给人一种语言逗趣的感觉,这样充满别样的情趣和生活气息、这样接地气的台词,更是拉近了观众与电影的距离。
女主角深情对视“小鲜肉”男主 画面太美虐死单身狗
海报中,女主角鹅儿身穿一身红裙,在背景色的烘托下,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红色本身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再配以“明年会幸福起来的”这样充满希望的台词,让人感受残酷战争阴影下的温暖。她俯身看着躺在怀里的男主角,眼光如水般温柔,眼神中透出浓浓爱意,而俄罗斯“小鲜肉”男主角同样微笑以对,画面甜美,不知要虐死多少单身狗了。
这部影片虽然是抗日的题材,却没有过多去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从细小处出发,讲述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小故事,相信8月21日影片上映时,一定会温暖观众的心。
据悉,《战火中的芭蕾》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龙视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发行,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行,董亚春导演,曹舒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杜源、陈瑾等主演。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5
今天观看了《战火中的芭蕾》。为大家讲述的是爱情是没有国界的这一事实,当一位普通人家的中国女孩鹅儿(曹舒慈饰演)与一位执行秘密任务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演)相遇时,从最初的鹅儿的好心帮助,到经过慢慢的疗伤过程,再到最后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暧昧情愫,都成就了这对跨国恋情。在面对日军地毯式的疯狂搜查,到想方设法为安德烈拿回可口的食物,再到对他的伤势细微的照顾以及积极的找寻药品,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位朴实的东北女孩,她内心中的善良,她的真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也深深地打动了安德烈对鹅儿深深的爱。
同样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你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这部电影与其他主旋律电影的不同,以及作为导演在电影中想表达以及融入的全部心意。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中俄两国的合拍片,正如电影中讲述的那样,它就是讲述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俄两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的战争电影。
在影片最终,大家应该可以预测到,鹅儿与安德烈的命运,也可能猜得到鹅儿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宽阔的舞台之上,翩翩起舞《天鹅湖》的样子。不管是电影中国东北的鹅儿一家,还是从苏联远赴中国小镇的安德烈母子,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的伟大代表。用一代人,一段历史,一支舞蹈,一场战役,一段情感,来铭记历史的过往,来传递着战场的残酷,也来展现了爱情与舞蹈的动人,这足以让人铭记于心。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6
战争带来了涂炭,带来了死亡。但是战争中也会带来爱情与美好,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了中国,从东北到广西,大半个中国都沦入了战火当中。1945 年,日军战败,而在中苏边境的一个中国小镇上,一群日军拒不投降,因他们而起的一段战斗故事,就是你战火中的芭蕾所要叙述的剧情。
日军负隅顽抗,袭击了一支苏军队伍,一名苏联士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负伤逃到中国边境的小镇上,少女小鹅儿救回了这名苏军士兵,两人的感情故事就此展开。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看来颇具传奇色彩,在战火中人的性命脆弱,爱情是很奢侈的事情,但发生了也难以抵挡。所以影片中的爱情故事是美妙的,但因为处于战火纷飞的岁月,所以也让人一开始就关心两人的结局究竟会如何。影片中有激烈的战斗,也有唯美的爱情,甚至还有令人难忘的芭蕾舞表演,各种意外与巧合成就了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战火中的芭蕾由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幕后团队参与,影片的监制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在世界影坛也是大名鼎鼎。他曾经执导的蒙古精神也来到中国拍摄,之后他的烈日灼人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是俄罗斯一流的大导演。笔者最喜欢他的作品是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影片展现了俄罗斯人的特有气质和精神,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影片。有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参与战火中的芭蕾,影片在针对苏联士兵性格刻画,以及当时苏联文化以及风貌的把握上,有了很好的掌控。
在中国制作团队方面,影片的导演是董亚春,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导演,以执导战争影视剧见长,曾经导演过八月一日这样的国产战争大片,也曾参与过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等现代军事题材影片的摄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事题材导演。战火中的芭蕾首先就是发挥了他的摄影强项,战争场面和文戏场景拍摄都很出色,尤其是女主角董舒慈的芭蕾舞表演场景,拍摄也是美轮美奂,在冰天雪地的丛林中,看一位美女跳起天鹅湖,这个片段在影片中呈现出特有的美感。
影片中的中国演员基本都是来自于东北,所以在风土人情这一块影片把握非常到位。雪地飞驰的爬犁、大年夜包饺子的'热闹场景、东北当地人储存白菜的小仓房,相信都能勾起东北观众的回忆。这些生活细节的特点对于南方观众未必能一下子接受,但是制作团队在细节的考究让这部电影的制作经得起考验。
战争始终是残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经历八年之久,这还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算起,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那与日本的战争进行了就有14年之久。主创选取战火中的芭蕾的故事有很深一层的意义,片中这场战斗是真实存在的,是发生在日本宣布战败之后,所以也被称作是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这场战斗结束了,中国人民也正式在欢庆抗战的胜利,但无可避免的,战争会带来牺牲,那些为抗击侵略者而流血的英雄,值得铭记,这也是影片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战火中的芭蕾》个人观后感600字
上一篇:《雄狮》600字个人观后感
下一篇:《鹬》个人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