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记杜甫个人观后感800字

时间:2020-11-28 15:08:42

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谈起杜甫,说他是诗写得最好的一个人。从此幼小的心灵中就对他留下绝对的信任和崇拜。觉得他是那么神秘,那么伟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1

“甫惜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身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曾胸坏抱负,曾对自己的仕途之路充满憧憬和寄望。但,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仁人志士。

杜甫的命途坎坷不已:由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到离开中原漂泊于同谷,锦州,潭州,最后客死湘江孤舟中。命运中充满沧桑和波折,生活里充满孤寂和失落。可以说,杜甫的一生是由少年的高傲轻狂,中年的惆怅痛苦,晚年的乡绪绵绵落寞织成的灰色画卷。

在仕途中,杜甫难有作为,空怀宏图大志,经韬纬略,甚至远不如一个地方的九品芝麻官。生在治世中,长在乱世里。杜甫的不逢时不逢世,扼杀了杜甫的雄才韬略。在仕上,杜甫毫无作为,一败涂地。忠言诤谏不被采纳,精妙建议不被施效,文武之才不被器重任用。荒诞的历史埋没拉并掠夺了英才用武之地。从政途的高度去观赏杜甫是不现实的,没有意义的。

文章憎命达在杜甫身上得到充分的验证,既然丧失宦达之仕途,必然博得显赫之诗名。

杜甫出仕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坦白而略带点轻狂的言出了他的宏图大志。在拼命追求和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中,杜甫在崎岖之路上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抒情言志的'精彩诗篇,而这些诗篇正是其出类拔萃的典型体现。

由开元到天宝,,,,到到……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凭此,杜甫就足以彪炳青史,扬名立万了。这是不朽,这是辉煌。在仕途辗转四方飘零时,杜甫的诗作有如乘长风破万里浪,腾越千里,笑傲诗坛。他们有如惊雷,响彻历史长空;又如闪电,划破时空隔阂,激荡在茫茫宇宙苍穹中。在仕途中,扶邦济世,这位天才已派不上用场;在竹园里,屹立诗坛,已成了杜甫的永恒。李杜诗篇万古传,后世文人骚客的赞誉;诗圣,后代人们的景仰;似乎总不能将杜甫的才情诗艺淋漓尽致的歌颂一番。而今,掀起的杜甫学,似乎还没能将杜甫的平生与诗作考究透彻。诗史,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

“历史造英才“或许说得有些道理,谁又确定“人定胜天“说错了??

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2

他是大唐盛世王朝里,举世闻名的才子;他被尊称为“诗圣”,是因为他随意挥墨,也能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把一切尽可能地收录于他的诗卷中。我在漫长的文学长河中,找到他的试卷,翻开鉴赏,描绘我心中的他。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画画。不信?展开他的诗卷,你会看到《望岳》里描写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泰山的壮观景象,也能看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描写春雨的自然景观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他亲自观察,再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景象。不然,又哪来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自然、清新,却又不失大气、洒脱?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感伤。怀疑吗?那请你继续打开试卷的下一页,继续沿着他的轨迹步行。不消多时,你就会看见“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也会看见“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这一类的感怀之悲呼之欲出。当然,他所感伤的诗句尚有许多,但论鉴赏,只上两句亦极佳矣。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担忧,也会感叹。两者合二为一,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诗境。有问题?那就在诗卷继续找答案。打开后面的部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一并映入眼帘。细品此两句诗,他把担忧蕴含在其中,但又不忘了补上自己的感叹,可见他的复杂心绪。又如“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此二句也点出了他的“忧”与“叹”:他“忧”国家灾难,却又“叹”刘禅无能也享受祭祀。这就是他的表达,把情感完美又恰合地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我心中的他,一个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文人。我想,正因为他的墨笔够“神”,能传达情感,所以到今天,他仍被人们所称赞、惦记,他的作品也被拜读、喜爱、传颂。

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3

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吟唱出一句别有滋味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在芳草萋萋的孤城下,叹息出一句悲情万丈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谁,在竹林深处的茅屋下啜泣出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你的诗,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你的人,襟怀豁达,志向高远,教会了我很多道理。

读你,便是读赤子之情。

你少年有志于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你胸怀大济天下苍生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你怀抱着一展宏图的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那个政治黑暗,谄人横行的时代无情地粉碎了你辅助君王,兴国安邦的梦想。你的仕途多舛偃蹇,你的.国土烽火连年,你的身世雨打浮萍,可是天长地久有时尽,爱国绵绵无绝期。身居庙堂,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人处江湖,你心里装的笔下写的全是苍生社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字里行间洒满了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你令我敬仰。

读你,便是读绵绵友情。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忧愁。与李白相遇,你觅得人生一知己,于是惺惺惜惺惺,于是乐游山水,于是饮酒作赋。“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你情比天高,义比海深。二人相去千里,各奔东西,你朋友情分在双肩,从那“故人入我梦,邀我长相忆”,从那“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都在昭示你的至死不渝的友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挚友。你令我折服!

读你,便是读悠悠亲情。

半城烟沙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来都不是共享人伦之乐的时期,你放不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你忘不掉把酒话桑麻的亲人。天各一方,寄书不达,你会挂念“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饱经沧桑,骨肉分离,你会泪拆两行“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俯首滚滚江水,放眼重重关山,你满眼尽生念亲之情。你令我感动!

杜甫,你从千古走来,化身夏花,舞尽生命,绚烂人间。你从页页诗篇走来,化身圣人,娓娓道来,涤荡我的心灵。

杜甫,读你,我愿用尽一生!

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4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因此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石壕吏》“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5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6

唐朝是一段多才的历史。唐诗华丽,唐诗凄美,唐诗粗犷豪放。窗外的月光,窗前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枫桥的钟声,知时的雨,边塞的将士,异乡的客。唐诗那美轮美奂的意境,感天动地的灵魂让我向往,让我遐想。这一切又怎么能少得了他?

杜甫,一位在苦难中成长的诗人,像一位饱受风霜,历经沧桑的跨时代老人,是一位心怀百姓,忧国思家的多情才子。风雨无悔的时代造就了他的坚毅与沉稳,也造就了他的凝重与伤怀。

读他的诗,总感到在放眼历史。我无法洞悉他的心,却可以感悟他的情。悲喜交集,凭吊现实。

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挣扎。世间万物又怎么抵得了他的随笔一挥。这首诗是他被困在长安城时所作,正值安史之乱,都城被叛军攻破后占领,江山已经易主。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尸骨被尘嚣掩埋,可是谁会察觉到他的痛苦。欲有斩断乱世之意,却无回天之力。他不希望,也不愿看到;在朗朗春日下,在莺歌燕舞时,透着寒心萧杀。家乡也被入侵者蹂躏着,该是怎样的痛心疾首呢?所以才会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结局吧。

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闲话与慰藉。这是他所居住的四川成都草堂四周的美景。草堂外,柳树枝上,两只黄鹂鸣叫,白鹭,青天,多么生趣盎然。雪山远景和门前江中泊船在刹那间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在草堂内凭窗远眺,西岭上多年未化的雪历历在目,向门外观望,商船云集,好不快哉!战争已经远去,烽火已熄,百姓安乐,生活富足。看到这些,他的心应该是开心的,喜悦的吧。

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感慨和咏叹。他是文人,却有武将风范,太多的战争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建言献策,是一种艺术与理智的结合,为的还是百姓。战火早些平息,他便早些入眠。多么复杂的情感集汇啊!

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沉与愁苦。此时正值他病危时,本应安心养病,却深切注视着这片土地,荒凉与萧瑟竟只是弹指一挥间,江山与浮华也化灰飞樯橹间。即使病情加重,也不忘记这个国运坎坷、步履维艰的山河。

我在想,他手中握着的是怎样一支神奇的笔呢?如此完美的诠释着他的灵魂。多么喜欢他啊!内心的喜,亦或是悲,都源自于外界,而非自身。他不是归人,是过客,站在历史的窗外看风景,却走进了我的梦。

当瞑色渐如高楼,哪一位长衫纶巾的诗人会凭栏品味惆怅?在星河渐暗,晓星渐沉的寂寥中寻找他逝去的幸福与欢乐。他是一颗流星,匆匆的划过了夜空,连影子也不留,却回荡在别人的记忆中,那一瞬间的惊艳,无法磨灭。

因为,他是诗圣,他是杜甫,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中外传记杜甫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